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Geodes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
構建與學術的橋梁 拉近與權威的距離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科技導報,版權歸原作者及刊載媒體所有,所刊載內容僅供交流參考使用,不代表本刊立場。
「衛星導航的黃金頻率資源幾乎全部被佔用,信號調製模式也面臨西方發達國家的專利壁壘。關鍵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全國政協委員楊元喜把這段話發送到了委員移動履職平臺的「科技與創新」讀書群。
「我們一直難以逾越核心技術的門檻,問題在哪裡?」「我們必須下大決心攻克和掌握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很快,群裡其他委員回應道。
中國的關鍵技術瓶頸主要有哪些?如何加以突破?9月16日,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曹健林率領「科技與創新」讀書群部分委員在京開展線下考察交流活動。
01 北鬥應用只受想像力限制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探索。今年6月23日,北鬥系統第55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至此,標誌著我國建成了獨立自主、開放兼容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6月23日,北鬥三號最後一顆衛星克服種種困難後成功上天,完成了北鬥三號的「組網」計劃。7月31日,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北鬥的應用場景也將為人們打開無限的想像空間。
「真的很讓人震撼!」參觀完北鬥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展後,委員們紛紛發出讚嘆,「我們的導航科技終於結束了受制於人的時代。」
北鬥和美國的GPS相比,真的更厲害嗎?
「和GPS比起來,我們的北鬥可以說是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既沒有全面超過,但是也沒有落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集團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究員周偉江表示,定位精度高是北鬥系統的一大優點,而且北鬥還擁有一個GPS沒有的短報文通信功能,「這個功能最大的好處就是能將你的位置發送出去,當你遇到緊急情況或者處於危難中的時候,這個功能是可以救命的。」
北鬥系統除提供導航和高精度定位外,將為各行各業帶來哪些影響?
「在國家層面北鬥系統能做的事情很多。」全國政協委員、軍科院第二十九試驗訓練基地研究員葉友達表示,在漁業、測繪、水利、電信、交通運輸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森林防火、減災救災等涉及公共安全的領域,作用更是極大。
「『北鬥』也在為戰『疫』行動保駕護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集團有限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究員曲偉表示,北鬥高精度定位設備確保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工地大部分放線測量一次完成,實現了「十天建成一所醫院」的壯舉。北京、湖北的北鬥植保無人機被廣泛用於區域內消毒防疫。
「隨著5G商用時代的到來,北鬥將帶給我們何種高科技應用體驗,我想缺的只會是我們的想像力了。」聽完大家的交流後,叢兵風趣地說。
02 「中國芯」未來值得期待
每個要實現定位的導航設備都必須依靠「大腦」進行計算和處理,而晶片就是導航設備的「大腦」。作為智能電器的核心部件,晶片可謂無所不在。
在國際科技競爭的大環境下,國產晶片成了中國企業能否自主發展的關鍵部件。特別是華為遭到美國打壓之後,更是引發了全民對中國自主研發晶片的關心。
「中國在晶片研發方面並非大家想像中的那麼落後。在封裝、測試環節,中國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特別是晶片設計環節,中國目前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曹健林表示,中國遭遇「卡脖子」最為嚴重是在晶片製造環節。「晶片製程從微米深入納米後,由於工業基礎薄弱,中國無法跟上世界頂尖企業的發展步伐,缺少足夠的市場競爭力,差距逐漸拉大。」
「當關鍵產品斷供,令相關產業遭遇『卡脖子』時,無疑為我們敲響警鐘。」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微電子研究所原副所長周玉梅表示,中國晶片技術和產業的「短板」最終還是需要中國人踏實創新來解決。
「發展國產晶片,這事不能再拖了。」了解了中國晶片行業與國外的差距後,強烈的緊迫感促使委員們不約而同地發出共同呼聲:「晶片是一個國家製造業和科技實力的象徵,一旦放鬆就會錯過幾十年,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實現跨越發展。」
「建議通過聯名提案,呼籲國家相關部委在晶片研發方面調整管理策略,高效應對快速迭代、定製化與碎片化的晶片需求。」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駐中央軍委訓練管理部紀檢組組長常信民說,希望通過聯動履職、共同呼籲,為推動晶片國產化貢獻一份力量。
「這個提議好!」常信民的話音剛落,立刻得到黃丹華、王翠坤、張德興、韓魯佳等委員的贊同:「聯名提案既能反映出我們的共同關注與期待,也可以讓建言的呼聲更響亮。」
中國在很多領域,要想早日形成「從0到1」的基礎性突破,唯有靠政府、企業、社會擰成一股繩,聲氣相求,以期豹變。委員們表示:「從5G通信到定位晶片,從華為到北鬥,我們能看到中國科技力量的崛起,『卡脖子』終將成為過去。」
來源:人民政協報
權威 | 專業 | 學術 | 前沿
微信投稿郵箱 | song_qi_fan@163.com
歡迎加入《測繪學報》作者QQ群:751717395
進群請備註:姓名+單位+稿件編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