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重慶共有67人接受表彰。其中,兩江新區2人榮獲「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分別是重慶廚界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兩江新區金開大道分公司技術總廚劉波平和重慶果園貨櫃碼頭有限公司橋吊司機長胡萬琪。
劉波平:守住匠心 不斷創新 將川菜發揚光大
作為一名川菜廚師,劉波平堅持科學烹飪實踐,收各家之長、集名廚之大成,對粵、魯、湘、浙、閩等七大菜系也有一定研究。
此外,劉波平還遠赴日本、法國學習了解烹調技藝。他廚藝與理論知識兼具,出版了《麵塑與菜餚》等專著。
「烹飪是哲學,也是一門藝術。」劉波平說。在不斷鑽研下,他在擴增川菜菜譜上實現了286個菜品的改良和創新,使之更適合現代人口味。劉波平因而獲得巴渝工匠、重慶市勞動模範、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等榮譽,並成為中國廚藝高級技能研修班導師、上海FHC國際烹飪大賽裁判、中餐世界錦標賽裁判、重慶市商委餐飲住宿業專家庫專家、「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烹飪項目副裁判長。
「廚藝立身,廚德立人」。劉波平總結出一位優秀大廚必須掌握的三要點:匠心、匠藝和匠德。
劉波平認為,廚藝很大程度是一份執著的愛,沒有近乎瘋狂的熱愛,很難錘鍊出專注。雖然這個過程很苦,但苦中有樂。
三十四年的烹飪經歷帶給劉波平更多的是一種享受,他堅持「傳承不守舊,創新不忘本」。因而在他工作的廚界大飯店、廚道口味菜館、俏牛哥鮮牛火鍋等,他所做菜品能得到廣大食客認可和讚譽。
劉波平培養徒弟眾多。截至目前,他累計為社會培養餐飲人才3800餘名,其中大師級廚師80餘名;為社會直接提供至少350個工作崗位,向餐飲產業鏈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約1500個,間接提供就業崗位約1.8萬個。
劉波平著力弘揚飲食文化的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熱心倡導和踐行公益事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先後向武漢市慈善總會和聚集了國內外烹飪界著名人士的「創藝廚味團隊」捐資兩筆,用於採購物資、食材、醫療用品等,提供給當地醫院和人民子弟兵。此外,劉波平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還長年開展免費培訓大學生創業就業活動,承擔了社會責任。
胡萬琪:潛心鑽研 攻堅克難 工作崗位創造新佳績
胡萬琪從部隊復員後來到兩江新區直屬國企重慶港務物流集團,從事港口機械一線操作工作。他立足崗位潛心鑽研業務技能,敢於擔當言傳身教帶好班組成員,勇於奉獻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
在2015年重慶市港口行業二類技能大賽——重慶港務物流集團職工技能大賽中,胡萬琪以絕對的優勢取得了場橋組第一名,獲得重慶市人社局頒發的二級技師證書,成為公司最年輕的技師。
橋吊司機每小時的單機作業量一般在15個自然箱,而他每小時的單機作業量能達到25個以上自然箱,在同行中長期名列前茅,成為公司橋吊司機中的技術領頭人。通過自身的努力,他從一名普通橋吊司機成長為企業同類行業中的領軍人物。
在智能化趨勢下,公司需要實施場橋遠程操控系統重點技改項目。胡萬琪帶領組員熟練掌握了一個遠程操作司機同時對3至4臺場橋進行作業控制技術,實現果園港對港區場橋實現無人操控半自動化遠程操控。
2019年,胡萬琪勞模創新工作室組建,著力解決生產經營中的難點、熱點問題,打造成銳意創新、攻堅克難的生力軍。工作室先後完成改造堆高機發動機、消除因卷盤裝置故障碾壓電纜的事故、防止貨櫃作業過程中的「保齡球」事故等創新成果轉化5項,取得經濟效益300餘萬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胡萬琪主動擔當,在班組裡既做防疫宣傳員,又做科學裝卸的指揮員。按疫情防控防疫工作的要求部署,班組聚焦「防疫情、保安全、保暢通、優服務」,現場待命頂崗上班,提前將物資分批分類堆放,保供疫情防控物資,火速支援抗疫前線,保障了疫情防控物資安全暢通運輸。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由黨中央、國務院聯合授予,每五年評選表彰一次,具有巨大的社會影響力。
(記者 劉溪涵 兩江新區總工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