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治理服務於生態系統中的三個重要目的

2021-01-11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區塊鏈治理服務於生態系統中的三個重要目的

發表於 2018-12-06 10:31:16

為了確保廣泛採用分散的區塊鏈協議,獲得正確的治理模型是需要克服的最大挑戰之一。這很重要,因為良好的治理模型對於區塊鏈協議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維護其生態系統內決策的合法性的能力至關重要。治理描述如何做出決策,如何使決策合法化,以及生態系統中參與者的權利是什麼。在許多情況下,這是區塊鏈協議能夠自我更新的惟一方式。為了分析不同的治理模型,我們需要研究治理模型在生態系統中服務的目的、特定治理模型的組件和生態系統中的網絡參與者。

區塊鏈治理服務於生態系統中的三個重要目的:

1. 修復缺陷和漏洞

2. 升級基礎技術

3. 修復攻擊造成的損害

治理模型通常由兩個關鍵組件組成:

1. 議定書的規則(以守則概括)

2. 網絡的激勵(經濟學)

在一個生態系統中有三種一般類型的網絡參與者:

礦工——保持網絡正常運行

用戶——從網絡中獲益

開發人員——更新網絡

簡而言之,協議的治理模型旨在確定是誰修改了代碼。根據西方民主治理傳統,在決定區塊鏈生態系統未來走向時,用戶應該擁有最大的發言權。因此,大多數模型都試圖給從網絡中獲得最大利益的參與者儘可能多的權力。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確定了兩種類型的區塊鏈治理:

鏈下治理——為了實現協議中的變更,必須達成更廣泛的共識,例如Ethereum,如果不能達成共識,就會出現硬分支。

鏈上治理——投票權由參與者持有的代幣數量決定。

鏈下治理

比特幣

比特幣所使用的治理模式主要是在網絡參與者之間達成共識,尤其是在運營一個完整節點的參與者之間。開發者可以通過BIP(比特幣改進建議)協調更新,這是鏈下進行的。礦商創建鏈,從而以某種方式參與鏈上治理。開發人員提交改進意見,而礦商可以決定是否實現它們。他們都傾向於持有比特幣生態系統的部分股權,並受到激勵,盡其所能維護比特幣生態系統。與礦商相反,許多開發商在比特幣生態系統中沒有那麼大的股份,因此在遭受攻擊或僅僅是疏忽大意的情況下,損失的可能性更小。此外,他們經常離開,創建自己的協議,這導致生態系統的分裂,並創造了大量的比特幣替代品。

以太坊

以太坊的治理模式借鑑了比特幣智力模型的許多方面。開發人員可以通過以太坊EIP改進建議提供他們的更新。它是一個基本的應用程式過程,允許開發人員表達對代碼改進的想法。開發人員可以使用它併合建議,社區(完整節點)隨後可以安裝並開始使用它。然而,為了實現他們的建議,開發人員必須確保在他們周圍有共識。因為礦工和社區成員更新是為了他們的利益。媒體在生態系統中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角色。像Coindesk這樣有影響力的新聞網站可以塑造社區的情緒,間接參與治理體系。以太坊基金會是影響以太坊治理的另一股力量。通過協調協議升級、提供它們的遠景以及管理軟體存儲庫,它在此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緩和作用。然而,鏈下治理系統容易出現一些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人的聯繫越好,權力也越大。一些對以太坊治理模型持批評意見的人聲稱以太坊基金會擁有太多的權力,因為它是開發人員定期電話會議的組織者,可以決定誰加入。與比特幣相比,以太坊治理模式的一個優點是它不那麼死板——實施治理更多是為了社會協調變化,並說服人們站到你這邊。已經確認的一些主要風險是過度依賴以太坊創始人維塔利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來決定生態系統的未來方向。然而,Vitalik Buterin聲稱正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這將使他個人發揮更少的積極作用。

鏈上治理

鏈上治理是一種治理模型,其中治理流程在協議中列出,對協議的更新通過智能合約實現。即使完全節點操作符什麼也不做,它們也會自動升級。鏈上治理模型相對全節點具有顯著的剝奪權效應。同時,它也帶來了滑入「coinvoting」投票過程的危險,在這個過程中,一枚代幣等於一票,導致大鱷擁有過多的權力。許多專家認為,鏈上治理會導致僵化,而且它不夠動態,無法滿足各個社區的需求。其中一個主要批評是,要在所有這些利益攸關方之間制定一份能夠協調各方利益的明智合約仍然非常困難,而且鏈上治理模型沒有充分認識到社會共識的重要性。

嘗試實現鏈上治理模型的一些最流行的項目包括:

Dash

Dash是一個基於比特幣的區塊鏈,專注於即時和安全的支付處理。Dash Masternodes在比特幣中充當完整節點。他們處理交易以換取45%的區塊獎勵。

在查看Dash治理模型時,可以說它是一種委託DAO。這意味著參與者將社區項目的投票權委託給Masternodes。主節點是能夠通過押注一些抵押品來證明其在系統中的利益參與者。Dash生態系統中的主節點可以獲得投票權,作為交換,它們可以鎖定1000個Dash並託管服務節點。1個主節點= 1票。

Dash運行在一系列投票周期中,只有一次投票結果是否定的。這大致相當於每30天一次。任何希望提交產品更新的社區成員都可以支付提案費,提案將被作為哈希值列到區塊鏈中。然後Masternodes有30天的時間對該提案進行投票。如果該提案的贊成票比反對票多10%,就被視為通過。目前生態系統中有大約5000個主節點。

Maker Dao

Maker Dao是一款通過以太坊上智能合約平臺製作的加密貨幣擔保拼Dai代幣,它使用債務抵押債券頭寸(CDPs)系統支持和穩定Dai的價值。MakerDao中的治理是通過MKR代幣執行的。MKR即Makercoin。MKR是以太坊區塊鏈(與創客生態系統的其他部分一樣)上的一個代幣,它對創客智能合約具有治理權。MKR的持有者可以選擇一個積極的建議,允許編輯製造商平臺。建議書可分為兩種形式:

· 單個動作提案合約(審批後只能執行一次,使用後自行刪除,不能重複使用)

· 委派提案合約(持續使用根訪問)。

黑天鵝事件是對這個生態系統最大的威脅。對於這種情況,MakerDao的解決方案如下:

作為對該系統進行監管的回報,MKR持有者將獲得費用獎勵。同時,他們也是最後的買家。如果系統中的抵押品不足以覆蓋現有的Dai, MKR就會被創建並在公開市場上出售,以籌集額外的抵押品。這對MKR持有者來說是一種強烈的激勵,促使他們負責任地調節CDP來優化Dai的參數,因為如果系統失敗,處於風險中的是MKR持有者的錢,而不是Dai持有者的錢。

結論

就決策過程而言,鏈上治理似乎更穩定、更正式、更乾淨。然而,該領域的許多專家,包括弗拉德•扎菲爾(Vlad Zamfir),都聲稱風險大於回報。鏈上系統通常更容易進行博弈,即利用博弈理論框架進行開發。在鏈下治理中,完整的節點自行決定是否有必要下載和實現更新。自治完整節點的存在提供了生態系統中的一組重要的制衡。在鏈上治理中,完整的節點遵循治理流程所做的決策。如果鏈上治理過程失敗,即實現了對協議有害的更新,那麼所有完整的節點都將實現它,並將整個網絡置於危險之中。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區塊鏈治理與 Polkadot 的鏈上治理實踐
    區塊鏈的治理結構包含了決策和溝通的過程,對區塊鏈特別是公鏈生態具有隱形但長遠的作用。上一世代的公鏈發軔於鏈下治理,新一代的公鏈對鏈上治理持更加開放的態度。我們認為鏈上和鏈下治理有各自的適用邊界, Polkadot 等公鏈針對鏈上治理的模式做出了很多改進,長遠來看鏈上治理符合區塊鏈的開放內涵,是不應放棄探索的方向。
  • 觀察|OML銀行生態系統在區塊鏈中的作用
    金融服務產業是全球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中心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金融市場中交易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導致無法建立有效的信用機制,產業鏈條中存在大量中心化的信用中介和信息中介,減緩了系統運轉效率,增加了資金往來成本。
  • 區塊鏈設計需考慮生態系統,什麼是區塊鏈生態系統?
    鏈上交易和鏈下交易想要理解區塊鏈生態系統的功能比較困難,但是從鏈上交易和鏈下交易這個方向入門是個不錯的選擇。鏈上交易記錄在區塊鏈公共帳簿上,其區塊鏈網絡上的所有參與者都可看到。鏈上交易有可信任、去中心化、完全透明的特點。鏈下交易是行為者之間協議,不會反映在區塊鏈上。鏈下交易往往更便宜、更快捷、更私密。
  • SECC生態發展官Mingo:「金三角」升級區塊鏈安全治理維度丨金色...
    SECC生態發展官Mingo安全生態架構 以「金三角」理念布局Mingo說,大部分的安全公司還是根據區塊鏈參與方的類型,把他們當做一種客戶對象,主要還是提供相對單一的安全服務,比如說智能合約安全審計,交易所抗流量攻擊等。
  • 光觸媒+區塊鏈誕生PHT光觸媒區塊鏈生態模型
    2014年前後,業界開始認識到區塊鏈技術的重要價值,並通過智能合約技術將其用於數字貨幣外的分布式應用領域。PHT生態項目使用區塊鏈可以為光觸媒創建這樣的系統。在基於區塊鏈的光觸媒信貸市場中,每種資產都將獲得一個數字身份,該數字身份連結到該資產的所有生產,並隨後與信貸的每個所有者相關聯。身份和所有權的記錄將駐留在區塊鏈上供所有市場參與者使用。然後,智能合約可以提供自動化的附加功能,在需要隱私的用例中,設備所有者可以加密地導出子鏈的子密鑰,因此設備所有者的身份可以保持混淆。
  • 區塊鏈生態系統基因序列介紹
    區塊鏈生態系統基因序列介紹 工程師周亮 發表於 2018-11-27 14:50:58 我們正在基於區塊鏈技術(Blockchain)構建人類基因序列區塊鏈
  • 區塊鏈技術與治理方式變革
    一段時間以來,區塊鏈引起全民的關注和學習討論。事實上,2016年中國政府發布的《「十三五」國際信息化規劃》中就明確提出要「加強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創新、試驗和應用,以實現搶佔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導權」。在隨後的兩年中,中國區塊鏈技術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進步。比特幣常常與區塊鏈聯繫在一起。的確,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重要應用之一。
  • 區塊鏈+物聯網,萬向區塊鏈打造國內首個「生物資產金融服務平臺」
    牛隻戴上了"區塊鏈防拆項圈"該設備基於由萬向區塊鏈和摩聯科技共同打造的PlatONE+BoAT物聯網數據賦能平臺這正是萬向區塊鏈生物資產金融服務平臺的最新"戰果"——在國內首次成功將區塊鏈模組植入生物資產監管物聯網設備
  • 區塊鏈+視光產業:光學鏈生態平臺致力於視光產業區塊鏈布局
    一時間,「區塊鏈」再次成為人們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的話題。人們致力於探索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各個領域,而其在眼健康領域中的應用潛力也是顯而易見的。目前,眼健康領域(包含眼鏡、眼視光和眼科)存在數據收集不全、管理不規範、存在信息孤島、洩露個體隱私、數據灰色交易等多種問題,眼健康數據質量不高嚴重影響了後續的流通、共享和應用,制約了整個眼健康行業服務質量的發展。由此可見,建立一個開放的眼健康數據區塊鏈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專注於國民眼健康服務領域的光學鏈生態平臺,一直探索著區塊鏈技術在國民眼健康領域的落地應用。
  • 區塊鏈108將:安全鏈生態發展官Mingo
    現在身為區塊鏈安全專家的Mingo認為,技術是服務於社群共識的,建立社群共識 是最重要的,甚至比技術還要難很多倍。  他現在All in的安全鏈SECC(Security  Chain)是一個純粹的區塊鏈社群項目。創始人Mingo反覆強調,「我們不是一家區塊鏈第三方解決方案或者安全產品公司,也不是一家傳統的中心化公司。
  • 如何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區塊鏈
    九、什麼是通證經濟 通證經濟定義 · 維基百科:基於區塊鏈技術(分布式帳本技術),以通證來界定分配內在權益,並使用通證來實現經濟激勵的新經濟範式。 · 一是虛擬經濟中的一種自籌資金的手段;二是ICO項目生態系統中的通證部署;三是通過創建通證而產生的所有經濟活動的集合。
  • 四萬字乾貨 | 《高博士區塊鏈觀察18講》文字稿 帶你系統了解區塊鏈
    三是,直接面向消費者的C端產品的擴展邏輯是由下向上,通過C端的聚合而實施資源的連接和整合;區塊鏈技術及產品的邏輯是由上向下,重點是業務流程再造。2. 區塊鏈系統存在哪些局限性?區塊鏈是一種特殊的分布式系統,這種系統的所有鏈上數據都需要經過多方認證,同時數據在全網範圍內進行一致性分發和冗餘存儲,通過技術手段和社會治理手段,確保鏈上數據不可篡改不可偽造。
  • dfuse 開源區塊鏈開發堆棧,提供高階區塊鏈數據服務
    蒙特婁,2020年3月19日——區塊鏈 API 公司 dfuse,今天宣布開源其區塊鏈數據棧,同時 EOSIO 協議的創建者及行業領導者 Block.one 主動結合 dfuse 的解決方案。dfuse 堆棧中的 EOSIO 核心組件將首先被開源,許可為 Apache 2.0,其他鏈的代碼將在後續階段中發布。
  • 整治直播經濟下的治理亂象,或許該從區塊鏈入手
    近日,浙江上線全國首個區塊鏈取證APP市監保,以此APP為例闡述區塊鏈在取證中的實際運用。根據公開信息,在市監寶APP中,目前僅浙江省內市場監管執法人員可使用。該取證APP是以隨時取證為核心,主要圍繞「錄屏取證、錄像取證、拍照取證、錄音取證」四大功能,集成含有區塊鏈上鏈信息的固證文書。 (一)系統需求分析 這一系統主要服務於三類用戶群體:執法人員、鑑定機構、政府監管部門。
  • GOC公鏈生態,公鏈治理的創新實踐
    對於現有公鏈普遍存在的治理上的缺陷,GOC公鏈團隊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增設了「系統治理節點」來解決這一痛點。今天,驕陽就帶大家來看看GOC公鏈生態。GOC公鏈生態主要有以下幾個角色參與:代幣持有者、區塊生產節點(Block Producer,BP)、系統治理節點(Governance Node,GN)、第三方服務提供商、 dApp 開發者。
  • 正本清源談區塊鏈之四:區塊鏈技術的三個關鍵特性
    作者:方軍 來源:方軍讀書會區塊鏈有三個特性正逐漸明晰:虛擬世界的唯一性,不可篡改特性,以及作為信用層的角色。我近期在關注區塊鏈技術之外,也在思考和區塊鏈相關的很多事物的含義,借給大眾媒體寫專欄的機會,把學習和思考過程寫下來。
  • 跨鏈巨星 Polkadot 生態歷險 129 個生態資助項目大摸底
    Polkadot 生態資助基本情況一覽波卡並非唯一發力生態資助的項目,各大區塊鏈項目都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構建自己的生態系統,建立生態基金對開發者進行資助或戰略性投資是目前認為可用的重要方法,因為各區塊鏈協議都需要大量開發者在其上構建應用、產品或服務,最終推動用戶使用。
  • 區塊鏈應用在食物鏈中的好處是什麼
    「在食物鏈中使用區塊鏈有可能改善供應鏈的可追溯性,使用戶能夠以數字方式查看相關數據,消除報告和文書工作中的重複,並使用智能合約確保流程在可行的情況下實現自動化。然後,所有這些都推動了數據在系統中移動的速度,因為食品安全導致的退款可以在幾分鐘而不是幾周內確認,供應商可以立即得到付款。」
  • 區塊鏈2020白皮書:資本回歸理性,金融、網際網路、物流搶著用 | 智...
    互操作性指區塊鏈系統實例與其他系統實例或組成部分之間交換信息,並對所交換信息加以使用的能力 。具體包括用於解決上層應用與底層鏈緊耦合問題的應用層互操作,用於解決「鏈級孤島」的鏈間互操作,以及用於解決鏈上鏈下安全可信交互的鏈下數據互操作三個方面。
  • 區塊鏈科技2020年4月27日重要動態見聞一覽
    力爭到2022年,湖南省區塊鏈領域技術創新能力大幅提升,關鍵技術達到全國領先水平,產學研協同創新成效顯著,建成10個以上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推動3萬家企業上鏈,建成5個左右區塊鏈產業園,相關產業營業收入達到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