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天未露白,屋內仍是漆黑一片。一隻體長不超5釐米的蠍子,從地面慢慢爬到軟軟的床上,它觸到了人的肌膚。也許是興奮,它的尾巴不自覺地抖了一下……
昨日凌晨5時,彭州湯會菊母女被蠍子咬傷,叮咬處腫大疼痛。母女被送到醫院,讓醫生為難的是,蠍子咬傷病例太罕見,醫生只能為他們做應急處理。讓這對母女意外的是,這隻蠍子是鄰居所養,已經「失蹤」有一個月了。
湯會菊母女遭蠍咬的事,很快在鄰裡傳開,大家不由驚慌,如果中了蠍毒,應該怎麼辦?
驚嚇夢中被蠍子咬醒
昨日上午9時,省醫院普外科門診室外,48歲的湯會菊和其26歲的女兒莊元琴正在等待看診。湯會菊左手託著右手,右手手指還有明顯腫脹。回憶起被咬的那一刻,母女倆驚魂未定。
湯會菊一家租住在彭州市致和鎮一農家。昨日凌晨5時,還在睡夢中的莊元琴被一陣刺痛驚醒,一邊摸著左腮一邊喊母親。湯會菊起身開燈,發現一隻有腳、黑乎乎的東西在爬,以為是蜘蛛,於是用右手去拍打,沒想到被刺得連連甩手,甩開它時才發現是蠍子。
瞬間,湯會菊的右手和女兒的左腮開始腫脹、疼痛。湯會菊坐起來,大聲喊丈夫。丈夫過來後,「肇事」蠍子從床腳爬出,還大搖大擺地行走,最後被鞋底板打死。
驚訝不知蠍毒咋治療
被叮咬處持續腫脹、疼痛,一家人連忙用酒精清洗傷口,還用肥皂水浸泡患處。但腫脹並沒有消退,湯會菊用左手掐右手,右手居然沒有知覺。
母女倆很快被送到彭州市中醫院,「醫生一聽被蠍子咬了,愣了一下說沒聽說過,不曉得咋治。」湯會菊說,醫生迅速為他們聯繫車子轉到省醫院,一路上還輸了液。
到省醫院後,急診外科醫生查看了傷口,建議他們坐下觀察,併到皮膚科看門診。皮膚科主任李靈說,蠍子咬人臨床上非常少見,建議先觀察看有無全身症狀,可適量用一些藥緩解。
蠍子哪來的>>>
樓上鄰居 養了千隻蠍
昨日下午1時許,天府早報記者來到湯會菊家,母女倆已經從醫院回到了家中。湯會菊說,她知道鄰居家養有蠍子,就在頂樓上。
頂樓是一個有屋頂的平臺,左側整齊放著8個紅色塑料大盆子,裡面不規則地放著一些裝蛋的盒子,湊近一看,盒子上就有蠍子在爬動。蠍子體長不過5釐米,體表呈淡黃色,尾部深褐色。養蠍子的塑料盆敞放著,盆高不過20釐米,讓人不寒而慄。
下樓後,記者找到了養蠍人韋連全。「蠍苗是從武漢弄回來的。」韋連全說,幾個月前,他從武漢弄了1000餘只蠍苗回來,「養四五個月就是成蠍了,廠家要回收的。」 韋連全說,蠍子不會往外爬,也爬不出光滑的塑料盆邊。至於為什麼會有蠍子傷人事件?韋連全回憶,一個月前他整理蛋盒時,不小心弄出了兩隻蠍子,其中一隻怎麼也沒找到,「沒想到會爬那麼遠,還傷了人。」
韋連全已經想好了,湯會菊母女的醫藥費由他全部承擔。為避免出現第二次蠍子傷人事件,他還決定搬回老家養蠍。
蠍毒嚴重嗎>>>
昆蟲專家
肥皂水消毒即可
養蠍人韋連全說,他在養蠍之前已經調查過了,這種蠍子毒性不大,被咬後只需泡一泡肥皂水,幾個小時後毒性就會消失。這個說法是否正確呢?
天府早報記者採訪了華西崑蟲博物館館長趙力。他依據描述判斷,咬人蠍的品種是東亞鉗蠍,這種蠍體形不大,毒性也不算強,一隻蠍的毒性與一隻馬蜂差不多。
趙力介紹,中國只有15種蠍。四川省內大部分的蠍都為人工養殖,廠家用於提取蠍毒,「蠍毒的應用範圍很廣,對癌症、皮膚病等都有效果。」蠍子一般適宜在25℃—30℃的環境下生存,所以眼下的四川氣候正適宜它生存,而一到冬天如果沒有保溫措施將會被凍死。
趙力說,蠍子咬人後,可用肥皂水消毒。如果是東亞鉗蠍,就算不用任何藥物,10天後毒性也會完全消失,不會有後遺症。
新聞延伸>>>
人工養蠍存在管理「真空」
韋連全養了上千隻蠍子,但未見他辦理養蠍相關手續。養殖蠍子,需要辦理手續嗎?天府早報記者諮詢了成都市林業局野保處,該處工作人員介紹:蠍子不屬於保護物種,不過經濟效益很好。養殖蠍子,沒有明文規定一定要辦手續,「我們曾經為一位養殖戶辦理了《訓養繁殖許可證》,僅此一位。」
在養殖戶辦理此證時,工作人員會上門查看養殖場地,並告知安全養殖須知等。不過,多數養殖戶沒有辦理手續。養殖蠍子的條件要求也不高,「一個盆子就行。」蠍子養殖的管理,目前還處於真空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