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疫情之下 瀋陽急救人與時間賽跑——遼寧省瀋陽急救中心全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紀實
急救人員在機場轉運患者
「疫」線急救人
2020年新春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從湖北武漢向全國蔓延。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疫情伊始,無數白衣天使主動請戰,奔赴疫情最前線。遼寧省瀋陽急救中心作為醫療急救工作最前沿陣地,立即參與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來。
按照瀋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部署,在此次抗疫工作中,瀋陽急救中心承擔確診、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和部分密切接觸者的轉運工作,面對疫情的風險和壓力,全體急救人員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堅定地承擔起社會責任和醫者擔當,時刻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迅速集結的「一月」
1月中下旬,遼寧省衛生健康委召開電視會議,針對武漢地區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及全國防控形勢做出安排,同時,瀋陽市衛生健康委對瀋陽地區新冠肺炎各項救治與防控工作做出部署。瀋陽急救中心立即召開動員會議,迅速成立領導小組,由李保軍主任牽頭,班子成員帶領相關職能科室,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明確提出立即採取各項有效措施積極應對疫情,務必圓滿完成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轉運任務,務必保障好急救人員身體健康,以「零差錯、零事故、零感染」為工作目標,務必處理好疫情防控與日常院前急救的關係,切實保障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
1月17日下午,中心宣布全面啟動瀋陽急救中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組建新冠肺炎工作領導小組等5個專項組,進一步明確職責、細化分工。
中心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全體班子成員、中層幹部、護士長、司機班長取消外出和休假,在各自崗位24小時備勤。全體急救人員24小時開機,確保通訊暢通,規定時間內未接通者中心將啟動相關問責機制。組建3個應急保障梯隊,第一梯隊15個急救單元全部在崗待命,配備負壓急救車輛15臺,急救人員45名,在線45組急救單元隨時投入應急保障工作。第二、三梯隊共計111人進入備勤狀態,並適時啟動。
啟動與「120」聯動機制,適時協助應急救援、開通綠色通道,「120」指揮中心設定專人進行對接。組織全體急救人員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相關知識培訓,同時,對應急保障隊員個人防護知識進行多次培訓,以穿脫隔離服操作、轉運流程為重點,確保人人熟悉、人人掌握、人人過關。
1月20日,迅速完成人員、車輛、急救設備、防護物資集結調配工作。抽調分中心站長、護士長、司機班長成立疫情防控應急第一轉運隊,同時,迅速整合中心急救資源,對負壓車輛集中維護保養,確保隨時處於良好運行狀態,並安排好備用車輛,以便出現問題隨時更換,並積極向上級部門申請增加負壓救護車10輛。
為保證應急轉運隊能有充足的防護物資,中心動員所有力量,積極調配物資,第一時間發放到第一梯隊轉運隊員和一線出診急救人員手中。規範使用方法和流程,每日上報消耗數量,確保防護物資管理和使用安全有效。
1月22日凌晨2點,中心完成了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轉運任務,標誌著應急第一轉運隊轉運患者工作全面啟動。
1月30日起,中心又肩負起省內臨近地市確診病例的轉運任務。
同日,中心黨委接到來自新組建的疫情轉運隊24人遞交的聯名請戰書,大家紛紛表示要不計報酬、無畏生死,堅決請戰,上疫情前線。請戰書上墨跡未乾的鮮紅手印,折射出黨員幹部的一片赤誠之心。隨後,中心黨委又陸續收到黨員幹部以及職工各種形式的請戰書,據不完全統計,共收到200餘份。
1月31日,中心疫情轉運隊隊員第一次接受新聞媒體採訪。據統計,中心先後接受包括中央電視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際在線,以及遼瀋地區新聞媒體的採訪達70餘次。
有條不紊的「二三月」
2月4日,首次啟動「千人進千村」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普及活動,中心主任李保軍、黨委書記王南深入鄉村,開展疫情防控知識普及宣傳,並為村民帶去防護物資。
2月5日,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劉佔福一行3人蒞臨瀋陽急救中心,督導檢查疫情防控有關工作,並看望慰問堅守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
2月5日,瀋陽急救中心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高琛、護士張詩楊、神經內科護士張璨3人組成的護理小分隊啟程前往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支援。
2月14日,瀋河二分中心站長、疫情轉運隊成員徐寧作為瀋陽市首批火線入黨人員,面對黨旗莊嚴宣誓,成為一名光榮的中共預備黨員。之後,大東二分中心站長劉永欣、渾南二站長吳波也先後在疫情防控一線入黨。
進入2月末,隨著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發生變化,瀋陽急救中心按照瀋陽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指示和要求,及時調整轉運工作方案,將疫情轉運工作重點轉移到「三站一場」,嚴防死守境外輸入病例。
2月23日,根據疫情發展變化形勢,中心加強了「三站一場」待排查病例轉運工作的急救力量,第二梯隊4名急救人員補充到疫情應急轉運隊。
2月25日,機場轉運隊完成首例患者的轉運,標誌著「三站一場」排查轉運工作正式拉開帷幕。
3月23日,由於國內中轉至瀋陽航班的增加,中心在航班尖峰時段再次派出10組急救人員駐紮機場待命,加強排查和轉運力量。
常態化防控的「每一天」
4月24日,按照瀋陽市指揮部11號令文件指示精神,「應檢盡檢,願檢盡檢」原則,中心分兩批為全體急救人員進行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4月30日,中心參與此次抗擊疫情的5位先鋒榮獲瀋陽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他們分別是中心主任李保軍、急救科科長黃來、蘇家屯分中心站長彭春暉、附屬醫院重症監護室護士長高琛、和平分中心司機班長成實。
5月8日下午,以李建國為組長的國務院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陸路口岸新冠肺炎輸入性疫情防控工作指導組蒞臨瀋陽急救中心,檢查指導新冠肺炎輸入性疫情防控及轉運工作,瀋陽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少林、瀋陽市衛生健康委主任蘇立明、瀋陽急救中心領導班子陪同檢查。指導組對疫情以來急救中心承擔的新冠肺炎疫情患者轉運等工作給予高度評價。
7月16日,在瀋陽市召開的「2020年度最美瀋陽人」頒獎大會上,皇姑二分中心站長張義龍、支援瀋陽新冠肺炎救治中心的高琛重症護理小組分別獲得「2020年度最美瀋陽人暨最美抗疫人物」個人和集體榮譽稱號。
疫情至今,中心領導和疫情轉運隊成員一直不分晝夜奮戰在抗擊疫情最前線,許多急救人員從春節至今一直沒有休息過。尤其是參與轉運確診和疑似患者的急救人員,他們懷揣使命和擔當,彰顯出無畏生死、醫者大愛的時代精神,再一次把責任和愛心詮釋在抗擊疫情的道路上。
據悉,截至目前,瀋陽急救中心累計轉運新冠肺炎相關病例1556例,其中,確診病例90例,無症狀感染者37例,累計出動急救人員4937人次,急救車行駛裡程約9萬公裡 。
疫情阻擊戰從開始到現在已經走過了300多天時間,從寒冷的冬天到酷熱的夏季,如今北方的沈城又進入了冬天。時間輾轉,季節輪迴,瀋陽急救人依然堅挺地戰鬥在疫情防控最前線。一路走來,「120」人用血肉之軀築起阻擋疫情的屏障,用愛心給這座城市的冬天帶來無限的溫暖。沈城的機場、火車站、發熱門診、傳染病房都留下這些「逆行者」的足跡,相信這些人和事都將永遠鐫刻在人們的心中,成為這段歷史的見證。(孫萍)(孫萍)
責任編輯: 小雲
【來源:健康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