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養魔鬼魚 他被魚尾刺一下險喪命(圖)

2020-11-23 東北新聞網

  被刺傷的右手。

  瀋陽54歲的張先生養的一條魚將他右手刺傷,這種魚毒甚至可能致命。本稿圖片均由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主任記者 楊帆 攝

  瀋陽54歲男子本來想給自己的兩條愛魚清理一下魚缸,沒想到「不領情」的魚一尾巴刺向了主人,幾分鐘後,主人手部腫起大包、變黑、疼痛難忍……

  邊去醫院急診,邊網上搜索,結果發現刺他的魚叫珍珠魟(hóng)魚,也被稱為「魔鬼魚」,尾部有毒刺,一旦隨著血液擴散,魚毒會給各種臟器帶來損傷,甚至可能致死亡。

  市民張先生半月前開始養了兩條觀賞魚,這是朋友花幾百塊錢買來的觀賞魚,只知道叫「珍珠魟魚」,看起來非常漂亮,但並不知道它的習性。

  9月11日下午,張先生看魚缸有些髒,就用海綿清理一下魚缸的內壁,當時並沒有戴手套。

  「伸手進去的時候,有一條魚就往我這邊遊,我也沒在意,結果魚尾巴一下就刺了過來。」張先生說,他連忙把手縮回來,右手食指的根部有了一個小眼兒。

  幾分鐘過後,刺扎的部位開始鑽心地疼,而且逐漸發黑。這讓張先生開始害怕,並一邊去醫院,一邊查詢這魚是否有毒。

  這麼一查,張先生更加擔心,魟魚又稱魔鬼魚,是鯊魚的同類,尾部有1-3根尖銳而有鋸齒的毒刺,毒刺每年會更新。置身水底,偶爾會潛入泥中,肉食性。漁民打到它,一般都先把尾巴剁掉。

  而他養的珍珠魟是目前水族館中較常見的魟科魚類,身體呈圓盤狀,背部色彩由褐色至淡褐色,上有圓形奶油狀的斑點散布,形似珍珠,故名。

  張先生先後來到兩家醫院,卻都無法收治,張先生隨後來到了瀋陽軍區總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邊志超馬上為其清除了毒液,「好在這個患者送醫比較及時,如果稍晚有可能會危及生命。」

  邊醫生表示,魟魚的毒性有導致手局部壞死的可能;隨著血液擴散的魚毒會給各種臟器帶來損傷,導致低血壓、肺氣腫、心律失常、全身麻痺等,以致死亡。多虧張先生養的這個魔鬼魚體型較小,毒性也小,及時取出毒液,目前仍在觀察中。

  醫生表示,大家都知道中了蠍子毒、蛇毒要來醫院就診,但很少見到中了毒魚之毒的患者。諸如魟魚、鬼魟等魚種均屬毒魚範疇,在家中餵養時千萬要小心。

相關焦點

  • 魔鬼魚好欺負?被它刺一下你就知道真相了
    其實你真hold不住魔鬼魚。中國有句老話叫路邊的野花不要採。事實上,不但路邊的野花不能亂碰,海裡的「野魚」您最好也離遠點。一個在海南三亞遊泳的遊客就深刻 地 領悟到了這點。9月1號,一名遊客在三亞下海遊泳,遊著遊著他就發現不遠處有一群魟魚,也就是俗稱的魔鬼魚經過。好奇的他立刻遊過去打算近距離欣賞一番,沒想到一條受了驚的魟魚毫不猶豫地就一尾巴刺了上去。這名遊客瞬間覺得一陣劇痛,他強忍著疼痛遊回岸邊,眾人趕忙圍了上來準備施救。
  • 新樂一男子被「魔鬼魚」刺傷中毒(圖)
    這就是魚工魚,又稱「魔鬼魚」。    ■他飼養的是有毒的觀賞魚皇冠魚工魚,經治療目前無生命危險    ■記者調查:市面上有毒觀賞魚不少,如中毒應作緊急處理並就醫  □文/圖 首席記者謝鑫名  16日,還在住院治療的新樂市民劉先生仍心有餘悸:1月12日,他在給魚缸裡的魚換水時,不慎被號稱「魔鬼魚」的魚工魚刺了一下
  • 像飛碟一樣的魔鬼魚,它身上哪個部位帶著毒性?
    特別是這種像飛碟一樣的魔鬼魚,在大型水族箱內更是美麗至極了。但是,很多人都不懂原來魔鬼魚是一種有毒性的魚種。那麼,它身上到底哪個部位帶著毒性呢?會不會傷到人呢?下面簡單訴說一下魔鬼魚的注意事項。不知道為什麼,小時候對這種像飛碟形狀的魚一直都有種誤認,就是他的名字是叫(電魚)。
  • 翔安漁民捕獲90多斤魔鬼魚 (圖)
    ­  抬上來的魔鬼魚被放進三輪摩託車。視頻截圖­  魟魚:又稱魔鬼魚,喜藏身於海底沙地,身體扁平,略呈圓形或菱形,軟骨無鱗,胸鰭發達,如蝶展翅,尾呈鞭狀,有毒刺。魟魚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尖嘴魟、赤魟、燕魟等。
  • 世界7個頂級水族館,最牛2個在中國,一個養揚子鱷一個養魔鬼魚
    世界7個頂級水族館,最牛2個在中國,一個養揚子鱷一個養魔鬼魚水族館應該是大部分人都比較喜歡的一個旅遊點,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的海洋生物,而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以及城市都在打造水族館。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全世界7個最牛的水族館,最牛兩個在中國,一個養揚子鱷一個養魔鬼魚。
  • 世界最巔峰的湄公河魔鬼魚挑戰賽,中國釣魚人竟還是一片空白
    以魔鬼魚命名的河中巨怪,本以為也算湄公河中極為罕見的了。定是以罕見和詭詐謹慎很難釣獲,然而事實確實真的很容易被釣獲的魚種。智商和體型嚴重的不對等,是典型的傻大個。由於恐怖的體型願意,通常需要很長時間的遛魚過程。
  • 每天,他和鯊魚零距離
    但對於小梅沙海洋世界每天餵養鯊魚的潛水養殖員陳榮法來說,這只是他工作中尋常的一部分。他與鯊魚為伍,已將近4年…… 晶報記者 姚慧蘋/文 高雷/圖 「鯊魚肯定認識我們的潛水服」 在小梅沙海洋世界的鯊魚館工作區,記者看到26歲的廣西小夥陳榮法剛從魚兒的奇幻世界回來,身上背著五六十斤重的潛水裝備,正準備卸下。
  • 這魚被稱「老闆魚」,是魔鬼魚的親戚,全身無刺,鮮美不捨得挪筷
    因為其身上長了一顆毒刺做防禦,又因為其體型極像穿著黑色長袍的幽靈,來去無聲,形色鬼魅,故稱之為魔鬼魚。 我查了一下資料,心裡踏實了。
  • 院子裡養仙人掌,全身都是刺,堪比「狼牙棒」,小偷再也不敢來!
    家裡養盆月季,爬成花牆刺真多!月季的品種有特別多,分類也很多,而在爬藤月季裡面,也有這麼幾種,枝條上的刺特別多,又粗又硬,不管是換盆還是修剪,經常扎到手,特別是家裡有小娃娃的花友,更是容易被扎傷。圖作者 | 泛舟山川月季刺比較多的品種,像是莫奈、歡笑喬治亞、藤彩虹、詹森和藤寶貝等,在院子牆根種一棵,1-2年就能沿著牆壁爬上去,刺多的別說小偷,大部分人都不想靠近了!圖作者 | 小然星冰樂如何養成防盜牆?
  • 漁民捕獲魔鬼魚 魔鬼魚有營養價值嗎
    溫州洞頭打水鞍村的漁民捕獲一條巨型的魔鬼魚(又稱魟魚),重達幾百斤,動用了一輛裝載機,才將魔鬼魚運送上岸。網友介紹,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魔鬼魚。這種魚又叫魟魚或者蝠鱝。個頭小點的魔鬼魚,平時當地菜市場也有賣。  網上資料顯示,魔鬼魚早在侏羅紀便出現了。1億多年間,體型幾乎沒有發生變化。
  • 風暴對決魔鬼魚幽靈全方位攻略
    風暴對決魔鬼魚幽靈全方位攻略上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風暴對決魔鬼魚幽靈全方位攻略,在風暴對決的遊戲中魔鬼魚幽靈應該怎麼玩呢?有什麼玩法技巧呢?小編給大家整理匯總了一下,感興趣的玩家朋友們,快來跟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相信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 紅魔鬼魚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紅魔鬼魚
    紅魔鬼魚,故名厚唇雙冠麗魚,別名是火鶴魚、紅魔鬼、凹頭鯛,屬於脊索動物門(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e)、硬骨魚綱(Osteichthyes)、輻鰭亞綱(Actinopterygii)、鱸形目(Perciformes)、隆頭魚亞目(Labroidei)、慈鯛科(Cichlidae
  • 魔鬼魚只能隔著玻璃看?這裡的魔鬼魚可以騎,遊客:難以想像
    說到魔鬼魚,大家腦海裡是不是已經想到了一種扁扁的,看起來還有張笑臉的魚。沒錯,魔鬼魚天生自帶笑臉,自帶吸引力,誰不喜歡這樣的魚呢,看著心情都好。不過大多數人看魔鬼魚恐怕都是在水族館隔著玻璃看吧。你知道麼,在印尼,有片海域,這裡無需隔著玻璃就能看到魔鬼魚,甚至船長還會帶著你跟魔鬼魚一起遨遊在大海。這個地方就是印尼的科莫多,第一次聽說這個地方是從一個朋友的口中得知,他說那裡有一個中國人還不太了解的相對小眾的島嶼,之前他們在那片海域探路的時候,就發現這有片海域經常有魔鬼魚出沒。
  • 當魔鬼魚與海鳥相戀
    小魔鬼魚隨著身體的下沉,它知道,這已經是第一千九百九十九次失敗了。「傻小子,爸爸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咱們魔鬼魚是飛不起來的。」小魔鬼魚的爸爸聽到這熟悉的浪花聲,便著急趕了來,看著小魔鬼魚如此執著,忍不住勸道。要做一隻會飛的魚「不試試怎麼就知道自己飛不起來,爸爸,你嘗試過嗎?」小魔鬼魚剛剛摔下來,傷得不輕,卻不依不饒的說道。
  • 魔鬼魚的真相
    魔鬼魚,聽起來好嚇人的名字。每一個潛水員聽到都會腎上腺素飆升,不是害怕逃跑,而是趕緊穿裝備套腳蹼跳下去追啊!
  • 福建廈門市翔安漁民捕獲90多斤魔鬼魚 當天以一斤9元將魚賣出
    視頻截圖兩漁民抬著魔鬼魚上岸。魟魚:又稱魔鬼魚,喜藏身於海底沙地,身體扁平,略呈圓形或菱形,軟骨無鱗,胸鰭發達,如蝶展翅,尾呈鞭狀,有毒刺。人一旦不小心被其尾柄毒刺刺到,會引起紅腫發燒,甚至喪命,所以漁民一旦捕獲它們,常先把它們的尾巴剁掉。  廈門網訊&nbsp(海西晨報&nbsp記者&nbsp陳曉青)&nbsp「哇!網到什麼了?快來搭把手,這魚好大呀!」昨日10時許,翔安新店鎮劉五店兩漁民在同安灣附近海域用漁網捕到一條90多斤的魔鬼魚(也叫魟魚)。
  • 你們了解黑魔鬼魚嗎?黑魔鬼魚的飼養方法!
    你們了解黑魔鬼魚嗎?黑魔鬼魚的飼養方法!在黑魔鬼魚的養育過程中,黑魔鬼魚的名字看起來很醜,但事實並非如此。它的觀賞價值也很高,它具有其他魚類所不具備的特殊形狀和功能。當地人真的把它看成是有翅膀的惡魔,但是當它穿越海洋去其他地方水族箱中時,它的價值翻了一番。
  • 谷歌地圖也闖禍 定位不準兩女子險喪命
    谷歌地圖闖禍至兩臺灣女子險喪命    兩位女子稱,她們被谷歌地圖指引,騎到沒有路可以走,遂放棄摩託車,徒步探路求救
  • ​劇毒「魔鬼魚」竟是致富「寶貝魚」
    這其實是可以用來觀賞的魟魚,又稱魔鬼魚。在咱們長沙市嶽麓區學士街道,就有一個觀賞魚養殖基地養殖了這種奇特的魚。我們在海底世界經常見到那種有個翅膀扇來扇去的魚,那個是鰩魚,是海裡面的,是海水魚。這個是原產於亞馬遜流域的魟魚,是淡水魚。兩者光從長相十分相似!
  • 科學家曝光"魔鬼魚"巨型蝠鱝秘密水下生活(圖)
    蝠鱝(manta ray)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的底層,有「魔鬼魚」之稱,因為其長相特別古怪,頭又寬又大,兩側長著一對肉角,而嘴就長在兩個肉角之間,那嘴不是圓的,而是方的。蝠鱝的體型呈不規則的橢圓形,體長一般為50到100釐米左右,最大的可達6米以上。蝠鱝雖然是鯊魚的近親,同屬軟骨魚類,但並不兇猛,性情很溫和,所以生物學家敢和它們親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