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做原創內容的自媒體人很在意自己的聲音是否好聽,尤其是那些不需要露面的解說類自媒體人,自己聲線的好壞幾乎決定了自己的漲粉量與閱讀轉化能力。所以很多的自媒體人會學習發聲的技巧、如何用軟體將自己的聲音來修飾,當然那些收聲的麥克風更是必不可少,甚至一買就是一批,著實心疼。
通過總結很多的自媒體人的視頻,我們不難發現:自媒體達人的聲音不需要像主播那般地專業、有磁性,更重要的是要有特點,能夠形成自己的特色,當別人一聽到你的聲音時立馬就能聯想到你所做的領域,那麼你的聲音就很成功了。
所以,自媒體人在聲音方面的追求上一定不要單一的向專業化趨同,而是要想著怎麼樣來形成自己的特色,即使你是一個公鴨嗓,你也完全可以將自己塑造成一個萬人熟知的唐老鴨,從自媒體的角度來看,你的聲音塑造就完全是正確的。
那麼,自媒體人該如何讓自己的聲音變得更有特點一些呢?
通常情況下,一般有兩種解決方法:故意控制嗓音、使用變聲軟體。對於控制嗓音這一點,它並不適用於大多數人,或者說不適用於絕大多數人,因為這需要通過大量的訓練來達到專業的效果,對於大多數自媒體人來說,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對於第二種方法,顯然是最實際的,因為它幾乎沒有門檻,在了解完畢軟體基本的操作按鈕之後,我們就可以在軟體中選擇各種各樣的聲音進行嘗試。如果覺得入其中一個聲音比較滿意,直接選擇這個聲音即可。
不過每個人的音色、音調千差萬別,縱然變聲軟體的算法越來越智能,但是依然存在著改善的空間。所以,我們就還需要對選擇的變聲形式進行微調,這部分就需要人工在軟體中進行調解了。(圖中示例為實時變聲器,其它軟體不一定具備以上功能)
調節完畢這個聲音之後,如果是做直播,那你直接使用這個聲音在直播中使用就行了。如果你想要通過這個聲音進行錄音,那麼你就需要到錄音界面進行聲音的錄製了。這樣你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聲音了。
雖然使用軟體大大降低了製作音頻的門檻,不過在此還是提醒一下,在錄製音頻的時候儘量通過音效卡、麥克風的輔助,這樣得到的聲音會更加的有立體感,個人的聲線會更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