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一業主因樓上太吵持鐵錘狂砸大門,多次扔雞蛋潑大醬,樓上業主...

2021-01-10 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遼寧瀋陽。據遼瀋晚報報導,一居民樓的5、6樓業主因噪音問題產生矛盾,市民王女士稱自從今年10月中旬,樓下鄰居已經多次向自己家門上扔雞蛋、潑大醬,還手持鐵錘對著門一通猛砸。

王女士表示,起因是10月家中小孩弄掉東西出了聲響,引發了樓下不滿,隨後愈演愈烈。自己一共報過4次警,屬地派出所民警多次上門調解無果。

王女士表示,如果還是因為10月份的不愉快,可以向5樓業主再次表示道歉,只要鄰居保證不再發生過激行為。

延伸閱讀:

年輕媽媽上網求助:我們已經很小心了,但樓下鄰居還是裝了震樓神器

一位網友在19樓網站發帖,說自己遇到一件難事,樓下人家裝了「震樓器」,一個星期了,每天晚上從8點多一直震到凌晨1點……發帖人陳女士,90後,來杭州10多年,上大學、上班、安家、結婚、生子,今年買了新房,正在裝修,現在和老公臨時租房住。夫妻倆白天都上班,3歲寶寶婆婆在帶。

資料圖 張群琛 攝

今年7月,陳女士搬進現在的出租房。入住第二天一早,有人敲門。

打開門,三十來歲一個男的,說自己是樓下鄰居,「他說我們家太吵了,讓我們安靜點。」

「當時他態度還好,講話比較溫和,我有些過意不去,家裡有個娃,正是喜歡跑來跑去的年紀。我就一直說不好意思,以後會注意的。」

陳女士說,從此她對寶寶多了要求,教導她積木玩具收納好,不可以亂扔,在家也不要跑跑跳跳。和老公、婆婆也說了,搬桌子挪凳子都注意點,儘量少摩擦。

「我自認為已經很小心了,」陳女士說,「沒過兩天,一家人正在吃午飯,又有敲門聲。」還是樓下鄰居,「他說你們太吵了,剛剛一直在拉動凳子。」

「我解釋剛拉椅子吃飯呢。沒想到對方說『我要去投訴你們。』我也有點來氣,這麼小心翼翼了,正常居家過日子,一點聲響就要投訴。我回了句,我們已經很盡力減少噪聲了。我老公也說了句,你要投訴就去吧,我們是很正常的居家過日子。」

「那個男的當時也沒多說啥,就自己下去了。我事後反思,當時語氣確實有些強硬。」

陳女士說,接下來的生活,她還是讓家人儘量小心,吃飯挪凳子,儘量抬起來,小孩玩耍儘量引導到爬行墊上。

「孩子最鬧是晚上七八點鐘,我和老公下班回來,小孩子會比較興奮,做遊戲啥的會有較大的動靜。9點過後,孩子基本上就要睡覺。10點之後就從來沒有吵鬧的情況。」

陳女士說,過了4個月,噩夢來臨了。「上周四晚上,我還在公司加班,我老公發微信給我說,貌似樓下鄰居在用震樓器震我們。」

震樓器?陳女士第一次聽說這東西,還上網查了一下。

當天陳女士意外加班到凌晨,回家快1點,並沒聽到樓下動靜。第二天她正常下班回家,晚上7點多,「樓下震樓器已經開了,站在地板上,很明顯感覺到地板的震動。咚咚咚,一聲接一聲,聽著讓人心煩。」

陳女士說,接下來幾天,沒有一天消停的,差不多晚上8點開始,有兩天一直震到凌晨1點多。

「每晚睡覺的時候,女兒總是要問我,『媽媽,是什麼聲音,好吵啊,是洗衣機轉動的聲音嗎?』我哄她睡覺,告訴她是的。」

震樓器震的位置是在陳女士婆婆的房間,「婆婆年紀雖然不大,但她晚上睡眠很淺,前兩年幫忙帶小孩,夜裡總要起來,養成了習慣。晚上有點動靜她就要醒來,這些天她被吵得都睡不好。昨天說頭暈,站不起來,她白天還要帶孩子呢。我也實在沒辦法忍受了……」

我在網上看了下,賣震樓器的商家很多,價格從八九十元到一兩百元不等,賣家很多,買家也很多。

對我提出去現場採訪的要求,陳女士有些猶疑,說家裡有老有小,肯定不想把事情搞大,也沒想過「曝光」或者報警,網上發帖訴訴苦,也是想求助大家,有沒有更合適的解決辦法。

陳女士的煩惱,這些年屢見不鮮。

震樓器其實是一種振動馬達,工業上用來振動篩分,大概四五年前,被人為「開發」出震樓功能。網上檢索「震樓器」,案例很多,全國各地都有。

「男孩每天晚上跳繩,樓下夫婦多次溝通均無果,買來震樓器以牙還牙……」

「樓下要求9點後,不能走路和看電視,樓上不改被震樓器騷擾……」

「青島兩鄰居鬥氣,半夜開震樓器,整棟樓都跟著遭殃……」

我搜集分析了很多「震樓器」事件,發現有幾個共同特點:

1.樓上人家大多有小孩,特別是三四歲到七八歲的孩子。孩子活潑好動,不光經常跑來跑去,還很難人為約束。

2.發生矛盾後,都是樓下先找樓上反映情況,但當他們發現事情並沒有得到有效改善時,矛盾衝突加劇。而樓上住戶面對媒體和警方時也覺得委屈,說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我們是正常生活啊……」,而樓下認為樓上的「正常生活」對他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嚴重侵擾。

3.「震樓神器」一出現,雙方地位馬上轉換,這下輪到樓上受不了,著急上火,很多人選擇投訴或報警。

4.關于震樓神器的公開報導,基本都集中在最近兩三年。在它出現之前,樓下完全處於弱勢地位,可以說對樓上幾乎毫無辦法——這可能也是「震樓神器」一經面世就迅速風靡,這兩年案例急劇增多的主要原因吧。

5.警方上門除了了解情況和調解,基本都會沒收「震樓器」。因為安裝震樓器是非常明確的違法行為。《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規定,製造噪聲幹擾他人正常生活,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原標題:上下樓因噪音產生矛盾 樓下業主多次持鐵錘狂砸樓上大門)

來源:綜合@青蕉視頻、都市快報

流程編輯:u010

相關焦點

  • 樓下鐵錘砸門、扔雞蛋、潑大醬……樓上4次報警!「好鄰居」因噪聲...
    5樓業主多次上6樓鄰居家鐵錘砸門、潑醬、扔雞蛋「我實在受不了了,我家孩子才3歲半。」住在6樓的王女士告訴記者,自從今年10月中旬,樓下鄰居已經多次向自己家門上扔雞蛋、潑大醬,還手持鐵錘對著門一通猛砸。12月15日,記者來到王女士家採訪,還看到防盜門上有被鐵錘砸過留下的痕跡。
  • 樓下鐵錘砸門、扔雞蛋、潑大醬……樓上4次報警!好鄰居反目成仇
    鄰裡之間本該守望相助相互照應,互相包容,然而在瀋陽市大東區恆大華庭一居民樓的5、6樓業主卻因為噪音問題產生了矛盾,兩個多月不但沒有解決反而愈演愈烈。...5樓業主多次上6樓鄰居家鐵錘砸門、潑醬、扔雞蛋「我實在受不了了,我家孩子才3歲半。」
  • 樓上樓下鄰居反目成仇,樓上遭鐵錘砸門、扔雞蛋,只因小孩太吵
    如果是在以前大家都各自住在自己的房子當中,距離比較遠,自然也就不會聽到什麼聲音,可是大家住進樓房之中,僅僅是樓上樓下的距離,有時候樓上的住戶只是掉了一個東西,樓下的住戶都能夠聽得清清楚楚,這對於某些人來說確實是一種困擾。 像是瀋陽市大東區的一個小區內,就有兩名住戶被這個問題所困擾。
  • 因孩子吵鬧,女子遭樓下鄰居鐵錘砸門扔雞蛋,前任房主氣到賣房
    最近遼寧一戶6樓的業主就碰上了難以調和的矛盾。  鐵錘砸門、潑醬、扔雞蛋......這種種的惡劣手段都來自於樓下的5樓"芳鄰"。這是怎麼回事?    其實在成為上下樓鄰居之前,兩家人曾經做過一年多的隔壁鄰居,相處得比較愉快,後來6樓的原房主想賣房子,王女士為了改善孩子的居住條件,就把房子買了下來,搬到了樓上。
  • 5樓鄰居頻繁上樓砸門、扔雞蛋,6樓業主苦不堪言,報警4次也沒用
    「我實在受不了了,我家孩子才三歲半,但是樓下的鄰居卻多次拿著鐵錘上樓來砸門、扔雞蛋、大醬,生活不得安寧」。住在瀋陽市大東區恆大華庭一棟居民樓內6樓的業主王女士無奈地說道。自從今年10月中旬,兩家因為一點噪音發生矛盾,之後她家與5樓鄰居之間的矛盾就愈演愈烈。
  • 樓下鐵錘砸門、扔雞蛋…「好鄰居」因噪聲反目成仇
    樓下鐵錘砸門、扔雞蛋…「好鄰居」因噪聲反目成仇 2020-12-16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究竟是樓上噪音擾民,還是樓下行為偏激,你對鄰間噪音案有何看法
    而如今,住進城市的高樓大廈,別說樓上樓下不認識,就連對門的鄰居也陌生得很。一般來說,大家都過著得過且過、「各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淡泊生活。然而,有些樓上樓下的鄰居鬧得動靜挺大,甚至上了新聞。筆者最近就刷到一個視頻,因噪音問題,遼寧某小區六樓業主多次遭到樓下鄰居砸鐵門、扔雞蛋、潑大醬。
  • 女子用鐵錘砸鄰居門還扔雞蛋潑大醬,物業:前鄰居因此被逼賣房
    高層住宅空間緊湊,開發商為了節省資金用的隔音材料也不太好。鄰居一個不注意就可能打擾到別人了。這種情況需要雙方共同注意,互相理解。否則小矛盾就變成了大矛盾,日子久了還結成了仇家。事件經過2020年12月16日,遼寧瀋陽恆大華庭的王女士找到記者,想要曝光樓下的瘋狂鄰居讓網友評評理。據王女士透露,她家住6樓,家裡有孩子難免動靜大一些。王女士剛搬進來就跟5樓的鄰居打過招呼了。
  • 樓上太吵樓下屋主對著屋頂錄噪音 樓上鄰居:孩子跑動是天性
    原標題:樓上太吵樓下屋主對著屋頂錄噪音 樓上鄰居:孩子跑動是天性   對於90後的小王來說,自從去年搬到新房,煩惱就開始了,因為樓上太「鬧騰」,噪音聲聲入耳,全家人無法安靜生活。   小王和樓上住戶差不多都是去年8月入住的,因不堪長期噪音困擾,她還寫了4000多字的噪音日記,「有一天晚上凌晨一點多的時候,樓上一直有光著腳從客廳走到主臥的聲音,來來回回特別明顯。」「我記不清是8月份的哪一天了,樓上突然在玩滑板車,在我們樓下聽著就像地震一樣,他們玩了很久我們實在受不了,就上樓溝通了下,這次是我婆婆上去的。
  • 樓上頻繁往一樓飯廳旁扔糞便 業主:蓄意報復!
    近日,重慶市民遊女士很心煩,因為樓上的鄰居連續幾次往下拋撒東西,讓人感到噁心。 遊女士住在渝北區海德山莊小區底樓,她家客廳和臥室外,有一個採光井。最近幾天,樓上總是拋下讓人噁心的東西。 「從去年12月30日晚上,上面就丟了一坨透明口袋裝起來的人類糞便。
  • 樓上鄰居太吵還不聽勸 樓下買來「震樓」神器反擊
    (原標題:樓上鄰居吵得慌還不聽勸 樓下買來"震樓"神器反擊)人常說:「遠親不如近鄰!」但西安紅光路一小區,因樓上小孩經常深夜吵鬧,樓下住戶用「震樓器」予以反擊,經民警及社區協調,雙方達成諒解。
  • 小孩「天女散花」拋垃圾視頻轟動業主群;夜半有人鬼祟扔大件……
    B女士說,她向同層以及樓上樓下的鄰居了解過,兩個小孩並非是同棟樓業主家的。▲扔下樓的東西監控視頻很快傳到了業主群裡,加上大家都聽說了當天同城另一小區高空拋物致人身亡的事情,業主們不由地更加擔憂,敦促物管找到小孩家長進行溝通。
  • 樓上太吵說了對方幾句,竟然一把刀扔下來!
    來源:都市現場(jxtvdsxc)樓上太吵怎麼辦?這個問題有時候會困擾一些住戶。12月30日晚上,江西南昌東湖區某小區一戶人家就因為樓上太吵,說了對方幾句,可樓上的聽不下去了,最後乾脆扔下了一把刀。據這位6樓住戶說,樓上太「鬧騰」了,小孩子跑來跑去,狗也竄來竄去,到了晚上被影響得根本沒法好好休息。為這事找對方理論,沒想到爭吵中,對方竟從樓上扔下一把菜刀,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因實在影響了正常的生活,他們這才打了110報警。隨後,民警找到了7樓的住戶。
  • 男子持刀上門「算帳」砍傷4人,竟是因為嫌樓上鄰居太吵?
    相信很多住在小區裡的朋友都曾遇到過這樣一個困擾——樓上樓下的鄰居總是製造出許多「噪音」,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都嚴重影響到了自己和家人的休息。鄰居太吵怎麼辦?不久前,臺灣一女子因嫌樓上鄰居和朋友聚會的聲音太吵,兩次上樓踹門要求降低音量,結果導致雙方衝突,女子遭5名壯漢毒打,最後倒地不起。同樣是嫌棄鄰居太吵,上個月遼寧有一名女子想出了一個狠招:特意買來「震樓神器」報復該鄰居,結果其他鄰居一起遭殃,最後樓上鄰居不得不報警解決。
  • 天花板竟被樓上業主打了7個洞
    晚報訊「新農貿市場正在建設,未投入使用,就被人為在天花板上打了7個洞」,市市場建設服務中心的洪主任氣憤地說,多次找到業主協商此事,卻沒想到對方依然我行我素。  8月19日,記者來到位於市區購物公園地下室農貿市場看到,該農貿市場的天花板上被打了7個大小不一的洞,而且還安裝了排風扇。
  • 男子嫌樓上住戶太吵惡意報復被拘:近20次剪斷網線 用鐵錘砸其門
    5月28日凌晨1點多,嫌疑人拿鐵錘來砸門,雙方扭打在一起。原來,嫌疑人只是因為樓上住戶吵到他了就展開了報復。目前嫌疑人因尋釁滋事已被豐臺警方刑事拘留。在警方介入調查以後,李先生在網線外面包了一層鐵管。可是沒想到新的問題來了,又有人來砸門、倒垃圾。5月28日凌晨1點多,一名男子光著上身,拿著鐵錘來砸於女士家的房門,正好於女士的丈夫沒有睡覺。於女士的丈夫從家裡衝出來,兩個人發生了撕扯並扭打在了一起,過程中於女士丈夫的頭部被打傷。豐臺區大紅門派出所民警趕到事發小區後看到,4、5名男子把一名光著上身的男子圍住。
  • 樓上太吵,噪音太大怎麼辦?
    樓上太吵噪音咋辦?最近有這樣一個住戶向我們描述了自己的遭遇。以下是該住戶的描述:我們樓上一家子簡直是噪音製造器,我們用盡所有積蓄貸款買了一套房子,剛住進來沒有一年噩夢就開始了,我們樓上住了四十多歲的兩口子,還有一個離了婚的女兒,帶個孩子,孩子一歲多整天除了吱吱地拖凳子就是排球、騎車 、只要醒著就沒閒著的時候各種噪音 ,男房主大晚上鬼哭狼嚎的唱歌, 女主穿高跟鞋在家跳舞 ,剛開始好言好語提醒過一次,說小點動靜這邊樓房不隔音
  • 鄰居噪音太大,業主買「震樓器」想出口惡氣,看看樓上的真實感受
    今天一位朋友說他再也受不了樓上的鄰居了,每天晚上都會弄出的動靜很大,鬼哭狼嚎的鬧的他睡不好覺,想買個「震樓」器震震樓上的業主,起碼也給自己出一口氣。一般家庭裝修確實很少能用到隔音材料,當和樓上的業主因為噪音的問題發生矛盾的時候,樓下的業主明顯是吃虧的一方,於是很多業主就想出了「震樓」器這個工具,也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發明的這個家居工具,還別說好多業主都知道有這麼個東西,究竟好不好用,我們實際來看看就知道了。
  • 嫌樓上太吵,北京一男子竟用這種方式實施報復!
    保護了網線卻又被砸門在警方介入調查以後,李先生在網線外面包了一層鐵管。可是沒想到新的問題來了,又有人來砸門、倒垃圾。今年5月28日凌晨1點多,一名男子光著上身,直接拿著鐵錘上到十層,來砸於女士家的房門。於女士的丈夫從家裡衝出來,兩個人發生了撕扯並扭打在了一起,過程中於女士丈夫的頭部被打傷。
  • 樓上的鄰居太吵?別怕,我有神器! 「樓吵剋星」網上熱銷真管用?
    最近,一款名為「樓吵剋星」的商品,在網上熱銷了起來,這種「神器」專門用於對付吵鬧的鄰居。提及樓上樓下的噪音困擾,不少居民深有體會,它常常成為激化鄰裡矛盾的導火索。但以暴制暴的「樓吵剋星」是否真的有助於解決樓吵難題?到底什麼才是解開這把「鎖」的「鑰匙」?近日,潁州晚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