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讓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吧!把一定數量的米、沙、碎石子,分別從上向下慢慢的傾倒,不久就會形成三個圓錐體,儘管它們質量不同,但形狀卻異常相似。假如你願意測量一下,他們的錐角都是52度。這種自然形成的角是最穩定的角,人們把它稱為「自然塌落現象的極限角和穩定角」,奇怪的是金字塔正好是51度50分9秒。說明它就是按照這種「極限角和穩定角」來建造的。
沙漠的風暴是很強悍的。由於金字塔獨特的造型,迫使凌厲的風勢不得不沿著塔的斜面或梭角緩緩上升,塔的受風面由下而上,越來越小,在到達塔頂的時候,塔的受風面趨近於零,這種以逸待勞、以柔克剛的獨特造型,把風的破壞力化解到最小程度。
人們還知道,磁力線的偏向作用可以使地面建築,甚至高山崩潰,而這座金字塔塔基正好處於磁力線中 心,它隨著磁力線的運動而運動,隨著地球的運動而運動,因此,它所承受的振幅極其微弱,地震,對它的影響也就不大了。
52度「角」,方錐體的「形」,與磁力線同步運動的「位」,是金字塔穩定之謎。但是,有誰能告訴我們∶4500年前的古人,怎麼知道52度角是穩定角?怎麼知道用方錐體來化解沙漠風暴?又怎樣知道把龐大的塔基奠定在磁力線中心?
南非發現行星殘片 為史前災難證據
科學家們在南非一處770米深的豎井中找到了一塊來自史前巨型小行星的殘片。據測算,該小行星在大約1.45億年之前與地球發生相撞並形成了直徑達160公裡的「莫羅昆」環形山。
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在5-10公裡之間,撞擊的地點位於非洲南部,不過,目前該區域已完全被浩瀚的卡拉哈迪沙漠所覆蓋。
古生物學家們確信,正是這場導致動植物大量死亡的撞擊終結了侏羅紀並催生出了白堊紀。雖然小行星的體積巨大,但科學家們以前卻並不指望能找到它的殘骸:按照現有的計算機模型的演算結果,該天體的大部分物質都在撞擊過程中蒸發了。
科學家們在南非找到的小行星殘片
不過,科學家們還是通過化學分析查清了小行星的成份和實際年齡。與那些較為「年輕」的隕石不同,在導致史前生態災難的小行星中鈾和鈉兩種元素的含量明顯偏高,而鐵和鎳的含量卻較低。專家們指出,這種現象恰好與以前通過計算機模型獲得的結果非常吻合。
需要提醒的是,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白堊紀同樣結束於一次小行星撞擊,時間是在大約6500萬年之前。這次撞擊不但導致恐龍全部滅絕,而且還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留下了一個直徑為200公裡的環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