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江人工智慧學院:打造全國一流的人工智慧學院

2020-11-24 兩江新區網

2020年09月14日 17:49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2020年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定於9月15日至17日在重慶舉辦。重慶理工大學兩江人工智慧學院作為高校之一,參加了「數創未來·智匯兩江」華為雲人工智慧大賽的專家組工作,也受邀參與了由浪潮集團牽頭的中新(重慶)工業網際網路標準聯盟籌備工作。

 

開創人工智慧人才培養新模式

兩江人工智慧學院是重慶理工大學與重慶兩江新區合作共建的新學院,學院針對人工智慧學科的融合、交叉特點,重點瞄準機器學習、智能感知、智能軟體、大數據智能和智能硬體等領域,形成了基於硬體、軟體、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分層、遞進的人工智慧人才培養金字塔新布局。

「人工智慧是一個全新領域,全球高校都在摸著石頭過河,但關鍵問題是不是誰都能摸著『石頭』的!」兩江人工智慧學院副院長張小川告訴記者,這塊「石頭」就是學院開創的國內新工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養新模式。

兩江人工智慧學院圍繞「面向先進裝備的智能感知技術」展開科研,以大健康、工業大數據、機器人等為應用場景,在學校支持下,建立了軟體工程、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等四個專業,今年申報了人工智慧新專業,形成了軟硬數智全新專業布局。

「這樣的專業布局,在全國已建人工智慧學院中獨樹一幟。」張小川介紹,許多高校難以將支持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的多個專業聚集在同個學院,而兩江人工智慧學院在學校支持下「集中力量辦大事」,不僅將這些專業開辦於兩江新校區,而且還將優秀老師、本科生、研究生集聚於新學院,使得新學院辦學兩年得到快速發展。

至2020年9月,學院現有專職教師42人、名校兼職教師14人。其中兼職教授均是北大、浙大、同濟、西電、哈工大、日本大阪大學、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澳門科大和新加坡南洋理工等全球知名大學的人工智慧專家學者,他們不僅全面參與學院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而且還擔任碩士導師和研究室學術帶頭人。

兩江人工智慧學院為培養更多優秀本科生,針對排名靠前的本科生創立了AI創新計劃,按照「準研究生」模式培養,組建若干創新團隊並與研究生一起學習、工作,同時對有興趣的其他本科生建立創新工坊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在空間上,多個專業、多個年級融合在一起;在時間上,學生課外時間聚集於實驗室;在項目上,依託企業實際項目或教師科研項目。以此從多個維度為人工智慧人才培養奠定交叉、融合基礎。

通過這種模式,兩江人工智慧學院已吸引全院將近一半的本科生進入兩個層次的創新人才培養計劃,促使他們科學利用課餘時間,極大提升第二課堂學習效率,最終快速提升了他們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針對研究生培養,兩江人工智慧學院建立了機器學習與機器博弈、圖像處理與機器視覺、大數據與智能信息處理、智慧機器人和智能硬體與智能控制五個實驗室,學術帶頭人都是來自於全球名校的AI名師,本校教授擔任執行負責人,按照自願原則,全體教師和研究生都進入研究室,同時吸納部分優秀本科生,從而創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為學院科研奠定堅實發展基礎。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中國大學生計算機博弈大賽中,兩江人工智慧學院學子在17個項目比拼中,獲得了6項冠軍、3項季軍的優異成績,在參賽的68所高校中,總成績名列第一併創造該賽事辦賽15年來由一所高校獲得冠軍數最多的歷史新記錄。

 

 

打造特色專業

重慶理工大學兩江人工智慧學院成立於2018年6月9日。其中,學院辦學歷史最長的是軟體工程專業,是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和重慶市級一流專業。該專業為新學院專業發展「裝上了火車頭」,極大帶動了其他專業的長足發展。

張小川介紹,他是在10年前擔任軟體工程專業主任,「當時考察了市場需求,發現軟體工程專業畢業生面臨的軟體工程師的崗位有30多個,如何選擇專業辦學方向是當時面臨的一個難題。」最後,依據專業自身辦學資源,張小川選擇了側重於開發的軟體開發工程師為專業人才培養方向,顯然這是難度最大、技術含量高的崗位群。現在回頭看,當初的選擇無疑是正確的,而且藉此軟體工程專業也成為在重慶市排名靠前的學校招牌專業。

通過強基礎、優評價、提能力等系列方式,學生專業技能得到普遍提升,畢業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用人單位廣泛好評。不少學生進入了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頭部企業,並成為企業骨幹力量,反過來又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學習標杆,促進了學風建設。

此外,學院還於今年新申報了人工智慧專業,該專業將與已開辦的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共同構成為人工智慧學院的智能工程師培養的引領專業。

 

 

 

建設一流的人工智慧學院

重慶兩江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劉宏教授表示,人工智慧是一個新領域、新產業、新方向,它是以需求為推動的,而不只是學科本身的發展。學院計劃在三到五年內建成完整的學科體系,未來十年把重慶兩江人工智慧學院以及所在學科建設成為名列全國前列的學院、學科。

成立兩年多以來,在各方支持下,兩江人工智慧學院在各方面建設取得了突出成績。比如,在教學方面,針對學校兩地辦學模式,學院挖掘潛力,實現了研究生、本科生幾乎全部專業課程由學院教師授課;在招生方面,學院面向重慶、四川、廣東、江蘇、浙江等省市地區招生,多省市錄取分數超過一本批次線,特別是在重慶,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軟體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三個專業錄取平均分都超過了一本批次線大約50分。

建院兩年來,學院先後與16家知名AI企業建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關係,如中軟國際、NTT DATA、優必選機器人、紫光新華三、中冶賽迪等知名企業。這些企業不僅為學院提供實踐教學環境和條件建設,還會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踐機會,並提供工程技術專家,充實學院產業導師隊伍。

據了解,兩江人工智慧學院是全國最先成立的20餘所人工智慧學院之一,學院致力於培養國家、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相關領域急需的高素質應用創新型人才。為此,學校聘請了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慧機器人」總體組專家,首批「萬人計劃」專家,北京大學劉宏教授為首任院長。同時,聘請了中國人工智慧領域第一個全國教學名師蔡自興教授擔任教學指導委員會主席,還聘請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科技委學部委員、IEEE Fellow、CAAI Fellow,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焦李成教授擔任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

「未來十年,學院的目標是招收2000名研究生、3000名本科生,並建立200餘人的專職教師隊伍,建成西南領先、全國一流的人工智慧學院。」劉宏介紹。

 

(記者 江亞蔓)

相關焦點

  • 溫州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張笑欽:為著心中的信念而「奔跑」
    兩年後,他順利拿到了副教授職稱;2016 年,被提任為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副院長;同年,被學校破格提任正教授;今年6 月開始擔任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學院院長。短短幾年時間的迅速成長,其間的辛勞不言而喻。  學生的事情無小事,老師的愛是大愛。用大愛之心,事事投入,全力以赴,是他的做事準則。2010 年,他開始擔任班主任,不僅有繁重的教學任務,還積極投入學科競賽。
  • 南昌大學人工智慧_南昌人工智慧編程培訓班 - CSDN
    教育部這樣明文讓雙一流高校的去發展一個專業、培養研究生,還是很少見的,說明國家對人工智慧的重視、對雙一流發展的重視,同時教育部公布35所新增AI本科高校名單》):加上這次新批准的高校和此前設立人工智慧學院的高校,全國已有超過200所高校設立了人工智慧專業
  • 美國兩院院士陳世卿出任川大錦城人工智慧學院院長
    瞄準世界科技發展前沿,高起點、高標準打造人工智慧高端人才培養高地,12月6日,四川大學錦城學院(以下簡稱:川大錦城)發布一則重磅消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全球著名超級計算機專家、美國網格超級計算機發明者、伊利諾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CrayXMP和YMP超級計算機首席設計師陳世卿院士受聘為該校人工智慧學院院長
  • 自動化學院—第六鏡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舉行
    西工大新聞網6月5日電(葉雨桐 王長青)5月30日下午,西北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第六鏡人工智慧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西北工業大學長安校區自動化學院341會議室隆重舉行。自動化學院黨委書記喬輝、自動化學院黨委副書記邱若娟、自動化學院副院長李愛軍、自動化學院研究生教導員王智江、自動化學院分團委書記王希、自動化學院實驗中心主任王長青、實驗中心支部書記侯震、實驗中心副主任劉文泉、第六鏡科技創始人劉闖、第六鏡科技聯合創始人葉雨桐等出席本次揭牌儀式。
  • 2019年南京大學一流學科專題營(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報名通知
    (南京大學計算機學科創建六十周年暨建系四十周年)在人工智慧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時代背景下,南京大學依託計算機學科於2018年正式成立人工智慧學院,致力於建設一流的人工智慧基礎研究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打造人工智慧學科高峰,以自身實踐探索人工智慧內涵式發展新道路,形成「基礎研究」、「人才培養」、「產業創新
  • 實驗室管理與教學條件保障處、新聞學院、高瓴人工智慧學院召開...
    12月31日,新聞學院與高瓴人工智慧學院召開座談會,就大數據、人工智慧與新聞傳播交叉學科建設議題開展研討。會議由高瓴人工智慧學院執行院長文繼榮主持,新聞學院執行院長周勇,黨委書記張輝鋒,副院長王潤澤、趙雲澤,黨委副書記韓曉寧、孫權,教授李彪,副教授張迪,高瓴人工智慧學院副院長竇志成、盧斌、張國富,教授徐君、魏哲巍,實驗室教學條件保障處副處長王克平等參加會議。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普教育基地受邀參加...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科普教育基地受邀參加花都區「全國科普日」啟動儀式 http://www.huaue.com  2020年9月25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 人工智慧專業排行榜 2019全國344所高校人工智慧教育教學綜合實力...
    2019年教育部公布,全國35所普通高校成功申報「人工智慧」本科專業,96所高校成功申報「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101所高校成功申報「機器人工程」本科專業;2018年全國135所高校成功申報「智能科學與技術、機器人工程」等人工智慧方向本科專業,2017年以前,全國29所高校成功申報「智能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但這些數字加起來佔全國高校總量比例仍然較小,我國高校人工智慧本科教育仍處於起步和發展階段
  • 2020中國人工智慧教育十大事件新鮮出爐
    人工智慧高中版教材出爐 選出八個人工智慧核心基礎模塊  2020年1月7日,清華大學宣布,專門為高中生打造的教材《人工智慧(高中版)》於2020年9月正式出版。  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  全國高校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創新聯盟(簡稱高校聯盟)是由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南大學、東北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重慶郵電大學、東北林業大學、佛山科學技術學院、曲阜師範大學、太原科技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海豚大數據等全國54家高校、企業共同發起,於2018年5月26日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正式成立
  • 浙大開設國內首個「腦科學」學院 未來還要助力人工智慧
    1月7日,浙大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於線上舉辦論壇,介紹了全國首個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的成立動機,並對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及行業發展進行了討論。上個月27日,浙江大學醫學院於杭州舉行了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腦科學與腦醫學系)成立儀式。
  • 浙大城市學院超常規建設全國百強
    浙江在線7月20日訊 今年6月19日,杭州市人民政府與浙江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全面支持浙大城市學院建設全國百強大學。一流城市孕育一流大學,一流大學成就一流城市。這是浙江高等教育強省建設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杭州城市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 AI考研擇校:人工智慧專業排名前8強大學
    全國人工智慧專業高校排行榜1.清華大學「清華學堂人工智慧班」(以下簡稱智班)由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院士於 2019年5月18日創辦,成立智班是清華大學在人工智慧整體學科布局上的重要舉措,既是對清華乃至國家在人工智慧領域優化科技創新體系和學科體系布局的積極響應,也將進一步拓展清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學科格局。
  • 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位列「全國高校機器人競賽指數2020」TOP10%...
    其中,開設機器人相關專業的985工程高校12所,211工程高校18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13所,一流專業建設高校20所。  近年來,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師生在學校支持下,積極參加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con、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RoboMaster兩項機器人競賽
  • 山東省一流本科專業 | 山東協和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智能物聯技術和人工智慧應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省重點研究計劃等多項科研項目,在國內外學術會議或期刊上累計發表論文50餘篇。專業發展歷程  2014年山東協和學院設立物聯網工程本科專業,校級特色專業。2018年與中興通訊有限公司籤訂共建專業協議,成立了「協和·中興智慧城市學院」,物聯網工程是共建專業之一,專業方向是智慧城市應用設計與實現。
  • 浙大人工智慧大咖直播來了!
    成為廣大考生和家長熱切關注的問題就在今晚19:00浙江大學高招會客廳·師說浙大第二期教育部人工智慧科技創新專家組工作組組長浙江大學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吳飛教授將為大家一一解答主講嘉賓介紹吳飛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
  • 「人工智慧+教育」乘雲直上新高度
    11月28日,由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教育專業委員會主辦、中關村網際網路教育創新中心承辦的「第二屆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教育大會」在京舉行。本屆大會為人工智慧與機器人領域的政產學研用跨界交流與深度合作,打造了良好的溝通渠道和高端平臺。
  • 從阿爾法狗到人工智慧學院,信息教育該怎麼做,這是國內外新問題
    3月6日,南京大學宣布成立人工智慧(AI)學院,引發各界關注。三十多年前我們確信「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現在,人工智慧技術編程能力、計算思維及對智能化社會的深度認知,成為人工智慧時代學生信息素養內涵的重要內容。不少委員提出,應該在中小學階段加強孩子們的信息素養教育。
  • 高瓴人工智慧學院「高屋建瓴AI公開課——青年說」第3期舉辦
    10月28日,高瓴人工智慧學院「高屋建瓴-青年說」第3期在人大公共教學四樓智慧教室舉辦。高瓴人工智慧學院教授魏哲巍主持活動,本期「青年說」邀請墨爾本大學計算與信息系統學院講師甘駿豪開展學術報告,會議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
  • 「家門口」上世界名校 重理工兩江國際學院帶你走上人生巔峰
    像史丹福大學成為矽谷智力庫一樣,重慶兩江KAIST國際項目或將成為兩江新區的科技創新中心,與韓國三星電子、現代、LG半導體、SK電信等多家著名國際企業建立有長期、密切的合作關係。「家門口」上世界一流的科技大學 ,這樣的好事豈能錯過?
  • 數學科學學院舉辦「數學及其交叉科學研討會」,探討數學與人工智慧...
    數學科學學院舉辦「數學及其交叉科學研討會」,探討數學與人工智慧及其他應用學科的交叉融合 來源:數學科學學院   時間: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