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3 15:23:22 來源:淮河晨刊
穿鞋子走動的噠噠聲、拖椅子的滋啦聲,小朋友跑動、跳繩的砰砰聲……每當夜深人靜你想安靜的睡覺時,或是早上五六點鐘還沒起床時,樓上總是傳來這...
穿鞋子走動的噠噠聲、拖椅子的滋啦聲,小朋友跑動、跳繩的砰砰聲……每當夜深人靜你想安靜的睡覺時,或是早上五六點鐘還沒起床時,樓上總是傳來這樣的聲音,你會怎麼辦?
很多人遭遇過樓上鄰居早晚聲音太大的情況,有些人選擇忍讓,有些人選擇溝通,而最近我市某小區的一對住在樓上樓下的鄰居,選擇了在天花板上安裝震動馬達「以暴制暴」,雙方還因此鬧上了法庭。
樓上鄰居太吵 擾亂正常休息
黃先生(化名)一家三口住在2樓,樓上住著一對年輕夫妻帶著一個正在上幼兒園的孩子。每天中午和晚上黃先生一家都能聽到樓上發出拖桌椅摩擦地板的刺耳聲音,小孩在地板上奔跑玩耍拍球跑動開玩具車的聲音,大人穿著類似木屐的拖鞋無休止地走來走去的聲音。
2014年,黃先生的女兒正在上高中,需要安靜的環境晚上學習。黃先生作為家裡的頂梁柱,因為從事電力維修行業,也需要有良好的睡眠,以保證白天有充沛的精力,工作時不至於出現差錯,危及生命。黃先生及家人找到樓上,與對方溝通,希望對方在家時能多注意些,聲音儘量小一些,特別是午休及晚上的時候。起初雙方態度都很好,樓上也表示會多注意。
可在黃先生看來,樓上產生的噪音一直都在,嚴重幹擾了其家人的正常休息。每當聽到樓上傳來的噪聲,黃先生就氣不打一處來。多次給對方打電話、發簡訊、微信。雙方的言辭也從禮貌變為了「一言不合就開罵」。
買來震動馬達 安裝在臥室天花板上
2015年2月份,黃先生生病住院,醫生診斷其為腦梗死。出院時,醫生再三囑咐黃先生需要保證良好的睡眠,避免情緒有較大的波動。黃先生認為,自己得病跟樓上有很大的關係,心裡的怨氣就更多了。
黃先生向物業投訴,向社區反映,還報了警,但樓上的噪音還是存在。「不讓我們休息好,你們也休想休息。」抱著這個想法,2015年12月份,黃先生買來了震動馬達,裝在了臥室的天花板上,正對著樓上的床下。每當聽到樓上有聲音時,黃先生就開啟震動馬達。
樓上認為,樓下半夜開動震動馬達,將其吵醒,導致其身體極度疲勞,神經衰弱,也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健康。他們選擇跺腳、在樓上蹦等方式抗議。
今年1月份樓上忍無可忍報了警,有木工到樓上查看,認為樓上地板之所以發出各種聲音,跟安裝不當有關,想要避免噪音打擾樓下,可以拆除地板重新安裝。
樓上認為,拆除地板重新安裝耗時耗材,他們不可能做到。黃先生則認為,樓上不拆除地板,他就不會拆除震動馬達。雙方調解不成,近日樓上將黃先生告上法院。
法院調解 樓下拆除震動馬達 樓上鋪上地毯
蚌山區法院法官了解到,噪音問題困擾兩家很長時間,矛盾激化。樓下認為,之所以裝震動馬達是對方有錯在先,自己忍無可忍。樓上也覺得委屈,自己已經很小心翼翼儘量減少噪音,約束孩子在家玩耍的時間,換地板對於他們而言不太現實,樓下安裝震動馬達屬於「報復」。
法官耐心細緻地做調解工作,只有雙方各讓一步,才能還雙方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最終樓上同意在家裡鋪上地毯,換上合腳的毛絨拖鞋,午休期間及晚上10點以後儘量避免房屋出現噪音影響樓下休息。樓下也同意將家中臥室的震動馬達拆除。
網上賣震動馬達的不少律師說法:擾民應該通過合法途徑阻止
2016年12月28日下午,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有數百個類似的震動馬達,售價從200多元到1000多元不等,有賣家直接表明「反擊噪音神器」。從圖片上看震動馬達相當於一本書大小,累計評論和成交記錄都不少。不少買家評論說「使用效果『槓槓』的!」有買家評論「太好用了,聲音挺大的,氣得樓上直跺腳,他們終於肯修自家的冰箱了。」
銷售這種震動馬達的店家所在地,多在廣州、深圳,記者在網上並未發現有蚌埠的店家銷售該設備。
有市民質疑,銷售和使用這種設備是否合法?市民蘇先生說:「雖然對方有錯在先,但使用這種設備明顯是在報復,也是一種擾民行為。」蘇先生擔心這種設備會被拿來做非法用途。
展翔律師事務所的陳律師表示,若該設備的生產和流通都沒有產品批文和許可證,那麼使用和銷售這種設備都是違法行為。陳律師解釋,即使鄰居擾民不對,也不能是自己擾民的合法理由,法律不支持互相報復,對別人擾民應通過合法途徑制止。如果使用這種產品造成樓房損壞或對他人造成幹擾,使用者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本報記者 陳豔春
責任編輯:祁夢寶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