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年一度的搞笑諾貝爾獎如期揭曉。
因為疫情,第30個「第一屆搞笑諾貝爾獎」 (沒錯,永遠都是第一屆。)沒有像往年一樣在哈佛大學舉辦頒獎典禮,改為線上舉辦。
儘管缺少了一些現場的歡快氛圍和扔紙飛機等傳統環節,但今年獎項的質量卻絲毫沒有打折。
同往年一樣,今年的搞笑諾獎也有特定的主題——bug(蟲子)。
今年的「獎盃」是5個面都印著大蟲子(當然包括程序bug)的紙殼子,沒錯,還得獲獎者自己動手粘。今年的獎品也是我們的老朋友——10萬億辛巴威元。不過,今年改成了一張10萬億辛巴威元的仿製幣。
管理學獎 ·
五位中國」殺手「
沒錯,是中國人!
今年的管理學獎頒給了五位中國「殺手」:奚廣安、莫天祥、楊康生、楊廣生和凌顯四。
不過,由於他們還在監獄裡,所以目前沒有人能來領獎。
表面上,這只是2019年的一起謀殺未遂案,但其實這是一個終極套娃的故事。
僱主出資200萬元,僱傭殺手甲殺人;
甲收到200萬元後,出資100萬僱傭殺手乙;
乙收到100萬元後,出資27萬僱傭殺手丙;
丙收到27萬元後,出資20萬僱傭殺手丁;
丁收到20萬元後,出資10萬僱傭殺手戊。
簡單來說,就是僱主僱傭甲僱傭乙僱傭丙僱傭丁僱傭戊去殺人,每個人中間還賺了點差價,堪稱外包界的模範選手。
但事實上,這場謀殺案沒辦成,因為殺手戊覺得,10萬元不值得他動手。
所以他找了「暗殺對象」本人談判,一起偽造死亡現場,免費拿得10萬元,最終沒有人死亡。
· 醫學教育獎 ·
9國領導人共同獲獎
從某種意義上說,今年搞笑諾獎的醫學教育獎一點也不好笑,還散發出一股嘲諷的意味。這些得獎者當然都不會來領獎,畢竟得獎者分別是巴西、英國、印度、墨西哥、白俄羅斯、美國、土耳其、俄羅斯和土庫曼斯坦的國家領導人。
這些國家現在正飽受疫情衝擊,民眾苦不堪言,而不作為或者瞎作為的領導人難辭其咎。
這個獎的理由更直接了:相比於科學家和醫生,政治家會對更多人的生命會造成更直接的影響。
材料科學獎 ·
便便凍成的刀,鋒利嗎?
研究源於因紐特人的傳說:一位因紐特男子的家人希望他離開冰原,遷往現代村落,為此沒收了他的所有刀具。但不屈的男主誓與北極同在,他用唾液把凍硬的糞便磨成了一把鋒利的刀。然後,他用這把「便刀」殺了狗、製成雪橇,消失了北極的荒原中……
儘管這個傳說很可能是虛構的,但美國肯特州立大學的人類學家還是決定親手打破這則謠言。
辦法也很簡單,兩位科學家儲存了8天的材料後,塑造成刀的形態,並放在冰櫃裡凍硬。
為了儘可能接近傳說故事,他們還模仿了因紐特人的食譜,試圖讓製造刀具的原材料更逼真。隨後,他們用這把刀嘗試切割豬皮、豬肉和豬腱,可惜每每沒等到成功切割,刀就開始在接觸表面融化了。
心理學獎 ·
通過眉毛識別自戀者
心理學獎,則頒給了「自戀的眉毛」,獲獎者是米蘭達·賈科敏(Miranda Giacomin)和尼克拉斯·魯萊(Nicholas Rule)。
他們發現,眉毛是我們識別自戀者最重要的窗口:自戀者往往更厚、更濃密,同時形狀也更獨特。
作者還將非自戀者的眉毛P到了自戀者的臉上,這時受試者的判斷果然受到了誤導。當然,看到這裡的讀者也不要將眉毛當作是識別自戀者的金標準,畢竟相比之下,言行才是最直接的判斷標準嘛。
經濟學獎 ·
收入不平等和接吻的關係
在收入不平等更嚴重的地區,伴侶嘴對嘴接吻的頻率更高。研究人員從對13個國家超過3000名參與者的調查中得出了這一結論。
他們還發現,相比於擁抱、性行為,接吻與收入不平等的聯繫是最為緊密的。作者是這麼解釋的:在那些貧富差距大、資源競爭激烈的嚴酷環境中,接吻對於維持長期穩定的關係有著重要作用。換句話說,生活本就這麼辛苦了,再不和對象多接吻,這日子還怎麼過?
此外,今年的搞笑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印度和巴基斯坦政府。兩國除了時有出現的軍事衝突,也有一些令人捧腹的對抗手段,比如:兩國政府讓自己的外交官半夜去按對方的門鈴,按完就跑,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