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第一眼看到這張照片的時候,你會認為這是在哪裡?這不是地球上最荒涼的地方,而是外星古代的湖床。
這是一張有著18億像素的火星照片,也是火星有史以來,最大、最全、最清晰的照片。它來自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探測器。
這張照片給我們展示了一個無比類似地球,但卻十分荒蕪的火星大陸景色。這片陸地其實是一個火星古老的隕石坑——蓋爾隕石坑,好奇號的著陸點。它已經在火星上存在35億年以上了,中間是一座高達5.5千米的夏普山。
這照片就是拍攝於夏普山的側面,在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類似地球的巖石、砂礫,以及黏土礦床,還有好奇號的車轍。
從這些層狀黏土巖中,科學家推測,這裡曾經是一個古老的湖床,而5.5千米高的夏普山沉沒在湖底。因為這種黏土巖結構,是風和水雙重侵蝕作用才能產生。
好奇號的目的之一是尋找火星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它將給未來我們移民火星打下基礎。
其實火星上不僅曾經存在水,現在也可能擁有大量的水,我們中國的這次天問一號,主要科學任務也是探測火星表面形貌和水冰方面。
從1960年,蘇聯人發射了火星一號開始,人們已經發射了數十顆火星探測器,這些探測器給我們帶來了許多震撼的照片,同時也告訴我們,火星經歷過一次極端的天氣變化。
而這個極端的變化大約發生在42億年前,或許是因為火星內核的突然冷卻,導致磁場消失,猛烈的太陽風剝離了大部分大氣,導致火星現在的大氣稀薄。
同時,地表水分蒸發成水蒸氣後,也被太陽光分解成氫和氧,然後帶入太空。
隨著時間的推移,造就了現在的火星地表,就像這張18億像素照片下的火星一樣,乾旱,荒涼,毫無生機。
2019年2月19日,美國宇航局向外宣布,可以在他們的官網查詢火星天氣報告。在那裡我們能夠獲取火星上對應日期的氣溫、風速、大氣壓等等一系列天氣情況。這主要歸功於洞察號的天氣傳感器。
火星表面白天平均溫度是-5℃ ,夜晚為-87℃,這和我們的南極差不多,似乎非常極端,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這樣的環境在太陽系中,已經是除地球外最好的了。
相對於距離我們更近的月球,它的白天最高溫度為100℃,夜晚則為-190℃,晝夜溫差達到290℃,而火星只有82℃。
而且火星也在我們附近,距離我們只有5500萬公裡,天問一號只要飛行7個月就能夠到達。雖然環境也糟糕,但這是太陽系裡最適合人類移居的星球了。
這也是今年有這麼多國家探測火星的原因,因為它確實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地球,在前面的視頻中我們也有講到要如何改造火星,這是完全有可能實現的。
那麼,火星是地球的過往,還是我們未來的歸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