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像過,像驚悚電影中那樣,某一天在海底與齜牙咧嘴的鯊魚相遇?而每天與露著雪白利齒的鯊魚一起「工作」,又是什麼感覺?對普通市民而言,可能覺得特別恐怖。但對於小梅沙海洋世界每天餵養鯊魚的潛水養殖員陳榮法來說,這只是他工作中尋常的一部分。他與鯊魚為伍,已將近4年……
晶報記者 姚慧蘋/文 高雷/圖
「鯊魚肯定認識我們的潛水服」
在小梅沙海洋世界的鯊魚館工作區,記者看到26歲的廣西小夥陳榮法剛從魚兒的奇幻世界回來,身上背著五六十斤重的潛水裝備,正準備卸下。每天,他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給鯊魚、魔鬼魚、海龜投食和進行親密接觸的表演:或抱著鯊魚、海龜遊水,或和魔鬼魚一起潛遊。
陳榮法每天的工作從自發的晨練開始。潛水運動對體力的要求極高,陳榮法會和同事們一起,先在園區內通過跑步、壓腿壓筋來熱身。之後,忙碌的一天正式開始:檢查潛水設備、準備魚兒們的食品、穿上厚重的潛水服、下水餵食表演,之後還有魚缸清潔工作在等待著他。事實上,所有在水中的工作,基本上都由他們負責完成。由於陳榮法是潛水員領班,他還需要抽出時間來安排其他同事的日常工作行程。
餵食時,一個裝滿魚塊的籃子吊在水裡,幾頭牙齒鋒利的鯊魚聞著味迅速遊來。陳榮法還沒下到水裡,已被鯊魚漩渦包圍了。鯊魚的嗅覺非常靈敏,每次潛水員剛把梯子放入池子準備下水,它們就表現得格外活躍。「認不認識我們我不知道,但是肯定認識我們的潛水服。知道我們下水,它們就有好吃的了。」陳榮法打趣說。
面對普通人隨時有可能受傷的場景,陳榮法卻顯得異常鎮靜。在隔著玻璃的遊客們看來,鯊魚與他的和睦相處,就像一對默契的多年老友。他的工作也因此顯得特別神秘有趣。瞧,鯊魚慢吞吞地從陳榮法身邊遊過,他順勢將一條小魚遞到它的嘴邊,叼著小魚,鯊魚又慢慢遊走了。在陳榮法熟練抱起嗜睡的護士鯊,擺好姿勢讓遊客們照相時,遊客又是一陣驚呼。
其實,每天的餵食,並不局限在鯊魚館的短短10分鐘表演。海洋館的餵食表演分散在好幾個區域,全部餵食需要約1個小時。雖然在水裡待的時間不長,但每天穿戴著沉重的潛水裝備餵食魚群兩次,再加上清潔水缸的工作,即便身強力壯的陳榮法有時也累得受不了。
潛水裝備裡,除氧氣瓶外,腰上還要綁上10多塊鉛塊。雖然魚缸只有3米深,但浮力也很大,不綁上鉛塊,潛水員們根本無法正常下潛工作。60多平方米的水缸,相對鯊魚龐大的身軀來說,活動範圍不算大。對於承擔內壁清潔工作的陳榮法而言,卻要時刻保持著警惕。將這麼大的魚缸一點點洗刷乾淨後,身心俱疲。
他告訴記者,清理魚缸十分不易,除了要防範鯊魚可能的攻擊,在水下最困難的是控制浮力,此外,他還得當心腳蹼可能會踢到魚缸內的動物或魚缸內鋪設的景致,只能懸浮在水中,需要隨時控制自己上浮下潛的深度。
「不會潛水就沒辦法去餵養海底魚類」
大學時,陳榮法學的是水產養殖專業,畢業後進入當地水廠待了幾個月,後又嘗試到私人養殖場當養殖員。但陳榮法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就這樣無趣,咬牙辭職,開始尋找自己喜歡的職業,不久便進入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在這裡,他從頭開始,一步步開始學習潛水,從門外漢成為一名專業潛水員,每天與鯊魚一起工作,如今已經工作3年多了。
他向記者介紹,自己很小就熟悉水性。到海洋館後,跟著教練邊工作邊間斷學習潛水相關知識,因為水性好,很快學會了水肺潛水。但剛開始餵食鯊魚的時候,確實會感到害怕:光想到餵食鯊魚時,要把切碎的魚肉遞到兇猛的鯊魚嘴邊,他已不禁毛骨悚然。
經過短暫的適應期,在岸上觀摩前輩表演,自己下到表演區觀看,親自上手餵食後,園區也安排有經驗的潛水領班在表演區帶著一起工作,就這樣,陳榮法一步步度過了畏懼期。
入職一年多就已經成為潛水領班,這不單單只靠陳榮法工作時的認真努力,休息時他更喜歡到處去看看和海洋館裡不一樣的風景,通過不斷地潛水來提升自己的潛水水平。目前,他已經跑遍深圳大小梅沙、南澳西湧等各大水域。論起深圳的海底世界各自的優點,陳榮法娓娓道來:「大梅沙、小梅沙整體來說潛水效果沒有西湧那邊好;西湧那邊開發晚些,遊客去得相比沒那麼多,環境目前保護得還很好,能見度比較高,海底景色也更美一些。」
「可能它把我的右手當成好吃的了」
「鯊魚看起來很兇,其實只是個別品種兇。鯊魚館裡養的都是性情溫和的護士鯊、白鰭鯊和豹紋鯊。護士鯊比較懶,一天基本都在睡覺,在池底趴著一動不動,全年只有夏天水溫高時才會比較活躍。我們館裡還養了黑鰭鯊、檸檬鯊。」說起鯊魚,陳榮法如數家珍,但他也驚險回憶:「雖然護士鯊沒有什麼攻擊性,但有一次,我餵養時也被不小心咬到了手!」
當時,陳榮法像往常一樣下到鯊魚館餵食,突然,旁邊一條護士鯊不知何故向他發起攻擊,一下咬到了他的右手。「那時候沒注意,可能它把我的右手當成好吃的了!」被鯊魚咬傷的驚悸,並沒有在陳榮法心裡留下陰影,而是讓他意識到,自己工作時確實更要謹慎再謹慎,因為就算每天做足各種安全措施,有時也無法預測潛遊會遇到什麼樣的意外。
空閒時,陳榮法會和同事來到小梅沙的公共海域,打撈水底垃圾清潔海域。「夏天,我覺得小梅沙水質最乾淨是在星期四。」陳榮法告訴記者,這是他觀察到的一個秘密。在大梅沙的開放水域潛水時,他還曾與野生的魔鬼魚有過不期而遇:同海洋館中飼養的魔鬼魚不同,野生魔鬼魚的體型比較小,寬只有2米左右,但當時,陳榮法對這條迷你的野生魔鬼魚沒有盲目上前——海洋館中的魔鬼魚是做了拔除毒刺手術的,野生魔鬼魚尾部毒刺刺到人,嚴重時可能會致命。陳榮法向潛水愛好者們建議,外出潛水時最好不要隨意觸碰海底生物,這樣不但是對海底生物的傷害,同時也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生命健康。
鯊魚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與它們每天零距離接觸的過程中,陳榮法越來越覺得:只有學會敬畏自然,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