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看的孔雀魚繁殖技巧,純乾貨!建議收藏

2020-12-05 小陳說寵

轉眼夏天到了,又到了繁殖魚兒的好時節。剛好最近有不少朋友諮詢我關於孔雀魚的問題,今天就詳細給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呼聲最高的問題——孔雀魚的繁殖技巧。

一、交配

孔雀魚是一種有性繁殖的生物,不過與大多數魚類不同的是,孔雀魚採用的是體內受精的方式,並且是一種卵胎生魚類。顧名思義,孔雀魚不用把卵產下來,受精卵在母魚體內發育完成之後變成小魚直接被生下來。這就意味著孔雀魚的交配也相對比較簡單,在25℃左右的水溫,不用過多的人工幹預,成年的親魚就可以順利自然交配;雄魚會追逐並緊貼雌魚用進化的臀鰭完成交配。

漂亮的雄魚

二、孕期養護

孔雀魚完成交配之後大概需要四周左右的時間才能生產。孔雀魚是一種很皮實的魚,不用特地添加活體餌料也可以健康發育,因此我們可以在母魚孕期繼續投餵人工飼料,並適當增加餵食量促進母魚的營養吸收。在發現母魚大肚時可以將公魚撈出防止公魚騷擾母魚,在母魚出現胎斑之後就可以將母魚單獨放入繁殖盒中或者繁殖缸中加入適量水草待產。

正在生小魚

三、臨產鑑別

繁殖孔雀魚想必大家最關心的就是想要親眼目睹生小魚的「奇觀」了,那麼判斷臨產期就相當重要。孔雀魚到了臨產階段會表現出很明顯的徵兆有以下幾種:

母魚的胎斑顏色加深,有些發育快的母魚胎斑出現的比較早,懷有小魚過多的話也可能會導致胎斑顏色比較深,因此胎斑只能作為懷孕和臨產的參考。要注意的是胎斑其實是小魚眼睛的顏色,因此白子孔雀魚的胎斑是橘紅色的。此時大概一周內生產。母魚的肚子變方,臨產的母魚肚子鼓脹,從下面看母魚的肚子快要變成長方形,並且肚子與尾部幾乎呈直角。此時大概三天內生產。母魚的肛門突出,臨產的母魚快要生產,母魚的洩殖腔被撐大、突出。此時大概一天內生產。

網友的孔雀魚可見明顯方形大肚
網友的孔雀魚前天已經生產

掌握以上三個明顯特徵,結合母魚突然的反常行為,等到母魚生產就非常簡單了,而且母魚一般會在白天生產,親眼目睹的機率大大增加。

四、魚苗養護

在母魚生產完畢,肚子明顯變癟之後就需要立即將母魚撈出,因為生產完畢的母魚會因為飢餓在繁殖缸中捕食出生的小魚,不過生下的死魚和未受精的卵可以用吸管吸出給母魚吃掉補充體力。

小魚出生就會遊動,等幾個小時小魚在缸中尋覓食物時就可以餵食了,小魚的開口料最好選擇豐年蝦;但是家庭或者新手可以用其他食物代替,最方便的開口料就是熟雞蛋黃。

將雞蛋煮熟,取筷子頭大小的蛋黃,用手指捏住在魚缸水中碾碎即可。小魚會很快因為吃飽而把肚皮脹的金黃且滾圓,每天可以餵兩三次,把剩下的蛋黃放在冰箱中,一個蛋黃不壞的情況下足夠一窩小魚吃到可以接受最小顆粒的人工飼料,蛋白還可以自己吃掉。

小魚

孔雀魚繁殖的關鍵技巧基本就是這樣,有其他問題或者補充歡迎評論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孔雀魚家庭養殖技巧
    孔雀魚的這種特徵讓許多人實現了由飼養到繁殖的樂趣,所以孔雀魚至今風靡於觀賞魚界。孔雀魚內也分許多品種,不同品種風格各異。其中有禮服系列,紅禮服,黃禮服,藍禮服,鮮豔的顏色加上大開的尾形很是漂亮;還有豹紋、蕾絲、蛇王等品種,變化多端的花紋和神秘的金屬色也令人眼花繚亂;還有白化孔雀魚,紅眼、淺色也為玩家帶來不同的視覺感受。
  • 不想孔雀魚繁殖太多,可以試試下面兩個辦法!
    前幾期跟大家講過孔雀魚「魚百萬」的一些繁殖技巧,那麼很多魚友便有了個頭疼的問題,那就是孔雀繁殖的太快了,問我有沒有什麼辦法不要讓它們繁殖太快。好的,這期就給大家聊聊如何控制孔雀魚的繁殖周期!孔雀魚作為一種很皮實的熱帶魚,在家庭中飼養比較廣泛,也深受飼養者的喜愛,不到耐養,而且繁殖起來真的是一波接一波,讓飼養者充分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但是不能任由其繁殖,因為真的很快就爆缸了!接下來就跟大家聊一聊如何控制孔雀魚的繁殖,增加它們的繁殖周期!
  • 孔雀魚的繁殖溫度是多少?
    有很多朋友對於孔雀魚繁殖時對溫度有什麼要求不是很了解?所以我們接下來要討論的是孔雀魚的繁殖溫度!孔雀魚屬於熱帶魚,而一般熱帶魚的死亡溫度是低於14攝氏度時,溫度在28-32攝氏度時是魚類生長最合適的溫度,但對於孔雀魚來說,有相關專家做過溫度問題的實驗,結果發現孔雀魚在水溫為16攝氏度時,孔雀魚仍然可以活動自如,但是當水溫在14-12攝氏度時,孔雀魚會出現反應緩慢,逐漸失去平衡等現象,甚至死亡,因此,我們飼養孔雀魚時,當水溫低於14攝氏度時,這時候要使用加熱棒或加熱器了!
  • 家庭飼養孔雀魚繁殖後代不退化的方法
    甚至有一些魚友的孔雀魚經過幾次的繁殖之後,很多魚友的孔雀魚長大之後已經根本看不出原有品種的特徵。孔雀魚這種退化和返祖情況往往大多都是發生在剛剛接觸水族的新手們身上。但是也存在著一部分有過飼養和繁殖孔雀魚的進階型魚友仍然掌握不好孔雀魚維繫的方法。
  • 孔雀魚好不好養?3分鐘學會這最簡單的飼養繁殖方法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金魚的最簡單飼養方法,今天同樣和大家分享最簡單的養魚方法,不過今天的主角是孔雀魚,同樣是觀賞魚市場的鼻祖級別,相信大家小時候在金魚攤也多少見過孔雀魚的身影,號稱「百萬魚」的觀賞魚啊!當之無愧是小型熱帶觀賞魚之王,也是深受眾多新老玩家的喜愛!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複習下,重溫孔雀魚的精彩。
  • 五招飼養孔雀魚,魚兒成長繁殖不是夢
    孔雀魚原產地為委內瑞拉、西印度群島等熱帶地區,我國寶島也可以在戶外發現孔雀魚的存在。它的俗名是百萬魚,來源於它們強大的繁殖能力。它是一種雜食性小型的熱帶淡水觀賞魚,其個體嬌小,色彩五彩繽紛,雌、雄魚體型和色彩差別大,與我們河裡的食蚊魚有這較親的關係。
  • 孔雀魚異種雜交繁殖的可能性有多大?
    最近老青年寫關於孔雀魚的文章有點多,也吸引了不少孔雀魚玩家的關注。其中有一些以基因改造做魚為重點的孔雀魚玩家和我聊起關於基因提純以及異種雜交的事情,交流的內容比較瑣碎繁雜,今天老青年就把自己所了解的一些情況分享給大家。
  • 紅眼白子藍草尾孔雀魚,市面上已經比較少了,請珍惜
    「養魚說」百度獨家專欄:鱂魚族群系列017紅眼白子藍草尾孔雀魚圖文原創作者:瘋瘋人【堅持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分享最接地氣的養魚經驗】特別聲明:允許轉載,請註明出處;請勿搬運,否則申訴維權這篇文章是關於鱂魚家族孔雀魚系列的,紅眼白子藍草尾孔雀魚的短文。這種孔雀魚的特點非常明顯了,大家相信一看也能知道。就是由經典的藍色草尾孔雀魚改良出來的品種,也就是藍色草尾孔雀魚的白化品種。剛開始出現的時候,也是有著非常高的人氣,並且也是比較有收藏價值的。不過現在大家對這個品種的孔雀魚的培育和繁殖也比較多了。
  • 孔雀魚有哪些品種?真相來了:孔雀魚品系大全與飼養1
    又掀起一股養魚熱潮,市面上見得最多的,要數孔雀魚了,看到評論和一些朋友留言,問得最多的是「孔雀魚怎麼養」這個問題。哈哈!真相來了!接下來三天的圖文內容,瘋瘋人就給大家細數一下孔雀魚的品系以及分享孔雀魚的飼養技巧。看完之後你也可以做一個孔雀魚鑑賞專家和飼養達人,不單能養好孔雀魚,還能繁殖孔雀魚,更厲害的是還可以點評、鑑賞各種孔雀魚,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咱們不會挑魚了!
  • 孔雀魚的飼養技巧
    孔雀魚是所有熱帶魚中最常見的魚種,養魚愛好者大多從孔雀魚養起。 孔雀魚的適應能力最強,水溫17-28度都可以飼養,但魚友們冬天還是要把加熱器用上,水溫低孔雀魚的行動遲緩,身體機能最差而且食慾級低,這樣會讓它抵抗力降低容易得病。最好的水溫是在22度左右,高一點也沒有關係。
  • 飼養孔雀魚,你必須知道這些技巧!
    觀賞魚種類多,也比較好飼養,孔雀魚作為觀賞魚的一種,是很多養魚愛好者入手的一種魚類。孔雀魚不僅漂亮,而且也非常容易入手。不過,在選購孔雀魚的時候要注意,因為市面上水族店的孔雀魚一般是雜交的孔雀魚,還有一些是一些孔雀魚工作室淘汰之後的孔雀魚,這些孔雀魚的體質相對來說比較好,但是它們也存在著缺點,那就是不是正經品系的孔雀魚。不過,這些並不妨礙我們飼養孔雀魚。
  • 孔雀魚怎麼分公母?教你幾招分辨孔雀魚雌雄的小技巧!
    聽孔雀魚的名字就知道這種魚是非常漂亮,並且很優雅的。很多人喜歡這種有著迷人外表的魚,飼養者同樣會因為它的漂亮而賞心悅目。孔雀魚性格溫和,喜歡遊來遊去,作為觀賞魚非常合適。那麼挑選孔雀魚的時候,孔雀魚怎麼分公母?孔雀魚怎麼分公母?
  • 孔雀魚尾巴或背鰭為啥有黑斑或雜色?這是孔雀魚身上被公開的秘密
    現在是養孔雀魚的朋友越來越多,那麼在飼養孔雀魚的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孔雀魚身上的顏色有時候跟我們想像中不大一樣。比方說禮服孔雀魚,正常的禮服孔雀魚,它的腰身應該是黑色,或者是其他比較純的顏色。
  • 孔雀魚養殖,經典的孔雀魚養殖方法,老魚友養孔雀魚的經驗秘笈!
    小編建議一天可以分多次餵食,每次少喂,吃一點放一點,不能有剩餘。也可以一次餵食,吃完再放,一直未到觀賞不吃為止。觀賞魚不是傻瓜,吃飽了它也知道不再吃,因為會撐呀!很多人怕魚撐著,呵呵……,這是你多慮了!五、換水小編覺著換水的頻率和你的生活是分不開的,你有空就一周換一次,換1/4即可。如果沒空兩三周換一次,換1/3也行。
  • 這些小型卵胎生觀賞魚,比孔雀魚和紅箭魚還容易飼養和繁殖!
    對於老手來說可能不以為意,可是對於什麼都不太懂的新手來說,孔雀魚一旦發病,特別是像水黴、針尾等疾病,很有可能在幾天之內魚兒就全部玩完了,那麼有沒有一些市面上常見的卵胎生觀賞魚比孔雀魚更容易繁殖呢,其實還是有的。
  • 孔雀魚白子與其他種類魚的顏色區別
    孔雀魚中有一種白子基因,含有這種基因的小魚顏色有什麼不同呢? 胎斑與小魚出生顏色 白子母魚正常未懷孕時的胎斑是紅色的,懷孕以後,根據小魚是不是白子,會出現紅+黑色的斑塊顏色胎斑。
  • 養魚說典藏:孔雀魚基因遺傳秘密解析入門版,以及孔雀魚如何命名
    因為現在依然不斷有新的孔雀魚品種問世,它們身上的基因太多了,而且不同的基因對組成的表現型又不一樣,所以有的孔雀魚看著很像,其實是不同的品種。簡單地再提及下,隱性基因就是在繁殖遺傳過程中不容易被表現出來的,例如白化,只有兩個隱性基因組合在一起,才會表現出來。
  • 七彩花鱂魚,和孔雀魚很像,但又沒那麼好出小魚
    這種和孔雀魚長得有點像,繁殖方式也是幾乎一樣的小型熱帶魚,就是屬於花鱂魚的一種。但是它跟孔雀魚又不一樣,它不是屬於孔雀魚系列,而它是屬於花鱂魚系列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七彩花鱂魚的普通型還有紅色型。大家看看這種花鱂魚,其實它們的體色或者說形態跟孔雀魚是很類似的,特別是嘴巴還是挺像的。但是它們為什麼會單獨分一類呢?
  • 孔雀魚一次生多少小魚
    孔雀魚一次可以生產小魚的數量與雌魚的大小有關,通常第一次生產數量較少,通常在10-120條之間,第二胎開始數量可達80-120條。通常每月可產卵一次,建議同窩留種不能超過三代。孔雀魚,是一種來自南美洲的小型熱帶觀賞魚,適應性和繁殖能力比較強,壽命在2-3年左右,適宜的水溫是24℃,喜歡偏弱鹼性的水質。孔雀魚需要在安靜環境下繁殖,若浴缸飼養密度過大或過小,孔雀魚可能長時間不生產或者缺氧死亡。建議母魚生產後,另外準備一個魚缸,用來飼養剛出生的小魚,因為孔雀魚會將小魚吃掉。
  • 紅尾禮服孔雀魚,在孔雀魚市場流行了20年的經典
    「養魚說」百度獨家專欄:鱂魚族群系列055紅尾禮服孔雀魚圖文原創作者:瘋瘋人【堅持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分享最接地氣的養魚經驗】特別聲明:允許轉載,請註明出處;請勿搬運,否則申訴維權這篇文章我們來分享一個擁有超高人氣的,鱂魚家族孔雀魚系列裡面的品種。紅尾禮服孔雀魚。名字非常普通,也非常簡單好記。但是這種孔雀魚瘋瘋人想和大家說的是,它從新加坡那邊改良,自引進到國內以來,超過20年以上都是擁有著超高的人氣。本身我們中國人就非常喜歡紅色,而這種紅色加上禮服的基因剛好,紅和黑相間,黑色更能襯託得出紅色的靚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