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中,《乘風破浪》以7.0分的豆瓣評分,成為了春節檔口碑最好的電影。這是一部穿越題材的影片,採用了兒子穿越到父輩年代的故事架構。在致敬經典作品的同時,影片對父子關係的思考也引發了觀眾的共鳴。
相較於其他題材而言,穿越題材的影視作品不受時空的束縛,可以遊走於歷史、現在和未來之間,給觀眾帶來亦真亦幻的審美快感。《回到未來》、《時光倒流七十年》、《蝴蝶效應》等電影,都是穿越電影的經典之作。
在國內,經典的穿越電影卻寥寥無幾。因《宮鎖心玉》、《步步驚心》大火,一度霸屏的穿越劇,近幾年同樣缺乏現象級作品。穿越題材在中國為何「難成氣候」?國產穿越電影和穿越劇到底存在哪些缺失呢?
一、穿越題材為何會出現?
所謂「穿越」,指的是穿越時間和空間,從過去到現在或未來,從現在到過去或未來,從現實世界到虛擬世界,都可以稱為「穿越」。穿越題材看似有悖常理,實則並非全無科學理論依據。
早在19世紀末,科幻小說家H.G.威爾斯已經提出了時空穿梭、時間機器等現代科幻概念。20世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提出,為穿越時空提供了理論依據。根據相對論,物體在達到光速運行的速度時,將會產生時間和空間的扭曲。這一理論被應用到諸多科幻作品中,成為了穿越題材的重要理論依據。
隨後,休.埃維雷特三世提出的平行宇宙理論,霍金提出的「蟲洞」理論構想,都為穿越題材提供了嚴謹的推理。好萊塢電影中,大部分「穿越」都是通過高科技手段,比如《時光機器》依靠時空穿梭機進行穿越,《回到未來》依靠宇宙飛船進行穿越等。這些穿越方式大部分都能用科學做出合理解釋。
不過,也有通過超能力等非自然現象進行穿越的電影,如《蝴蝶效應》、《盜夢空間》等。而在中國的大部分穿越題材作品,「穿越」的方式都難以進行科學解釋,一般會將穿越和神話傳說聯繫起來,甚至會「一言不合就穿越」。
二、穿越題材為何受歡迎?
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穿越題材都廣受歡迎,也不乏《回到未來》、《蝴蝶效應》、《土撥鼠之日》等經典之作。那麼,穿越題材到底有何迷人之處呢?
1、穿越題材可塑性強
相對於傳統題材而言,穿越題材更具創新意味。披上「穿越」外殼的影視作品,幾乎可以容納所有的故事元素——歷史、魔幻、玄幻、靈異、武俠、喜劇、哲理等。這為創作者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創作空間。
2、穿越題材更具趣味性
穿越題材影視作品遊走於歷史、現在和未來之間,在不真實中呈現真實,營造出充滿趣味的科幻空間,符合年輕人的審美趣味。尤其是在現代人穿越到真實歷史的穿越作品中,往往可以通過「戲說」消解歷史的嚴肅性,消除了現代人對歷史的疏離感,讓歷史故事變得更加有趣。古代人與現代人的觀念衝突,也會為影視作品帶來喜劇效果。
3、穿越題材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需求
在現實生活中,人往往會對錯過或失去的人事物深感遺憾,但卻很難進行彌補。在穿越題材影視作品中,為主角提供了彌補遺憾和顛覆現有生活的機會,很容易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尤其在國產穿越劇中,穿越者可以憑藉現代思維和知識儲備,參與歷史、幹預歷史,甚至成為人生贏家。這類穿越作品滿足了觀眾的心理需求,可以幫助觀眾釋放現實中的壓力。
三、穿越題材在中國:從鼎盛到沒落
在中國,穿越題材影視作品曾是觀眾的「寵兒」,由穿越帶來的新鮮感和浪漫色彩曾令他們痴迷不已。《大話西遊》、《新難兄難弟》、《尋秦記》、《步步驚心》都曾掀起觀影和收視的熱潮。近幾年,穿越題材影視作品卻遭遇了數量、質量雙滑坡的命運。
1、國產穿越電影:短暫繁榮後回歸落寞
相較於好萊塢,中國的穿越題材作品起步並不晚,但發展較為緩慢。早在魏晉志怪筆記和《聊齋志異》中,已經出現了「穿越」的情節。然而,直到1989年,國產穿越電影才真正與內地觀眾見面。這就是程小東執導,張藝謀和鞏俐主演的《古今大戰秦俑情》。
《古今大戰秦俑情》是一部帶有濃厚懷舊色彩的穿越題材作品。影片融入了動作、冒險、奇幻、愛情等賣座元素,講述了秦朝郎中令蒙天放與少女韓冬兒的三世愛戀。新穎的穿越題材,引人入勝的故事內容,使該片在內地和香港轟動一時。雖然主演來自內地,《古今大戰秦俑情》實際上是一部內地與香港的合拍片,製作班底大部分都是香港人。
在當時的香港,穿越題材風靡一時。早在1987年上映的《跨越時空的小子》中,已經出現了穿越的情節。《潘金蓮之前世今生》、《急凍奇俠》、《漫畫奇俠》都是上世紀80年代末在香港上映的穿越電影。到了90年代,香港的穿越電影更是層出不窮,《上海灘賭聖》、《群星會》、《新難兄難弟》、《大話西遊》、《正牌韋小寶奉旨溝女》等片都是在這一時期誕生的。
在這一時期,雖然穿越電影數量頗多,質量卻參差不齊。除了《大話西遊》被奉為經典,《新難兄難弟》、《古今大戰秦俑情》獲得了觀眾的認可,大部分穿越電影都淪為了「鬧劇」。在這些電影中,「穿越」僅僅是為了營造喜劇效果,往往缺乏深刻的內涵。充滿套路的劇情,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審美疲勞。
步入2000年以後,國產穿越電影的數量明顯減少。《神話》、《功夫之王》、《不能說的秘密》、《隋朝來客》、《大話西遊3》等片,是僅有的幾部能給觀眾留下印象的穿越電影。數量銳減之外,國產穿越電影的口碑也呈現出下滑趨勢。在豆瓣上,大部分穿越電影的評分都在4-6分徘徊。春節檔上映的《乘風破浪》,雖然因流暢的故事、對父子關係的思考,贏得了觀眾青睞。細看之下,這部新作仍延續了穿越電影的套路,並未對穿越題材進行開拓和深化。
總體來看,國產穿越電影雖然在80-90年代風靡一時,卻後勁不足。近幾年,國內的大銀幕上喜劇片、特效片當道。雖然不時出現《大話西遊3》和《乘風破浪》等穿越類影片,但數量相對較少,也尚未出現經典之作,難以使穿越片形成一種獨立的電影類型。
2、國產穿越劇:難復《尋秦記》輝煌
相較於國產穿越電影來說,國產穿越劇更受觀眾追捧,影響力也更大。國產穿越劇的出現,和穿越小說的興起息息相關。早在90年代,言情作家席絹所著的《交錯時空的愛戀》,已經出現了穿越的情節。《尋秦記》的橫空出世,掀起了男性穿越小說的創作熱潮,由這部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成為了國產穿越劇的肇始。
《尋秦記》於2001年首播,講述的是香港G4精英項少龍穿越到秦朝,幫助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故事。《尋秦記》融合了武俠和科幻元素,情節扣人心弦,不僅奪下了香港的收視冠軍,在內地也大受好評。自《尋秦記》之後,穿越劇開始走入觀眾的視野。2002年,內地也推出了首部穿越劇《穿越時空的愛戀》。這部穿越劇輕鬆有趣,但在當時的影響不大。
2006年之後,受到網絡穿越小說創作熱潮的影響,穿越劇成為了熱門的創作題材。2008年首播的《魔幻手機》,取得了不錯的收視成績。2010年播出的開年大戲《神話》,將穿越劇帶上了「收視巔峰」。這部穿越劇單集的最高收視率達4.13%,平均收視率始終保持在3%以上,創造了央視八套開年戲的收視紀錄。
2011年,《宮》和《步步驚心》的先後播出,將國產穿越劇帶入「盛世」。《宮》是湖南衛視2011年的開年大戲,自播出後就穩坐同時段收視冠軍寶座,最高收視率突破3點,刷新了前五年省級衛視電視劇收視率的最高紀錄。半年後,《步步驚心》再度掀起了收視熱潮。憑藉較高的製作水平,《步步驚心》贏得了更好的口碑。在豆瓣上,這部劇的評分高達8.1分,將近3萬的豆瓣網友打出了五星好評。
穿越劇叫好又叫座的局面並沒有持續太久。2012年,《宮》的續集《宮鎖珠簾》播出,收視成績依舊傲人,口碑卻徹底撲街。近幾年,如《步步驚心》般收視口碑雙收的穿越劇已經寥寥無幾。唯有2015年播出的《太子妃升職記》,憑藉清奇的畫風和反套路的劇情「殺出重圍」。大部分穿越劇都悄無聲息地開播,又悄無聲息地落幕,難以成為現象級爆款。
四、國產穿越題材作品為何缺乏爆款?
從《終結者》、《回到未來》、《蝴蝶效應》,到《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好萊塢穿越題材傑作層出不窮。韓國的穿越劇《仁顯王后的男人》、《W兩個世界》同樣也是大熱之作。相較之下,國產穿越題材影視作品卻始終缺乏爆款,只有《大話西遊》、《神話》、《步步驚心》、《太子妃升職記》等擁有較高的播放熱度和話題度,這是為什麼呢?
NO1 立意不高,愛情成為重頭戲
在歐美的穿越作品中,穿越者不是在實驗新的科技成品,就是忙著拯救地球。如《星際穿越》中,主角「穿越」是因為地球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需要到外太空找到一顆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在這些穿越作品中,穿越者背負著重大責任,並未把穿越視作是一件美差。
即使穿越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歐美穿越作品也會加入對科學、哲學、命運的探討。比如《回到未來》告訴觀眾未來掌握在自己手中。《蝴蝶效應》中告訴觀眾,人生並沒有完美的選擇,唯一要做的就是接受人生的不完美。
然而,在大部分國產穿越作品中,都讓愛情成為重頭戲,對於人類、科學或者命運的思考卻蕩然無存。比如在《宮》中,主角晴川原本是現代社會中的一個普通女孩,穿越到古代便成為了眾多皇子追求的對象。在這些故事中,主角幾乎都運用了現代思維幹預歷史,最終成為了「人生贏家」。這樣的「穿越」,顯然是一種「意淫」,只能滿足觀眾對於愛情和權勢的臆想,既沒有歷史反思,也缺乏人文關懷。
NO2 模仿借鑑過多,充滿套路痕跡
相較於國外經典穿越作品帶來的「驚豔」之感,國產穿越作品常常讓觀眾感覺「似曾相識」。尤其是上世紀80-90年代的香港穿越電影,大部分都是通過凸顯現代人和古代人的差異製造笑點,劇情浮誇,笑點相似,容易引發審美疲勞。剛剛上映的《乘風破浪》,也能明顯看出對《新難兄難弟》的借鑑痕跡,在劇情和人設上沒能給觀眾帶來新鮮感。
國產穿越劇同樣存在「套路感」,同樣收視傲人的《步步驚心》和《宮》,在劇情設置上就有不少相似之處。這兩部穿越劇都以清朝的「九子奪嫡」為歷史背景,女主角也都是從現代穿越到古代,成為了眾皇子的追求對象,最終也都與四皇子相戀。借鑑痕跡如此明顯,以至於有不少觀眾指責《宮》抄襲《步步驚心》。
NO3 不擅長幻想未來,只能篡改歷史
穿越題材本身存在很多漏洞,比如眾所周知的「祖父悖論」。祖父悖論假設了這樣的場景:一個年輕人穿越回去殺死了自己還未結婚的祖父。祖父死了,年輕人也不會存在,那麼他又如何能穿越回去殺死祖父呢?
為了避開祖父悖論,歐美的穿越作品常常把主角送往未來。《人猿星球》、《時間機器》等電影,都展示了對未來世界的幻想,給觀眾帶來了新奇的觀看體驗。而在中國的穿越作品中,絕大多數的穿越者都是穿越到歷史中,對未來世界的想像少之又少。
當然,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將穿越和歷史故事結合起來,同樣可以造就精彩的故事情節。然而,《神話》、《宮》等穿越作品中強行讓現代人和古代人談戀愛的情節,都有「篡改歷史」的嫌疑。觀看穿越劇的青少年觀眾,很容易將穿越劇中的歷史當作真正的歷史。這些娛樂至上,不尊重歷史的穿越劇,很難成為經典之作。
不過,也有幾部穿越作品跳脫出了祖父悖論,選擇尊重歷史。《步步驚心》中的若曦雖然付出了不少努力,但並沒能改變歷史。《乘風破浪》中,主角徐太浪明知父親為兄弟復仇的行為將帶來一系列家庭不幸,仍然沒有進行勸阻。這樣有悲劇況味的結局,使得劇情帶有濃鬱的「宿命感」,反而讓故事得以升華,給觀眾留下了回味和思考的空間。
早在2012年,廣電總局就頒布了一紙禁令,禁止穿越劇在上星頻道黃金檔上映。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穿越劇的發展。不過,歸根結底,穿越類作品在中國的沒落,仍然是其本身的質量出現了問題。膚淺的立意,套路化的劇情,篡改歷史的嫌疑,使得國產穿越類影視作品的「黃金時代」轉瞬即逝。只有跳出模式化的禁錮,提升作品的立意和格局,多關注現實生活、社會發展和人類命運,才能使穿越題材迎來真正的「春天」。
本文為「文創資訊」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