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越來越快,科學家已經在研究在火星建造人類基地的計劃了,在這場激烈的太空競爭下美國宇航局宣布了將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陸火星,並且今年夏天發射的「毅力號」火星車有一項重要的實驗——在火星上製造氧氣,顯然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計劃,由於火星的大氣濃度不到地球的1%,如果人類想要在其它星球上生存,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能進行人造氧氣和大氣層,這也是人類開拓其它星球必須面臨的挑戰。
「毅力號」火星車自身安裝的MOXIE儀器能將吸入的氣體改造成氧氣並保存起來,面臨的困難是火星上的大氣密度過於稀薄,會導致儀器轉化的效率變得非常低下,而且火星表面經常出現肆虐全球的塵暴更增加了改造大氣的難度,這些極其乾旱的塵暴會把地表的氣體帶到大氣層邊緣直至太空中,在過去二十億年裡火星上的水和大氣就是這樣被慢慢消耗完的,對此科學家已經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目前沙烏地阿拉伯在沙漠裡已經打造了幾個完全與外界隔絕的生態實驗室,這種能獨立運行的玻璃建築猶如一個小型的生態世界,是打造人類在登陸其它星球後可居住的生態基地,火星最早可供人類生存居住的地方可能就是這種建築,這種玻璃建築能夠不斷擴大並相互連接起來組成更大規模的城市,未來的人類將在火星上就是大量建造此類基地來實現逐步改造火星的目的。
科學家之所以要在火星上建造基地,是因為需要藉助火星的低重力環境發射火箭,火星稀薄的大氣和低重力能大幅減少火箭發射的成本和風險,人類如果想要更快地探索太陽系外圍空間,沒有比火星更適合的地方了,而且做為太陽系裡最接近地球的行星,也是人類為數不多可以直接登陸的巖石星球,可以說「毅力號」在火星上製造氧氣是人類登陸火星的第一步。
而且歐洲太空總署最近公布了打造「月球村」的計劃,這個「月球村」將成為火星基地的中轉站,在計劃樣圖中可以看到月球上的建築與火星上的又不大一樣,這些高大的白色建築並不是透明的玻璃建築,這是為了避免受到真空環境下的太陽光直射,這種「月球村」會出現在月球多個地方,一方面可以成為火箭發射基地,同時也是在月球上開採氦-3資源的資源基地。
在早幾年這樣的場景都只是出現在科幻影視作品中,如今已經在慢慢地成為現實,人類文明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瓶頸期,如果科技想要實現大的進步就必須向太空發展,而登陸火星生存就是人類文明的一大步,只是火星能改造成人們想要的樣子嗎?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