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荷賽獲獎作品揭曉,日本攝影師斬獲大獎

2020-11-22 騰訊網

最近第63屆世界新聞圖片大賽(WORLD PRESS PHOTO,簡稱"荷賽")公布了年度獲獎作品名單。作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新聞攝影比賽之一,每年的獲獎作品都吸引諸多攝影師的關注。本次荷賽共有4283名攝影師參加,他們分別來自125個國家和地區,投稿作品數量達到了73996張作品。賽事共包括了8個類別以及單幅和組圖不同組別,其中日本攝影師Yasuyoshi Chiba的作品《直言》斬獲本屆荷賽年度最佳圖片大獎、一般性新聞單張第一名。

「 年度最佳新聞圖片獲獎作品

《直言》

攝影師:Yasuyoshi Chiba(日本) 法新社 拍攝器材:富士X-H1

2019年6月19日,在蘇丹首都喀土穆的一次停電期間,一名年輕的抗議者在手機燈光下朗誦一首詩,其他示威者高喊口號,呼籲平民統治。

攝影師:Yasuyoshi Chiba(日本)

「 當代問題(單圖)一等獎作品

《戰爭內勤室》

攝影師:Nikita Teryoshin(俄羅斯) 拍攝器材:尼康D810

2019年2月18日,阿聯阿布達比國際防務展(IDEX)期間,一名商人在展會結束後將一枚反坦克榴彈發射器放入庫房鎖上。IDEX是中東最大的國防展覽和會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武器貿易展覽會之一,這個活動吸引了1200名全球國防專家,1300名參展商和105000名觀眾。

「 當代問題(組圖)一等獎作品

《漫長的戰爭》

攝影師:Lorenzo Tugnoli(義大利) Contrasto圖片社,為華盛頓郵報供稿

塔利班在2019年增加了對阿富汗地區影響力,在美國入侵的十八年之後,阿富汗國防和安全部隊(ANDSF)負責阿富汗地區安全五年以來,塔利班控制了國家一半的地區,在部分的確充當影子政府。從去年1月開始雙方談判談了將近8個月,最後雙方意見不合,兩方衝突越來越激烈,戰爭造成大量人員傷亡或者被迫流離失所。和平與經濟研究所在一份報告中稱阿富汗為世界「最不和平」的國家。

「 環境類(單圖)一等獎作品」

《北極熊母親和它的孩子》

攝影師:Esther Horvath(匈牙利) 紐約時報 拍攝器材:尼康D800

2019年10月10日,一隻雌性北極熊帶著它的幼仔出現在科研人員的設備邊,這支科考隊主要是研究北極氣候變化的。目前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北極每年會有大量的冰塊融化,這也導致全球海平面上漲,部分北極動物的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 環境類(組圖)一等獎作品

《垃圾的終結——循環經濟解決方案》

攝影師:Luca Locatelli(義大利) 圖片提供給《國家地理》

近幾個世界以來,隨著工業化的的日益完善,很多工業化國家一直在致力「選取、製造、丟棄」的循環模式,這個模式下帶來的是極為嚴重的環境問題,一些礦物燃料加劇了全球變暖的節奏。循環經濟主要將原材料再次利用,這對保護自然系統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 長期拍攝項目一等獎作品」

《反抗的起因》

攝影師:Romain Laurendeau (法國)

在阿爾及利亞年輕人佔了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導,在阿爾及利亞30歲以下的人有72%失業。從1988年「黑色十月」到現在,將近三十年的時間這個國家視乎還在黑色的陰影中籠罩。超高的失業率以及被忽視的工人階級使得人民對生活感到失望。長期以來阿爾及利亞的年輕人是不滿的,最終2019年2月成千上萬年輕人走上街頭開始他們的示威。

「 自然類(單圖)一等獎作品」

《最後的告別》

攝影師:Alain Schroeder(比利時)為國家地理供稿使用器材:富士xpro2

2019年3月10日,救援隊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鎮附近發現一對受傷的猩猩母子,其中一月大的小猩猩最終沒能存活下來。這張照片是小猩猩的最後一張照片,猩猩這種類人猿目前只生活在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島上,目前世界上僅剩14000隻蘇門答臘猩猩,而且雌性猩猩通常8到9年才會產仔,因此這個種群十分的危險。

「 自然類(單圖)一等獎作品

《拯救猩猩》

攝影師:Alain Schroeder(比利時)為國家地理供稿使用器材:富士xpro2

猩猩生活在東南亞地區的熱帶雨林中,是一種高度樹棲的類人猿。由於過度伐木以及棕櫚樹園的大規模種植,對東南亞的熱帶雨林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這也嚴重影響到猩猩的生存。很多猩猩被迫離開原有的棲息地,加劇了於人類發生矛盾。目前蘇門答臘地區有專門的機構負責照顧受傷和被遺棄的猩猩,也會幫助它們重返自然。

「 肖像類(單圖)一等獎作品

《喚醒》

攝影師:Tomek Kaczor(波蘭) 為《Duży Format》雜誌及《選舉報》供稿 拍攝器材:CanonEOS 5D Mark III

Ewa是一名15歲的亞美尼亞姑娘,最近才從放棄生存症候群(Resignation Syndrome)帶來的緊張感中解脫出來。拍攝時她在波德科瓦萊希納(Podkowa Leśna)難民接待中心,坐在輪椅上,Ewa的父母正在旁邊安撫她。Resignation Syndrome的患者通常會過度緊張表現得十分不安,有時候會有大小便失禁,但是身體卻沒有任何反應,需要長期得照顧,在羅姆人和亞茲迪以及巴爾幹地區的兒童似乎最常見。

「 肖像類(組圖)一等獎作品

《The Haunted》

攝影師:Adam Ferguson(澳大利亞)紐約時報

隨著「ISIS」組織從伊拉克北部摩蘇爾附近撤離時,許多「ISIS」的囚犯被釋放,不過在囚禁期間很多人的精神受到了嚴重的創傷。很多婦女和兒童被綁架,他們受到非正常待遇,許多孩童被迫參加訓練。這種嚴重的心裡創傷使他們時常保持一種緊張的狀態。

「 體育類(單圖)一等獎作品

《萊昂納德的關鍵絕殺球》

攝影師:Mark Blinch(加拿大)為NBA供稿

在2018-2019賽季,NBA(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球隊猛龍隊在東部半決賽中,當家球星萊昂納德投出關鍵絕殺球,這場比賽在猛龍隊主場舉行。這也是NBA季後賽第一次在七場四勝制淘汰賽中出現絕殺,之後猛龍隊也獲得本賽季總冠軍,猛龍也成為NBA歷史上首支非美國境內獲得總冠軍的球隊。

「 體育類(組圖)一等獎作品」

《浴火重生》

攝影師:Wally Skalij(美國)洛杉磯時報使用器材:尼康D5

在一場大火摧毀了他們的小鎮之後,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天堂鎮社區的天堂山貓隊成員回到了昔日的足球場,他們希望儘快恢復活力好在新的賽季中有所表現。2018年11月的火災是加州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一次。天堂鎮幾乎被完全燒毀了,其90%的人口分散到了美國各地的城鎮中,但是神奇的是大火在天堂高中足球場的邊緣停了下來,為天堂及其周圍的體育建築提供了保護。團隊中所有人都失去了家園。但是當教練裡克·普林茨(Rick Prinz)開始練習時,球員們開始返回家園,有些人需要花費90分鐘才能到達那裡。他們不僅承擔了團隊重建的使命,但是在那個賽季山貓隊並未獲得總冠軍。

「突發新聞類(單圖)一等獎作品」

《衝突》

攝影師:Farouk Batiche(阿爾及利亞) 德意志新聞社 拍攝器材:Canon 1DX

2019年5月21日,阿爾及利亞的學生在一次反政府示威活動中與防暴警察發生衝突。2019年2月開始阿爾及利亞就一直有一些抗議活動。起初活動主要是希望罷免總統Abdelaziz Bouteflika,關於Abdelaziz Bouteflika由於現在年紀較大,並且有一段時間沒有公開露面,這種種事情引起了一些衝突,最終Bouteflika於4月辭職,但是相關抗議並沒有結束。抗議者希望取消7月4號的總統選舉,恢復民主,這個抗議一直延續到2020年,但仍未解決。

「突發新聞類(組圖)一等獎作品」

《哀悼ET302航班失事受害者》

攝影師:Mulugeta Ayene 美聯社 拍攝器材:佳能EOS 5D Mark III

2019年3月14日,衣索比亞航空公司ET302航班墜機事故現場,一名遇難者家屬在飛機失事處哀悼時,臉上撒滿了灰塵。該事件造成157人身亡,事後數月相關人員在墜機地點進行掩埋。此次事故飛機位波音公司737 MAX型號飛機,該機型在五個月內發生了兩起致命空難,總共造成346人死亡。這次事故之後,2020年世界各國政府禁止飛行改型號飛機,初略估計波音公司因此損失186億美元,執行長Dennis Muilenburg被解僱。

以上為今年荷賽一等獎作品,其餘作品可瀏覽賽事官網(https://www.worldpressphoto.org/)

相關焦點

  • 「荷賽」公布年度獲獎作品 這個世界真的需要呵護
    ,每年的獲獎作品都吸引諸多攝影師的關注。 日本攝影師Yasuyoshi Chiba斬獲本屆荷賽年度最佳圖片大獎、一般性新聞單張第一名,他的作品名為《Straight Voice》。
  • 被解救的白犀牛、面臨困境的北極熊……近百件「荷賽」獲獎作品...
    它從偷獵者手中救下,從南非轉移回到波札那……這是獲得2018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環境類單幅一等獎的攝影作品《等待自由》的震撼畫面,由Neil Aldridge於2017年9月21日拍攝。連同這幅作品在內,2018-2020年世界新聞攝影比賽中自然與環境類別的獲獎作品36組、共計92件攝影作品來到上海展出——11月15日起,最具國際影響力和專業知名度的世界新聞攝影比賽的特展「我們的世界2018-2020」在外灘18號久事藝術空間展出。此次特展為期一個月,由上海久事美術館主辦,上海行頤實業有限公司承辦。
  • 日本SF大獎《星雲賞》揭曉 《忍者蝙蝠俠》斬獲漫畫部門大獎
    日本SF大獎《星雲賞》揭曉 《忍者蝙蝠俠》斬獲漫畫部門大獎 時間:2020-08-23 10:01:20
  • 2020天文攝影師大賽落幕 各大獎項揭曉
    【環球網文旅報導】由北京天文館主辦的2020天文攝影師大賽於2020年11月11日落下帷幕,主辦方在河北廊坊潮白河喜來登酒店舉行了隆重的「2020天文攝影師大賽頒獎禮暨獲獎攝影師分享會」,並進行了網上直播。
  • 2020天文攝影師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北京天文館主辦的2020天文攝影師大賽於2020年11月11日落下帷幕,今年大賽的各大獎項逐一揭曉,大賽共設置五個組別,主題分別為「夜空之美」「城市星空」「壯麗的特殊天象」「宏偉的太陽系」「神秘的宇宙深處」,每個組別揭曉了冠亞季軍各一名,最後揭曉了總冠軍一名。獲獎作品涉及題材廣泛,既有極光、銀河、行星特寫、星雲等常見題材,也有轟動一時的新智彗星、近一年多發生的日月食和流星雨等特殊天象。
  • 中國女攝影師王徵斬獲2019格林尼治天文臺年度攝影「夜空組」大獎
    格林尼治天文臺年度攝影大獎,這個獎項的名字聽上去就很夢幻。2019年,一位中國女攝影師的名字出現在了獲獎名單裡,燃起了無數天文愛好者或是攝影愛好者心底的追星夢。Across the Sky of History Wang Zheng中國天文攝影師王徵憑藉作品《穿越歷史的星空》斬獲2019格林尼治天文臺年度攝影大獎「夜空組一等獎」(Skyscapes Winner),她也成為截至目前中國唯一一位獲得金獎的女攝影師。作為世界上規格極高的天文攝影大賽,今年共有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4600份參選作品。
  • 穀雨計劃丨2020荷賽圖片獎提名作品詳解
    阿姆斯特丹當地時間2月25日12點,第63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年度圖片獎獲獎作品提名名單終於揭曉。本屆共有來自全球125個國家的4283名攝影師提交了73996件作品。2019年第62屆荷賽新增的年度圖片故事獎項繼續保留,以對視覺創新、運用新的技術方法、同時結合優秀的編輯排序能力製作圖片故事的攝影師進行表彰。
  • 2020年世界石油技術大獎揭曉
    文 | 沐雨、江南10月15日,世界石油技術大獎最終結果揭曉,大獎共分為18個分獎項,涵蓋了整個上遊領域,代表著行業最前沿的技術發展。下面一起來看看都有誰最終斬獲大獎。藉此,該技術還榮獲了2020年OTC技術大獎。
  • 武漢攝影師微距專拍小蝗蟲 斬獲國際大獎(圖)
    攝影作品《蹦蝗捉迷藏》(右)獲得第42屆NWF美國國家野生動物攝影大賽其他動物組高度讚揚獎,袁明輝因此成為42年來在該賽事獲獎的第一位中國攝影師主講人袁明輝是我市一位草根攝影師,近年來屢次奪得國際頂尖攝影比賽大獎。昨日市民大講堂聚集了近200位來自各行各業的攝影愛好者,當袁明輝用PPT展示他的攝影作品並講述這些圖片背後的故事時,場內聽眾不時報以熱烈掌聲。記者羅斌 餘坦坦  獨闢蹊徑:微距攝影記錄生活之美  袁明輝今年42歲,曾就讀於武漢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專業。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張亭棟、王振義、盧柯、彭實戈獲獎
    據人民日報消息,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張亭棟、王振義榮獲「生命科學」獎,盧柯獲「物質科學」獎, 彭實戈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未來科學大獎借鑑了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國際知名科學獎項的經驗,同時也做了創新。比如,在捐贈模式上,其他獎項多由一個家族或個人捐贈,未來科學大獎每項獎項由4位捐贈人共同捐贈。未來科學大獎關注原創性的基礎科學研究,獎勵為大中華區科學發展做出傑出科技成果的科學家(不限國籍)。
  • 2020年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山東大學校友獲獎最多
    important}2020屆未來科學獎揭曉。未來科學大獎一共有3個方面: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每項獎金有100萬美元,每項獎原則上不超過5個人。2020年是科學獎的第五屆。這獎因為獎金高,運作規範,獲獎項目也得到公認,現在國內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盧柯獲獎
    9月6日,2020未來科學大獎獲獎名單揭曉。出生於1965年的盧柯,16歲考上華東工學院(現為南京理工大學),在機械製造工藝系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學習,碩博畢業於位於瀋陽的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後留在該所工作。2001年7月,盧柯出任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所長、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主任。2003年11月,年僅38歲的他被增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當時最年輕的院士。
  • 2020紐約國際廣告獎作品盤點——全場大獎
    2020年5月4日,紐約國際廣告獎按計劃進行,揭曉了 NYF Advertising Awards 2020獲獎名單,並通過一則視頻短片宣布。數據公園整理了本屆紐約國際廣告節「全場大獎(Grand)」的獲獎作品,為業內人士提供靈感。
  • 2020年度野生生物攝影師大賽獲獎作品精選
    近日,「年度野生生物攝影師」大賽公布了2020年的獲獎攝影作品。這項大賽由英國自然史博物館主辦,今年已經是第56屆。 此次大賽設立了17個類別的獎項,包括動物行為、動物肖像、地球環境、植物和真菌等,共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近50000名攝影師的參賽作品。
  • POYi全球年度圖片獎公布,2位中國攝影師獲獎
    POYi全球年度圖片獎公布,2位中國攝影師獲獎 2019-02-28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榮威創意車鑰匙斬獲2020 iF設計大獎
    第92屆奧斯卡才落帷幕,「產品設計界的奧斯卡獎」傳來捷報,上汽榮威創意遙控鑰匙設計作品(量產)「寧靜旋風」在全球超七千份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斬獲iF DESIGN AWARD 2020。
  • 2020未來科學大獎揭曉,山東大學教授彭實戈獲獎
    2020未來科學大獎9月6日在北京揭曉。張亭棟、王振義榮獲「生命科學」獎,盧柯獲「物質科學」獎, 彭實戈獲「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 未來科學大獎設立於2016年1月17日,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由科學家、企業家群體共同發起的民間科學獎項。設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等三大獎項,單項獎金100萬美元。未來科學大獎借鑑了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等國際知名科學獎項的經驗,同時也做了創新。
  • 青海野生動物攝影師緣何屢獲國際大獎?
    導讀:  青海攝影師在國際野生動物攝影領域頻頻獲獎。在電腦前守候了一夜,青海攝影師李善元和朋友們終於通過網絡迎來了激動人心的時刻——主持人宣布:「中國攝影師李善元的作品《當媽媽說跑步前進》獲得哺乳動物組冠軍。」  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師年賽被譽為世界野生生物攝影界的「奧斯卡」,能在這一賽事上獲獎,是很多國際知名攝影家夢寐以求的事。
  • IGPOTY公布2020微距藝術攝影大賽入圍與獲獎作品
    時隔一年,英國國際花園攝影年賽(IGPOTY)再次於 8 月份公布了最新一屆的獲獎作品。除了主競賽單元,主辦方每年還會推出一些子競賽單元,涵蓋黑白、靜物、微距等類別。本文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 2020 IGPOTY 攝影大賽的微距組獲獎作品。
  • 2020年「健康北京」科普作品徵集大賽獲獎結果揭曉
    日前,2020年「健康北京」科普作品徵集大賽落幕,最終獲獎名單正式揭曉。本次大賽由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主辦,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協辦,共有135家單位的978件作品入圍大賽。經過科學性審查,網絡投票,專家線上評審和現場演講決賽,最終,20家單位榮獲優秀組織獎,35名選手榮獲演講一、二、三等獎和青年獎,114件作品榮獲短視頻、科普文章、新媒體形態等10類科普作品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