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動用大型斷裂鉗才取下來……
最近氣溫高溼氣重,正是蜈蚣出沒高峰期
市中醫院前天一晚就接診六個蜈蚣咬傷病例
記者 俞茜茜 董呂平 通訊員 徐尤佳
78歲的沈阿姨家住在小和山附近,前天晚上,她9點多上床睡覺,到了10點半左右被疼醒了,才發現左手腫得厲害!
於是她去了家附近的醫院,但醫院沒辦法處理。昨天凌晨1點半,沈阿姨又轉到了市中醫院。
到了醫院後,沈阿姨腫脹加重,身上也有了過敏反應,醫生觀察了一下傷口,發現有兩個牙印,根據經驗判斷,可能是蜈蚣咬傷的。
「我們接診後,馬上給她用上清熱解毒、抗過敏的外用和內服藥物,但是左手無名指上的那個白金戒指,還有手腕上那個玉鐲子勒得緊緊的。」接診的皮膚科寧維翾醫生說,當時真的很擔心,戒指不及時拿下來,局部皮膚會壞死。
後來,急診室醫生建議,撥打119試試。
凌晨2點18分,西湖消防接到報警,4分鐘後,消防員就趕到了醫院。
消防到場時,沈阿姨正在打點滴。消防說,她整個左手腫得確實厲害,手指頭都充血了,特別是戴戒指的手指,越卡越緊。
出警的西湖消防中隊長助理闞勁鋒和另一位班長齊心合力,一人使用大型的斷裂鉗,一人幫忙將鉗口固定在戒指位置,「先用棉棒將戒指稍微撬出一條縫隙,好讓鉗口能夠夾得住戒指,幾分鐘後就剪下來了。」
至於沈阿姨戴著的那個玉鐲子,醫生則動用了一次性手套和肥皂水,費了一番周折後才取下來。
昨天下午3點多,皮膚科醫生任金平正在為沈阿姨檢查傷口。我們看到,沈阿姨被蜈蚣咬到的手指已經消了腫,身上的紅疹和風團也已消退下去。醫生說,估計三五天後就可以出院。
最小的才4歲
前天一晚上六人被蜈蚣咬傷
寧維翾醫生翻著接診登記說,僅前天晚上,醫院就接診了六個被蜈蚣咬傷的病例,4女2男,最大的是78歲的沈阿姨,而年紀最小的是一個4歲的男寶寶。6個患者中,有的在家裡看電視給咬,有的坐在汽車上被咬。
寧醫生說,蜈蚣與蛇、蠍、壁虎、蟾蜍並稱「五毒」,並位居五毒之首。
蜈蚣是蠕蟲形的陸生節肢動物,屬節肢動物門多足綱。蜈蚣的身體是由許多體節組成的,每一節上有一對足,所以叫做多足動物。白天它們隱藏在暗處,晚上出去活動,以蚯蚓、昆蟲等動物為食。
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蜈蚣具有熄風止痙、解毒散結、通絡止痛的作用,主治中風、驚厥、破傷風、結核、燙傷、瘡瘍腫毒等,甚至還具有抗腫瘤作用、止痙作用,但其本身也有毒性。
蜈蚣的第一對腳呈星鉤狀,鉤端有毒腺口,毒腺會分泌無色透明的黏稠液體,即為蜈蚣毒素,螫傷局部可致紅腫、灼痛同時產生淋巴管炎,但全身反應較輕,可出現畏寒、發熱、頭痛、噁心、嘔吐、脈搏增快、抽搐等,嚴重者甚至導致死亡。
靈隱、吳山、寶石山、嶽廟、葛嶺
這些景區蜈蚣出沒可能性大
每年4-10月,是蜈蚣等毒蟲的活躍時期,目前由於氣溫高、溼氣重,正是蜈蚣出沒活動的高峰期。
像一些格局較老、較陰暗潮溼的小區,特別是在水槽和下水道附近多為蜈蚣出沒區域,而像市區的一些新小區,蜈蚣則比較少見。
「蜈蚣喜歡出沒在潮溼的地方,近段時間市民去西湖景區遊玩要特別小心。」寧醫生提醒,像靈隱、吳山、寶石山、嶽廟、葛嶺等景區,環境比較潮溼,蜈蚣出沒的可能性比較大。相比而言,花港觀魚、柳浪聞鶯、一公園到六公園附近比較乾燥,蜈蚣出沒概率相對較低。
蜈蚣咬傷人的案例幾乎年年都有。根據快報往年報導,每年在7、8、9月多發。
2012年8月,住在寶石二弄的項大伯,在廚房燒飯,右手剛拿起灶臺上的抹布,大拇指就被咬了一口,一條蜈蚣從抹布裡爬了出來,大概10釐米長,一下就鑽到灶臺與牆壁的間隙裡,逃了。
2014年8月,魏女士來電說,爸爸85歲,住在一樓。凌晨1點左右爸爸睡覺時,忽然被蜈蚣咬了一口。他退休前是藥劑師,就沒有去醫院,馬上抹了點藥,後來沒有腫起來。
去年7月,家住大關的一位4歲男孩被蜈蚣咬傷。男孩家租住在一樓,晚上男孩睡在床上,突然小雞雞一陣疼,家人被男孩叫聲驚醒,在床上發現一條10多釐米長的蜈蚣……
前年7月,金華湯溪鎮68歲李阿姨在裡屋洗澡時,發現一條十多釐米的蜈蚣,她用光腳去踩,結果被蜈蚣咬傷。咬傷後,李阿姨去了鎮上醫院,可醫院沒有治療蜈蚣咬傷的條件,她只好忍痛回家,一家人求醫問友,到處尋找治療蜈蚣咬傷的秘方,三天共用了九種偏方。例如用酒精、公雞口水、紅花油、蠟燭灰、蛇油、醋泡大蒜、鴨蛋、指甲粉等,結果都沒效果,後來家人求助網上,說可以用魚腥草敷在傷口上,用後確實有點效果,疼痛感沒了,不過腫塊還在。
醫生說,這些偏方中除了魚腥草外敷有消炎作用,其餘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被蜈蚣咬後可先用老鹼肥皂清洗
菖蒲、艾葉、清涼油、風油精都可驅蟲
醫院皮膚科的王小勇副主任說,蜈蚣的毒性以酸性為主,被咬後會出現局部紅腫、疼痛、皮疹等現象,嚴重時甚至出現嘔吐、過敏性休克等症狀。一旦被蜈蚣咬傷,可以先用肥皂等鹼性物質清洗傷口,最好是那種老鹼肥皂,也就是俗稱的「臭肥皂」。
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咬傷,傷口出現紅腫熱痛都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受傷後避免劇烈活動,如能將受傷原因及時告知醫生,將有助醫生確定最有效的治療方案,這在急救中很重要。
「當然,預防也很重要。」王小勇說,一些比較潮溼的老小區居民,可以放一些菖蒲和艾葉在家中,能有效驅除毒蟲,也可以放置幾盒揭蓋的清涼油和風油精,或擺放一兩盆盛開的夜來香、茉莉花、米蘭、薄荷或玫瑰等植物,毒蟲會因不堪忍受它們的氣味而躲避。
此外,家中可備些治療毒蟲咬傷的藥,以備不時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