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傷,先冰敷後熱敷?不按這4步處理,效果多不好!

2020-12-07 騰訊網

前段時間打球扭傷了腳腕(踝關節),朋友們都說:「沒關係,先冰敷後熱敷,保你很快就會好的!」於是我就照他們說的辦了,結果腳腕還是腫了起來。肌肉韌帶拉傷後,很多朋友都知道不能立刻熱敷,這樣會造成損傷處的腫脹加劇,不利於今後的康復。運動損傷後合理的處置方式就是馬上冰敷患處,這樣做可以起到消腫、止痛、減少組織二次損傷的作用。相信有很多朋友跟我一樣,儘管做到了冰敷,但受傷處還是在不久以後又腫脹起來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在諮詢了運動損傷專家後,我才知道了正確的處理方式。

大多數運動損傷都屬於「傷筋不動骨」的情況,也就是沒有骨折但出現了肌肉拉傷或者韌帶扭傷的狀況。正確的處理方式是分4個步驟展開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冰敷患處。冰敷首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快速止痛,其次還可以減輕患處的腫脹程度,甚至還能減少繼發性的再次損傷。第二步可以與冰敷同時進行,那就是壓迫患處,用彈性繃帶或者布條纏繞患處,注意不可綁紮得太緊,可以協同與增強冰敷的功效。第三步就是抬高患處,如果能夠使患處高於心臟位置,效果將更加理想。第四步也是最後一步就是徹底休息,儘量避免患處的二次受傷。

以上這些處理方式,曾被運動損傷專家總結為「RICE」療法,即Rest(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壓迫)和Elevation(抬高)四個處理方法,而冰敷是其中最核心的一個步驟。很多朋友因為冰敷的做法不正確,反而起到了適得其反的作用:

1、應該使用專門的塑膠袋實施冰敷操作,不可將冰塊直接接觸患處,以免發生凍傷;

2、每次冰敷的時間不宜過長,以15-20分鐘為宜,冰敷後要用幹毛巾擦乾患處;

3、冰敷只能在受傷後的1-3天內實施,第一天每隔1-2小時冰敷一次;2-3天時每隔3-4小時冰敷一次;

4、冰敷適合於四肢肌肉或韌帶損傷者,其他部位的肌肉韌帶損傷慎用冰敷;如果患處出現明顯的外傷、破損或出血狀況,均不宜冰敷;

5、體質虛弱者、年老者、女性懷孕或處於經期時,不宜冰敷;罹患慢性疾病者,特別是患有心臟病或明顯水腫者,也不可冰敷。

冰敷是一種非常可靠的止痛方式,對肌肉痛和神經痛特別有效。除了急性運動損傷之外,在痛風、關節炎、腱鞘炎、偏頭痛和神經性頭痛等病的急性發作期,也可以採用冰敷的方式止痛、消炎或消腫。需要注意的是,冰敷只適用於這些疾病的急性發作期,也就是剛開始發病的時候。如果疼痛的急性炎症期已經消退了,冰敷就不適用了,取而代之的則是熱敷了。熱敷可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環,使緊張的肌肉韌帶放鬆下來,也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有專業機構總結到:6周以內的損傷適合冰敷,超過6周的損傷適合熱敷,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肌肉拉傷要這麼處理
    肌肉拉傷的話肯定是要多注意的,健康的身體出現任何問題都是非常的痛苦的。如果在訓練場所肌肉拉傷肯定是要好好的處理一下的,否則容易留下後遺症了。那你知道肌肉拉傷怎麼快速恢復,肌肉拉傷怎麼治療呢,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 冰敷 VS 熱敷,冰敷如何正確使用,居然還有那麼多原則!
    此外,冰敷帶來的低溫能夠減少肌肉拉傷帶來的肌肉痙攣,可以實現運動損傷後的無痛拉伸,增加運動損傷部位的肌肉活性,從而加快恢復。但是要注意在恢復階段,有時候需要冷敷與熱敷交替使用。它有助於放鬆組織,刺激血液流向受影響的關節或肌肉。熱敷通常在過度使用的傷害之前施加,如術後康復運動訓練以前進行熱敷。如果引起肌肉緊張或者疼痛,熱是一種有效的止痛方式和幫助放鬆組織和僵硬的關節和肌肉,使其適合於肌肉骨骼條件,如關節炎和肌肉緊張等。一般可使用蒸熱的幹毛巾、溼毛巾或者熱水袋等作為材料,都有不同的效果,有人發現溼熱比乾熱能更好地緩解疼痛。
  • 受傷後,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別搞混了!冷熱敷錯,會加重傷痛!
    肌肉疼痛怎麼辦?熱敷一下?扭到腳了怎麼辦?冰敷一下?小腿腫了怎麼辦?熱敷一下?受傷後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你該聽誰的?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簡單點說就是: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的用冰敷,慢的勞損型的損傷用熱敷。
  • 冰敷與熱敷?區別在哪?如何選擇?(史上最全)
    作者:陳超 解放軍總醫院在籃球的比賽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球員受傷後來到場邊,用一個大袋子置於受傷的足踝處,那麼問題來了,他是在熱敷還是冰敷?對於熱敷和冰敷,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耳熟能詳,但是對於二者的區別和適用情況我們是否了解呢?如果選錯方式往往對於治療效果會適得其反。
  • 病急切勿再亂投醫 訓練騎行後冰敷熱敷各有優劣
    那麼問題來了,騎行之後肌肉酸痛到底是冰敷還是熱敷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冰敷和熱敷各自的作用原理。冰敷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過低溫促使血管收縮,抑制局部的血液循環及周圍組織的滲出和腫脹,減少減緩組織胺的釋放,從而減輕疼痛感;說通俗一點就是通過低溫達到鎮痛止血(內出血)的效果。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傻傻分不清
    熱敷在中國人心中的是根深蒂固的,就算是肚子痛的時候拿熱水袋敷一下會感覺舒服點。我們經常會在國際比賽中看到,運動員受傷後,馬上會有隊醫拿出噴霧劑對著患處噴或者拿出一個袋子蓋在患處,其實這兩種方式都是對患處進行降溫處理。噴霧劑一般是易揮發的化學藥劑,通過快速蒸髮帶走皮膚表面熱量,形成冰敷的效果。而袋子裡面裝的就是冷卻劑,直接給患處降溫。
  • 不能小覷的肌肉拉傷
    其實,很多時候,肌肉拉傷的人起初並沒有發現自己是肌肉拉傷,而僅僅以為是運動量過大導致的肌肉酸痛,這就可能造成判斷失誤,錯過最佳恢復期,甚至留下後遺症。有一個小方法教給大家辨別肌肉拉傷:在牽拉受傷部位肌肉時,如果疼痛感加重,可能是肌肉出現了拉傷;如果牽拉該部位肌肉,疼痛有減輕,可能僅僅是肌肉酸痛。
  • 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
    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時間:2018-12-26 15:12   來源:百科解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崴腳後會出現哪些問題 腳崴了是該冰敷還是熱敷? 有時候走路著急,經常會不小心崴到腳。而且一些女性朋友喜歡穿高跟鞋,走路不穩,也很容易崴腳。
  • 冰敷與熱敷如何選?區別在哪裡?
    ,這兩種方式能夠有效地緩解疼痛症狀,但是這兩種治療方法也有一定的區別性,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熱敷和冰敷的區別,希望對朋友們會有一些幫助。封口時,先把空氣排出,在接近袋口的位置打結,不要太緊貼水面打結。這樣有兩個好處:①冰袋不會是鼓鼓的,放置時不易滑落;②增大冰袋和皮膚的接觸面積;封口紮緊後,外面再套一層保鮮袋。
  • 崴腳後到底熱敷還是冰敷,資深崴腳倒黴蛋告訴你,咋處理好得更快
    很多朋友對這種運動損傷重視不夠,沒有及時有效地處理,就可能反覆發作。一旦造成了踝關節永久性的傷害,很可能失去參加體育運動的機會,對今後的生活留下非常不好的影響。踝關節連接著我們的小腿和足部,是支撐人們日常運動的重要樞紐,同時還需要承受大部分的體重。踝關節具有運動和承重的雙重功能,但卻非常脆弱。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冷敷止痛熱敷消炎
    「請問我該冰敷,還是該熱敷?」這是很多人在受傷後經常問的問題。冷敷冰敷的效應在於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因而降低組織的新陳代謝速度,達到抑制發炎反應的作用;生理上,當肌肉溫度降低到20℃左右時,肌肉張力會減弱,低到10℃時,痛覺神經的傳導也會變慢或暫時阻斷,產生有效的止痛效果。
  • 運動受傷後治療方式的選擇 熱敷還是冰敷
    那麼運動受傷後應選擇熱敷還是冰敷呢?下面尋醫問藥網為大家來說明運動受傷後應選擇熱敷還是冰敷的問題。冰敷主要是讓身體局部溫度降低,皮下的血管收縮,減少局部的血液循環,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達到降低新陳代謝、止血消腫的效果。此外,冰敷還可以減輕因為受傷所導致的肌肉痙攣,避免組織細胞的二次傷害。
  • 腳崴了以後,到底是熱敷還是冰敷?
    腳崴了以後,到底是熱敷還是冰敷?自從一年前右踝關節扭傷後,穿高跟鞋走路總崴腳。小張:「當時沒怎麼處理,休息兩天後腫消了一點,就正常上班了。但現在走路時,總覺得踝關節不舒服,而且更麻煩的是,我現在穿高跟鞋走路總崴腳。最近去拍了個核磁,報告單上寫著『韌帶損傷』,感覺還挺麻煩。」另外,穿高跟鞋走路對踝關節不利,尤其對於習慣性扭傷的人來說,建議儘量不要穿。崴腳要小心,別讓小問題變成大麻煩。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別搞錯了!
    「請問我該冰敷,還是該熱敷?」這是很多人在受傷後經常問的問題。、血液循環減慢,因而降低組織的新陳代謝速度,達到抑制發炎反應的作用;生理上,當肌肉溫度降低到20℃左右時,肌肉張力會減弱,低到10℃時,痛覺神經的傳導也會變慢或暫時阻斷,產生有效的止痛效果。
  • 損傷後應該冰敷還是熱敷呢?你應該知道!
    身體出現損損傷或不適你可能會選擇冰敷也可能會選熱敷,如果選對了可以很大程度上縮短你的康復時間早日恢復正常,但如果選錯結果可想而知肯定是火上澆油影響損傷的恢復。
  • 運動之後肌肉酸痛分為這幾類,處理方法各不相同,健身者必須要懂
    運動之後的肌肉酸痛分為這幾類,處理方法各不相同!運動後肌肉酸痛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經歷,但運動後發生的肌肉酸痛根據其發生的原因不同處理原則也不盡相同,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各類運動相關的肌肉酸痛吧。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肌肉酸痛,多見於長期不運動的人突然進行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之後。由於長期缺乏鍛鍊,肌肉對能量和氧氣的儲備量都非常低,一旦進行持續的有氧運動,常常會導致肌肉為了滿足運動的需要而進行大量的無氧酵解代謝。
  • 受傷後如何正確冰敷?何時熱敷?按摩理療有用嗎?
    此外,創傷後早期和晚期的處理方式完全不同,簡單說,早期冰敷,晚期熱敷。為什麼早期冰敷會有用?此外,冰敷還可以減輕因為受傷所導致的肌肉痙攣,避免組織細胞的二次傷害。一般來說傷後48小時以內可以冰敷,尤其是24小時以內。比如對於最常見的腳踝骨折或扭傷,不管有沒有骨折,24小時內用冰敷為理想治療,因為可以減輕局部的充血水腫,也就是可以減緩患肢腫脹。錯過48小時,就會腫得很嚴重了。
  • 急性損傷後冰敷和熱敷的區別及最佳時間您知道嗎?
    每次冰敷時長控制在15~20分鐘,切記每次冰敷時間不宜過長,會導致血管反射性擴張,結果適得其反。以膝關節為例,以疼痛、腫、熱最明顯的部位為中心進行冰敷,期間可以適當移動從而實現整個關節的冰敷。如果做完手術,在去除包紮敷料,傷口拆線後,傷口及傷口周圍炎症反應也比較明顯,可以重點冰敷。
  • 物理降溫 扭傷後應該冰敷還是熱敷?
    我們回顧一下常在賽場上看到的情景:一名運動員在意外扭傷後,被擔架抬到場邊,這時隊醫要麼拿著一罐噴霧劑朝傷處噴,要麼拿一袋子敷在傷處。這其實就是在對傷處進行物理降溫。噴霧劑噴出來的東西是某些有冷卻降溫作用的化學藥劑,接觸身體以後可從液態蒸發成氣態,吸走局部的熱量讓受傷的部位迅速降溫。而那袋子,便是冰袋,通過冰敷來降低溫度。
  • 足球乾貨:大腿肌肉拉傷的康復訓練
    在各項體育運動中,肌肉拉傷是最常見的損害之一,足球運動也不破例。在進行足球運動時,假如準備活動沒有做充沛,腿部肌肉忽然遭到超負荷的影響,常常會引起大腿肌肉的拉傷。通常,大腿肌肉因主動強烈的收縮或被動過度的拉長所造成的肌肉細微損傷、部分撕裂以及完全斷裂,稱為大腿肌肉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