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 光電靶原理及結構
光電靶是利用光源與透鏡組合發射平行光束,光電二極體接收,形成垂直交叉的光路網隔,網隔距離(二極體間隔)是由子彈直徑確定。其數目則根據子彈直徑和靶面的大小確定。彈著點坐標測量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
傳統的目標靶紙置於光電靶前,兩靶同軸。當子彈擊中靶面時,子彈遮擋住X軸、Y軸各一束光路,改變對應的光電二極體的開關狀態,此時,所有的光電二極體的開關狀態都已被編碼,編碼後的數位訊號由計算機處理後即得到子彈擊中靶面的位置。這其中,光電二極體能否檢測子彈快速遮擋光路這一動作,主要由光電二極體的響應時間決定。通常子彈擊中靶的速度小於l 000 m/s,被遮擋光路的有效長度大於5 mm,由此得出子彈遮擋光路的時間大於5 ms,而普通光電二極體的響應時間小於0.1 ms,因此可滿足測量要求。
3 平行光幕系統的設計
平行均勻矩形光幕系統由半導體雷射器、光闌、鮑維爾透鏡、焦距為650 mm的菲涅爾透鏡和光敏二極體陣列組成。平行光幕系統選用點狀半導體雷射二極體作光源,具有體積小、效率高、成本低、無需高壓電源、壽命長等優點。使用光闌選取雷射器點光斑中間光強比較均勻的部分。鮑威爾透鏡是一種光學劃線透鏡,使雷射束通過非球面透鏡最優化地劃成光密度均勻、穩定性好、直線性好的一條直線,達到線形雷射整形的目的。利用菲涅爾透鏡的平行聚焦特性,讓點光源從菲涅爾透鏡的焦點發射,經過它之後形成平行光。圖2為平行光幕系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