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各種科普文章中常有星系群、星系團的介紹,弄得吃瓜群眾暈頭轉向,那麼什麼是星系群,什麼是星系團呢?
實際上,星系團和星系群是同一級別的天體結構,都是星系上一級「領導」。
天體結構從小到大,地球是最小的基層結構。
人們把宇宙天體從小到大定為梯級結構,是為了更好的理解宇宙,把宇宙劃分為各種勢力範圍,以便討論問題有一個統一的範圍。
最小的結構當然是地球了。地球包括了大氣圈、水圈、地殼、地幔、地核五個層次,這裡就不一一解釋了。
地球上面就是地月系統。包括了地球和月球兩個天體,地球是老大,月球是跟班。月球圍繞著地球公轉,地球攜帶著月球圍繞著太陽公轉。
然後就是太陽系。這裡太陽是當然的老大,佔有了整個太陽系99.86%的質量,攜帶著八大行星,若干顆矮行星,幾百顆衛星,無數個小行星和塵埃,以每秒約225公裡的速度圍繞著銀心公轉,轉一圈約2.5億年。
太陽則是銀河系裡的一顆中小型恆星,銀河系約有恆星2000~4000億顆,是一個中等的漩渦-棒旋星系,是本星系群中的一員。
星系群和星系團是同一級別的天體結構,都是一堆星系的集合體。
星系群包含的星系比較少,因此叫團好像有點名不副實,就叫群。如果要說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就是兄弟關係,我們本星系群是小老弟。
本星系群包含約50個左右星系,仙女座星系是老大,質量約銀河系兩倍,銀河系是老二。這個群沒有引力中心,因此除了老大老二,其餘的星系都小,就分別圍繞著這兩個大哥級星系伺候著,成為衛星星系。
有一個老三叫三角座星系稍大點,是不是屬於仙女座的衛星星系尚未有定論。
銀河系和仙女座星系由於引力作用,以每秒鐘約100多公裡的速度正在相互靠近,根據這個趨勢,在未來40萬年內兩個星系會發生碰撞合併。
本星系群屬於本超星系團的一員。
本超星系團統轄著約50~100個星系團(群),其中的老大是室女座星系團,包含有星系2500個以上。
因此與本星系群同級別的室女座星系團就是老大哥。它可以長兄為父,但它永遠也不是本星系群的老爹。
人家一個星系團頂俺們本星系群50個,所以俺們本星系群知趣的在一個邊緣地帶,圍繞著室女座星系團引力源旋轉,轉一圈約1000億年。
本星系群尺度約1千萬光年,本超星系團覆蓋約1億光年的天區。
本超星系團再上一級結構叫做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
實際上,由於引力作用聚合在一起的天體結構一般就到超星系團這一級了。
再上一級結構,比如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就不是以引力為中心的天體結構了。
這種結構是根據星系的視向速度定義的。這個方法是2014年9月由夏威夷大學布倫特·塔裡,和法國裡昂第一大學的海倫·庫爾圖瓦所領導的團隊提出的。
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包含星系約10萬個,覆蓋範圍約5.2億光年,質量約太陽的10^17倍,或者約銀河系的10萬倍。
我們本超星系團就是坐落在這個有點像羽毛龐大結構上的一個小圈圈。
近年來,科學界還有人逐級往上弄出了更大的天體結構。
如長達10億光年,寬1.5億光年的雙魚鯨魚座超星系團複合體,拉尼亞凱亞超星系團只是其中60個集群中的一個。
還有,斯隆長城,尺度13.8億光年;巨型超大類星體群,尺度40億光年;海格力斯-科羅拉·伯裡阿里斯長城,尺度100億光年等等。
這些結構並非緊密的引力結構,它們之間的相關性並沒有統一的根據,尚在爭議和研討中。
現在科學界比較多認同的是到本超星系團這一級。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