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冷知識:穿越到秦朝看始皇帝?生活艱辛很難堅持!

2021-01-22 拾荒雜談

文┃拾荒雜談

(本文為拾荒雜談原創,抄襲必究,歡迎轉載!)

隨著短視頻上「換裝民國軍閥風」的盛行,有很多小姑娘都在念著「生不逢時」,恨不得穿越到那個「滿是文豪」的舊社會,亦或者看多了腐文,想穿越到「男人也可相戀」的南北朝,既然古代各種好,那麼今天筆者就帶著「好好穿越一回」。

網友幻想的模樣

第一站:秦朝初立

目的:領略始皇帝千古一帝的威嚴

隨著時光機器的一陣抖動,你穿越到了公元前219年,這一年始皇帝滅百越完成大一統。此時的始皇帝是最意氣風發的時候。

既然是大概率穿越,自然穿到王公貴族身上的機會很低,為了體驗感,因此不選擇處於社會底層的商人,也不選擇其他小眾身份,而是選擇基數龐大的農民作為穿越身份。

網友模仿幻想的模樣

穿越之初,先是填飽肚子解決生理問題。既然是秦朝初期農民,那麼根據《國語·楚語下》記載: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因此你不能吃肉,只能吃菜。

就算是吃菜也有講究,秦朝因為柴火資源短缺,所以沒有炒菜,只有菜羹。菜羹是莧菜(葵)和大豆葉(藿)熬製的菜湯,味道很淡,因為這時候的礦鹽以及海鹽非常之昂貴,所以平時做飯幾乎無鹽,不過如果介意口味寡淡的話,可以吃一口蔥或者韭菜來刺激一下味覺。這時候你應該感覺自己是幸運的,因為如果再早穿越幾年,蔥只在燕趙之地流行,其他地區之人只能吃會導致「重口氣」的韭菜。

大豆嫩葉可食用

主食可以從下面四個當中選一個:麵條、白米飯、小米飯以及饅頭。忘了告訴你,麵條具體成形是在宋朝時期,這個我之前的文章有寫過,當然最早的雛形可以追溯到周朝,不過口感不好,就沒有繼續沿用。至於白米飯,也很抱歉,南方食水稻可以吃白米,如果你恰巧是湘之地或者歸化的百越之人,那麼可以吃上白米飯,但要注意的是,秦朝脫殼技術不佳,水稻產量不高,因此你的白米飯是「顆粒小,雜殼多」的一碗淺色米飯。

莧菜

如果你是喜歡吃饅頭的北方人,那麼你就來對了秦朝,因為饅頭主要成形是在三國時期,由諸葛亮首創,相較於宋朝的麵條,無疑三國時期的饅頭距離你更近,雖然活著的時候吃不到了,但你可以學陸遊「家祭無忘告乃翁」,待到後世吃上饅頭帶來祠堂祭祀,哦對了,秦朝農民很少立祠堂,那就隨手餵雞鴨也算告慰了。

說了這麼多,只有小米飯才能吃。吃也可以,不能吃太多,畢竟田地貧瘠沒有化肥,收上來的糧食很少,再加上上繳,所以自留糧食更少。

另外,不僅要吃得少,而且一天只能吃兩頓。餓怎麼辦?

產量不高的粟

睡覺就不餓了!

記住秦朝沒有夜生活,隨日落而息,也就是五六點就要睡覺覺了!

面對空蕩蕩的房間睡哪裡?

自然是睡在地上,農民之家往地上鋪上一層保暖的乾草,這就是你今晚的床鋪。而且秦朝只有滿是頭油味和蟎蟲的寢衣當作被子,純棉被?不存在的!

你以為的寢衣

白天下地幹活,晚上日落而息,餓著肚子,受著寒冷,實在受不了了借點盤纏想去鹹陽看看始皇帝就走。

可以,我們將幾年後的修起來的「馳道」提前建成供您使用,但問題是,您的盤纏不夠坐馬車,只能選擇步行。

既然是去鹹陽,那必然要出縣過郡,「過所證」申請一個(坐馬車還需要申請「傳符」)。鑑於此次是靈魂穿越,所以秦朝的戶籍核查一項輕鬆通過,但問申請「過所證」的緣由,請千萬不要回答「去看始皇帝」,或者「投奔親戚」,前者會認為你有癔症,或者有所圖謀。後者會問清楚你在鹹陽的親戚族系,以方便鹹陽門守核對。所以最好的說辭應該是「聞鹹陽法度勝於僻野,巨擘繁且誨人以精,生亦想往之而習韓非、廷尉之學。」

實際上可能比此圖還破舊的寢衣

有了「過所證」就可以安心上路了。

如果你是原來屬於其餘六國之人,可以沿著原先各國之間留下的驛道而走。原先各國之間的驛道都是以重鎮和都城為主,所以繞路是必須的。如果是屬於原秦國之人,那就方便多了,只要搞清楚自身方位和鹹陽方位,總會順著驛道而至。

和現代的高速公路、國道、省道不同,驛道一路上只有少量有人煙的駐馬驛館,所以在驛道行路必定是風餐露宿,走一天都不會見到有人煙的場所。故心理素質一定要過硬,當然最好會點拳腳,被老虎拖走時不至於讓老虎不費吹灰之力。

走驛道,遇驛站,過城池,翻山嶽,可能一月,可能半年,終於站在了鹹陽城池處(盤纏一定要足,不然此時風餐露宿沒錢整理的後果就是被當成難民)。

這一刻,感覺所有的委屈都是值得的,畢竟終於來到了鹹陽。

可惜,這裡沒有biangbiang面、褲帶面、臊子麵、油潑麵、涎水面、漿水面、擺湯麵、拔刀面、大刀面,甚至連疙瘩湯和羊肉泡饃都沒有。

不過都城就是都城,始皇帝統一後逐漸廢除了周朝制定的階層分食,除了耕牛管理更嚴之外,其他常食用肉類,在鹹陽,只要你有錢就可以嘗到(所以分食之風尚未普及,待到幾年後才開始全國推廣,這也就是為什麼劉邦能在秦末吃狗肉的原因)。

在生產資料豐富的二十一世紀都沒有暴富起來,穿越到秦朝就能暴富了?所以,住店吃肉就別想了。

在鹹陽舉目無親,只能在客棧求得一間下等柴房住著,不知這時候的你有沒有後悔穿越過來。對了,就算是住柴房也得出示「照身帖」,不然會被打出鹹陽,禁止入城。

戚戚冷冷過了一夜,這時候店家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始皇帝開始第二次巡遊了!

本來擔心無法見到始皇帝的你實在是太過幸運,恰逢今年是大一統的一年,始皇帝第二次巡遊,目標地點是東方六國郡縣。

秦朝身份證「照身貼」

浩浩蕩蕩的大隊人馬駛出鹹陽城,遠遠看過去,始皇帝坐在居中的華麗大馬車上,雖然未見到真容,但這龐大的規模就足以震撼人心。

待到始皇帝的馬車從你眼前過去的時候,你本想一睹龍顏,但非常可惜,只能遠遠地被人群擠在外圍,透過做工精良的紗幔隱約能看到一個方臉的漢子。

那就是將「統一」之思想貫徹國人數千年的始皇帝啊!

那個重鑄華夏的千古帝王和你最近的距離只有二十丈,感覺到很圓滿了?

驚喜還在後邊。

這時候你聽到旁邊同是圍觀的人說了一句話——

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轉臉一瞧,是一個氣質有些陰沉,額頭高聳的中年男子。他對你展顏一笑——

鄙人沛縣泗水亭長,劉邦!

這樣的穿越是比較幸運的穿越,如果你時常能在企鵝相關遊戲中中過獎的話,那麼這個方案適合你,如果不是,可能穿越第一天就因為外貌、服裝、無戶籍的原因被羈押,秦朝一遊隨之結束

相關焦點

  • 歷史冷知識: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但漢朝「第一個」都是真的!
    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這是一個連三歲稚童都知道的歷史常識。然而秦朝雖然是第一個封建王朝,但是由於它統治的時間非常之短暫,只有區區十四年,所以在很多制度以及職位的確立上並不是很完善。漢朝髮飾這種不完善到了第二個封建王朝——漢朝的時候都被一一明確解決,所以就產生了很多令人感覺到詫異的歷史冷知識。
  • 歷史冷知識你知道多少?這三個,知道算你厲害!
    在中學的歷史教科書上,明明白白的寫著:秦朝確定了郡縣制。由於這句話,很多人都以為,郡縣制是由秦朝開創的。但其實則不然,郡縣制的源頭,在楚國,而不是秦國。早在春秋時期楚武王的時候,就進行了最早的嘗試。楚武王將一個兼併的諸侯國的宗廟拆毀,然後改成了一個縣,這便是最早的權縣。
  • 為什麼說項少龍穿越回秦朝也活不過一集?原因:古代氧氣比現代多
    也是打這部劇開始,各種穿越小說,穿越電視劇都開始興起了,最好玩的是,幾乎所有現代人穿越到古代,都能建功立業、抱得美人歸! 最近我看了一檔芒果臺的新綜藝《叮咚上線!
  • 搭乘秘密時空轉換樞紐,穿越回秦朝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數字體驗館 秘密時空轉換樞紐 讓穿越回秦朝正在成為現實 沉睡了2000多年的神秘軍團兵馬俑 非凡技藝鑄造的超級青銅戰車 在數字體驗館
  • 搭乘秘密時空轉換樞紐,穿越回秦朝~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數字體驗館秘密時空轉換樞紐讓穿越回秦朝正在成為現實沉睡了2000多年的神秘軍團兵馬俑非凡技藝鑄造的超級青銅戰車在數字體驗館2000年前的歷史畫卷在眼前豁然開朗大秦穿越之旅,將從這裡開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數字體驗館,以數位化互動體驗為核心,傳承秦代文化內涵,探尋中華文明基因,展現秦代恢宏磅礴的歷史篇章。
  • 那些你不知道的中國十大歷史冷知識
    中華歷史五千年,其中有無數的名人名事,給我們後人了解中國的歷史打下了堅定的基礎,但你知道嗎,這其中也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冷知識。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的皇后是劉邦的原配——漢高后呂雉。趙佗是秦朝時期負責南徵的大將,在秦朝滅亡後就在嶺南割據稱帝。趙佗從戰國時期一直活到漢武帝時期,大約活了103歲。趙佗在嶺南的統治促進了漢越之間的民族融合,並把中原地區的先進技術傳到了嶺南,間接的把嶺南地區併入了漢帝國。
  • 從《秦俑情》到《乘風破浪》,看穿越題材在中國的發展
    《回到未來》、《時光倒流七十年》、《蝴蝶效應》等電影,都是穿越電影的經典之作。在國內,經典的穿越電影卻寥寥無幾。因《宮鎖心玉》、《步步驚心》大火,一度霸屏的穿越劇,近幾年同樣缺乏現象級作品。穿越題材在中國為何「難成氣候」?國產穿越電影和穿越劇到底存在哪些缺失呢?一、穿越題材為何會出現?
  • 生活小常識(40個冷知識,漲知識~)
    世間萬物都蘊含著很多智慧,雖然我們對很多事習以為常,但卻知之甚少,所以就經常被一些「冷知識」打臉。今天,我們挑選了一些或稀奇古怪,或饒富趣味,或意味深長的知識,涉及地理、歷史、動物和人,希望能讓大家增長見識、開闊視野,有更強的求知慾!地理類1、在金星上,一天的時間比一年的時間還長。
  • 你不知道中國歷史的9個冷知識,翻遍中學課本,你也找不到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有著五千年的歷史,雖然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中國歷史,但是有許多的知識你肯定不知道,今天就讓小編來幫你梳理一些你不懂的冷知識。2.我們一直以來認為,秦始皇是統一了中國的那一個人,其實不然,秦始皇只是將六國給滅掉了,或者換句話說,只是統一了六國,並沒有統一中國,因為當時還有一個衛國存在,只不過太小了,秦始皇沒興趣,後來這個衛國到了秦朝滅亡的時候才滅掉。
  • 鮮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二>
    在我國歷史上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這些你知道嗎?如今的一日三餐要感謝宋朝的繁榮,在此之前是一日兩餐如今我們都是一日三餐,已經成為了習慣,事實上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飯,而皇家貴族一日可以四餐,諸侯一日三餐。
  • 歷史作家:「蔣勝男」穿越時空的特異功能
    最近筆者看了古裝歷史電視劇《燕雲臺》,對其中人物內心世界情理交織的色彩刻畫生產了濃厚興趣,因此今天鬥膽希望從「人體科學特異功能現象之穿越時空維度的切入點」來還原一下《燕雲臺》作者:蔣勝男的精神世界;蔣勝男是誰?
  • 【科普】生活冷知識(105)
    )4、夏娃並不是亞當的第一任妻子,在聖經外典《本司拉的知識》記載,耶和華用泥土一同創造了男人亞當和女人莉莉絲,但是莉莉絲因不滿男上女下的體位,逃出了伊甸園,做了撒旦的情人,並且成了吸血鬼的鼻祖。5、在澳門買六合彩是違法的,只能去香港買。6、芬蘭人酷愛桑拿浴,1999年起他們每年都會舉辦桑拿浴世界錦標賽。
  • 5個歷史冷知識,顛覆你的歷史常識,很多人一個也不知道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歷史更是源遠流長。除了人們熟知的正史以外,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有趣又耐人尋味。1、王莽篡漢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所以有人懷疑他是穿越的。2、歷史第一個女皇帝眾人皆知武則天是歷史上第一個女皇帝,其實嚴格意義來講,武則天並不是第一個女皇帝。歷史上真正的第一個女皇帝是北魏的元姑娘。在胡太后毒死兒子孝明帝之後,立剛剛滿月的孝明帝之女為帝,冒充太子,但是即位的當天就被廢。而胡太后毒死兒子的主要誘因竟然是孝明帝處死了太后的情夫清河王元懌。
  • 盤點明朝16帝的歷史冷知識
    今天我們來看看明朝16個皇帝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在講明朝16個皇帝之前,首先講一下明朝的皇帝和親王的一些有趣的冷知識。第一:明朝皇帝和親王的名字都是有講究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這個人比較迷信,特別對於五行之說非常感興趣。
  • 20個不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歌德(德)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2248字,閱讀約5分鐘歷史上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冷知識。01、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不是東漢蔡倫發明的。有趣的是,他們都是趙氏,祖先可以追溯到同一個地方。起初,德氏是一位好皇族父親。秦武王死後,在趙武靈王的協助下,秦昭王即位,隨後秦始皇吞下八荒滅趙?。03、王莽篡位後,採取了一系列近乎自殺的,毫無意義的變法。不僅亂改貨幣,造了一大堆形態各異的異形錢,地名也亂改,官名也不能倖免。人名只能是一個字,目的是避諱。
  • 揭秘真實的古代生活!現代人要是穿越回去,簡直就是災難
    前不久,好多網友問虎哥,看慣了那些流行的穿越小說,感覺現代人只要穿越回去就一定能夠建功立業,其實,真要穿越到古代,可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不僅會遇到很多的麻煩,還有必要掌握更多的知識與技能,今天虎哥就跟大家聊聊!首先,第一大難題就是語言關!
  • 你知道的最冷的中國歷史冷知識是什麼?
    更加巧妙的是,劉邦曾經還在秦朝當過官,他在服勞役期間還見過秦始皇,並且說了一句千古名言「大丈夫本當如此」。沒想到歷史就是這麼巧妙,後來他真的成了那個多年前令他羨慕的男人。劉邦見秦始皇的時候,秦始皇恐怕沒有想到,就在他的眼前,他放走了自己一個最大的敵人,就是這個敵人,把他的曾經想傳萬年的王朝給推翻了。
  • 細思恐極的冷知識
    PS:圖片來自E·Bruce Goldstein《認知心理學》然後笛卡爾根據這個做了一個實驗:假設現在是2050年,你想去法國看艾菲爾鐵塔,但錢不夠……沒關係,現在有一家公司提供「虛擬假期」廉價服務,他們把你連到一臺儀器上,這臺儀器把去艾菲爾鐵塔的全部體驗植入你的大腦,包括視覺、聽覺、嗅覺、聽覺等一切感覺,如圖:PS:圖片來自Richard
  • 歷史上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歷史上的冷知識,你知道多少? 大禹 我們都聽過大禹為了治水曾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然而他在臺桑卻遇到了塗山氏,並且還為他生下了兒子啟,而啟就是把「公天下」變成「家天下」的重要人物。
  • 唐人評價秦朝,為何形式多樣且名家眾多?
    研究唐朝對秦朝的看法評論,具有重要價值,一是唐朝人以自身的經歷評價秦朝,那麼就更容易了解唐朝;二是隨著唐朝人的大力評價,使得對秦朝的評論越來越成為一件熱門的事情,影響了後代直至今天對秦的評價。唐朝名人對秦的評價不僅僅是基於自身的知識水平,也受到了所處時代的影響,例如柳宗元對郡縣制的大力表揚,就是受到了他所處時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