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一首《好漢歌》紅遍了中國大江南北。自此,「天上的星星參北鬥」婦孺皆知。為什麼要「參北鬥」?因為你「找不到北」時,抬頭看北鬥七星就可以了。然而,並不是每次抬頭都能如此幸運。
幸運的卻是,那一年,北鬥一號系統已經立項,我國衛星導航系統開啟了與世界衛星導航系統跟跑的徵程。2012年底,歷經磨練的北鬥二號系統建成並向亞太地區提供服務,具備了與世界並跑的能力,北鬥三號系統則直接實現了並肩超越。北鬥人用20年的努力創造奇蹟,走完了美國、俄羅斯40年的歷程,向世界證明了中國時間、中國方案和中國精度。
據據《日本經濟新聞》4月30日報導,在全球195個國家首都上空,中國北鬥衛星在130個國家被觀測到的頻率,已經超過了美國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這一轉變對於高科技產業可能會產生巨大影響。
圖片來源:日經中文網
超越美國GPS,35顆北鬥衛星投用
美國長期以來一直是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的領導者。相比之下,中國在該領域直到近些年才進入人們的視野,在2000年才發射了第一顆定位衛星。
但北鬥系統的快速增長勢頭迅猛,在1994年至2020年期間,中國在衛星定位系統上的投資至多達到106億美元。僅2018年,中國就為該系統發射了18顆衛星。截至6月底,共有35顆北鬥衛星投入使用,而美國的GPS則有31顆衛星。
以前歐美發達國家憑藉技術和經濟優勢搶佔資源的時候,從來沒等過中國,現在憑什麼要中國等你?於是中國繼續按既定節奏發射衛星,終於在2020年就完成了投用35顆衛星的目標,成為全球第一大衛星導航網絡。
北鬥衛星的研製,實現了許多中國創造,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北鬥的使用也越來越廣泛,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逐步進入全球前列,並且是24小時全天候地進行導航,精準導航。隨著國家實力的不斷提升,北鬥導航系統也在不斷地發揮他的作用,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支撐。
這次北鬥又站了出來,北鬥再次創造奇蹟,首次將AR技術和教育結合了起來,推出了讓世界都震驚的AR智能地球儀。
而這個北鬥地球儀,也是北鬥專為3-12歲孩子研發的,專業性和權威性都非常有保障。
這隻地球儀非常適合小孩子,球體直徑20cm,算上底座25cm高,不會太大也不會過小,剛剛好。
3-12歲,是孩子認知世界、探索世界的重要年齡,如果此時有一個給力的學習工具,將會激發孩子濃烈的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普通的地球儀是靜止的,孩子用起來特別枯燥無味,很多孩子看到地圖上密密麻麻的輪廓和文字,就瞬間失去了看下去的欲望。
因為是給孩子使用,所以用料都是非常精細,除了是食品級材質,安全環保無異味外,還可以水洗擦寫,方便孩子標記,加深記憶。一個地球儀=百科全書+AR黑科技+4D立體動畫+真人講解,並且還是北鬥出品的。
小孩子不能只一味的上輔導課學習,可以換一種方式來學習,還能讓他們快樂。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不失一種好的培養孩子學習的方法。
只需要用手機對著這個特殊的地球儀掃一掃,就能感受到科技的力量,AR技術讓孩子身臨其境,4D動畫更能吸引孩子,讓孩子探索不停。原本光禿禿的地球儀,瞬間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在每個國家的位置插上對應的國旗,孩子一來可以知道具體位置,還能認識不同國家的國旗。
還能了解到全世界的海洋生物、珍稀陸地動物究竟分布在哪些地方,每種生物的特性又是怎樣的。
玩過地球儀之後,通過答題來加深孩子的印象, 以達到真正的拓寬眼界,邊玩邊學,活學活用,很多孩子就算最開始答不對,也一定會不服氣的循環挑戰,那正好,玩的多了,以後就是智多星啦。
正確或錯誤,都會有記錄~快來測試一下,看看能不能獲得滿分。
系統後臺會不斷更新新的內容,第一時間傳送最新鮮、最科學的知識點,讓孩子隨時隨地緊跟時代步伐。
在地球儀中的AR系統中,目前已經更新了13大主題的科普知識,涵蓋古今內外與地理分布相關的歷史、生物、人文、建築等眾多領域。
隨便的一個模塊,都能讓孩子玩上大半天,並且還會不斷問你這是為什麼,打不出來沒關係,就跟孩子一起學習,還能增加親子感情。
可以讓孩子領略真實的名勝風景,開闊更大的視野。
這款集AR科技、4D動畫、「會說話的百科全書」於一體的地球儀,真心建議每個孩子人手一臺,在學習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個地球儀,或許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引導他們不斷地學習和探索。
這個AR地球儀給孩子帶來的,簡直就是視覺和聽覺的雙重體驗,又相當於一款動畫與知識的百科全書!非常值得給孩子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