老鼠是人們最痛恨和厭惡的動物之一,被人稱為「四害」之首。自古以來,人與鼠的鬥爭就從未停止過,人類可將兇猛的老虎滅絕(裏海虎、峇里虎等),可以將水中的魚兒滅絕(比如長江白鱘),但是,就是無法將「人人喊打」的老鼠滅絕。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老鼠的「前世今生」
老鼠是齧齒目下鼠科動物的總稱,它們分布於世界各地,現存的種類超過了450種。從進化的角度看,現存所有的嚙齒類動物都有著共同的祖先。從已發現的化石看,嚙齒類動物的祖先歸屬地存在較大的爭議,因為北美洲和亞洲都發現了距今約5000萬年的嚙齒類動物化石,它們分別是北美的副鼠和亞洲的東方曉鼠。但是無論是哪一種,距今都有超過五千萬年的歷史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嚙齒類動物的祖先們在不同的環境下開始分化了。古生物學家發現老鼠與人類最早的接觸時間在1200萬年前,那個時候的人類還不能稱之為人類,而是人類早期的祖先-臘瑪古猿。
從已發現的臘瑪古猿的化石層中,生物學家發現了許多鼠類的化石碎片,而且在老鼠的骨骼化石上還發現了牙齒印,也就是說臘瑪古猿是吃老鼠的。
時至今日,老鼠已經成為了地球上數量最多的哺乳動物,據不完全統計,現在地球上至少生活在超過100億隻老鼠,而且大多數的老鼠與人類的棲息地有著高度的吻合。

老鼠為什麼難以滅絕?
老鼠不僅是在人類的世界中不受待見,在自然界中,老鼠也有很多的天敵,比如黃鼬、蛇類、鷹、狐狸、小型貓科動物等等。但是,儘管老鼠的威脅有很多,依然沒有影響到它們的生存。原因有三點。
01 繁殖能力
老鼠有著超強的繁殖能力。一隻老鼠從生下來到擁有繁殖能力僅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而且只要開始繁殖的老鼠,幾乎每隔一個半月就能成功的產下5隻左右的小老鼠,如此的往復,使得老鼠的數量越來越多。即使有自然天敵和人類的捕殺,在它們強大的繁殖能力面前,也顯得很乏力。
02 生存能力
老鼠屬於雜食性動物,它們有著強大的生存能力。無論是在陰暗潮溼、臭氣燻天的下水道中,還是在布滿了老鼠藥和夾子的人類棲息地內,它們都能夠很好地適應環境,再加上它們從不挑食,而且還有著「屯糧」的習慣。
這些都為老鼠的生存提供了便利的條件。
03 基數
有了生存能力和強大的繁殖能力,老鼠的基數越來越大,基數越大,後代自然就越多。即使在某一區域內,由於人類或者天敵的關係,老鼠的數量減少甚至「搬家」,但是用不了多久就會有新的老鼠來到這裡。但是,一旦區域內老鼠減少,就會造成天敵的「遷徙」和人類的放鬆警惕。這又為新老鼠的繁殖提供了條件。
總結
老鼠比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都要早,在當下,它們不僅僅是在人類的活動範圍內生存,在野外也有相當大的數量存在,而在野外,即使有天敵的制約,在它們強大的繁殖能力面前也很難做到完全的平衡。因此,即使人類將生存空間內的老鼠滅絕,還是有野外的老鼠繼續地填補空缺。
因此,想要滅絕老鼠,幾乎是不可能的。
況且,老鼠在生態鏈中是許多動物的主要食物,一旦滅絕,許多動物也會因為食物的短缺而滅絕,進而影響整個食物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