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太陽系中,而太陽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天體,其佔據了太陽系物質總量的99.86%。盾牌座UY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體積最大的恆星,半徑足足是太陽的1700倍,如果把盾牌座UY放到太陽的位置,就連遙遠的木星也會被它吞噬。
如此龐大的天體為什麼只是一顆紅超巨星,而不是紅特超巨星呢?這是因為它的質量只有太陽的32倍。如此龐大的身軀質量卻很小,那宇宙中質量最大的天體又是誰呢?
R136a1位於大麥哲倫星系的蜘蛛星雲內,距離地球約16.5萬光年,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質量最大的恆星,天文學家計算出它目前的質量是太陽的256倍,意味著初始質量超過320個太陽的質量,R136a1也是目前發現的最大光度的恆星,它的亮度是太陽的1000萬倍。
這顆恆星的質量比先前已知的任何一顆都要大上兩倍,這顆恆星已經到了而立之年,這也就意味著它經歷了劇烈的質量損失,相比於早期,它已經損失了五分之一的質量,也就相當於50個太陽的質量。
當然存在體積上比這顆恆星大得多的恆星,就比如發出紅色光芒的紅巨星,但它們的質量遠遠不如R136a1。
R136a1相比於其它恆星也更亮更高溫。假如把它置於太陽的位置,它所發出的光芒就會讓我們很難看見太陽,就像在白天太陽在的時候我們很難看見月亮一樣,R136a1表面的溫度高達40000攝氏度,比太陽高七倍。
地球小常識:地球這個名字來源於對大地形狀的認識,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學者亞里斯多德從球體哲學上「完美性」和數學上的「均衡性」提出「地球」這個名稱和概念。西方人也常稱地球為蓋亞,這個詞有「大地之神」、「眾神之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