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刺傷的右手。
瀋陽54歲的張先生養的一條魚將他右手刺傷,這種魚毒甚至可能致命。本稿圖片均由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主任記者 楊帆 攝
瀋陽54歲男子本來想給自己的兩條愛魚清理一下魚缸,沒想到「不領情」的魚一尾巴刺向了主人,幾分鐘後,主人手部腫起大包、變黑、疼痛難忍……
邊去醫院急診,邊網上搜索,結果發現刺他的魚叫珍珠魟(hóng)魚,也被稱為「魔鬼魚」,尾部有毒刺,一旦隨著血液擴散,魚毒會給各種臟器帶來損傷,甚至可能致死亡。
市民張先生半月前開始養了兩條觀賞魚,這是朋友花幾百塊錢買來的觀賞魚,只知道叫「珍珠魟魚」,看起來非常漂亮,但並不知道它的習性。
9月11日下午,張先生看魚缸有些髒,就用海綿清理一下魚缸的內壁,當時並沒有戴手套。
「伸手進去的時候,有一條魚就往我這邊遊,我也沒在意,結果魚尾巴一下就刺了過來。」張先生說,他連忙把手縮回來,右手食指的根部有了一個小眼兒。
幾分鐘過後,刺扎的部位開始鑽心地疼,而且逐漸發黑。這讓張先生開始害怕,並一邊去醫院,一邊查詢這魚是否有毒。
這麼一查,張先生更加擔心,魟魚又稱魔鬼魚,是鯊魚的同類,尾部有1-3根尖銳而有鋸齒的毒刺,毒刺每年會更新。置身水底,偶爾會潛入泥中,肉食性。漁民打到它,一般都先把尾巴剁掉。
而他養的珍珠魟是目前水族館中較常見的魟科魚類,身體呈圓盤狀,背部色彩由褐色至淡褐色,上有圓形奶油狀的斑點散布,形似珍珠,故名。
張先生先後來到兩家醫院,卻都無法收治,張先生隨後來到了瀋陽軍區總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邊志超馬上為其清除了毒液,「好在這個患者送醫比較及時,如果稍晚有可能會危及生命。」
邊醫生表示,魟魚的毒性有導致手局部壞死的可能;隨著血液擴散的魚毒會給各種臟器帶來損傷,導致低血壓、肺氣腫、心律失常、全身麻痺等,以致死亡。多虧張先生養的這個魔鬼魚體型較小,毒性也小,及時取出毒液,目前仍在觀察中。
醫生表示,大家都知道中了蠍子毒、蛇毒要來醫院就診,但很少見到中了毒魚之毒的患者。諸如魟魚、鬼魟等魚種均屬毒魚範疇,在家中餵養時千萬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