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系統中轉換預編碼的設計及實現

2021-01-10 電子產品世界

Lte所選擇的上行傳輸方案是一個新變量:SC-FDMA(單載波-頻分多址)相比於傳統OFDMA其優點是既有單載波的低峰均功率比(PAPR),又有多載波的可靠性。在上行鏈路這點特別重要,較低的PAPR可在傳輸功效方面極大提高移動終端的性能,因此可延長電池使用壽命。代表LTE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的基帶信號產生過程如圖1所示[1]。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48763.htm

圖1中的轉換預編碼是由一種對稱形式DFT完成,其種類及變換長度L=2k1×3k2×5k3(L≤1 200)見表1。

轉換預編碼是根據不同的輸入長度L動態地執行表1中的一種DFT。其主要特點是包含的DFT種類多、規模龐大,這給硬體設計帶來挑戰。以前的文獻大都以基2或單個混合基FFT[6]為重點進行闡述,而以多種混合基FFT為核心的文章還很難發現。本文提出一種基於FPGA的轉換預編碼解決方案。

1 算法選擇

Cooley-Tukey算法和Good-Thomas算法是當前流行的FFT算法,文獻[2]中已對其原理進行過深入討論,這裡不再贅述。

(1)Cooley-Tukey算法具有良好的模塊性,並且可以實現原位計算,對輸入數據以及旋轉因子的抽取具有規律性。文獻[3]提出的一種基3 FFT算法是Cooley-Tukey算法應用在基3 FFT中的另一種表述。這一算法區別於其他FFT算法的一個重要事實就是因子可以任意選取,通用性強,且所有的運算單元均相同,易於實現。

(2)Good-Thomas算法只適合因子互質的情況,由於避免了中間級乘旋轉因子的運算,因此比Cooley-Tukey算法的運算次數少得多。FFT點數越大,越能體現其在節省資源方面的優點。

文獻[4]提出一種基於Cooley-Tukey算法的傳輸預編碼解決方案。此方案的優點是操作簡單、模塊規則、利於編程實現;缺點是需要做的級間旋轉因子乘法較多(最多達幾百),乘法器和存儲器等硬體資源開銷較大,同時將大大增加係數初始化的工作量。對幾種不同長度FFT運算量進行比較見表2。

表2中的混合算法指Good-Thomas算法與Cooley-Tukey算法相結合。可以看出,Good-Thomas算法與Cooley-Tukey算法相結合與文獻[4]相比,減少了級間旋轉因子乘法數,可以有效降低運算量,這些運算量的降低對整個系統的實現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其付出的代價只是複雜度的略微提升。

綜上所述,在實現混合FFT時,選擇Good-Thomas算法與Cooley-Tukey算法相結合,且優先選擇Good-Thomas算法,其次為Cooley-Tukey算法,系統設計將從Good-Thomas算法出發。

2 總體結構設計

從表1中看出,LTE上行轉換預編碼要進行的FFT變換種類多,但每一種變換的架構是相似的,都是由基2及非基2點FFT的公共模塊組成。基2有點數為4,8,16,32,64,128,256的模塊,非基2的有點數為3,9,15,27,45,75,81,135,225和243的模塊,只要抽出這些公共模塊並精心設計,再合理地調用,就會順利完成這個看似繁瑣的工作。

圖2所示總體結構框圖中,模塊A和C分別為數據輸入和輸出模塊;模塊B為數據處理模塊,其主要思想是動態配置和公共模塊的復用,內部FFT模塊事先單獨生成,MUX1,MUX2是選擇器,在不同輸入點數的情況下動態配置不同的內部FFT模塊來組合成外層FFT,這樣內部FFT模塊就可以達到復用的目的,可以大大減少總體資源耗用,而處理速度也與單獨執行各FFT相當。

3 硬體實現

在實際應用中,一般由FPGA完成需要快速和較為固定的運算,由DSP完成靈活多變和運算量較大的任務[7]。Xilinx Virtex-5 SXT平臺針對具有低功耗串行連接功能的DSP和存儲器密集型應用進行了優化,具有硬體結構可重構的特點,適合算法結構固定、運算量大的前端數位訊號處理,可以大量卸載這些功能,釋放DSP帶寬以處理其他功能,所有這一切都使得FPGA在數位訊號處理領域顯示出自己特有的優勢。

3.1 地址映射

以1 080點FFT在圖2所示系統中的實現過程分析系統工作原理。因為1 080=8×135,且8和135互質,故外層採用Good-Thomas算法。

輸入地址映射:

FPGA內嵌Block RAM的使用可以大大節省FPGA的可配置邏輯功能塊(CLB)資源。Good-Thomas算法需要對輸入輸出數據進行排序,輸入輸出端處理方法相同,這裡只介紹輸入端處理。在輸入端,鑑於Block RAM的特徵,設置一個ROM和RAM,如圖2模塊A所示。對於不同長度的FFT,ROM不同,但RAM可以共用。在ROM裡預先存放輸入數據在RAM1中的位置序號,此位置序號由(1)式得到,在時鐘沿到來時,先順序讀出存儲在ROM中的位置序號,將此數作為RAM1的地址輸入,就能將輸入數據存放到RAM1中的不同位置。這樣在輸入數據的同時完成了數據的排序,一舉兩得。1 080點FFT的輸入和輸出端地址索引如圖2所示,其邏輯時序圖見圖3。圖3中,RAM_in由測試數據xn_i和xn_r進行位拼接後輸入。

3.2 內部FFT處理單元

當進行圖2模塊B中的操作時,內部FFT模塊先單獨生成。Xilinx提供的FFT IP核適用於基2點的FFT變換,其所採用的算法為Cooley-Tukey算法,變換長度為N=pow2(m),m=3~16,數據採樣精度和旋轉因子精度都為8~24,故模塊B的8、16、32、64、128及256點FFT都可用IP核生成。選擇「Pipelined,streaming I/O」生成基2點FFT模塊,可以減少整體處理時間。15、45、75、135、225點FFT模塊的外層算法是Good-Thomas算法,其餘採用Cooley-Tukey算法實現。


相關焦點

  • 基於FPGA的高精度頻率電壓轉換系統設計實現
    傳感器輸出的脈衝頻率信號經信號調理電路調理後輸入FPGA,FPGA測量脈衝信號的頻率,根據系統精度要求,需設計Q格式定點運算,測得的頻率經FPGA定點運算後得到與頻率大小成線性關係的D/A轉換的數字量,控制串行DAC7551輸出相應的電壓值。實驗結果表明,系統的轉換精度優於0.1%,改變系統的設計參數可實現更高精度的頻率信號到電壓信號的轉換。
  • 無線系統中自適應數字調製、STBC編碼和FFT/IFFT模塊的FPGA實現方法
    無線基帶傳輸系統,提出了一種並行復用的基4-FFT/IFFT算法的FPGA實現方法,並對其中的自適應數字調製、STBC編碼和FFT/IFFT模塊進行了FPGA實現研究和仿真。將自適應調製技術應用於MIMO-OFDM系統中,可以優化系統的資源分配,進一步提升系統的性能,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3]。 FPGA具有開發周期短、可並行處理、設計靈活、低成本等優點,用FPGA來驗證和實現,是一種很好的開發無線通信系統的方法。
  • 數字音頻傳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在很多場合,模擬音頻已經無法適應整個擴聲系統最基本的要求。大型體育場擴聲系統設計中極為關鍵的問題是如何解決微弱的音頻信號的遠距離優質傳輸。對於大型場館,需要傳送的距離通常達到幾百米遠。採用傳統的模擬傳輸方式,難以解決信號損耗和電磁幹擾及接地幹擾等難題。數字音頻的各種性能遠遠優於模擬模式,因此廣播電視設備的數位化已經成了必然的趨勢。
  • 基於FPGA的LDPC編碼設計
    在通信系統中糾錯碼被用來提高信道傳輸的可靠性和功率利用率,低密度奇偶校驗碼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是目前性能最好的糾錯碼,最初由GaUager提出,
  • 基於非特定人車載音響語音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目前我國的車身電子語音控制主要集中在汽車導航系統的應用上,沒有充分發揮語音識別技術在車身電子中的應用價值。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種的以專用語音處理晶片UniSpeech-SDA80D51為核心組成非特定人車載音響語音控制系統的設計方案,並實現了系統樣機的研製。
  • 怎樣預訓練GNN能實現更好的遷移效果?北郵等提出自監督預訓練策略
    為了將局部信息和全局信息都編碼為先驗信息,研究者進一步為 L2P-GNN 設計了在節點和圖級別雙重適應(dual adaptation)的機制。最後研究者使用蛋白質圖公開集合和書目圖的新彙編進行預訓練,對各種 GNN 模型的預訓練進行了系統的實證研究。實驗結果表明,L2P-GNN 能夠學習有效且可遷移的先驗知識,從而為下遊任務提供強大的表示。
  • 基於LabWindows/CVI的光譜分析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另外也有基於MS-DOS的平面光柵單色儀數據分析系統,操作界面卻不友好,不能動態顯示數據、也不能進行實時控制。針對以上在測試分析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我們設計製作了RS232串口通信接口卡,開發了基於LabWindows/CVI語言的光譜分析系統,實現了雷射二極體條光譜特性測試分析的自動化、實時化,不僅提高了參數的準確率,而且極大的提高了效率。
  • 編碼式光幕立靶測試系統的研究
    1 引言 在輕武器的生產和研製的彈丸質量評定中,要求測試彈丸速度以及測量彈丸在靶面上的散布情況,即射擊密集度。射擊密集度是低伸武器射擊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它與武器效能有關。
  • LTE系統中FFT的實現
    在數位訊號處理中,離散傅立葉變換(DFT)是常用的變換方法,它在各種數位訊號處理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LTE系統中,FFT算法主要應用於基帶信號生成、信號的接收和檢測等,將時域信號轉移到頻域進行處理。
  • 多通道A/D轉換控制模塊的設計與實現
    摘要 提出了利用MC143150 Neuron晶片和Burr—Brown公司生產的12位串行模數轉換器ADS7844實現多通道A/D轉換控制模塊的設計與實現方法。
  • Python中字符串編碼在二進位之間相互轉換的方法
    第八十節:字符串編碼轉換在學習「計算字符串的長度」(詳見第72節內容Python中如何計算字符串的長度),對編碼的概念、分類和作用,做過一個簡單的介紹,今天的內容,還是從「編碼」開始談。1、在Python中,提供了encode()方法來將str轉換為bytes類型,通稱「編碼過程」,它的語法格式是這樣的:str.encode(encoding=」utf-8」,errors=」strict」)上面的str當然代表了要進行轉換的字符;方法關鍵字encode後面的小括號中可以包含兩個可選參數,其間使用逗號「,」分隔;第一個參數
  • 多路數字視頻光纖傳輸系統的設計,軟硬體架構
    的設計(2)項目的主要內容:項目的內容是設計了一種多路數字視頻光纖傳輸系統,典型的設計是8路數字視頻的光纖傳輸,技術上主要的利用數據壓縮和時分復用技術實現多路數字視頻的實時傳輸,設計的內容主要包括A/D和D/A、並串/串並、視頻壓縮/解壓縮、信道編碼/解碼以及電光/光電五個部分,其中並串轉換、視頻壓縮解壓縮、信道編碼採用XC2VP30
  • 使用srsLTE搭建4G基站
    最低成本可以使用LimeSDR Mini+PC機,也可以使用BladeRF x40或者x115來實現。如果條件允許,還是使用USRP B200mini、B210或者N210甚至X310比較舒服。srsLTE 是軟體無線電系統(SRS)的開源SDR LTE軟體套件。
  • 基於STM32的直流電機PID調速系統設計與實現
    順應調速系統智能化、簡單化的發展趨勢,本設計採用一款性價比高、功耗低的基於ARMCortex⁃M3內核的STM32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結合PID控制技術,實現了直流電機範圍大、精度高的調速性能。 1、系統的總體設計 該調速系統能夠實現對電機的啟動、制動、正反轉調速、測速和數據上傳等功能,可方便地實現直流電機的四象限運行。
  • 梁體編碼+智能檢測 實現數字孿生價值
    本文介紹的特大型裝配式市政項目位於鄭州市主城區外圍,承擔城市外圍組團與中心城區的交通轉換功能,由大河路、東四環、南四環及西四環組成閉合環線,路線全長約90公裡。現狀斷面為主線雙八+雙四輻路組成,改造後斷面主線升級為地面雙八+高架雙六形式,地面左右兩邊各增設35米寬綠化系統,外加雙四的輔路系統。
  • 無線氣囊溫壓傳感系統設計
    氣囊使用柔性材料[2]製成,內部氣體膨脹過程中溫度和壓力急劇上升,監測氣體的溫度和壓力,可為氣囊設計、性能分析、安全性監測提供依據[3-5]。國外普遍採取在氣囊內部埋設傳感器的方式,實現對氣囊內部氣體溫度和壓力的測量。
  • GPS探空儀通信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GPS探空儀的通信系統設計就是將GPS探空儀實時探測的溫度、溼度、壓力和GPS定位數據經過編碼和數字調製,經功率放大器放大為數字射頻信號後從空中傳回接收機,接收機對收到的信號進行解調和解碼處理後再傳送至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
  • 千兆乙太網MAC的FPGA實現與設計
    該核設計用來同最新的Virtex-5、Virtex-4和Virtex-II Pro平臺FPGA一起工作,並可以無縫集成到Xilinx設計流程中。  乙太網系統的兩個主要模塊是媒體接入控制(MAC)和物理層PHY,MAC由數據拆裝和媒體訪問管理兩個模塊組成,完成數據幀的封裝、解封、發送和接收功能。PHY對發送的數據按照物理層的編碼規則將數據編碼,再進行數模轉換變成模擬信號把數據送出去。
  • 在系統設計中如何選擇隔離器
    經常網友提出這樣的問題,在系統設計中,很困惑的一個問題是,不知如何去選擇一個合理的、適用的隔離器。它的主要優點是單向傳輸信號,輸入端與輸出端完全實現了電氣隔離,抗幹擾能力強,使用壽命長,傳輸效率高。它廣泛用於電平轉換、信號隔離、級間隔離、開關電路、遠距離信號傳輸、脈衝放大、固態繼電器(SSR)、儀器儀表、通信設備及微機接口中。
  • 遊標磁尺的設計與實現
    以物體的直線運動帶動旋轉編碼器的馬盤做旋轉運動,並轉換為連續的有方向的脈衝信號,以表示物體的位置,這種形式的編碼器稱為增量型旋轉編碼器。還有一種絕對位置旋轉編碼器能將物體的位置直接用數字表達,即使掉電編碼也不丟失。其量程和精度由旋轉機構的速度比和加工精度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