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術後腫脹的處理方法教學

2020-12-05 騰訊網

這篇文章,是我之前的一次培訓課程,現在免費分享給大家,如果對你有幫助,請點讚支持。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浩指導,無痛苦康復理念的倡導者與技術分享者。

在膝關節術後的康復過程中,角度訓練是叉友們非常關注的問題。但是大部分叉友不得其法,飽受折磨。在線下康復的同時,把最新總結的方法分享出來。希望可以幫助到更多的叉友。

膝關節術后角度訓練的三大攔路虎分別是:

關節(軟組織)腫脹/髕骨粘連/傷疤粘連。

血液流通慢/損傷癒合慢/力量恢復慢/角度進步慢

看著心煩/訓練疼痛/心裡茫然

你首先要做的是消腫!

針對術後腫脹的處理方法教學

今天,我們從以下七個方面來講解這個問題:

1、腫脹產生的原因

2、腫脹的危害

3、腫脹的輕重程度的判斷方法

4、處理腫脹的兩個方向

5、方向1——減少腫脹的產生

6、方向2——促進腫脹的吸收

7、膝關節術後康復動作庫

1

關節腫脹的原因:

1.1受傷帶來的腫脹:

關節受傷後,勢必會帶來腫脹。這個幾乎是常識,不做解釋。

術前因受傷出現的炎症未及時處理導致術後會進一步加重腫脹。

1.2手術帶來的腫脹:

手術,在你的膝關節動刀子,動鑽頭,對關節各種組織造成損傷,引起滲出,腫脹,積液。帶來損傷是不可避免的,腫脹發生。

手術過程中對軟組織的牽拉、鈍性剝離,導致術後軟組織發生反應性腫脹。

關節鏡手術過程中本身使用的大量生理鹽水衝洗擴充關節腔,生理鹽水被附近軟組織細胞吸收導致腫脹。

而且會讓自己的身體變的虛弱,手術是一件大傷元氣的事情,叉友們可以看看指甲蓋上的半月牙,幾乎都沒有。

虛弱的身體需要及時激活,一年後又是運動場上的一條好漢。

1.3 長時間的制動帶來的腫脹僵硬

長時間的制動,肌肉沒有激活,無法完成血液循環。

術後導流管很難完全導出的微小的手術殘渣會受到中立作用沉積下去,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叉友大腿後側淤血/腫脹僵硬的原因。

所以術後要立即做踝泵等促進血液循環,激活肌肉的訓練。

1.4 不恰當的訓練帶來的腫脹

1.4.1過度的角度訓練:

針對於這一點,我想說的是,我反對硬掰,反對把腿把腿掰的特別疼,最主要的原因不是以「無痛苦」為賣點,最最重要的原因是,痛感很小/循序漸進的角度訓練更利於你的關節康復。

就算只拿角度來衡量,痛感很小的角度訓練也是可以完勝暴力掰腿的。

這裡面會牽扯到炎性反應了,在後面具體講一下。

1.4.2不正確的力量訓練

大家在術後的康復訓練中,切記,要循序漸進,要按照訓練的進階規律進行訓練。這個我會在之後的課程裡面詳細講解,大家要遵循一個大原則,訓練時不允許有痛感。訓練後關節不能腫脹或者不適。

如果有,說明強度有點大了,需要調整。

2

關節腫脹的危害:

關於腫脹,我想用絕大部人都知道的崴腳這件事情來解釋一下。

我們都知道崴腳後,踝關節會腫脹起來,這時候我們的腳基本上是活動不了的,或者活動度比較低。這時候我們一般會休息為主,或者適當的活動一下,但沒有人會咔咔咔的硬掰,忍著劇痛活動。

因為大家都知道如果忍著劇痛活動了,會腫的更嚴重,恢復的更慢。

那麼我的膝關節也是這樣的。所以要接受腫脹的現實,正視腫脹,然後再解決腫脹。

腫脹的危害,我用四個慢來總結:

2.1 血液流通慢

首先,是血液流通慢。

血液的作用是,第一提供關節恢復所需要的養分,第二是排除廢物。這一慢下來,就導致了諸多問題。

2.2 損傷癒合慢:

得到到癒合癒合所需要的養分,損傷癒合的速度自然就慢。

2.3 力量恢復慢

關節/軟組織腫脹,肌肉的激活難度增加。

2.4 角度進步慢

大家想一想,崴腳後,踝關節一般休息幾天消腫後就可以活動自如(一般性崴腳),但是腫脹的時候是活動受限的。

而我們的膝關節損傷更大,過於腫脹,角度肯定很難下呀。

最後還有疼痛啊,心情焦慮啊等等,直接影響到術後康復的進度。

3

腫脹的輕重程度的判斷方法

我把這個方法總結為三看三觸摸

3.1 用眼看

3.1.1 關節/軟組織顏色:加深/淤青/發紅/發亮/大塊色斑。

3.1.2 粗細:關節變大/腿部變粗/關節看著彆扭。(如果坐在床上看不明顯,可以讓叉友站起來看)

3.1.3髕骨輪廓:是否看到髕骨輪廓。

3.2 用手摸

先用握推的手法摸一遍好腿。然後摸傷腿。

3.2.1 溫度:發熱/發燙

3.2.2 按壓:是否過軟或過硬,是否按的動/按的動又分為僵硬和浮腫/按不動可能是肌肉粘連或骨化。

3.2.3按壓十秒後:肌肉凹陷。

3.3術後腫脹的幾種情況

3.3.1一按一個坑:術後一到兩周內出現屬於正常現象,如果兩周後依然存在,需要引起重視 。

3.3.2按壓可以按壓下去,回來後沒坑,再去看關節大小的對比,如果相差不大屬於基本正常,如果相差過大屬於關節腫脹現象,需優先重點處理。

3.3.3按壓不下去是硬的可能是由於肌肉粘連僵硬,需重點處理。也可能是骨化現象,需到醫院的康復科或專業的康復中心尋求幫助。

下面就到了我們最重要的環節了

4

膝關節術後的消腫的處理主要是兩個方向

5

方向1——減少新的腫脹的產生:防止過度刺激

不要呲牙咧嘴的掰腿

不要疼痛/過度訓練

冰敷

5.1不要呲牙咧嘴的掰腿

很多叉友都在加我微信諮詢我如何掰腿才能不那麼疼,他們都痛的死去活來的。這個就是典型的與消腫的第一個方向背道而馳。

我並不完全反對硬掰,有些時候確實是有必要硬掰或者麻推的。但大部分情況是不需要的。

這裡就要講到人體的炎性反應了,在一定程度上,大家可以理解自我修復能力。

人體是有自愈能力的,大家都知道,當我們身體出現一個小傷口後,很快就可以結疤。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傷疤一般都很小,如果不去揭的話,很快就可以自己慢慢掉了,基本不會留下傷痕。

但是如果出現傷疤後,你就把它揭開,等它再次出現傷疤後,你再把它揭開。這時候,我們身體的擁有自愈能力的因子,它是不懂的罵你傻的,只會自我反思是不是自己不夠努力,然後加倍工作。調動更多的修復能力,讓你的傷口周邊都緊緊粘在一起,所以隨著你一次又一次揭開傷疤,你的傷疤會越來越大!

當年流行在靠近手腕部位燙菸頭留傷疤裝逼扮酷的時候,有些小學生想裝逼又怕疼,就是利用菸頭燙一個小傷疤,然後一次一次揭開,讓傷疤變大,然後叫囂自己最狠!連小學生,而且是小學生混混都會使用的原理,大家一定要明白呀。

同理,損傷也是,它剛要癒合,你把它暴力撕開了,然後它就需要以更快的速度癒合,它是一個懂得反思,認為自己做的不夠好然後加倍努力癒合的乖孩子。同時它又是你越撕開它它就越癒合加速的青春叛逆期。

這時候你要做的是安撫,而不是強制。

想進角度——不會方法——不做準備——角度訓練疼痛異常——帶來關節損傷,增加滲出——關節腫脹加重——角度進步難度增加——更加著急——練練練,痛痛痛——惡性循環

我們要從源頭解決這個問題。

我做過很多術後及時康復的叉友的案例,他們的角度呀進步非常容易,不能說一點都不疼,但是可以在角度訓練的過程中神色自若,談笑風生。他們的角度進步的很好,而且功能鍛鍊也能及時跟上,康復效果非常好。

原因是什麼呢?

這個肯定離不開科學系統的康復,以及我們幫助叉友消腫,推動傷疤與髕骨。

這裡面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他們來康復,我們不會幫他們著急進角度,而是循序漸進。比如今天他進到100度會有痛感,我們就可以幫他進到95度,這樣自然就不痛了。而我們專業的手法操作下,幫他進到95度,就已經可以達到叉友們的預期了。

重點來了,

無痛苦康復輕鬆實現的同時,因為痛感很小,損傷自然很小,產生的腫脹也很少,再配合著手法消腫,腫脹整體是成快速縮小的趨勢的。那麼下一次康復再進角度,自然就會容易了,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浩指導,沒有叉友們想像的那麼牛,他就是一個普通人,只不過略懂點方法而已。

具體該如何去減少腫脹的產生呢?

採用微笑角度訓練法的內功心法,

採用浩指導五五三十的角度訓練戰術

前叉術後,「五五三十」角度訓練法——效果很贊的角度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546321

5.2不要疼痛/過度訓練

訓練同樣是需要避免疼痛,循序漸進的。

以行走訓練舉例子:我曾經接過一位叉友,知道康復的重要性,並且及時到康復中心康復了。術後兩個月的時候,被動角度比較輕鬆就可以到達120度。主動差點,有些許不直(叉友後來自己描述,就跟直的差不多吧),然後就著急去上班了。雖然上班有點早吧,但是如果前期康復好的話,在加上後期的自己注意訓練,也還是可以的。

但是前期康復留下了些許不直的隱患,然後上班後自然走路很多,而且行走的時候由於自我保護意識,些許不適,腿伸不直等因素,走路的姿勢是不對的,是跛行的,而且腿越走越彎,髕骨活動度越來越差,關節越來越僵。

術後三個多月來我這邊的時候,膝關節是那種僵硬的腫脹,深層肌肉非常硬,腿伸直差了10度,髕骨活動度很差,趴著主動角度不到90度,被動過角度掰到110度左右就會出現明顯痛感。

雖然後來歷經坎坷,康復好了,但是多花很多時間精力金錢。

這位叉友是一位熱愛籃球的,體質很好的,心態樂觀的,名醫手術,之前在收費很高的康復中心康復的的小夥子,在沒有真正具備走路能力時,去走路了,提前去上班走了很多的路,後來他的康復之路走了很多不必要的挫折路。

把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爛的典型,但是他最終還是康復了!

有多少人後來就康復不了了呀!

5.3冰敷

冰敷時使用0度的冰水混合物,將冰袋直接貼於皮膚上(還未拆線或剛拆線傷口還未癒合好可以墊一層薄紗布),全程冰袋不離開皮膚,一般冰敷時間為10—15分鐘,兩次冰敷時間間隔4小時。

看圖學習

在使用冰水混合物的情況下,冰敷通常在15-20分鐘,時間不要長也不要短,這個時間剛好將溫度傳導到組織位置,過長時間的冰敷能導致血管反射性擴張,反而失去了一部分冰敷的初衷,而且,冰敷畢竟是抑制循環抑制組織代謝的,時間過長不利於組織對炎症的自我治療,所以冰敷一定要在合理的框架內實施。

一般來說,在正常的冰敷狀況下,隨著皮膚溫度的降低,

1、在剛開始的三分鐘左右會有冷的感覺,

2、二至七分鐘左右會有灼熱與疼痛感,

3、五至十二分鐘左右會有局部麻痺、麻木疼痛、刺激反應被阻斷等反應,

4、十二至十五分鐘左右則會出現不增加新陳代謝的深層組織血管放鬆現象,

題外話:有的患者經常提問:我是否可以熱敷或者做具有熱效應的治療以消腫止痛?

我的回覆是:如果在損傷涉及區域,可觸及皮膚溫度明顯高於正常水平,這種情況下根據局部發熱的程度是不建議甚至嚴禁熱敷及一切具有熱效應的治療的,硬要對組織進行加熱,只會加重炎症,加重疼痛,反而延緩了治療的進度,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在這個時候,需要患者對自己實際情況作出準確評估並作出正確行動。

這個是關於冰敷的詳細講解

6

方向2——加速原有腫脹的消除:促進血液循環

理療

科學手法

肌肉的激活與訓練

記得之前錄製了幾百段無痛苦掰腿的視頻,總是會在視頻前強調這樣一段話:

我們再掰腿之前呢,會通過握推/筋膜鏈的手法去復活肌肉,打通血路,促進血液循環,使吸收大於滲出,從而更好更快的解除膝關節的腫脹/僵硬等問題。

為什麼在幾百段視頻裡面都會提到握推和筋膜鏈的手法?

因為他太重要了。

這個手法是我最常使用的手法,其次才是傷疤松解,髕骨鬆動等。

可見其效果與重要性。

我們先來講一下握推/筋膜鏈的手法:

術後早期的手法教學

握推/筋膜鏈的手法講解

自我松解手法講解

當然還有理療措施,

比如超聲,DMS等。

肌肉的激活與訓練:

原理:

大家可能會奇怪,消腫和肌肉的激活與訓練有神馬關係呢?

大家想一個簡單的問題哈,

為什麼術後,叉友們都要做踝泵來促進血液循環?

為什麼受傷後,我們要抬高患肢?

為甚麼術後,在練習單腿負重時,小腿特別脹?

為什麼有些叉友術後挺長時間了,站久了小腿還會腫?

而我們在沒有受傷時,幾乎不會遇到這種情況,

就是因為我們的肌肉是有活力的,是可以自主的收縮於放鬆,是可以形成自我的血液循環的。

而沒有活力的肌肉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在這裡介紹三種訓練,也是術後需要立即訓練的動作。

這三個動作使最基礎的訓練,也是常常被大家所忽視的訓練。

很多叉友早期的基礎沒打牢,在後期的康復過程中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髕骨活動過度差呀,腿抬起來不直呀。

在叉友們付費諮詢我時,我基本上都會要求他們回過頭來,重新拾起這三個最基礎也很簡單的動作,要求他們每天每個動作做500個以上,將力量訓練的基礎打牢,然後再增加難度和強度。

康復訓練務必要把地基打牢,這樣後面的訓練會越來越有感覺。

7

膝關節術後康復訓練動作庫

這個是我整理的膝關節術後康復訓練的動作庫。

分享給大家,大家務必要認真學習,因為好的鍛鍊效果來自於你每一個訓練動作的正確性。

膝關節(前交叉/後交叉/髕骨骨折等)術後常規訓練動作集錦

https://zhuanlan.zhihu.com/p/28790167

長摁識別下方二維碼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浩指導。

是無痛苦康復的理念倡導者與技術分享者,

這裡有你想要知道的詳細的術後康復教學,

願所有叉友都可以實現更科學系統的康復!

相關焦點

  • 膝關節術後該如何康復?請收好這份包含4個康復階段的訓練方法
    作者 | 練老師轉載請先獲得授權膝關節術後康復是一個較為常見的問題,其中又以「前交叉韌帶損傷」居多。最近有不少粉絲在向我諮詢,如何做好「膝關節術後康復?」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怎麼進行關於膝關節術後康復訓練。
  • 膝關節術後做屈膝練習,竟然會有這麼多好處,你還不趕緊練起來?
    我們做完手術後都有一定的臥床時間,期間為了預防或降低下肢血栓、肌肉萎縮等併發症的發生,就需要積極鍛鍊。 膝關節術後康復鍛鍊更是必不可少。除預防併發症外,也利於早期下床活動。術後一個月內是康復鍛鍊的黃金時間。需要做到兩點:一是早鍛鍊,二是堅持鍛鍊。
  • 腳崴了怎麼治好的快 腳崴後正確的處理方法
    那麼你知道腳崴後的正確處理方法嗎?  腳崴後的六種處理方法  冷敷  扭傷後24  抬高患肢  腳踝扭傷後最好請旁人攙扶,儘可能避免足部負重和運動,條件允許的話可以購置臨時拐杖或者自製拐杖來幫助緩解患足負重。回到駐地後應抬高患肢,高於心臟的位置,可促進血液回流,有利於腫脹消退。  休息  腳踝扭傷後,休息是很必要的。
  • 手指腫脹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淺析手指腫脹的7個原因
    手指腫脹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淺析手指腫脹的7個原因 時間:2020-10-19 10:03 鄭州痛風風溼病醫院 手部活動量大,稍不注意就會出現不適的症狀,如手指腫脹、疼痛、麻木等。
  • 長出了一顆智齒,牙齦腫脹,學會這2種方法,快速消炎
    燒哥牙醫,聊聊口腔問題~先消炎止痛,比如吃甲硝唑、布洛芬等,一般智齒位置靠後,食物殘渣堆積多了,嵌塞在齦瓣組織,從而形成盲袋,經常會有膿液流出,受細菌感染後,加上免疫力較差,會刺激形成冠周炎,還伴有張口受限,消腫還得輸頭孢,智齒正在發炎,暫時還不能拔。
  • 專家教您正確處理方法
    那麼,為什麼會崴腳,我們又應該怎樣正確處理踝關節扭傷呢?一、什麼情況下會崴腳崴腳,也就是踝關節扭傷,是指在摔倒、踩空等情況下,踝關節超出了正常的活動範圍,出現過度的內翻或者外翻,使踝關節周圍的韌帶和關節囊等軟組織受到拉傷,甚至出現撕裂,從而導致踝關節處疼痛、腫脹的一種情況。
  • 臉部輪廓手術後,是冷敷還是熱敷?該掌握正確的方法
    但是,臉部輪廓手術引發的面部腫脹也令眾多愛美人士頭疼不已。因此,掌握正確的冷熱敷方法對於經歷臉部輪廓手術的人而言十分重要。一、臉部輪廓手術後冷敷和熱敷的作用是什麼?一般來說,臉部輪廓手術後冷敷可以幫助收縮血管,減輕出血和面部腫脹程度。而熱敷,可使人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加快,更利於手術部位的恢復。
  • 重點‖教學方法的歸納
    學生的對問題的回答情況,能夠及時地通過雲平臺進行匯總處理,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教學視頻另外一個優點,就是便於學生一段時間學習之後的複習和鞏固。評價技術的跟進,使得學生學習的相關環節能夠得到實證性的資料,有利於教師真正了解學生。
  • 填充太陽穴後,長沙一女子刺痛腫脹輾轉求多地醫!醫生判斷曾注射...
    2017年,長沙的孫女士花2.98萬元,在醫美機構填充了太陽穴,由於出現不適,2019年,又對太陽穴注射了溶解針,但讓孫女士沒想到的是,打完溶解針後,她的額頭兩側首先是出現凹陷,然後開始腫脹並伴隨刺痛感,一年多來,孫女士到處求醫問藥,始終不見效果。
  • 出現瘀青後,如何快速消腫祛瘀?兩個方法,分事前事後,可別弄錯
    有時候生活中,因為一些障礙物,導致摔倒了,四肢出現了瘀青怎麼處理? 對於這種小事情,很多人或許不以為然,以為隨便處理就可以。 別擔心,下面就給大家詳細說一下,關於跌打損傷後,正確的處理方法是怎麼樣的。 1、在跌打損傷剛出現時,可使用冷敷的方式來止血、預防腫脹,收縮受傷的軟組織的毛細血管。
  • 嬌點馬佔軍主任告訴你:隆胸後雙側乳房腫脹疼痛是怎麼樣回事
    嬌點馬佔軍主任告訴你:隆胸後雙側乳房腫脹疼痛是怎麼樣回事 嬌點馬佔軍主任告訴你:隆胸後雙側乳房腫脹疼痛是怎麼樣回事
  • 脂肪填充後,為何變成「腫脹臉」?可能是它在體內瘋長!
    文/圖 羊城派記者 張華  通訊員 林惠芳  近日,廣東省婦幼保健院整形美容科主任胡葵葵每周又有幾十位女性因為「腫脹臉」希望做修復手術,恢復正常面容。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的「腫脹臉」?  在明星堆裡,隨便一數,就能點到幾個「腫脹臉」。蘋果肌又圓又大,面如圓盤。之所以大家都熱衷這個臉型,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這兩年面部脂肪移植手術大熱。胡葵葵說,脂肪填充確實幫助很多人獲得了年輕美麗的容顏。
  • 生物教學方法的綜合與優化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教學日記>正文生物教學方法的綜合與優化   導讀:教學方法的改革不是單純的「方法」改革,很重要的是教學思想、觀念的轉變,教學思想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和組合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 虛擬儀器調幅新方法及其在電子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O 引 言調製就是用一個信號(稱為調製信號)去控制另一作為載體的信號(稱為載波信號)的某個參數,如幅度、頻率或相位,使作用後的複合信號(已調波)具備調製信號的特徵。傳統方法實現信號調製均要基於硬體電路進行,這裡將以調幅為例,探討一種基於虛擬儀器軟體進行信號調幅的方法。
  • 肌肉拉傷,先冰敷後熱敷?不按這4步處理,效果多不好!
    前段時間打球扭傷了腳腕(踝關節),朋友們都說:「沒關係,先冰敷後熱敷,保你很快就會好的!」於是我就照他們說的辦了,結果腳腕還是腫了起來。肌肉韌帶拉傷後,很多朋友都知道不能立刻熱敷,這樣會造成損傷處的腫脹加劇,不利於今後的康復。運動損傷後合理的處置方式就是馬上冰敷患處,這樣做可以起到消腫、止痛、減少組織二次損傷的作用。
  • 肌肉拉傷要這麼處理
    肌肉拉傷如何處理運動肌肉拉傷處理1、在韌帶和肌肉被拉傷後最早的一段時間裡面,大家受傷的地方都會有紅腫、充血的症狀,此時要馬上停止運動,儘量不讓受傷腿承重,避免傷勢加重。2、可以用冰塊袋來冷敷處理受傷的地方,這可以緩解疼痛和腫脹症狀,冷敷的時候每次只要冷敷一刻鐘就可以了,每天需要冷敷三次,這樣可以得到最好的治療效果。3、還能夠用一些透氣性比較好的繃帶對受傷的地方包紮,這樣能夠緩解淤血症狀,繃帶的鬆緊度要適中;同時抬高病患處,避免淤血;傷後一周內不要跑跳。可以做幅度較小的伸展運動。
  • 從外語核心期刊看國內英語教學研究方法的新進展 ——以《外語教學與研究》和《外語界》為例
    去除會議通知、書評、語言學理論(句法、構式)研究、文學研究、翻譯理論和文本研究後,對剩餘的654篇論文進行二次篩選並進行類別劃分。篩選的基本標準是文章包含研究設計部分。(3)樣本論文在研究工具和數據處理上有何特點?
  • 筆記本外接顯示器後黑屏的處理方法
    下面IT百科小編就來為大家分享關於筆記本外接顯示器後黑屏的處理方法。 處理方法如下: 1、首先把外接顯示器接入筆記本的HDMI或VGA插槽,然後找到英特爾顯卡控制面板,在筆記本屏幕底部找到任務欄,紅框標註的應用圖標就是英特爾顯卡控制面板 2、點開後如圖所示,我們接下來設置一下顯示器和電源。
  • 「非教學事務」太多了怎麼辦?這些高效方法很有效!
    在教師尤其是班主任的日常生活裡,往往難以避免這類瑣碎工作,但如果處理不當,會大大影響老師的心情和工作狀態,進而幹擾日常教學。 因此,學會處理「非教學任務」,是教師成長中的必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