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近尾聲。雖然種種跡象表明,12月還有最後一個颱風活躍期,但那幾個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冬颱風,已經不能撼動2017年颱風季的大局了。截至11月30日,2017年西北太平洋共生成25個颱風,未來一個月還有可能生成1-2個,所以今年颱風總數是26-27個,簡直是教科書般的正常。
2017年西北太平洋颱風路徑圖(截至11月30日),中國氣象愛好者根據JTWC數據製作
但是,數量正常不代表一切正常。今年的颱風,總體存在感很弱,但個性非常鮮明。我們今天要挑最鮮明的來說一說,那就是2017年的颱風之最,這裡面,有單個颱風的,也有整體的。
一、單個颱風
1、最強颱風
眾所周知,2017年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很弱,這種弱勢也蔓延到了年度風王上。首先,2017年沒有海燕、鯰魚式一枝獨秀的超強颱風,風王大位由奧鹿、蘭恩爭奪,其中奧鹿比較緊,但巔峰時間太短,而蘭恩巔峰時間長形態穩定,但結構相對鬆散,兩個颱風各有千秋,在沒有精密實測的情況下,無法分個第一第二。
奧鹿及蘭恩的近巔峰雲圖,均為H-8衛星拍攝
第二,奧鹿和蘭恩也只能稱得上是入門級的超強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7級左右、按美國標準最高等級的五級颱風可給可不給。可以這麼說,2017年的年度風王,為1999年以來最弱。
2、最強登陸颱風
相比於年度風王的爭奪,2017年最強的登陸颱風非常清楚,那就是登陸我國廣東珠海的天鴿。根據珠海、澳門一帶的實測紀錄,天鴿登陸時中心附近最低氣壓為955百帕,中心附近最大的兩分鐘平均風力可定為48米/秒(15級),為1913甚至1874年以來登陸珠江口西岸(珠海-澳門-中山)的最強颱風。天鴿是弱勢2017中的強悍例外,根據香港天文臺的一份資料,天鴿在登陸珠海前3小時,也就是8月23日上午11點左右,有可能短暫觸及超強颱風強度。
天鴿的近巔峰雲圖,H-8衛星拍攝
3、最長壽颱風
這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爭議的颱風之最。5號颱風奧鹿活了19天,為1950年以來西北太平洋最長壽颱風之一,它一個颱風的壽命吊打6-11號颱風的壽命總和,而且11號都死了,它仍然還活著。在2017年颱風普遍偏弱短命的情況下,作為風王、長壽王,奧鹿是第一網紅。
奧鹿颱風路徑圖
4、最大颱風
2017年最大的颱風是21號颱風蘭恩。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它的最大強風直徑高達2200公裡,是2017年唯一一個「超大型」颱風,正因為此,蘭恩登陸日本時,烈風圈幾乎覆蓋日本全境,帶去廣泛破壞。蘭恩不僅是年度最大,而且是年度最強之一,毫無疑問是2017年的颱風巨人。
蘭恩颱風的風圈圖,來自JMA
5、致死最多的颱風
根據媒體報導,2017年23號颱風達維登陸越南後,已造成該國106人死亡,20多人失蹤。達維是以強颱風強度登陸的,但強度並不是最關鍵的致災因素,天鴿、杜蘇芮、蘭恩的登陸強度都超過它,或者和它相當。達維能造成這麼大的人命損失,主要是因為它登陸了很少受颱風襲擊、防風能力薄弱的越南南部。所以防颱風,不應該僅僅盯著強度看。
達維颱風登陸時雲圖,H-8衛星拍攝
二、整體
1、西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熱帶氣旋活動「倒掛」創歷史紀錄
2017年,西北太平洋颱風弱勢的同時,北大西洋颶風活動異常活躍,尤其是8月下旬以來扎堆出現6個major hurricane,讓其颶風能量指數(ACE)超出西北太平洋73個點,創造了有可信紀錄以來的歷史紀錄。需要說明的是,正常年份西北太平洋的颱風能量指數一般都遠遠超過北大西洋。這就好比,西北太平洋平時總考90分,北大西洋總考40分,但今年北大西洋考了70分,但西北太平洋只考了50分。
2017年西北太平洋和歷年及北大西洋熱帶氣旋能量指數(ACE)對比。其中上圖為2017年西北太平洋與以往年份相比,下圖為西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對比。數據來自JTWC,中國氣象愛好者製作
2017年北大西洋的強颶風合影,來自NRL
2、南海颱風之多創歷史紀錄
2017年,共有10個颱風在南海生成,14個颱風的主要生命史在南海,有4個颱風出現了近岸爆發增強,均創1950年以來歷史紀錄。與之相比,傳統的颱風搖籃--菲律賓以東「暖池」颱風異常偏少,且強度極端偏弱,這和2016-17年的一次未遂拉尼娜、以及印太齒輪異常有關。從200百帕速度勢圖可見,菲律賓以東為異常下沉區,而南海為異常上升區。
2017年颱風生成點,可見南海颱風非常多。圖片來自數字颱風網
2017年夏東亞、太平洋200百帕速度勢示意圖,紅色代表高層異常輻合,對應地面下沉。數據來自NOAA
3、廣東珠三角颱風之密集,歷史少見
2017年,共有5個颱風登陸或主體影響珠三角,其中8月23日起經歷天鴿、帕卡、瑪娃三連擊,為1964年以來珠三角受颱風影響最嚴重的年份。颱風天鴿在珠江口近海爆發加強為超強颱風、並以強颱風上限強度登陸珠江口西岸,更是歷史罕見。
天鴿登陸前的底層掃描,來自NRL
4、菲律賓和越南颱風的反差,歷史少見
2017年,越南共遭4個颱風登陸,且有兩個強颱風;與此同時菲律賓僅有兩個颱風登陸,且強度羸弱。正常年份應該反過來:菲律賓颱風多且強,越南少且弱,今年如此表現,與氣候異常導致的南海颱風偏多、暖池颱風偏少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