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王景和
黑眼眶,紅眼睛,嘴上和腳趾自帶利鉤,眼神凌厲,一看就不是吃素的
黑翅鳶,隼形目鷹科鳥,晝行性。體長32釐米左右,體色是白、灰、黑色。
成鳥的頭頂和背部羽色偏灰,亞成鳥相同部位偏褐。最典型特徵,翅端(初級飛羽)黑色,飛行時明顯,便於識別。收翅膀後,可見雙肩黑色。
那天,萬裡無雲,碧空如洗。下午4點,一隻黑翅鳶飛來,在電線桿上稍作停留,很快發現了目標,便飛到眼前的空曠地上空懸停,時間足有一分多鐘。
懸停,在航空領域是指航空器在一定高度上,保持空間位置基本不變的飛行狀態。
捕食時,為了更好地定位目標,很多隼形目的鳥類可以做到高空懸停。一些小型猛禽在懸停時,大多依靠翅和尾羽的配合,有的猛禽還會振翅懸停,以驚嚇驅趕鼠類等獵物。
黑翅鳶習慣在曠野狩獵,飛行時雙翅呈上揚姿勢,常在空中定點懸停,同時低頭搜尋地面上的獵物。因為懸停要不斷拍翅,能量消耗比較快,每隔一段時間就得到附近樹上、電線桿、電線上等休息。
空中會懸停尋找獵物的猛禽中,黑翅鳶是體色最淺的一個。灰白色的背影,仰視角度看它,腹面白色,除了翅端黑色,雙翅大面積白色,比較容易確定是它。
黑翅鳶的主食是鼠類,也食兩棲類、爬行類、小型鳥類和昆蟲。它是平原地區的野鼠殺手。為了防止野鼠泛濫,保護生態,有的地方吸引黑翅鳶來捕食老鼠。
黑翅鳶棲息於海拔2500米以下的荒草地、灌叢、林緣地帶,包括蘆葦蕩等溼地生境。
在中國的分布區域有:天津、山東、雲南、江西、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香港、澳門、廣西、海南,臺灣。(見鄭光美2011《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
接下來是懸停到俯衝動作分解圖:
一般來說,猛禽懸停的時候尾羽都成扇形展開,便於平衡,黑翅鳶也不例外。
腦袋先下探,鎖定目標
衝!
利爪伸出一隻
已經接近獵物
。。。。。。
黑翅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國內分布範圍有北擴態勢。
如同其他猛禽,黑翅鳶的繁殖成功率不高,常因人為幹擾或天災導致繁殖失敗。
--------
關於作者
王景和,前新華社高級記者,在職時堅持「寧可少上稿子,不作違心文章」,因多篇文章反映民生問題被人戲稱為「問題記者」。
--------
探索大自然的野趣和神奇之美,激發愛惜和保護之心
投稿郵箱:ziranguanch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