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颱風之最

2021-01-08 中國氣象局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超強颱風  

  誰在導演超強颱風?

  超強颱風是熱帶氣旋中最強的。我國把颱風中心附近風力16級及以上(即中心附近風速大於等於51米/秒)的颱風視為超強颱風強度。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許映龍認為,達到超強颱風需要足夠的動力和熱力條件。動力條件指的是高空輻散氣流的抽吸作用。「颱風像個陀螺,而強大的高空輻散氣流抽吸就像抽動陀螺的鞭子,抽吸越猛烈,陀螺才會轉得越快,颱風強度自然更強。」許映龍說,隨著國外對超強颱風研究的深入,這一因素被認為是形成超強颱風的關鍵因子。

  其次是熱力條件,即海溫因素和其水汽輸送能力。通常來說,海水表面和60米深的一層海水都要較暖,大約要超過26℃,才能形成颱風。海水溫度越高,越能及時補充颱風因內部空氣分子摩擦而消耗的能量,促使颱風增強。美國的颱風專家研究認為,2005年造成美國近兩千人死亡的5級颶風「卡特裡娜」,其強度之所以強,正是和當年異常偏高的海溫有關。研究顯示,去年登陸我國的、風力最強的颱風「威馬遜」也和海溫異常偏高有關。

  此外,季節和地理位置也會影響強颱風強度。通常情況下,超強颱風容易發生在秋季,因為9月前後,季節轉換,太陽直射角從北向南移動,熱帶海洋的溫度相對偏高,熱力條件較好;如果颱風西北行或北上,颱風移動至我國東南海域,其高空流出輻散氣流恰巧與位於東亞的副熱帶西風急流相連接,強度常常可以迅速加強,因此,超強颱風多影響我國東南沿海一帶。

  超強颱風超強在哪?

  超強颱風的定強必須通過衛星。世界氣象組織推行了一套統一的定強標準,已被全世界統一使用。

  「登陸的超強颱風之所以依靠衛星而非實地測風來定強,還有一方面原因是由於很多測風儀器無法經受住超強風力的考驗。」許映龍說。除了颱風帶來的風力,超過11級的大風在陸地上本就很少見,就更別提在超過16級風速的超級颱風面前,普通的測風儀器幾乎不能承受。

  氣象專家J.F.RMcIlveen曾在《天氣》雜誌發表過一篇論文,推算風在人體表面的作用力。計算說明,當達到16級風時,無論人怎麼調整身體姿勢,都不可能站住。也就是說當遇到超強颱風的時候,人是站不住的。

  超強颱風「桑美」登陸時,有位記者抱著大樹聲嘶力竭地喊:「我快要崩潰了。」這一幕成為颱風報導的經典鏡頭。

  除了大風之外,颱風還會在海面掀起巨浪。超強颱風可能會導致海面出現十米以上的巨浪,漫天白沫,能見度極低。颱風還會給城市帶來極端降雨。如「莫拉克」,雖然其強度達不到超強颱風,但它吹襲臺灣時,在中南部多處降下刷新歷史紀錄的大雨,亦稱八八水災。

  超強颱風如何「下臺」?

  不用翻看記錄,許映龍就能細數登陸我國內陸的超強颱風:「強度最強的是2014年的『威馬遜』,首次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70米/秒,17級以上;造成最嚴重人員傷亡的是2006的超強颱風『桑美』。」除此之外還有1956年12號颱風「溫達」、1973年14號颱風「馬格」。

  登陸我國內陸的超強颱風並不太多,但登陸我國臺灣地區的超強颱風就不算少數了,如2000年「碧利斯」、1975年「蓮娜」、1965年「瑪麗」等。目前有記錄以來全球登陸最強的颱風是2013年「海燕」,它登陸菲律賓中部時,中心附近風力達到75米/秒以上,重創了菲律賓,奪取「世紀風王」稱號。

  超強颱風一般在登陸後,由於缺乏海洋的能量供應,且受到地面摩擦影響,其強度會逐漸減弱。但由於它們本身能量巨大,往往比一般颱風影響的範圍更大,致災更重。

  在2000年後,颱風委員會根據颱風所帶來的影響,開展颱風除名工作。因此,2000年後登陸我國內陸的超強颱風「桑美」和「威馬遜」無疑都被除名了。

  許映龍介紹,根據美國颱風專家的研究,近些年,超強颱風的數量有增加趨勢。這或與氣候變暖導致的海溫增加有關。但一些專家也提出了異議,他們認為,颱風的衛星資料不過幾十年,定強更是20世紀80年代才發展起來的技術。目前,科學家還在對以往颱風定強進行修訂,因此資料的均一性有所欠缺,這是判斷超強颱風的長期變化依據時,必須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連結:盤點有氣象記錄以來登陸我國大陸地區的超強颱風

  1、防臺奇蹟「威馬遜」

  2014年,超強颱風「威馬遜」兩度出現臨岸急劇增強的情況,分別在穿越菲律賓中部及中國海南島前出現,造成海南、廣東、廣西的59個縣市區、742.3萬人、468.5千公頃農作物受災,直接經濟損失約為265.5億元,並導致南寧發生海變,城市內部被淹,損毀嚴重。

  「威馬遜」被譽為建國以來登陸我國(包括臺灣地區)強度最強的颱風,登陸時最強風力達17級以上,70米/秒。

  由於防臺減災工作有序進展,轉移工作順利進行,「威馬遜」並沒有造成過多的人員傷亡,堪稱防臺史上的奇蹟。

  2、颱風王「桑美」

  2006年8月5日,「桑美」在西北太平洋橫空出世,並最終以17級(60米/秒)的風速於10日17時25分在浙江蒼南縣南部沿海登陸。12級(32.7米/秒)的大風已經可以吹翻列車,把一隻20噸重的汽油罐拋到80米的高空。而60米/秒幾乎是2個32.7米/秒的強度,其毀滅性可想而知。「桑美」強度之強、風力之大均為百年一遇,是建國以來登陸中國大陸最強的颱風之一,當仁不讓成為當時的颱風之王。

  「桑美」裹挾狂風驟雨重創浙江、福建。降雨強而急,10日傍晚至上半夜,浙江蒼南雲巖5小時降雨量就達到374毫米。風力同樣強勁持久,福鼎市10日17~20時連續3小時陣風風速超過13級。「桑美」給浙江蒼南和福建福鼎的部分地區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兩省因颱風共造成450人死亡,失蹤138人。

  3、小個子「馬格」

  1973年9月12日08時,「馬格」誕生,生成36小時便猛躥至超強颱風級別,並於14日凌晨4至5時,以其生命史中最強強度(60米/秒)在海南瓊海登陸。

  這個超強颱風是典型的小個子殺手,個頭小,影響範圍小,登陸前2小時,瓊海沿海卻絲毫感覺不到颱風的到來,生命史也很短暫,但由於強度大,「馬格」的殺傷力令人膽寒。在其瘋狂咆哮中,350噸重的嘉積糖廠的煙囪在狂風中轟然倒地,風后整個城區幾乎看不見一座矗立的煙囪。龐然大物被摧毀的背後是一條條脆弱生命的消逝,整個海南至少903人遇難。

  4、直殺內陸「溫達」

  1956年的超強颱風「溫達」體積龐大,實力超群,且入侵內陸之深歷史罕見。在「溫達」一路狂奔的途中,它的風圈半徑一度達到700千米,而環流直徑更是達到2000千米左右,並最終在8月1日以60-65米/秒、923百帕的強度登陸浙江象山。次日,「溫達」進入安徽境內並減弱成低氣壓,爾後又經安徽、河南、山西、陝西等省,5日在陝西境內消失。

  受其影響,華東、華北及陝西等地均出現大範圍暴雨天氣,甚至在8月3日,北京亦受到強降雨侵襲,24小時雨量434.8毫米,造成大興42個村莊過水,永定河水位暴漲。在其登陸地象山沿海,特大海潮奔湧而來,最高潮位達4.7米,縱深10公裡一片汪洋。這個殺入內陸的「巨人」給中國帶來了一場空前的浩劫,逾5000人因此罹難,220萬幢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毀壞,經濟損失難以估量。(中國氣象報記者孫楠 通訊員信欣)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颱風是怎麼命名的?颱風命名法使用原則(圖解)
    【圖解】颱風的命名命名方法  1.國際上統一的命名方法是由颱風周邊國家和地區共同事先制定的一個命名表,然後按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  具體而言,每個名字不超過9個字母;容易發音;在各成員語言中沒有不好的意義;不會給各成員帶來任何困難;不是商業機構的名字;選取的名字應得到全體成員的認可,如有任何一成員反對,這個名稱就不能用作颱風命名。  有趣的是,目前所使用的西太平洋颱風的名稱依然很少有災難的含義,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蓮花、彩雲等等,似乎與颱風災害不大協調。
  • 中國颱風之最盤點:颱風最多的一年?壽命最長的颱風?
    給颱風愛好者一點點小福利,最最最權威的颱風之最,戳右邊→_→點擊。連結數據整理來源於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中心,基本涵蓋了你們所關心的那些颱風八卦。我國颱風之最 原標題:颱風之最 責任編輯:鄭莉莉
  • 盤點海南颱風歷史之最
    2015年1月22日,記者從海南省氣象局了解到, 近期,海南省氣象局氣候中心製作完成《海南颱風歷史之最》宣傳冊,統計整理了1949年以來影響和登陸海南省的颱風情況。包括最多颱風年、最少颱風年、最早登陸颱風、最晚登陸颱風、最強登陸颱風、最詭異路徑颱風等等十餘種海南颱風的歷史之最情況,下面我們一起來一一盤點。
  • 颱風之最:登陸我國最早最晚最強颱風 盤點被除名颱風
    盤點颱風之最  我國是世界上颱風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年有7個颱風(或熱帶風暴)在我國沿海登陸。從時間上看,每年7月開始,我國進入颱風多發期,而超強颱風多集中在8月和9月。中國天氣網為我們盤點颱風之最。
  • 盤點登陸浙江的颱風之「最」
    據歷史資料統計,1949至2014年期間,影響我省的颱風共有218個,其中登陸我省的就達42個,登陸月份跨度也很大,早些的在5月份就有出現過,遲的要到10月份才出現,但主要時間段一般發生在7-9月。讓我們來悉數羅列下它們之「最」。
  • 2017年的颱風之最,看看你知道幾個
    2017年西北太平洋颱風路徑圖(截至11月30日),中國氣象愛好者根據JTWC數據製作但是,數量正常不代表一切正常。今年的颱風,總體存在感很弱,但個性非常鮮明。我們今天要挑最鮮明的來說一說,那就是2017年的颱風之最,這裡面,有單個颱風的,也有整體的。
  • 圖解 高達OO之軌道電梯
    高達OO的世界觀之龐大,信息量之巨大,都讓人看不懂那就讓我這個把高達OO第一季看了8遍
  • 盤點颱風登陸福建之最
    中國天氣網訊 今年第10號颱風「麥德姆」強勢來襲,預計於今天晚上到明天凌晨在臺灣臺東到花蓮一帶沿海登陸,並於明天下午到晚上在福建晉江到福鼎一帶沿海再次登陸。那麼歷史上,登陸福建最強、最早、最晚的颱風分別是哪些?
  • 漲知識:這些颱風「之最」,你都了解嗎?
    8月上旬剛過,3號、4號、5號、6號颱風接踵而至6號颱風「米克拉」於11日早晨登陸福建對於這個影響我國的重要天氣系統颱風的這些「冷知識」,你都知道嗎?1最早、最晚生成的颱風我們都知道,颱風一般生成於赤道附近的熱帶洋面,並且主要集中在夏季。那麼一年中生成最早和最晚的颱風,你知道在什麼時間嗎?
  • 科普| 這些颱風「之最」,你都了解嗎?
    科普 | 這些颱風「之最」,你都了解嗎? 愛祖國 愛水務 愛海洋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看過了這些「冷知識」你還知道哪些颱風之最
  • 數據:第7號颱風「海高斯」登陸,這些「颱風之最」你知道嗎?
    從今年7月罕見零颱風到8月颱風「扎堆」,颱風會帶來氣象災害,也能有效改善陸地的淡水供給和生態環境。哪些是史上最早或最晚生成的颱風?哪個颱風威力最大?中國氣象局盤點了史上「颱風之最」。最早、最晚生成的颱風最早生成的首個颱風:1979年第1號颱風「愛麗斯」,確實是個「急脾氣」,在新年第一天早上8點,就宣告了自己的誕生。最晚生成的末個颱風:2000年第23號颱風「蘇力」,就趕上了當年的「跨年晚會」。
  • 最全領帶打法圖解
    會打領帶不稀奇,如果你學會10種領帶打法那一定會令眾人刮目相看,介紹十大領帶打法圖解,相信按照圖片上一步一步的分解步驟與自己的勤加練習,很快就能輕鬆上手。領帶打法圖解假設您是慣用右手的。下面的圖片全是鏡像,意思就是如果您站在鏡子前打蝴蝶領結/蝶形領結,您將看到下列的影像。  1.
  • 龍捲風和颱風之謎
    龍捲風和颱風之謎 2018年01月24日 14:32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龍捲風和颱風之謎 颱風是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強熱帶氣旋(風速超過32.6米/秒)。
  • 颱風胚胎91W形成,1號颱風要影響我國?超級計算機:可能性出現了
    而在這個風暴南端,南端的雲系似乎正和菲律賓移動低緯度的熱帶雲系連結,低緯度的熱帶雲團似乎也已經轉起來,這正是正在發展中的颱風胚胎。超級計算機目前的預報顯示,颱風胚胎91W大致會西行趨向菲律賓以東海面,並且未來有進入南海的可能性。在這個過程中,中心氣壓有可能下降到1000百帕以下,這意味著其可能成為今年西太平洋的第一個颱風,若該胚胎成功在2月獲得命名,則其將會成為1986年颱風Judy以來首個在2月生成的1號颱風。
  • 颱風之王「桑美」
    其強度之強、風力之大為百年一遇,破壞性更是超出人們的想像。因致災嚴重,「桑美」這一名稱今後不再續用。「桑美」作為造成重大災害的2006年第8號颱風的專名載入世界颱風史。「桑美」雖被除名,其警示作用卻更加凸顯。目前,我國已進入颱風多發期,如何加強應急防範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 秋颱風為何比夏颱風更恐怖?堪稱颱風之「秋老虎」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超強颱風「山竹」在菲律賓肆虐後,將於9月16日在我國廣東湛江沿海一帶登陸,當地已做出最高級別的一級響應準備。據介紹,秋颱風「山竹」或將成為今年的「颱風王」。記者查閱氣象資料顯示,自2005年以來的前20位最強烈的颱風中,「秋颱風」佔據了13席,多數「颱風王」是秋颱風,堪稱颱風之「秋老虎」。
  • 解讀低配車 圖解售價最便宜的奔馳S300L
    解讀低配車 圖解售價最便宜的奔馳S300L 2012年11月21日 01:00 原創 來源:汽車之家
  • 2019年上半年颱風偏少!原因是……
    截至6月19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共有兩個颱風生成,分別是「帕布」與「蝴蝶」,比1949年以來歷史同期平均3.6個偏少1.6個。此外,今年目前尚無颱風登陸我國,歷史同期平均為0.4個,登陸颱風數量依舊偏少。對此,中央氣象臺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副主任錢奇峰表示,雖然目前颱風偏少,但並不意味著今年颱風威脅減少。究其原因,這與副熱帶高壓及厄爾尼諾不無關係。
  • 鉤針圖解| 妙蛙種子
    最初只是把自己喜歡的圖解更在號上以便自己查找,沒想到能在這遇到這麼多志同道合的小仙女。PS:鉤織交流①群②群已滿,現在開鉤織③群啦還沒進鉤織群的織女,快加小編,拉你進群小編微信在頁面最下方要進群請說明來意並備註
  • 世界上第一恐怖颱風是哪個 世界上最恐怖的颱風排行榜
    導語:當颱風達到一定強度時,將會給我們帶來嚴重的危害,不僅是風本身帶來的損失,還會引發各種洪澇災害等。歷年來,出現了很多恐怖的颱風。那麼,世界上第一恐怖颱風是哪個呢?一起來看看下面的世界上最恐怖的颱風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