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重點發展幾類全固態雷射器技術的建議及研究進展

2020-12-04 OFweek維科網

  以雷射器為核心的雷射技術,在科學研究、工業製造、國防建設、生物醫療、信息產業、資源環境以及文化娛樂等領域內獲得了廣泛的重要應用。在眾多雷射器中,固體雷射器由於具有體積小、重量輕、穩定性和可靠性等優點一直處於雷射科學技術的前沿。以半導體雷射二極體(LD)激勵的全固態雷射器,兼備了半導體雷射器和固體雷射器的優點,具有轉換效率高、性能可靠、壽命長、輸出光束質量好等優點,實現了固體雷射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成為固體雷射器的研發主流。全固態雷射器使雷射技術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對國民經濟及社會的發展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促進了我國先進位造業及相關產業、科學技術、醫療技術和國防科技的進步與發展。

  鑑於我國全固態雷射器已具有一定的研發基礎,但在高端固態雷射器及其關鍵技術應用方面落戶於發達國家的實際情況,現已發展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端全固態雷射器為目標,從國家需求出發,提出重點發展的4類全固態雷射器技術的建議。

  1、全固態連續單頻雷射器

  全固態單頻雷射器使通過採用特殊技術手段使全固態雷射器實現連續單頻運轉。該類雷射器具有可長期穩定運轉、光束質量接近衍射極限、輸出線寬窄、頻率可調、相干長度長、噪聲低等特點。建議大力發展能滿足各種需求的、可作為各種高端儀器使用的高性能的全固態激連續單頻雷射器,改變國內用戶對此類器件完全依靠進口的局面,為提高原始創新性研究工作提供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性能全固態連續單頻雷射器。

  2、紅、綠、藍雷射器

  高功率、高效率、高光束質量的紅、綠、藍雷射器,在醫療、科研、通訊、、文化娛樂等領域中均有重要的應用。建議充分挖掘市場潛力,以重大應用為牽引,開展雷射頻率變換技術中的優質非線性晶體、固體雷射系統的關鍵元器件、產品化過程中的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研發和生產工藝的研究。

  3、高平均功率短脈衝全固態雷射器

  高平均功率短脈衝全固態雷射器技術室指平均功率為幾十瓦至幾百瓦量級、脈衝寬度為亞納秒至飛秒的全固態雷射技術,具有高峰值功率、高能量、高光束質量的特點,對國民經濟、國防等方面均產生巨大的影響。建議加強關鍵技術研究工作,提高中高功率短脈衝雷射產品的整體性能。

  4、全固態雷射器泵浦源與材料

  泵浦源和材料是固態雷射器的重要基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雷射器的性能,其水平的高低也反應我國基礎工業的材料水平。建議加強高功率半導體雷射器電光轉換效率研究,支持雷射陶瓷和光纖雷射材料的研究,支持用於雷射製造的高光束質量半導體雷射器的研究。解決困擾我國高端產品用雷射配件問題,如高電阻率的晶體,準位相匹配非線性材料的批量製備等關鍵問題。

  為加快發展我國全固態雷射器技術,推進雷射技術應用的步伐,在不太長的時間內趕上或接近發達國家的水平,提出以下幾項政策性建議:

  1、建議國家科技部全面制定和完善全固態雷射技術總體發展計劃;

  2、理順全固態雷射發展的組織協調關係,建議國家科技部成立相關的工作協調小組;

  3、加大投資力度,突破關鍵技術,掌握核心工藝;

  4、制定和國際標準接軌的全固態雷射產業的標準,健全相關政策、法規和稅制。

        相關內容連結:   高功率全固態綠光雷射技術研究進展

相關焦點

  • 解析國內外全固態雷射器 中科聯碩項目進展順利
    作為泵浦光源將是泵浦全固態雷射器的核心器件,是一種高光-光轉換效率(大於30%)的高功率泵浦全固態雷射器的商用半導體雷射光源模塊,是替代燈泵浦雷射器的理想產品。目前,國外半導體雷射器單根光纖耦合模塊的最高研究水平是耦合進入1個芯徑400μm,輸出功率200W。
  • 福建物構所全固態雷射器研製取得重要進展
    中科院福建物構所林文雄研究員主持的省科技重大專項專題「千瓦級全固態雷射器的研究開發與應用」,在高功率全固態雷射系統研製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    在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和國家863計劃項目的支持下,林文雄研究員領銜的項目組通過P偏振態控制及環形分布式緊湊泵浦,解決了全固態雷射器92.7%高效泵浦耦合模塊關鍵技術;採用改善泵浦均勻性和熱控管理,獲得了單級1920W的功率雷射輸出,電光轉換效率達到23%;完成了高效多級放大及光束質量控制技術研究,獲得了5105W功率雷射輸出,電光轉換效率達到23.2%,與日本東芝報導的同類雷射國際最高指標
  • 淺談全固態雷射器的研發與應用概況
    雷射的應用使得我們的生產技術、醫療技術等都獲得了新的發展。其作用不僅僅體現在生產經濟領域,還體現在國防軍事領域,為此,世界各國都致力於加強對雷射的研究。全固態雷射器最為近年來新興的雷射器,只有半個世紀的發展史,但是卻在雷射領域佔有重要地位。
  • 全固態雷射器成行業關注焦點!
    近日,由863計劃新材料領域新型電子材料和器件主題專家組主辦,國家半導體泵浦雷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籌)和國家光電子晶體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承辦的「新型雷射材料、器件與全固態雷射器產業化關鍵技術研討會」在山東省青島市成功召開。
  • DUV-DPL(全固態深紫外雷射器)
    在2009年4月9日召開的「2009中國科學儀器發展年會」上,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許祖彥院士作題為「DUV-DPL」的大會特邀報告,DUV- DPL為全固態深紫外雷射器。
  • 國內半導體雷射器公司排行
    半導體雷射器是成熟較早、進展較快的一類雷射器,由於它的波長範圍寬,製作簡單、成本低、易於大量生產,並且由於體積小、重量輕、壽命長,最主要應用領域是Gb區域網。 半導體雷射器的應用範圍覆蓋了整個光電子學領域,已成為當今光電子科學的核心技術。
  • 國內光纖雷射器市場現狀分析:同質化初現?
    市場遠未達到飽和  他分析說,對於脈衝光纖雷射器,從市場應用來看,輸出平均功率在數十瓦、脈衝寬度數十納秒的脈衝光纖雷射器在雷射打標市場已佔據主導地位;但用於雷射清洗的大脈衝能量光纖雷射器和用於精細微加工的高峰值功率超短脈衝光纖雷射器,目前國內仍處於研究開發階段,產業化發展有待進一步提高。
  • 高亮度固體雷射器技術發展研究
    本文從高亮度固體雷射器的宏觀需求出發,梳理國內外具有代表性的、體現前沿水平的高亮度固體雷射器技術及其發展趨勢,提出實現兆瓦級以上功率雷射輸出的優選技術路徑,針對領域發展瓶頸論證關鍵技術及其攻關路徑,還就我國高亮度固體雷射器領域的未來發展提出對策建議。
  • 我國紫外雷射器關鍵技術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十二五」863計劃新材料領域「紫外雷射器產業化關鍵技術及應用」課題和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承擔的「深紫外雷射器及人工晶體關鍵技術」課題取得重大進展,於近期通過了課題技術驗收。
  • 中科院研發新型紫外非線性光學材料或將提升全固態雷射器的輸出
    全固態雷射器輸出紫外雷射的核心元件,紫外雷射輸出主要由晶體折射率實現。為探索新型四倍頻,研製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是關鍵。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團隊以KBBF晶體為原型,用Zn替換KBBF晶體中的Be使該材料無毒性,成功製造出了一種無毒、無層狀習性的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
  • 【中國科學報】長春新產業:做半導體泵浦雷射器領航者
    自成立以來,他們承擔並完成了國家「863」計劃、火炬計劃、科技支撐計劃、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國家計委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及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高技術產業發展專項等多項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取得了31項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成果,獲得雷射器件和雷射技術領域專利40多項,開發的紅、綠、藍、黃和全色雷射器技術指標處於國際先進水平並成功實現產業化,生產機型從兩類兩規格發展到現在的四大類幾十種規格
  • 中科院半導體所與丹陽籤署全固態雷射器項目合作協議
    根據中國科學院「加強與地方合作,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時期辦院方針,為促進中科院半導體所與地方經濟發展的有機結合,加快半導體所科研成果的轉化和院地資源優勢互補,8月3日,「中科院半導體所—丹陽市人民政府/全固態雷射器項目合作協議」籤字儀式在半導體所舉行。
  • 深紫外全固態雷射器通過驗收 中國成唯一能實用化製造國家
    9月6日,由中國科學院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深紫外固態雷射源前沿裝備研製項目」在北京通過驗收,使我國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製造實用化、精密化深紫外全固態雷射器的國家。我國科學家已應用該系列裝備在石墨烯、高溫超導、拓撲絕緣體、寬禁帶半導體和催化劑等領域獲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使我國深紫外領域的科研水平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 中國深紫外固態雷射器領先世界:全球獨此一家
    9月6日,由中科院承擔的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製項目——「深紫外固態雷射源前沿裝備研製項目」通過驗收,驗收委員會給出了如是評價。該系列前沿裝備中的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與器件平臺、深紫外全固態雷射源平臺,以及基於這兩個平臺研製的8臺新型深紫外雷射科研裝備各項既定目標全面完成,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製造實用化深紫外全固態雷射器的國家。
  • 雷射二極體泵浦固體雷射器的發展與應用
    Chesler和Singh給出端面泵浦雷射器在多橫模和單橫模工作狀態下的理論模型,並在假定均勻泵浦的前提下求得的理論泵浦閾值與實驗結果基本符合。1976年,實現了用超發光二極體端面泵浦的Nd:YAG雷射器在室溫下連續運行。20世紀80年代以來,半導體雷射器及其陣列的研究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極大的推動了固體雷射器件、技術和應用的發展,並帶動了固體雷射器的全面復興。
  • 光纖雷射器噪聲抑制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空間雷射信息傳輸與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在光纖雷射器頻率噪聲抑制研究中取得進展,基於腔內光學負反饋效應成功將單頻光纖雷射器的低頻頻率噪聲抑制至熱噪聲極限。該技術有望克服傳統雷射器頻率穩定技術複雜昂貴的限制,有效推動低噪聲單頻光纖雷射器從實驗室環境走向雷射雷達、光纖傳感等工業應用領域。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光學快報》(Opt.Express)。近年來,隨著雷射頻率穩定技術的迅速發展,低噪聲單頻光纖雷射器廣泛應用於光原子鐘、引力波探測等科技領域。
  • 全固態鋰電池的產業化現狀如何?
    早在1978年Michel Armand首次報導了固態金屬鋰電池的相關研究,隨後40年內固態鋰電池被全球廣泛研究,固體電解質離子電導率低,界面相容性差等技術瓶頸制約了商業化進程,全固態鋰電池的研究停滯於20世紀末,2007年開始,全固態鋰電池的研究開發復甦,2017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論壇上,業界預計2020-2025年全固態鋰電池有望實現小批量生產。
  • 光纖雷射器噪聲抑制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中科院空間雷射信息傳輸與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在光纖雷射器頻率噪聲抑制研究中取得進展,基於腔內光學負反饋效應成功將單頻光纖雷射器的低頻頻率噪聲抑制至熱噪聲極限
  • 上海科學家提出基於全固態雷射器的諧振光束實現無線充電的新方案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發展,物聯網設備的電量供給成為了制約物聯網發展的障礙之一。物聯網設備的電池容量和供電之間的矛盾也愈加顯著。因此,為物聯網設備提供隨時隨地無線能量傳輸的技術受到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 全固態鋰金屬電池近期研究成果及國內電池供應商布局
    2016年Bollore集團與法國雪鐵龍集團合力推出世界上第一臺使用鋰金屬固態聚合物電池的乘用車後,豐田、松下、三星、三菱以及國內的寧德時代等電池行業領軍企業都已經積極布局固態電池的儲備研發。在2017年2月20日四部委印發的《促進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中,明確指出到2020年,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要達到300Wh/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