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記者 石磊磊/文 毛朝青/圖 實習生 李思蒙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福州的夏季,不少市民家中陽臺的陰涼處,常常會看到長著上百隻腳的蟲子在「散步」。有的是帶毒的蜈蚣,有的卻是吃素不咬人的馬陸,還有長著細長腳的蚰蜒(yóu yán)。絕大多數市民都會被它們的醜陋長相嚇到。今天的《談天說地》,就來聊聊這些百足蟲。
蚰蜒的腳很細很長
馬陸腳最多
蚰蜒跑得快
省林業科學院的宋海天老師介紹,馬陸和蜈蚣在福州市區比較常見,但外觀上是有區別的。有毒的蜈蚣,一節只有一對腳,而馬陸則有多對;體形上,馬陸身體是圓筒形的,而蜈蚣則是扁平的。
馬陸和蜈蚣的食譜也是有區別的。馬陸屬於倍足綱節肢動物,種類有很多,它們「吃素」,福州市區的大多數馬陸,以枯枝落葉為食,對維持生態平衡有一定作用。它也被視作比較溫柔的動物,只不過成群出沒時,比較嚇人。
蜈蚣則是肉食性動物,食譜範圍比較廣泛,尤其喜歡捕食各種昆蟲。
而市民姚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的南平老家中,常常會出現一種「百足蟲」,它的學名是蚰蜒。
蚰蜒與蜈蚣是近親,都是唇足綱節肢動物。蚰蜒黃褐色,比普通的蜈蚣小,觸角和腳部很細很長,「跑步」的速度遠快於馬陸和蜈蚣。
金庸小說中
最搶鏡的動物
在金庸的小說中,蜈蚣可能是露臉最多的動物,它常常伴隨著用毒高手一起登場。當《笑傲江湖》《碧血劍》中五毒教教主登場時,作為「五毒」之一的蜈蚣,一般會打頭陣,成為標配。而《倚天屠龍記》的王難姑、《飛狐外傳》的程靈素,如果用不好蜈蚣,都不敢稱自己是用毒解毒的高手。
在《天龍八部》中,蜈蚣是「炮灰」般的存在,段譽誤服蜈蚣,印證了自己的百毒不侵;阿紫捕捉蜈蚣,用神木王鼎練功,無意中,卻成就了遊坦之的絕世武功。
蜈蚣戲份最多的一次,是在《神鵰俠侶》中,洪七公和歐陽鋒在華山決鬥前,洪七公用死公雞引誘蜈蚣,洗淨油炸,和楊過一起享用了百條油炸蜈蚣。
冷知識
蜈蚣與雞
生性相剋?
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在農村,為了引出蜈蚣,他們會取雞血,因為雞和蜈蚣是生性相剋的動物。在雞和蜈蚣的鬥爭中,最著名的一戰出現在《西遊記》中,作為二十八星宿之一的昴日星官,是一隻「大公雞」,其眼中煉出的繡花針,幫助唐僧師徒制服了蜈蚣精「百眼魔君」。
動物專家表示,沒有證據表明,在雞和蜈蚣的爭鬥中,誰有必勝的把握。至於民間傳說和小說中雞能誘出蜈蚣的說法,或許有一定科學依據,畢竟蜈蚣是食肉動物。
小貼士
被咬後這樣處理
市民要趕走家中惱人的蜈蚣,可以使用一些滅蟑螂的藥劑,噴灑在陰溼的角落。在福州的公園景區中,沒有人會刻意誘殺蜈蚣,因為它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不過,被蜈蚣咬傷還是有一定風險的,福州市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李睿建議,如果被蜈蚣咬到了,一般是用鹼性的液體先衝洗,然後去醫院,醫生會根據局部和全身的症狀再做處理。
今天及未來兩天福州天氣
7月26日 雷陣雨轉陰
27℃~35℃
7月27日 中雨轉小雨
26℃~34℃
7月28日 雷陣雨轉多雲
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