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食指被一條魚蜇了一下,哪裡料到會造成這麼大的麻煩。這是小夥小孔近日的遭遇。其中詳情,且聽老師伯說一說。這正是:
小夥撈魚被蟄傷,
整隻左手竟腫脹;
肌肉壞死麻煩大,
好在蛇醫有妙方。
小孔目前在龍灣經營一家水族館。小孔介紹,10月11日晚上10點左右,他到一魚類經銷商處買一條魟魚,打算放在自家水族館展覽。當他用漁網去打撈魟魚時,一名小孩突然跑到他的身邊,他知道魟魚有毒棘,怕魚蹦出來蟄傷小孩,於是便下意識地擋住小孩,誰知這時拿漁網的左手被魟魚蟄傷。
「魟魚的毒棘大概有6釐米長,黑色,差不多有筆芯那麼粗,當時扎入我左手食指的毒棘有4釐米深,拔都拔不出來,我連忙跑到龍灣人民醫院,醫生切開傷口後才將毒棘拔出。」小孔說,當天晚上他雖然在醫院打了吊針,但晚上仍痛得睡不著覺,整隻左手都腫了。第二天,傷口的腫脹稍微退了一些,但從第三天開始,左手手指便出現水泡,且傷口蔓延開來,到了第七天,手指上部分肌肉組織出現壞死。
「我這兩個星期去過不少醫院,還專門跑到上海看病,但是效果都不理想,醫生說目前沒有專門針對魟魚毒素的血清,當時我都以為要截肢了。後來,醫生建議我去試試昆蟲或是蛇類的抗毒血清。」
10月24日凌晨2點,小孔來到位於永嘉甌北的溫州市蛇類研究所治療。溫州市蛇類研究所所長陳俊標介紹,小孔到研究所時,他發現其中毒症狀與眼鏡蛇咬傷的十分相似,於是採取抗蛇毒血清並配合中藥對小孔進行解毒。「如果不使用抗蛇毒血清,患者手指傷口壞死的組織將進一步擴大,非常危險。」
陳俊標說,小孔的傷口腫脹有所緩解,病情已得到控制,但還需進一步觀察恢復的情況。
新聞+
魟魚又叫「魔鬼魚」,其身體扁平,略呈圓形或菱形,軟骨無鱗,胸鰭發達,如蝶展翅,尾呈鞭狀,有毒棘。魟魚的毒棘主要由象牙質的軟骨組織所組成,一般成魚的棘長5釐米~10釐米。被魟魚的毒棘蜇傷後,首先傷口會劇烈疼痛,約1小時後轉變為間歇性的抽痛,且患部會腫大,伴隨有噁心、嘔吐、腹痛、頭暈、痙攣等現象,有些嚴重的如毒棘蜇到胸部或腹部則易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