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7月,天空出現過多種自然奇觀,算是一個奇觀比較多的月份,雖有些奇觀一年要出現很多次,但每次視覺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每年如期出現的流星雨,這讓不少科學愛好者都快要忙壞了,7月被看成是一個繁忙之月。
你若不相信,我就來說給你看,7月5日的半影月食,視覺效果不算很明顯,但不少人喜不勝收,7月整月都可以見到的綠色彗星,每當凌晨和傍晚到來時都展示在天空上,7月19日的五星連珠奇觀,還有正在開演的寶瓶座流星雨。
可就在這個時候,又有一種突如其來的奇觀偷偷上演了,7月14日凌晨時分,加拿大克裡斯蒂·特納正在觀察拖著長長尾巴的彗星時,意外發現了另外一種自然奇觀,一道粉紫色光束突然出現天空之上,周圍還出現了一排綠色光束,排列整齊,你看了嗎?
粉紫色光束是什麼,會不會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極光現象,就跟北極光一樣?科學家將它解釋成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通常以粉紫色和綠色光束形式出現天空之上,取名史蒂夫(STEVE),統計數據表示,史蒂夫通常出現春季和夏季。
2016年,加拿大艾伯塔省的極光觀察者首次發現史蒂夫現象,儘管看起來和極光有些相似,但確定它並不是極光,史蒂夫現象發現在科學界掀起軒然大波,引起大量科學家的關注,確定這是一種從未發現的奇觀,不是極光,不是紅色精靈,也不是粉紅噴射流。
一開始,有不少科學家對史蒂夫現象產生機制進行各種猜想,會不會與高空電子和離子沉澱有關?是否可能產生於電離層之中?直到2018年8月,研究人員才確定該現象其實與高空沉澱的電子或離子無關,這種現象可能產生電離層中。
研究人員分析歐洲航天局哨兵衛星數據,得出結論:史蒂夫現象可能由450公裡高的極熱等離子體帶製造,以6公裡每秒的速度流動,知道極熱等離子體溫度有多高?溫度高達3000°C,知道極熱等離子體體積有多大嗎?寬度可達25公裡。
可能有人比較好奇,什麼是等離子體?等離子體是一種微觀概念名詞,科學中又稱電漿,原子內部分電子被剝奪後被稱為等離子體,由於宇宙中存在很多可電離的機制,所以等離子體廣泛存在於宇宙中,通常被視為除固、液、氣三種形態外的另一種形態。
史蒂夫現象既然由等離子體流製造,但地球附近為什麼會產生離子體流,這對於科學家而言又是一個巨大挑戰,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疑問是,為何這次史蒂夫會出現在仲夏之時,這的確讓人匪夷所思。
有研究人員表示了自己的新見解,可能是一股等離子體流突然越過地球磁場,熱電流和等離子波在地球磁層中脈動,從而產生史蒂夫現象。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