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敷與熱敷如何選?區別在哪裡?

2020-12-05 澎湃新聞

冰敷與熱敷如何選?區別在哪裡?

2020-04-28 1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護士筆記

冰敷和熱敷都是屬於物理治療的範疇內,這兩種方式能夠有效地緩解疼痛症狀,但是這兩種治療方法也有一定的區別性,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熱敷和冰敷的區別,希望對朋友們會有一些幫助。

1

超級比拼:冰敷or熱敷?

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用冰敷;

慢性勞損型損傷用熱敷。

2

冰敷的作用

急性損傷常由於突發的外傷引起(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直接撞擊等),通常馬上就疼得不行。

即刻冰敷能夠抑制感覺神經,起到鎮痛、麻醉效果。此外,冰敷可以改善周圍血管通透性、防止水腫和滲出。

而且冷刺激可以使組織代謝率降低,從根本上降低炎症反應發生的可能,減輕紅腫、熱痛的症狀。

3

如何正確冰敷

冰敷時間

在急性受傷的48~72小時內冰敷,每隔2~3小時進行一次冰敷,如果腫脹、疼痛、發熱明顯,可每隔1~2小時冰敷一次。每次冰敷時長控制在15~20分鐘,切記每次冰敷時間不宜過長,會導致血管反射性擴張,結果適得其反。

冰敷的最佳位置

最痛、腫、熱的地方。

以膝關節為例,以疼痛、腫、熱最明顯的部位為中心進行冰敷,期間可以適當移動從而實現整個關節的冰敷。如果做完手術,在去除包紮敷料,傷口拆線後,傷口及傷口周圍炎症反應也比較明顯,可以重點冰敷。

冰敷的物品

除了市面上可以買到的冷噴霧、冰袋,還有一種更為經濟的方法就是自製冰袋。

超市購買中號保鮮袋(每次用兩個),冰塊(冰箱冰格自製),自來水。

使用方法:

一般用1份冰+2份水,冰水混合後佔冰袋容量的1/2即可。

封口時,先把空氣排出,在接近袋口的位置打結,不要太緊貼水面打結。

這樣有兩個好處:

①冰袋不會是鼓鼓的,放置時不易滑落;

②增大冰袋和皮膚的接觸面積;

封口紮緊後,外面再套一層保鮮袋。

充分貼符皮膚

無論矽膠冰袋法還是冰水混合物法使用時都要考慮貼符性,要讓冰袋充分與炎症組織很好的貼合,這樣冰敷的效果才能直達患處。因此矽膠冰袋使用時要依關節形狀適當調整一下形狀。冰水混合物法,可將冰袋紮緊攤開後呈平坦狀。

防止凍傷

使用矽膠冰袋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所以做好保護性隔離,嚴格控制冰敷時間就能有效預防。

其他

用時注意防止凝結水滴汙染傷口;年老體弱、虛寒證、孕婦、經期等不宜冰敷等。

4

熱敷的作用敷

熱敷是能夠增加人體軟組織的延展性,緩解肌肉痙攣的症狀,促進血液循環,熱敷也能夠舒緩和放鬆情緒。

5

如何正確熱敷?

一、熱敷治療應主要用於急性損傷的後期和慢性損傷。急性損傷的後期指的是損傷48小時後,因為這個時間往往出血停止。慢性損傷通常是在較長時間的損傷(反覆過度使用以及勞損)後發生,並非突發的意外傷。

二、在家庭中,最簡單易得的是熱水毛巾、溫水浴。但其熱量一般只能維持5-10分鐘,使用時間不足。當然熱毛巾在微波爐裡加熱也是簡單易行。

三、溼敷的效果一般好於幹敷,因為組織滲透性好,能抵達更深部的組織。通常一次熱敷30分鐘左右,溫度控制在40-50℃,每天2-3次,可根據醫囑調整熱敷的時間。

有皮膚熱過敏史、皮膚感覺異常、患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以及傷口感染未愈等情況都需避免熱敷,以免弄巧成拙得不償失;各種內臟出血、急腹症不宜熱敷。

小貼士

1.不是所有的慢性損傷都要使用熱敷,如屬於急性發作仍然首先選擇使用冰敷;

2.不是所有的急性損傷都要使用冰敷,早期腫脹、疼痛得到控制後可改用熱敷;

3.選擇冰敷和熱敷要根據情況而定,最好在醫生或康復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來源:骨關節外科及運動醫學護理平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冰敷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冰敷與熱敷?區別在哪?如何選擇?(史上最全)
    作者:陳超 解放軍總醫院在籃球的比賽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球員受傷後來到場邊,用一個大袋子置於受傷的足踝處,那麼問題來了,他是在熱敷還是冰敷?對於熱敷和冰敷,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耳熟能詳,但是對於二者的區別和適用情況我們是否了解呢?如果選錯方式往往對於治療效果會適得其反。
  • 受傷了到底該冰敷還是熱敷?短短一篇文章說清楚!
    冰敷一下?腳踝崴了怎麼辦?熱敷一下?小腿腫了怎麼辦?冰敷一下?受傷後到底要冰敷還是熱敷?你該聽誰的?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受傷了,該冰敷還是熱敷?簡單點說就是:急性損傷(無明顯開放性外傷)的用冰敷,慢的勞損型的損傷用熱敷。
  • 面對運動損傷如何正確進行熱敷和冰敷?
    當您運動時突然感覺肌肉疼痛或者腫脹,您應該做什麼,是冰敷還是熱敷?接下來為我們一起了解遇到傷病如何正確冰敷和熱敷。何時冰敷冰敷對急性損傷最有效。要正確地冰敷傷處,持續時間為20分鐘左右。長時間放置冰敷可能會損壞神經和其他關鍵組織。冰敷應持續到腫脹消失且疼痛可忍受為止。冰敷應該是應對傷病的第一反應,但是熱敷是加速恢復傷病的好方法。
  • 冰敷 VS 熱敷,冰敷如何正確使用,居然還有那麼多原則!
    ;(2)不要用熱敷來治療急性損傷;(3)使用中等溫度,熱敷不應該引起出汗或不適;(4)不要用沸水或滾燙的水加熱毛巾;(5)不要在有任何腫脹的地方使用熱敷;(6)在破損的皮膚上使用熱敷;(7)長時間使用熱敷或在睡覺時使用等。
  • 受傷了,冰敷?熱敷?到底怎麼用?
    在運動生涯中各位跑友難免都會遇到一些運動傷害的發生,而在不舒服產生的期間,該冰敷還是熱敷?又應該要冰多久才能換成熱敷?成為了一大難題。不同的觀念之下也有各種的不一樣的說法,有人主張冰敷即可,有人認為熱敷效果較佳;時間方面來說,傷後的24、48、72小時適合使用冰敷,三種不同的冰敷使用時機,也都有各自的說法。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聽聽看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王凱平醫師告訴大家如何適當的傷後的治療方法及使用的時機吧!提示!冰敷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別搞錯了!
    「請問我該冰敷,還是該熱敷?」這是很多人在受傷後經常問的問題。 熱 敷 熱敷則可以提升肌肉溫度,使局部血液循環增快,加速組織新陳代謝,有助於移除肌肉疲勞或傷後所產生的堆積或炎性物質,所以有消炎的作用。
  • 何時冰敷、何時熱敷?
    來源:新浪財經11月5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何時冰敷、何時熱敷?》。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由於各種原因導致跌打損傷。扭傷之後到底該如何正確處理呢?跌打損傷後究竟是冷敷還是熱敷呢?損傷後24小時內冷敷,超過24小時採取熱敷的說法靠譜嗎?其實,損傷後該採用冷敷還是熱敷,應當取決於是急性損傷還是慢性損傷。急性損傷常由於突發的外傷引起(比如跌倒、扭傷以及直接撞擊等),通常立即引起疼痛。對於急性損傷,應該儘快冰敷。冷敷能使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溫度,起到止血、消腫、鎮痛的作用。
  • 急性損傷後冰敷和熱敷的區別及最佳時間您知道嗎?
    每次冰敷時長控制在15~20分鐘,切記每次冰敷時間不宜過長,會導致血管反射性擴張,結果適得其反。以膝關節為例,以疼痛、腫、熱最明顯的部位為中心進行冰敷,期間可以適當移動從而實現整個關節的冰敷。如果做完手術,在去除包紮敷料,傷口拆線後,傷口及傷口周圍炎症反應也比較明顯,可以重點冰敷。
  • 運動受傷後治療方式的選擇 熱敷還是冰敷
    那麼運動受傷後應選擇熱敷還是冰敷呢?下面尋醫問藥網為大家來說明運動受傷後應選擇熱敷還是冰敷的問題。冰敷主要是讓身體局部溫度降低,皮下的血管收縮,減少局部的血液循環,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達到降低新陳代謝、止血消腫的效果。此外,冰敷還可以減輕因為受傷所導致的肌肉痙攣,避免組織細胞的二次傷害。
  • 損傷後應該冰敷還是熱敷呢?你應該知道!
    身體出現損損傷或不適你可能會選擇冰敷也可能會選熱敷,如果選對了可以很大程度上縮短你的康復時間早日恢復正常,但如果選錯結果可想而知肯定是火上澆油影響損傷的恢復。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冷敷止痛熱敷消炎
    「請問我該冰敷,還是該熱敷?」這是很多人在受傷後經常問的問題。冷敷冰敷的效應在於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慢,因而降低組織的新陳代謝速度,達到抑制發炎反應的作用;生理上,當肌肉溫度降低到20℃左右時,肌肉張力會減弱,低到10℃時,痛覺神經的傳導也會變慢或暫時阻斷,產生有效的止痛效果。
  • 跑步受傷後如何選擇冰敷熱敷?一點妙招巧妙解決
    北京時間10月4日,受傷是跑步愛好者經常遇到的麻煩事,受傷之後,一個新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到底是應該冷敷,還是應該熱敷?  如果您查詢一些資料,會發現上面寫的很籠統:「24小時之內冰敷,24小時之外熱敷」,也有的說「前三天冰敷,後三天熱敷」。
  • 什麼時候冰敷和什麼時候熱敷?本文來告訴您!
    冰敷和熱敷都是屬於物理治療的範疇內,這兩種方式能夠有效地緩解疼痛症狀,但是這兩種治療方法也有一定的區別性,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一下熱敷和冰敷的區別
  • 何時冰敷?何時熱敷?
    損傷雖然常見,但是很多人卻不知道正確處理損傷的方法,有時在應該冷敷的時候選擇了熱敷,在應該熱敷的時候卻選擇了冷敷。那麼,扭傷之後到底該如何正確處理呢?下面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跌打損傷後究竟是冷敷還是熱敷呢?損傷後24小時內冷敷,超過24小時採取熱敷的說法靠譜嗎?其實,損傷後該採用冷敷還是熱敷,應當取決於是急性損傷還是慢性損傷。
  • 受傷了冰敷還是熱敷?傻傻分不清
    為什麼歪果仁受傷了用得是冰敷而不是熱敷?難道不應該是拿條熱毛巾敷一下?從小到大,包括平時生活中,似乎很少會用到。冰給人的感覺涼涼的不舒服,相比之下熱敷就感覺舒服多了。那麼受傷了,我們到底該熱敷還是冰敷?今天老王就來說道一下。
  • 受傷後如何正確冰敷?何時熱敷?按摩理療有用嗎?
    冰敷、熱敷以及適度的按摩理療是簡單易行且科學有效的治療手段。其中,冰敷是一種常見的外傷治療手段,尤其在我們機體發生急性損傷之後。對於骨折,除了及時手術以外,早期進行冰敷是非常好的輔助治療方式。此外,創傷後早期和晚期的處理方式完全不同,簡單說,早期冰敷,晚期熱敷。為什麼早期冰敷會有用?
  • 物理降溫 扭傷後應該冰敷還是熱敷?
    而那袋子,便是冰袋,通過冰敷來降低溫度。那麼,現在你至少知道了扭傷後應該冰敷了吧。但是為什麼要冰敷呢?熱敷能活血難道不是更有利於恢復嗎?就像冬天裡泡個熱水腳,促進血液循環,舒筋活絡的,不是更舒服嗎?誠然,熱敷能舒筋活血,但是也得找準時機啊。
  • 腳崴了,應該冰敷還是熱敷?
    主要措施就是儘可能早的進行冰敷(具體方法見後詳述),不需要使用任何藥物。 也可以使用彈力繃帶壓迫防止出現明顯腫脹。 處理程序上,可以先進行一節冰敷,然後使用彈力綁帶纏繞壓迫,再進行持續冰敷。 同樣的,有明顯腫脹的,可以臥床,並抬高患肢,腳趾高過鼻尖。 下地行走需要穿可拆穿的踝關節固定鞋。
  • 髖關節疼痛應該採用冰敷還是熱敷?現在為你揭曉答案
    髖關節疼痛好發的年齡,往往是有一定的區別的。1、髖臼撞擊症候群和強直性脊柱炎髖臼撞擊症候群和強直性脊柱炎它們大多都發生於青壯年,而且男性多於女性,比如說二三十歲青壯年發生的比較多。活動後的髖關節的疼痛,首先是要看活動量是不是符合你的運動的計劃和肌肉的承受能力,想要緩解疼痛首先要是對局部冰敷、進行休息,或者把自己運動的計劃重新調整一下,如果還是疼痛不能緩解,那就需要到醫院進行檢查,明確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明確主要的診斷是什麼,然後進一步對症治療。
  • 腳崴了以後,到底是熱敷還是冰敷?
    腳崴了以後,到底是熱敷還是冰敷?扭到腳該怎樣處置和保養如何預防運動損傷運動時的穿戴又有什麼講究呢腳扭了,怎麼辦如果不小心扭到腳儘量不要用受傷的腳接觸地面可以試著用另一條健康的腿走路24小時內冷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