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颱風之最,看看你知道幾個

2020-12-03 中國氣象愛好者

2017年已近尾聲。雖然種種跡象表明,12月還有最後一個颱風活躍期,但那幾個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冬颱風,已經不能撼動2017年颱風季的大局了。截至11月30日,2017年西北太平洋共生成25個颱風,未來一個月還有可能生成1-2個,所以今年颱風總數是26-27個,簡直是教科書般的正常。

2017年西北太平洋颱風路徑圖(截至11月30日),中國氣象愛好者根據JTWC數據製作

但是,數量正常不代表一切正常。今年的颱風,總體存在感很弱,但個性非常鮮明。我們今天要挑最鮮明的來說一說,那就是2017年的颱風之最,這裡面,有單個颱風的,也有整體的。

一、單個颱風

1、最強颱風

眾所周知,2017年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很弱,這種弱勢也蔓延到了年度風王上。首先,2017年沒有海燕、鯰魚式一枝獨秀的超強颱風,風王大位由奧鹿、蘭恩爭奪,其中奧鹿比較緊,但巔峰時間太短,而蘭恩巔峰時間長形態穩定,但結構相對鬆散,兩個颱風各有千秋,在沒有精密實測的情況下,無法分個第一第二。

奧鹿及蘭恩的近巔峰雲圖,均為H-8衛星拍攝

第二,奧鹿和蘭恩也只能稱得上是入門級的超強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7級左右、按美國標準最高等級的五級颱風可給可不給。可以這麼說,2017年的年度風王,為1999年以來最弱。

2、最強登陸颱風

相比於年度風王的爭奪,2017年最強的登陸颱風非常清楚,那就是登陸我國廣東珠海的天鴿。根據珠海、澳門一帶的實測紀錄,天鴿登陸時中心附近最低氣壓為955百帕,中心附近最大的兩分鐘平均風力可定為48米/秒(15級),為1913甚至1874年以來登陸珠江口西岸(珠海-澳門-中山)的最強颱風。天鴿是弱勢2017中的強悍例外,根據香港天文臺的一份資料,天鴿在登陸珠海前3小時,也就是8月23日上午11點左右,有可能短暫觸及超強颱風強度。

天鴿的近巔峰雲圖,H-8衛星拍攝

3、最長壽颱風

這是一個根本不存在爭議的颱風之最。5號颱風奧鹿活了19天,為1950年以來西北太平洋最長壽颱風之一,它一個颱風的壽命吊打6-11號颱風的壽命總和,而且11號都死了,它仍然還活著。在2017年颱風普遍偏弱短命的情況下,作為風王、長壽王,奧鹿是第一網紅。

奧鹿颱風路徑圖

4、最大颱風

2017年最大的颱風是21號颱風蘭恩。根據日本氣象廳數據,它的最大強風直徑高達2200公裡,是2017年唯一一個「超大型」颱風,正因為此,蘭恩登陸日本時,烈風圈幾乎覆蓋日本全境,帶去廣泛破壞。蘭恩不僅是年度最大,而且是年度最強之一,毫無疑問是2017年的颱風巨人。

蘭恩颱風的風圈圖,來自JMA

5、致死最多的颱風

根據媒體報導,2017年23號颱風達維登陸越南後,已造成該國106人死亡,20多人失蹤。達維是以強颱風強度登陸的,但強度並不是最關鍵的致災因素,天鴿、杜蘇芮、蘭恩的登陸強度都超過它,或者和它相當。達維能造成這麼大的人命損失,主要是因為它登陸了很少受颱風襲擊、防風能力薄弱的越南南部。所以防颱風,不應該僅僅盯著強度看。

達維颱風登陸時雲圖,H-8衛星拍攝

二、整體

1、西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熱帶氣旋活動「倒掛」創歷史紀錄

2017年,西北太平洋颱風弱勢的同時,北大西洋颶風活動異常活躍,尤其是8月下旬以來扎堆出現6個major hurricane,讓其颶風能量指數(ACE)超出西北太平洋73個點,創造了有可信紀錄以來的歷史紀錄。需要說明的是,正常年份西北太平洋的颱風能量指數一般都遠遠超過北大西洋。這就好比,西北太平洋平時總考90分,北大西洋總考40分,但今年北大西洋考了70分,但西北太平洋只考了50分。

2017年西北太平洋和歷年及北大西洋熱帶氣旋能量指數(ACE)對比。其中上圖為2017年西北太平洋與以往年份相比,下圖為西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對比。數據來自JTWC,中國氣象愛好者製作

2017年北大西洋的強颶風合影,來自NRL

2、南海颱風之多創歷史紀錄

2017年,共有10個颱風在南海生成,14個颱風的主要生命史在南海,有4個颱風出現了近岸爆發增強,均創1950年以來歷史紀錄。與之相比,傳統的颱風搖籃--菲律賓以東「暖池」颱風異常偏少,且強度極端偏弱,這和2016-17年的一次未遂拉尼娜、以及印太齒輪異常有關。從200百帕速度勢圖可見,菲律賓以東為異常下沉區,而南海為異常上升區。

2017年颱風生成點,可見南海颱風非常多。圖片來自數字颱風網

2017年夏東亞、太平洋200百帕速度勢示意圖,紅色代表高層異常輻合,對應地面下沉。數據來自NOAA

3、廣東珠三角颱風之密集,歷史少見

2017年,共有5個颱風登陸或主體影響珠三角,其中8月23日起經歷天鴿、帕卡、瑪娃三連擊,為1964年以來珠三角受颱風影響最嚴重的年份。颱風天鴿在珠江口近海爆發加強為超強颱風、並以強颱風上限強度登陸珠江口西岸,更是歷史罕見。

天鴿登陸前的底層掃描,來自NRL

4、菲律賓和越南颱風的反差,歷史少見

2017年,越南共遭4個颱風登陸,且有兩個強颱風;與此同時菲律賓僅有兩個颱風登陸,且強度羸弱。正常年份應該反過來:菲律賓颱風多且強,越南少且弱,今年如此表現,與氣候異常導致的南海颱風偏多、暖池颱風偏少息息相關。

相關焦點

  • 盤點這些史上大名鼎鼎的颱風 你知道幾個
    生日:2016年7月3日出生地:太平洋如果對最晚生成一號颱風的年份進行排序,2016年剛擠掉了在7月1日迎來「初臺」的1973年,而今直逼1998年7月9日生成1由於各個機構對颱風的估測不同,特別是對生成時刻爭議很多,也有機構認為「難產」颱風還有1959年的1號颱風,那年,颱風生於7月8日。雖然算不上最晚生成,但「尼伯特」還未登陸已經完成了史上第一的記錄創造。自去年12月17日,第27號颱風「茉莉」消失後,西北太平洋上就再沒有出現過颱風。
  • 2017年颱風最新消息:2017颱風命名表、颱風名字一覽
    最最最新版的颱風命名表(點擊查看大圖)  2017年1號颱風:颱風梅花。對我國無影響。  2017年2號颱風:颱風苗柏。6月12日晚上11點鐘前後在廣東省深圳市大鵬半島沿海登陸,江南東部和南部華南等地有較強降雨。  2017年3號颱風:颱風南瑪都。
  • 2017颱風梅花最新路徑圖 2017年1號颱風梅花最新消息預測走勢
    【2017颱風梅花最新路徑圖 2017年1號颱風梅花最新消息預測走勢】今年的第一號颱風日前已經在太平洋形成。我們來看看第1號颱風「梅花」最新路徑圖,它將在菲律賓以東海域旋轉。2017颱風命名表  2017年第1號颱風梅花(英語:Muifa,國際編號:1701),「梅花」一名由中國澳門提供,梅花耐寒,代表中國人一種堅毅的精神;  2017年第2號颱風苗柏(英語:Merbok,國際編號:1702)來源於馬來西亞,名字意義:一種鳥的名字;  2017年第3號颱風南瑪都(英語:Nanmadol
  • 2017年廣東天氣氣侯特徵 颱風影響為近50年來之最
    金羊網訊 記者張愛麗、通訊員董永春報導:高溫日數創歷史上第二多,近50年來受颱風影響最嚴重,汛期日雨量打破歷史極值……省氣象局昨日公布的《2017年廣東天氣氣侯特徵和氣侯事件》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我省總體天氣氣候特徵是「氣溫偏高,高溫突出,開汛偏晚,局地洪澇重,颱風頻發」。
  • 誰是風王——2017年颱風大盤點
    2017年生成的27個颱風(截至12月27日)性格各異,命運不同。他們有的很強大,有的很暴力;有的很佛系,有的愛糾結;有的用生命打Call,有的則是流量明星……那麼,他們中的哪一個又稱得上2017年颱風季的「風王」呢?
  • 漲知識:這些颱風「之最」,你都了解嗎?
    8月上旬剛過,3號、4號、5號、6號颱風接踵而至6號颱風「米克拉」於11日早晨登陸福建對於這個影響我國的重要天氣系統颱風的這些「冷知識」,你都知道嗎?1最早、最晚生成的颱風我們都知道,颱風一般生成於赤道附近的熱帶洋面,並且主要集中在夏季。那麼一年中生成最早和最晚的颱風,你知道在什麼時間嗎?
  • 颱風都有哪些名字是怎麼命名的?2017年颱風名字大全
    2017年第3號颱風南瑪都,英文名:Nanmadol,編號1703,名稱來源密克羅尼西亞,含義:一個著名的廢墟(Pohnpei語)。  2017年第4號颱風塔拉斯,英文名:Talas,編號1704,來源菲律賓,含義:銳利。
  • 2017年颱風最新消息:20號颱風或利好哪些股票?
    據2017年颱風最新消息顯示,今年第18號颱風「泰利」、第19號颱風「杜蘇芮」雖未直接登陸我國,但受其外圍環流影響,海南、浙江等地出現強對流天氣,浙江東南沿海、海南西南沿海等地風浪較大,對多地交通運輸造成影響。
  • 數據:第7號颱風「海高斯」登陸,這些「颱風之最」你知道嗎?
    從今年7月罕見零颱風到8月颱風「扎堆」,颱風會帶來氣象災害,也能有效改善陸地的淡水供給和生態環境。哪些是史上最早或最晚生成的颱風?哪個颱風威力最大?中國氣象局盤點了史上「颱風之最」。最早、最晚生成的颱風最早生成的首個颱風:1979年第1號颱風「愛麗斯」,確實是個「急脾氣」,在新年第一天早上8點,就宣告了自己的誕生。最晚生成的末個颱風:2000年第23號颱風「蘇力」,就趕上了當年的「跨年晚會」。
  • 「颱風」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各位看官大家好,閃亮亮這廂有禮了這幾天最火的水果莫過於山竹了,因為有一場颱風打著它的旗號招搖過市、橫掃千裡,所到之處狂風暴雨
  • 超強颱風「巴威」登陸東北,你知道颱風是怎麼命名的嗎?
    今天,超強颱風「巴威」從遼寧登陸,據氣象臺估計,颱風「巴威」將成為1949年以來登陸遼寧的最強颱風。我們都知道颱風有超強的破壞力,但是你知道颱風是怎麼命名的嗎?今天我們分享的文章,生動簡單的解釋了這個問題,一起來看看,颱風到底是怎麼起名的。
  • 科普| 這些颱風「之最」,你都了解嗎?
    科普 | 這些颱風「之最」,你都了解嗎? 愛祖國 愛水務 愛海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看過了這些「冷知識」你還知道哪些颱風之最
  • 「泰利」攜大風襲向黃海 這些年影響青島的颱風你記得幾個
    溫(zhi)暖( re )的陽光有沒有讓你產生錯覺——夏天又回來了嗎?這些年,影響青島的颱風,你記得幾個雖然此次「泰利」颱風對我國尤其是青島影響不大,但往年的幾次颱風還是給島城帶了一些「傷害」。再早的一次,要追溯到1939年8月31日,此次颱風堪稱青島市史上最強颱風。●1939年8月31日,颱風登陸青島前後,平均風速每秒10米,持續了110小時,風速每秒20米以上長達25小時,瞬間最大風速達每秒40.3米,為島城大風記錄之首次。狂風加上暴雨,島城連續降雨63小時,總量130毫米以上,在天文大潮的助力下,水位上升至6米,沿海災損嚴重。
  • 日本颱風那麼多,為何東京很少內澇?看看當地的排水系統就知道了
    日本颱風災害頻繁,歷史上出現大量極端颱風地處於太平洋西岸,卻沒有任何阻攔物的日本,是全球最常遭遇颱風襲擊的國家,從2019年之前,日本的年均颱風登陸數量只有2.6個,但隨著全球變暖的情況,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年颱風往日本跑的情況變得越來越多。並且前往日本的颱風其實強度還不小,因為「黑潮暖流」位日本以南,所以極端颱風前往日本的情況特別多。
  • 2017年教師節是第幾個教師節 教師節的演變過程及習俗
    教師節很多學生們也會像老師們送上祝福,表示對老師的敬愛之情。下面我們來看看2017年教師節是第幾個教師節,教師節的演變過程及習俗。  教師節是一年之中很特別的一個節日,在每年的9月10日。那2017年教師節是第幾個教師節?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 颱風季節,你的體重能抗住幾級颱風?看看你幾級風力會起飛
    每到颱風季節的時候,很多身材嬌小的女孩子肯定會覺得非常難受,因為就算是沒有遇到那種百年一遇的颶風,普通的大風也已經足夠人頭疼了,畢竟下雨的時候要打傘,而傘迎風面非常大,很容易就會被連人帶傘一起吹跑。那麼颱風季節,你的體重能夠抗住幾級颱風呢?
  • 世界上第一恐怖颱風是哪個 世界上最恐怖的颱風排行榜
    導語:當颱風達到一定強度時,將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危害,不僅是風本身帶來的損失,還會引發各種洪澇災害等。歷年來,出現了很多恐怖的颱風。那麼,世界上第一恐怖颱風是哪個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世界上最恐怖的颱風排行榜。
  • 7月份空臺期,8月份會有幾個颱風,看看1954年夏天發生了什麼
    2020年連氣候都要魔幻一把了,過了今天,又要成就了一個史無前例。7月份整整31天內,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沒有任何命名颱風形成。正常來說,通常在每年的7月,西北太平洋會進入到一個颱風鼎盛時期。但是,今年颱風的表現著實令人跌破眼鏡,連颱風胚胎也僅僅只有一個——91W。
  • 【圖解】颱風之最
    不用翻看記錄,許映龍就能細數登陸我國內陸的超強颱風:「強度最強的是2014年的『威馬遜』,首次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70米/秒,17級以上;造成最嚴重人員傷亡的是2006的超強颱風『桑美』。」除此之外還有1956年12號颱風「溫達」、1973年14號颱風「馬格」。
  • 盤點海南颱風歷史之最
    2015年1月22日,記者從海南省氣象局了解到, 近期,海南省氣象局氣候中心製作完成《海南颱風歷史之最》宣傳冊,統計整理了1949年以來影響和登陸海南省的颱風情況。包括最多颱風年、最少颱風年、最早登陸颱風、最晚登陸颱風、最強登陸颱風、最詭異路徑颱風等等十餘種海南颱風的歷史之最情況,下面我們一起來一一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