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節假日出門旅行已成為很多人主要的休閒方式之一。那說到出門就離不開交通工具,在交通工具越來越發達的今天,我們出門選擇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汽車、火車、高鐵、動車、輪船、飛機或自駕遊等等,在這些眾多的交通工具中,要說誰最受遊客的歡迎,非火車莫屬。相較於其他交通工具而言,坐火車旅行,不僅安全,而且還可以領略沿途的風景,關鍵是票價還很便宜經濟實惠,所以受到了眾多遊客的喜歡和追捧。
在中國,對於中國人來說,火車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它還承載了大多數人對遠方最初的嚮往,是它讓我們第一次有了對遠方與背井離鄉的概念。對於很多人來說,火車象徵著一個希望,它代表了旅行的浪漫以及對遠方美好的期待,因此很多人對火車都有種莫名的情感。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關於火車座位的話題,坐了這麼多年的火車或高鐵,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火車的座位都是面對面,而高鐵和動車卻朝前呢?主要原因有三,看完你就明白了。
第一個原因,提高空間的利用率,增加載客量。火車的座椅採用面對面布局,兩個人共用一個靠背,相比一個人一個靠背更節約空間,同時也節約了設計成本,這樣設計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能裝下更多的座位。就拿火車硬座來說,正常一節硬座車廂定員是118人,每排分3+2布列的形式,類似於高鐵二等座,而一節高鐵或動車的二等座車廂,設計也是採用3+2座位布局,但定員則只有85人,比火車少了33個坐席。可見採用座椅對坐,可提高空間利用率,從而提升運載能力。
第二個原因,火車不能掉頭。估計有些小夥伴們還不知道,當火車到達終點站後,折返時是不能掉頭的,要折返需在車尾部掛上車頭再繼續行駛。如果火車都是順座的話,想像一下,整列車的人都背對車頭而坐,那感覺就太不爽了,所以採用對坐,也是為了保證列車折返時不會出現全車人都背對車頭而坐的囧境。那為什麼高鐵和動車可以順座呢?那是因為高鐵和動車的座椅是可以180度旋轉的,當列車到達終點站後,列車員都會把座椅調頭,朝著列車運行的方向。
第三個原因,沿襲國外的火車設計。最早歐洲的客運馬車是面對面坐的,如今大家所看到的火車車廂設計就源於歐洲的客運馬車,即兩排座位面對面而坐。之後出現的火車車廂,設計方式等於把多個馬車車廂串聯起來,形成了一個個的包間,再後來,從包廂式演變為全通式車廂,車廂裡的座位則一直延續了相對而坐的傳統。而現在的高鐵和動車的車廂座位設計更多的是參考的飛機的設計,順著一個方向,其舒適性大大提高。
當然了,除了以上三個主要原因外,火車座位設計成面對面,中間還設有一小桌子,也是為了方便大家一起吃喝嘮嗑的,畢竟火車更加適合長途旅行。如今乘著火車去旅行,已成為了很多年輕人嚮往的一個夢。買一張靠窗的座位,白天看窗外風景,夜晚聽聽手機音樂,還有對面坐著饒舌的阿姨或大叔,間或傳來孩子的哭聲,列車員偶爾推著車子吆喝叫賣,這個場景,這個情調,才叫旅行嘛。或許這個場景有些人覺得有點厭惡,但對於愛旅遊的人來說,坐著火車去旅行已然是一種享受,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