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講的是啥?太歲確有其物

2020-12-07 騰訊網

我們在平常的生活,有時會聽到一些警告的話,像「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你是活膩歪了」等等,這自然不是一句讓人心生滿意的話語,脾氣不好的人心頭一氣,本來沒什麼事也都會鬧出一些事情來,而在俗語中也有:「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的說法,啥意思?老祖宗的大智慧。

東漢哲學家王充在《論衡·難歲篇》講到:「移徒法日:『徒抵太歲兇,伏太歲亦兇』。」這裡的太歲說的是天上的星辰,同時也是民間信奉的天神,在史料中記載,太歲是古人假定的一個天體,太歲與木星(也就是歲星)運動速度相同,不過方向相反。

西漢末年,天文歷算家劉歆博覽上古資料,整理出歲星(木星)在天區停留的十二個位置,將其稱為「十二次」,分別是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便將十二次用以對應各地域。

十二次是將黃道附近的一周天按自西向東的方向平均劃分為十二等分,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順時針方向而行,叫十二辰,黃道指的是地球繞太陽公轉,古人看到太陽慢慢在星空背景上移動,移動一圈正好是一年,再回到原位繼續移動,古人將太陽這樣「走」的路線稱之為「黃道」。

星紀對應的地域是吳越(揚州),於辰在醜;玄枵對應的地域是齊(青州),於辰在子;諏訾對應的地域是衛(并州),於辰在亥;降婁對應的地域是魯(徐州),於辰在戌;大梁對應的地域是趙(冀州),於辰在酉;實沈對應的地域是魏(益州),於辰在申。

鶉首對應的是秦(雍州),於辰在未;鶉火對應的地域是周(三河),於辰在午;鶉尾對應的地域是楚(荊州),於辰在已;壽星對應的地域是鄭(兗州),於辰在辰;大火對應的地域是宋(豫州),於辰在卯;析木對應的地域是燕(幽州),於辰在寅。

太歲方向相反,太歲到哪個區域時,對應的方位地下會有一塊肉狀的東西,古人將其稱為是「太歲的化身」,在這個方位上動土,就會驚動太歲,也就有「太歲頭上動土」的說法,太歲作為奉祀的神祇之一,古人認為驚動太歲也會帶來不幸,大運壓三年,因而是非常忌諱的,實則講的是違背自然規律,「逆天而行」。

實際上「太歲化身」確有其物,不過它既不是動物,也不是植物,是生命進化過程中的原生質生物,它有著原生物的特點,也有著真菌特點,《本草綱目》中稱「肉芝」,《山海經》也有「太歲化身」的記載:視肉、聚肉、肉芝。

現在「太歲頭上動土」有以卵擊石的說法,隱含譏諷之意。

相關焦點

  • 俗語: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啥是太歲?背後兩個故事告訴你
    文/風雪俗語: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啥是太歲?相信很多人在電視劇上看到過或者自己親身聽到過,有俗語說「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啥是太歲?背後兩個故事告訴你。這句俗語是民間流傳的一種忌諱,由一個故事流傳下來的。在唐代一本書裡記載了一個叫做王峰的人要修房子,他就認真找了一個地方準備在這裡修建。
  • 俗語: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啥是太歲?背後2個故事告訴你
    俗語: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啥是太歲?背後2個故事告訴你「太歲爺頭上動土,你是不是活膩歪了?」,大家對這句話是不是很熟悉,相信很多朋友都在看那些古裝劇的時候都聽過這句話。「太歲爺頭上動土」在民間很多人都叫犯太歲。那麼"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中的「太歲」是什麼呢?背後2個故事告訴你,下面就跟著小編來看看是什麼故事吧!據唐朝的野史記載,一個叫做王峰的人找了塊地要建房屋。這個時候村裡面的一些老人就來勸他說:「你修建房屋的地方是太歲居住的地方,是不能動的,你還是重新找一個地方建房吧!」
  • 俗語: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太歲是誰?有什麼特別的含義?
    俗語: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太歲是誰?有什麼特別的含義?眾所周知,在我國農村流傳下來了很多的諺語俗語,甚至是一些傳奇故事,隨著傳播他們也是變得更加的神秘有趣,因為每個人都會對故事進行再次潤色,久而久之甚至都有點道聽途說的性質了,但是故事確實更加生動了,這些故事裡面又以神話故事最為常見,而多少還會在蘊含點迷信的色彩,但是這裡面的很多說法確實是很有講究的。
  • 古人云: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何謂太歲?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古人云: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何謂太歲?看完佩服古人智慧不知道各位小時候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一句話:「竟然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你不要命了啊!」。沒錯,這句話通常是家長教訓不聽話的小孩子的時候會說的話。但是各位知道嗎?
  • 什麼叫做太歲頭上動土?太歲頭上動土對我們的運勢有什麼影響
    太歲頭上動土,這本來就是我們民間形容危險萬分的事情。那麼,所謂的太歲又是何方神聖呢?為什麼太歲頭上動土就會如此的危險呢?而且民間還流傳著:太歲頭上動土,大運壓三年的說法。意思是太歲頭上動土會直接倒黴三年。可見,太歲是有多麼的可怕。
  • 俗語「太歲頭上動土」的太歲是何物?後半句與人的運氣有關
    平時我們在生活中,有時會因為某些事情動怒,做了不該做的事,惹了不該惹的人,就會聽到一些警告的話,如「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是不是活膩了」等,對於脾氣大的一些人,不服氣,甚至矛盾升級,鬧出點禍端。那麼,俗語說的太歲到底是什麼?現在還有嗎?
  • 俗語:「莫在太歲頭上動土」,太歲是何方神聖?有什麼說法?
    中國民間民俗眾多,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獨特文化,但是對於很多的俗語老話,各地又出乎意料的相似,這也說明,老話真的是有道理的,是祖先經驗經過一代代傳下來的。古代人們都信鬼神,也會有很多禁忌,違反這些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幸。
  • 俗語: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是什麼意思?太歲到底是何物?
    「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這句話在很多文學作品裡都出現過,往往是稱霸一方,橫行鄉裡,為人歹毒的惡霸地頭蛇對英雄好漢的挑釁。太歲是個天文學術語,是一種紀年的方法。傳說太歲運行到不同的方位就會在相應的地方產生太歲的化身——肉靈芝。「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這句話就與此有關。傳說有個叫王豐的人,「於太歲頭上掘坑,見一肉塊,大如牛,蠕蠕而動,遂填,其肉隨填而長。豐懼,棄之,經宿,長塞於庭。豐兄弟奴婢數日內悉暴卒,唯一女存焉。」
  • 太歲到底是個啥?頭上動土能咋地!
    老話常說,太歲頭上坐,無災也有禍,就凡事要破土動工之前,對於動工的時間地點方位一定得要在風水先生仔細地察看過後才能決定,如若,動土非良辰吉日或是地點方位不對,輕則招來不幸。重則禍及後代會死人的,其實老輩兒傳下來的這些話屬於迷信的範疇,咱們可不能相信,要相信科學。
  • 六旬漢挖出「太歲」 太歲頭上動土清明沒過安生(組圖)
    王老漢重新挖開埋「太歲」的土坑。  「怪物」經過清洗後變得柔軟起來,用手摸感覺滑黏而有彈性。王新全攝  被「太歲頭上不敢動土」俗語「震」住的膠南農民王老漢,清明沒過安生  專家認為,是否是「太歲」需經過進一步考證俗語說「太歲頭上不敢動土」,可膠南農民王老漢不僅在「太歲」頭上動了土,還把「太歲」給挖了出來。
  • 太歲頭上動土會有什麼後果?
    太歲既然十二年一周天,所以每年都要有個不同的名字,以表示其所在的方位,用以紀年。《爾雅·釋天》中說「太歲在甲曰閼逢,在乙曰旃蒙,在丙曰柔兆,在丁曰強圉,在戊曰著雍,在己曰屠維,在庚曰上章,在辛曰重光,在壬曰玄_,在癸曰昭陽。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_,在未曰協洽,在申曰_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
  • 為何太歲頭上不能動土?
    在武俠小說或者古裝電視劇裡面,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地頭蛇的小嘍囉狐假虎威,嚇唬初來乍到的主角:"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你小子不想活啦!」由此可見,「太歲頭上動土」,最被人熟知的意思就是得罪當地的權貴,容易招來禍患。
  • 太歲到底是何物,方言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是什麼寓意?
    「太歲」常被賦予神秘的色彩和豐富的藥用價值。傳說 太歲運行到哪,相應的方位下會出現一塊肉狀物, 即太歲 星的化身。在此處動土,會驚動太歲,因而有「不能在太歲 頭上動土」的禁忌傳言。同時,《宣室志》中記載了服用 「太歲」後人體能夠煥發生機, 發揮神奇的療效, 使得後世 之人爭相追尋長生不老之藥——「太歲」。
  • 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這「太歲」到底是什麼?
    我們常聽到人們說「犯太歲」以及「太歲頭上動土」。但到底什麼是「太歲」呢,其實「太歲」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周期,而是我們所認識的行星:木星。天上的木星與中國的傳統思想看似風牛馬不相及,但其實這是中國古天文學所發展出來的民間信仰。
  • 誰敢太歲頭上動土?圖解神秘"太歲"真相
    中國人一般都知道「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這句話,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太歲」是何物。「太歲」到底是什麼東西?據專家介紹,太歲是一種黏菌,是介於生物和真菌之間的一種原質體生物,既有原生物特點,也有真菌特點。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之為「肉芝」,並稱其為「本經上品」。有專家認為,「太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古生物活體標本,是「人類和一切動物的祖先」。
  • 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太歲」是什麼東西?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這句古話耳熟能詳,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太歲到底是什麼東西?太歲是什麼?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有一種奇葩的物種,它既然能當作食材食用,又可以當作藥材熬藥,並且長期服用能使人延年益壽,這東西就是太歲又稱肉靈芝《山海經》中這樣記載太歲:「聚肉形,如牛肝,有兩目;食之無盡,尋復更生如故」,意思為它形如牛的肝臟,有兩隻眼睛,吃它快吃完了,它又會不斷生長,變回原來的模樣,唯一不同的是有兩隻眼睛,那是古人神話後的結果
  • 全國陸續發現的 「太歲」,究竟是啥?科學家:它們已違背自然規律
    我們經常聽老人說不要在 「在太歲頭上動土」,否則就會倒黴三年,這句俗語出自唐朝《酉陽雜俎》的一個故事,講一戶人家在院子裡發現了太歲,然後把太歲給埋在土裡,最後全家人都死光了,只剩下一個小女兒,著實詭異可怕。所以俗語裡才認為,在太歲頭上"動土",是很危險的事。
  • 膽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太歲和本命年你知道嗎?今年太歲又是誰?
    [民俗試探] 膽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太歲和本命年你知道嗎?今年太歲又是誰? 「膽敢在太歲頭上動土」,在中國民間還流傳著一句話「太歲當頭坐,無喜恐有禍」,明代施耐庵《水滸》第二回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中史進喝道:好大膽,直來太歲頭上動土"到底何為太歲?會有如此神威,許多人不清楚,本文試著解釋一下。 關於太歲的說法: 1「太歲」原為星紀元,又稱「攝提紀」。
  • 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知道「太歲」真相後,終於離科學近了一步
    說到「太歲」這個物種,很多人都會非常驚奇。每年新聞都會挖出各種各樣的太歲,整的我們這些吃瓜群眾,不知道哪種才是真的了。我們對太歲的印象,除了「太歲頭上不能動土」這句俗語之外,耳熟能詳的就是新聞裡,時不時爆出某某地點挖出來的不明生物了。
  • 原來俗話中的「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中「太歲」是這種東西啊?
    我們總是可以聽別人說這樣一句話「不要在太歲頭上動土」,原本這只是恐嚇別人的一句話,但是你知道這樣一句話的由來嗎?其實我們平時說的「太歲」有兩個指代的東西:一個就是太歲星君,我們平時說的什麼「犯太歲」就是運氣不好的這種意思,就是來自於太歲星君;而另一種可能有些人應該是知道的,就是肉靈芝,別稱太歲。而這個太歲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不要再太歲頭上動土」的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