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近日,NASA發布了「阿爾忒彌斯」(Artemis)登月計劃的最新安排,表示將在2024年重返月球。在完成「阿爾忒彌斯」計劃的過程中,將耗資280億美元,其中一半以上都用於登月艙的研發和製造。
什麼是「阿爾忒彌斯」計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和前蘇聯為了爭奪世界第一強國的地位,展開了一項「太空競賽」,在這期間,人類的太空事業,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人類太空人第一次離開地球進入太空,都是在「太空競賽」期間完成的,當然,還有更為重要的:人類第一次登上了地球之外的另一顆星球。
1969年,美國阿波羅任務順利開展,美國太空人成功在月球上登陸,在留下腳印的同時,也徹底點燃了人類的太空夢。
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美國一共進行了7次登月任務,其中6次都成功實施,這讓美國一直到今天,都成為了地球上唯一一個登上過月球的國家。
不過,如今一晃幾十年過去了,美國卻再也沒有重返月球,這也讓一些陰謀論者懷疑,美國的阿波羅計劃是造假。伴隨著人類的發展,近年來建造太空基地的話題不斷被提起,美國也終於決定重返月球。
在去年7月20日,美國登月50周年的紀念日當天,NASA公布了「阿爾忒彌斯」計劃,表示美國在重返月球的同時,未來還將在月球上建造永久的人類基地。
這次重返月球,美國還將增派女性太空人,同時在月球軌道建造一個空間站,最終,將月球作為「跳板」,讓月球成為日後登陸火星的中轉站和資源補給站。
多國加入「阿爾忒彌斯」計劃
雖然在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憑一己之力,就可以多次實現載人登月,但是今夕不同往日,如果說上世紀的載人登月是和前蘇聯較量,只需要登上就可以,如今的載人登月,就要變得更加複雜,更多的是進行長期科學考察,並且最終實現永久居住。
所以,美國只依靠自己的力量,顯然是很難重返月球的,所以,美國的「阿爾忒彌斯」計劃,也是邀請了多個國家加入。日本、加拿大等多個國家也都在今年和美國籤署了「阿爾忒彌斯」計劃的合作計劃,並且未來不僅和美國一起重返月球,還將和美國一起在登陸火星的計劃中展開合作,未來有望一起在火星上建造人類基地。
「阿爾忒彌斯」計劃的三步走
想要完成「阿爾忒彌斯」計劃,前期尋找進行周密的部署和安排,NASA除了和其他國家展開合作外,還和一些實力雄厚的商業航天企業展開了合作,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阿爾忒彌斯」計劃的計劃中,美國計劃派出一名男性太空人和一名女性太空人,在月球上著陸後,將在月球上至少生活考察2周的時間。
NASA方面也公布了「阿爾忒彌斯」計劃的三步走:明年開展的無人飛行和火箭發射系統測試、飛船測試等,都將是「阿爾忒彌斯」計劃的第一步,主要是實驗運載火箭、飛船等的系統和穩定性,做到萬無一失。
之後在2023年,將開展太空人的繞月飛行,這也是整個計劃的第二步。這個過程中,美國的太空人會乘坐著飛船圍繞著月球進行太空之旅,但是並不會在月球上著陸。
之後就是2024年的正式登月了,這也是計劃的最後一步,在月球上著陸後,開展為期2-5周的「艙外活動」,實地勘測月球,選擇適合建造人類基地的地方,同時採集更多的月球數據帶回地球。
那麼,月球真的適合人類嗎?研究者表示,多年來伴隨著對月球的研究,已經在月球上發現了大量的水冰,這些日後都可以作為能源供人類使用。
此外,日本還計劃未來在月球上建造太空工廠,將月球的水冰轉化為燃料,這樣一來,當人類的飛船抵達月球的時候,月球就會變成一個補給站,類似於我們在高速上的中途服務區,不僅可以休息,還可以為飛船補給燃料,大大減少了地球上的能源消耗,和攜帶燃料的成本,飛船的重量也會變得更輕,飛行的速度也會更快。
由此可見,人類的第一個太空基地真的已經為時不遠了,或許日後普通人也有機會去月球旅行,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資料來源
《科技日報》10月15日文章《NASA發布登月計劃最新安排:2024年將太空人送上月球 分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