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希區·柯克電影裡那深深的被群鳥支配的恐懼嗎?鳥類為什麼會聚集起來攻擊人類,導演在影片中沒有詳細說明,但人類觀察鳥類行為已久。從南極到北極,鳥類各顯所能,憑藉各種意想不到的特徵,幾乎分布在全球的各種環境中。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紀錄片,攝影團隊在全球捕捉跟拍鳥類的捕食、求偶行為和社會制度等,為我們帶來一場色彩豐富的視聽盛宴。
《鳥類星球》現在就可以在bilibili收看📺
多樣性對於鳥類而言並非只是一劑調味品,而是生活的理由,為了適應各種環境,它們進化出了不同的特性,在捕食這件頭等大事上更是明顯。它們是天空中的遊民,循著古老的路線,來到了覓食與繁殖之地。
它們有的用長喙刺穿獵物,有的用喙撈取獵物,有的則成群捕食。
延綿不斷的亞洲草原,在金雕看來多姿多彩,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金雕能看到人眼看不見的紫外線,它們通過獵物留下的尿液痕跡在紫外線下閃爍的光來獵食😬
這幫助金雕找到它們最喜歡的食物...西伯利亞旱獺。
不過要是旱獺的防空警報拉響,成功躲進地洞,那就會成為一場耐心的拉鋸戰。
拍攝鳥類的紀錄片,怎麼能沒有精彩的主觀鏡頭呢?不過,這裡有一個「地板流」大師,攝影師拍攝它們的時候課不需要把攝影機藏在它們的頭頂上,而是架在地面。
來認識認識蛇鷲aka秘書鳥。
蛇鷲是非洲的特有種,偏愛徒步捕獵的它們最多一天可以走32公裡。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蛇鷲徒步捕獵全仰仗高超的武藝。銳利的雙眼鎖定爬行與嚙齒類動物,有力的大長腿支撐著鷹一般的身體,同時腿上的鱗片可以保護它們不被蛇咬,而最終,那致命的雙腿和雙爪讓它們活活把獵物踩死...
它們是全世界唯一踩死獵物的動物,真是有夠兇殘😯
而談到鳥類的配偶模式,交換禮物的行為是非常重要的環節,通常,禮物是食物,但有時也只是純粹的裝飾。
比如用海藻作為禮物的塘鵝。
這隻四歲大的單身雄性塘鵝剛從澳大利亞過完冬回到出生地,而塘鵝的繁殖季節已經開始,他算是遲到了。用海藻求偶的他能成功打動雌性嗎?
塘鵝和配偶從一而終,選擇配偶的時候最好小心一些。在全面展開的繁殖季節,一些鳥兒回到出生地尋找伴侶,畫面溫馨感人。
而有些塘鵝已經當上了家長,繁殖地一時充滿了新生鳥兒的叫聲。有些雛鳥剛剛破殼而出,有些已經是羽翼初豐的小肉球了🥺
除了贈送禮物之外,我們還觀察到鳥類會通過「歌聲」來吸引異性,不過,有一種鳥類是視覺系的。想你也猜到了,是孔雀。
最驚豔的尾羽,最精緻的展示,都是雄鳥充滿力量、富有活力的證明。當然,在鳥類世界,光是「賣相好」不足以滿足雌鳥們的高標準,舞蹈高手們才會更加獲得青睞。
除了獵食和求偶,紀錄片還揭露了鳥群中的等級制度、極端環境下生活的鳥類、甚至還有鳥類之間的埋伏與反埋伏。即刻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前往bilibili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