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行時,很多人都會選擇乘坐火車或者是高鐵。相信細心的乘客就會發現,火車上的座位都是一面朝前,一面朝後,乘客是面對面坐著的。而高鐵則不一樣,座位都是朝一個方向,朝著列車行駛的前方。為何火車的座位和高鐵的座位設計不一樣呢?有3個原因。
首先,我國人口基數又比較龐大,足有14億人口,而火車又是我國目前普及率最廣的大型鐵路運輸工具,全國大多數城市都開通了火車,乘坐火車的乘客數量非常之多。特別是節假日就可以看出來,火車上密密麻麻都是站的人,很多時候一票難求。
之所以座位面對面設計,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可以極大地節省車廂內部空間。因為座位面對面設計,相當於兩個人在使用一個座位靠背,相比獨立的座椅靠背,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節省很多成本,還可以節省很多空間,塞下更多的座位。舉個例子,火車硬座車廂座位一般是108個或者118個,而高鐵車廂一般是80個座位或者90個座位。
其次,火車是從西方傳過來的,火車在西方國家還沒有出現時,那時候歐洲也是用馬車拉人,而馬車上的座位就是面對面的。後來隨著火車的出現,也延續了座位相對而坐的這個傳統。我國的火車,開始也是引進的,所以座位也是面對面的。而高鐵出現的時間比較晚,當時高鐵是採用的飛機上的標準,所以都是統一朝著前方的。
最後,因為火車體型比較巨大,是不能像汽車一樣到達終點後可以掉頭的,只能在火車尾部掛一個車頭,然後再開回去。然而,如果火車上的座位都是朝著一個方向的話,那麼就會出現這樣一個情況,火車在折返時,火車上的乘客都是背面向著火車行駛的方向,就像是大家都在倒退一般,比較奇怪。而面對面的設計就會不一樣,總會有一邊的乘客時順著火車前進的方向。
高鐵上的座位之所以是朝著一個方面,主要是因為高鐵上的座位是可以轉向的,到達目的地之後,返回時將座位旋轉到另外一邊就可以了,而火車上的座椅是沒法旋轉的。
正是因為這些因素,所以火車上的座位是面對面地,而高鐵的座位則始終是朝著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