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火星是最大夢想,火星計劃逐漸明朗,月球空間站非常關鍵

2020-07-06 宇宙與科學

人類的行星移民夢想

登上火星是最大夢想,火星計劃逐漸明朗,月球空間站非常關鍵

不得不承認,人類的科學夢想實在太多了,想要實現核聚變無限清潔能源,還想要奔向宇宙,還想要移民前往其他星球。不過現實中的科學總是需要一步一步來,在太空探索領域中,人類目前最想要實現的就是登陸火星,重返月球。實現這個目標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相比於月球,火星距離我們可遠的多了,那科學家們該怎麼做呢?

地球和火星距離最近的也有5460萬千米,聽起來確實遠的多了,不過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地球和火星之間還有月球,所以科學家們計劃把月球當做「跳板」然後再前往火星。這個「跳板」其實就是一系列月球計劃,其中實現月球表面基地,月球軌道空間站是月球計劃的重點。任何前沿科學都需要有預算和科學價值的考量,科學家們很會精打細算,如果從地球直接出發比從月球出發的預算高,而且我們目前也做不到直接從地球出發前往火星進行載人任務。那麼今天我們將著重來說月球軌道空間站,未來月球表面和月球軌道空間站的可持續生態可以幫助人類更快的到達火星。

月球計劃與月球空間站

登上火星是最大夢想,火星計劃逐漸明朗,月球空間站非常關鍵

多年來,有很多科學探測器到達火星

想要登陸火星?就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半個多世紀以來,人類向火星發射了近50架探測器,我們對火星的了解逐漸加深,這可以說是對火星的初期了解階段,就像當年阿波羅登月計劃之前,太空人需要先了解月球,先了解太空飛船,先了解如何太空行走一樣。而月球軌道空間站和月球表面基地就是人類向火星進發的具體規劃,那麼這該怎麼進行呢?科學家們已經有了詳盡的計劃。

具體來說,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們會在2024年人類重返月球之前準備好月球軌道空間站模塊,至少需要兩個空間站模塊,這和其他地球軌道空間站一樣,模塊都是拼接起來的。在這期間,SLS火箭和獵戶座飛船也需要準備好,因為這是未來運載太空人或者運載月球軌道空間站模塊的必備要素。在2024年人類將重返月球,開始月球表面的建設工作,花費最多十年,在這十年間全世界太空企業或者機構就會向月球運送很多必備結構,甚至可以在月球表面建造一個火箭發射臺等等。十年為期,人類將再次出發前往火星,這將是人類行星移民的新篇章。

登上火星是最大夢想,火星計劃逐漸明朗,月球空間站非常關鍵

月球空間站是溝通地球和火星的橋梁

現在雖然還在計劃初期,但是很多計劃已經在著手進行了,而從長遠來看,月球空間站不僅可以支持太空人前往火星,它也是和地球溝通的一個橋梁。不過如何在月球附近建造空間站,這是一個問題。其實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很強大的火箭,SpaceX的星艦已經接受了美國宇航局的合同,可以為月球軌道空間站運送模塊或者月球著陸器,除此之外美國宇航局自己還有SLS火箭。接下來我們就可以複製地球軌道空間站的建造模式,從根本來說,月球軌道空間站模塊的建造過程與地球軌道空間站是一樣的,也是多模塊堆疊的方法。

雖然建造過程一樣,但是月球軌道空間站比地球附近的空間站更加先進,更加現代化,還會結合人工智慧和其他機器人技術。另外未來的月球軌道空間站即使沒有太空人也可以作為深空前哨科學站點自主運行,自主進行科學實驗。空間站的初始結構將包括動力和推進模塊以及一個被稱為HALO的居住貨物模塊,這個模塊可以接收太空人或者從地球來的貨物。

登上火星是最大夢想,火星計劃逐漸明朗,月球空間站非常關鍵

SLS火箭,獵戶座飛船,月球軌道空間站都是月球計劃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未來科學家們還計劃給月球軌道空間站添加一個加油站模塊,由月球表面的可持續資源供給,這個加油模塊可以為路過的飛船或者其他空間站結構加油。這裡還可以成為一個維修的模塊,如果有太空飛行器在前往月球的過程中出現了一點問題,和月球軌道空間站對接之後,太空人還可以為其修復。

不同的空間站模塊有不同的作用,也分別由不同的公司承包,了解空間站結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關係到未來月球軌道空間站能有哪些具體的作用。其實剛才已經提到兩個初始結構,分別是動力推進模塊和居住貨物模塊,這兩個模塊非常重要,動力推進模塊由Maxar公司負責開發,這個模塊將負責未來空間站的姿態控制和動力來源。而居住貨物模塊將是太空人的初始居住模塊,我們也可以把這個模塊看做是一個控制模塊,也就是說未來太空人可以在這裡控制整個空間站的環境,比如溫度,壓力,通信,模塊間的功率分配等等,這個模塊由Northrop Grumman開發。

登上火星是最大夢想,火星計劃逐漸明朗,月球空間站非常關鍵

月球軌道空間站擬議和確定的計劃模塊,確定的計劃模塊包括動力和推進模塊,居住貨物模塊和ESPRIT歐洲模塊

未來,兩個初始的模塊不是空間站的全部,未來整個月球軌道空間站的加壓空間會達到125立方米,只有兩個模塊不足以承擔深空科學前哨站的任務,所以除了初始模塊,我們再來看看其他模塊,它是由歐洲負責的,實難想像,人類居然在另一個天體的軌道上建造空間站了。

未來的月球軌道空間站

在西班牙塞維亞舉行的為期兩天的部長級會議上,歐洲宇航局成員國批准了近125億歐元的資助計劃,以幫助提振未來歐洲太空探索技術。歐洲宇航局探索主管David Parker表示:「大約有25%的探索預算將用於月球活動,包括為月球軌道空間站提供iHAB和ESPRIT模塊,月球機器人任務以及為美國宇航局獵戶座飛船提供歐洲服務模塊。」其實在2018年10月24日,COMEX就與空中巴士公司籤署了一項合作協議,以開發ESPRIT模塊,這是未來月球軌道空間站的歐洲模塊結構。而國際居住艙iHAB模塊將是歐洲宇航局與日本宇航局合作建造的另一個居住模塊,iHAB將和居住貨物模塊一起,為月球軌道空間站提供125立方米的可居住體積。

登上火星是最大夢想,火星計劃逐漸明朗,月球空間站非常關鍵

對於空間站來說,加壓模塊和提供電力的能量模塊不是全部,月球軌道空間站還需要其他的結構來支持其深空前哨科學站的任務。為了更好的幫助空間站進行飛船對接或者進行修繕工作,國際空間站還需要其他的結構,模塊機械臂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機械臂在空間站的日常運作,維修,對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月球軌道空間站也會有一個重要的機械臂結構,它就是智能機械臂系統Canadarm3。相比於在國際空間站上的Canadarm2,Canadarm3使用了更先進的人工智慧軟體,無需太空人人工幹預即可完成一些修繕任務。

與400千米地球軌道國際空間站相比,月球軌道空間站要遠得多。美國宇航局計劃在近直線光環軌道上運行月球軌道空間站,如果在這裡運行的話,月球軌道空間站離月球表面大約在1500公裡左右,軌道最遠可以達到70000公裡。美國宇航局局長表示:「這個軌道繞月旋轉一周需要六天,近直線光環軌道可以讓月球軌道空間站始終在月球陰影之外運行,這不會影響與地球的通信。」

登上火星是最大夢想,火星計劃逐漸明朗,月球空間站非常關鍵

Canadarm3機械臂工作渲染圖

另外,月球軌道空間站一次最多可支持四名太空人在這裡工作,太空人在空間站內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說他們可以操控月球表面的探測器,這不是在地球,所以幾乎是沒有延遲的,月球軌道空間站太空人們還需要進行大量的科學實驗。在這個時候,醫生和任務計劃者將仔細觀察太空人如何在深空環境中生活,太空人們的心理和生理將有什麼變化。不過在初期,月球軌道空間站的大部分時間都可能無人居住。

登上火星是最大夢想,火星計劃逐漸明朗,月球空間站非常關鍵

未來十年,太空探索領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是在這十年間,人類很可能會登上火星,在火星長居,而這一切都需要月球可持續生態的幫助。太空人們可以在月球表面建造居住區,用月球表面土壤和3D列印技術建造一些防輻射,擁有溫度控制系統的房子。縱觀未來,月球軌道空間站可能是第一個月球空間站,但一定不是最後一個,我們需要以更長遠的目光看待未來太空探索技術,未來可期,想到未來人類將前往火星,我就有一些激動了,這將是本世紀的盛事。

相關焦點

  • 馬斯克的火星殖民夢想
    在這個星系特有的重力規則下,發射一種非常重、非常精細、充滿易燃、易爆液體而又不出任何差錯的機械體是非常困難的。從中國明朝萬戶飛天,1961年蘇聯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第一次進入外太空,再到1969年「阿波羅11號」飛向月球,直至如今,縱觀人類太空旅行史,充滿了無數次悲慘的發射失敗。
  • NASA公布載人登陸火星計劃 包括建造「深空之門」空間站
    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導 英媒稱,火星成為人類探索太空過程中邁出的下「一大步」。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5月10日報導,但要實現人類登上紅色星球,太空人先要邁出很多「一小步」,包括重返月球進行為期一年的飛行。
  • 讓我們移民火星!馬斯克提出的火星移民計劃,現在也許不再是夢想
    2012年5月31日,馬斯克旗下公司SpaceX的"龍"太空艙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返回地球,開啟了太空運載的私人運營時代。火星移民計劃是由埃隆·馬斯克所對媒體透露的移民火星並在火星建立社區的計劃。「我們幹的好像都是別人能幹的事情,但馬斯克幹的別人想都想不到。」就以馬斯克想移民火星這件事來說,這個世界上又能有幾個人能想到呢?
  • 人類可以往返月球,卻無法從火星返回,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人類成功實現了登月的夢想,使太空人們能夠安全地從月球返回。朋友們不禁要問,現在,距成功登月已有半個多世紀了,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人類如果能成功登陸火星,能不能安全返回?對此,科學家給出了一個解釋:以目前人類的技術水平,登上火星之後,就無法從火星返回地球了。
  • NASA火星之路計劃
    此外還有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正在杜拜打造一個火星城市為將來移民火星做準備,這個計劃中的火星城市會模仿火星的環境及地形建造。今天我們要去看看一個更加龐大的火星計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之路計劃。NASA計劃在2030年將人類送上紅色星球火星,並且在過去幾十年已經為登陸火星做了多年的準備。
  • 人類夢想:火星殖民全計劃詳解!
    服務國際空間站執行月球表面任務火星計劃初始火星計劃目標跟地球相比,火星算不上宜居:暫時還沒發現綠色植物,大氣層比地球更稀薄,缺少磁場,意味著在火星表面更容易受到宇宙輻射的侵害。但馬斯克仍然堅持著這個「不可能完成」的夢想。今天獲取了一份馬斯克的 SpaceX 的募資說明書,分享給大家學習學習~~
  • 未來人類移民火星,或許不再是夢想
    自從人類探索宇宙以來,從來就未停息過,比如中國古代對星空的觀察,以及神話中的嫦娥奔月,這些都是人類對宇宙探索的強烈欲望,特別是近代人類登上月球之後更是對宇宙探索充滿了好奇。為了解決地球上資源缺乏和人口眾多的問題,人類把目光瞄準了火星,所以近段時間以來,有些發達國家已經將探索車送到了火星,通過傳回來的圖片可以看出,火星上一片荒涼,就像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一樣,一眼望去毫無生機。
  • 2024年重回月球,2033年登陸火星,NASA太空飛行計劃到底是什麼
    「總統也很坦白,這就是他的作風:『我知道你必須登上月球才保證火星任務的成功,但你要談論火星。為什麼呢?火星是會激勵全美國的跨世代的成就。』這是他想要的。」 目前,NASA阿爾忒彌斯(Artemis,希臘女神,也是希臘太陽神阿波羅的雙胞胎姐姐)項目計劃於2024年讓太空人重返月球,但這僅僅是個開始。
  • 上世紀60年代,人類就登上了月球,為何至今無法登上火星?
    但不甘落後的美國也在暗中努力著,想要趕超前蘇聯,於是阿波羅計劃便應運而生了。1969年,美國太空人成功從地球出發,第一次登上了月球,這也是人類第一次踏上地球之外的其它星球,人類的太空夢也由此被正式點燃。一轉眼,50餘年過去了,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早已經是今非昔比。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人類就準備登陸火星,想要將火星變成人類的第二家園。
  • 馬斯克:對六年內送人上火星「非常自信」
    2016年9月,馬斯克在國際宇航大會上發布登陸火星的藍圖,稱「如果事情超級順利」,載人登陸火星「可能需要10年期限」。他當時說:「我不想說這將在何時發生,風險太大。」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實現馬斯克載人登陸火星夢想的關鍵環節,是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星艦」火箭的生產進度。根據設計,「星艦」可以運輸貨物,同樣可以每次運送大約100人。
  • NASA開啟瘋狂計劃:尋找火星生命,還要建立太空殖民地
    它們的任務一個是去火星上找到人類尚未發現的火星秘密,在火星上揭開火星的遠古面紗,找到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而另一個則是去尋找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去尋找宇宙中的第一代恆星,以及更多的宜居星球。此外,NASA在2021年還將建造完成史上推動力最大的巨型運載火箭,而在2024年NASA計劃重返月球的時候,這個全新的火箭將承擔起運輸的任務,幫助NASA將太空人送往月球。
  • 穿越火星丨第二集:夢想的沃土——從月球到火星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為了更好地應對火星上未知的地理和氣候環境,研製團隊建設了一個火星表面試驗場,進行模擬試驗。而這個試驗場也正是從幾年前玉兔號和玉兔二號的月表試驗場改造而來。從月球向火星,從月球車到火星車,中國人的腳步越走越遠。
  • 穿越火星丨第二集:夢想的沃土——從月球到火星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將一次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為了更好地應對火星上未知的地理和氣候環境,研製團隊建設了一個火星表面試驗場,進行模擬試驗。而這個試驗場也正是從幾年前玉兔號和玉兔二號的月表試驗場改造而來。從月球向火星,從月球車到火星車,中國人的腳步越走越遠。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是我國最重要的太空飛行器研發基地之一,在這裡也誕生了中國人探索太空數不清的第一次。
  • S乘龍號進行歷史性飛行,埃隆·馬斯克離他的火星計劃又進一步
    然而,乘員龍的首次亮相對於SpaceX和NASA而言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而這項任務是兩家公司在尋求更大野心之前都需要檢查清單的最大項目之一。進入國際空間站自2011年太空梭計劃結束以來,美國還沒有將自己的太空人送入太空。自那以後,NASA的太空人不得不前往俄羅斯並乘坐該國的聯盟號飛船進行訓練。這些座位每個使NASA損失了9000萬美元。
  • 美國計劃2024年重返月球,NASA為深空「門戶」空間站即將開始建造
    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汀(Jim Bridenstine)說:「與我們的商業和國際合作夥伴攜手,共同建立『門戶』,是可持續月球探測和「阿耳特彌斯計劃」的關鍵組成部分。……利用這一『門戶』作為機器人和人類繞月探索的平臺,將有助於我們深入了解在月面所做的工作,並為我們下一個巨大的飛躍——人類探索火星——做好準備。」
  • 火星殖民計劃持續升級 埃隆·馬斯克宣布計劃最新動態
    他的演講意在介紹他在去年墨西哥IAC會議上所做的貢獻,當時他透露了他計劃將數千人送到火星表面的計劃的完整架構。這一次,他的演講似乎可能會圍繞著使這個概念變得更可行。埃隆·馬斯克似乎在思考同樣的問題:「我發現的關鍵問題是:你怎麼付錢?」他於7月在華盛頓的國際空間站研究與發展會議上說。「如果我們縮小火星飛船的尺寸,使它能夠做地球軌道活動,也能做火星活動,也許我們可以用它來為地球軌道活動付費。」馬斯克可以為他的火箭支付的另一種方式是向政府借錢,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周五可能會聽到更多關於火星的消息。
  • 她將成為登上火星第一人?17歲美國女孩向宇航夢想挺進
    2017年5月,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政策規劃副主管格雷格披露了載人火星探測計劃的四步戰略,以及目前預期的時間表。據稱,第一步與第二步主要涉及多項月球空間探測行程,以求建立一個可以為後兩步航程做準備的根據地。
  • 100萬人移民火星先從太空快遞開始:月球版順豐要打造第二個王衛
    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欄目第1203期 除了NASA代表美國官方重返月球計劃之外,美國還有一個私人登月計劃,這就是鋼鐵俠馬斯克領導的SpaceX公司。在SpaceX的宏偉藍圖中,登月只是一個小目標,最終是要實現100萬人的殖民火星之路,建立火星城市,而特斯拉電動車也適合在火星城市上開。
  • 世界上最大無人島,面積約等於五十個香港,號稱「地球上的火星」
    德文島,加拿大帕裡群島的第二大島嶼,亦是全球最大的無人島,面積約為55000平方公裡,相當於50個香港。德文島位於北緯75度,很接近磁北極,天氣嚴寒。島上寸草不生、幾乎沒有植被,氣候極端寒冷和乾燥,其表面為巖脊、谷地和隕石坑所覆蓋,這些都與火星表面相似,因此這裡也被稱為 「地球上最接近火星環境的地方」。
  • 火星到月球 2021太空探索有點兒忙
    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將於2月10日左右進入火星軌道,在環繞火星一段時間後,將於5月著陸。《紐約時報》報導稱:「完好無損地降落在太陽系的第四顆行星——火星上是危險的。去年,中國的『嫦娥五號』登上月球表面,帶著月球的土壤返回地球;如果今年『天問一號』在火星上成功著陸,中國舉世矚目的航天成就將再次創造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