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未來的一天,你是否有想過,能夠在火星上暢遊玩耍,如同自家大院那般,出入自如?這個構想很早便被一些有識之士所提出,他們認為,在未來人類的文明必定發展至巔峰,屆時地球將也無法束縛得了他們的步伐。人類會憑藉高等的智慧和高超的科學技術,在各大行星上建立宜居家園,甚至成為太陽系的領導階層。
這個構想能夠實現嗎?目前,我們能夠在各種科幻電影或者科學小說中看到了此種場景,說明人們已經有一種迫不及待搬遷至外星居住的心情了。自從進入21世紀以來,火星成為了「大熱門」,不少專家堅稱,火星是太陽系最有希望成為人類第二家園的天體。
火星到底有何特殊之處?
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由內往外數排行第四,與地球是「鄰居」關係,同屬類地行星。在夜間,假如天氣狀況良好的情況下,憑藉肉眼你亦可以看見火星的身影。看到這裡的朋友可能會有所疑問,為什麼火星的表面是橘紅色的?主要是因為其地表被一層赤鐵礦(即是指氧化鐵)所覆蓋,將火星稱為一顆「生鏽」的大鐵球都不過分。
為什麼火星會成為諸多科學家心中的「首選」?
第一,上面已經提及,火星與地球的距離較近,在很大程度能夠將移民的時間和風險壓縮至最低;
第二,火星的自轉軸角、自轉周期和地球非常接近,哪怕人類移居此地,也可迅速適應環境;
第三,2015年9月23日,美國宇航局(簡稱NASA)公布在火星上發現少量水,2018年7月25日發現了一個液態湖(地下水)等;
第四,火星存在著一層稀薄的大氣層,能夠有效抵擋太陽紫外線的輻射。綜合以上的屬性,與其他行星相比較,火星無疑是人們最佳的選擇。
對於人類何時才能順利登陸火星這一問題,不同的專家有著不同的看法。2020年7月14日,根據法新社消息報導稱,有部分科研人員認為,其實人類早已攻克登陸火星的科技難關,國際各國之間的政治糾紛才是真正的阻礙因素。儘管和平與發展已成為現代的發展潮流,但是只要有利益關係存在,很難促成長久有效的合作。
美國可以說是探索火星的先鋒前驅,在NASA尚未正式成立前,便有載人登陸火星的說法,目前美國已成功將機器人和探索車運送至火星表面,下一步計劃將太空人成功運送至火星,為此他們開始實施「阿爾忒彌斯計劃」。
該計劃的目標是在2024年前成功載人重返月球,在2028年前在月球上建立居住基地,為未來的火星探索工作作鋪墊。值得注意的是,「阿爾忒彌斯計劃」打算將由兩名太空人執行(一男一女),也就是說人類歷史或許會迎來第一位登陸月球表面的女性太空人。
朋友們,你們會關注火星的消息嗎?對此有何種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