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7月20日訊 今年6月19日,杭州市人民政府與浙江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全面支持浙大城市學院建設全國百強大學。一流城市孕育一流大學,一流大學成就一流城市。這是浙江高等教育強省建設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杭州城市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從百日創校,到成為全國獨立學院中的標杆,再到轉設公辦普通高校,開啟建設百強大學的新徵程……這所剛滿20歲的年輕高校已啟動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快進鍵。
承襲求是文脈,精英輩出
走進學校北校區大門,一眼就能看到掩映於綠陰繁花中的「求是創新」校訓石。「昔言求是,實啟爾求真」,浙大文脈,一直是這片校園裡師生們的遵循與嚮往。
董凌峰,浙江最早馳援湖北的男護士;餘賽婷,則是浙大二院主動請纓上前線的「最小的娃」……日前,四位護理學專業校友回到母校,分享了他們奔赴抗擊疫情一線的故事和心路歷程。像他們這樣日夜穿梭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校友有數十位,都是浙大——城院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培育出的精英。
浙大城市學院是省內唯一全面共享浙大附屬醫院資源的高校,共享優質的師資和實習實踐平臺。城院考取浙大研究生比率連年捷報頻傳,且有多名學生獲得浙大研究生招考專業綜合排名第一,被鄭樹森、李蘭娟等院士名師招致麾下。浙大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院長蔡秀軍評價城市學院的畢業生:基本功紮實,基礎理論豐富,獨立工作和團隊的合作能力強,同時有比較強的研究能力。
作為浙江大學一流辦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的教育教學資源被打上了深深的浙大烙印。與浙大工程師學院、浙大微電子學院合作開辦的創新實驗班(微電子),被譽為工科生的「黃埔軍校」、「研究生預科」,採用浙大的教學體系,享受浙大的優質師資、條件一流的工程創新與訓練中心。求是雛鷹班、國際健康特色班……今年,作為學校轉公後錄取的第一屆新生,還將擁有更多機會直接享受到浙大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
求是精神淬鍊、滋養的是什麼樣的人?
他們中有的敬畏生命,重視臨終關懷。臨床醫學專業2006屆校友、溫醫大附屬二院血液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林曉驥發起37℃生命支持項目,成為浙江省臨終關懷實踐與理論研究先行者,獲評「2019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他們中有的傳遞著老百姓最關注的聲音。廣電專業2006屆校友、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獲得者袁奇翔,今年第十次參加全國兩會,在一線發回報導,回應民生關切。
他們中有的心繫母校發展,助力學校人才培養。廣宇創業獎勵基金、廣宇優秀經濟困難生獎學金、眾木國際交流獎學金、何昊-EDPC捐贈基金、吉博創業獎學金、卓越匠心獎學金……激勵學弟學妹揚帆圓夢。
發動創新引擎,培養應用人才
杭州是歷史文化名城,更是創新活力之城。孕育、成長於這片熱土,創新早已成為了城院人的精神引擎。
今年學校學子最高榮譽——求是榮譽獎章授予了計算機1601班的張凱,他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CCF論文3篇,獲軟體著作權3個,是同齡人膜拜的大神。實習期間,他獨立開發出胸痛手環、合作開發出智能問答導醫機器人等,成果應用到上海市七家三甲醫院,造福百萬患者,產生千萬價值。這樣的成就,和他從大二起進入學校省工程實驗室「智能植物工廠」的研究工作經歷是分不開的。深度學習為張凱打開了科研的大門,他課餘時間幾乎都泡在實驗室與浙大研究生並肩鑽研模型與算法,找到了自己「熱愛一生的事業」。
這裡有鼓勵創新研究、探索未知的環境和土壤。學校與谷歌、蘋果、西門子、賽靈思、亞馬遜等國際知名企業,共同開展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獲評教育部優秀案例。在這個不設禁區的創客空間裡,同學們盡情探索和未來製造領域相關的移動計算、移動應用、物聯網、智能互聯、人工智慧、雲服務等技術。
他們還在大學生程序設計等競賽中摘金奪銀,創造過一個月內連摘亞洲區域賽兩站金牌的傳奇,積分榜上被清華北大等名校包圍的浙大城市學院的名字熠熠生輝……
春風動力睿鷹車隊一批批熱愛賽車的年輕人,在7年時間裡親手設計、打磨、製造出了3輛巴哈、6輛方程式油車,馳騁國內賽場,甚至逐鹿日本。他們和吉林大學、同濟大學、哈工大等全國最強高校車隊一決高下,還拿下中國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總成績二等獎,多個單項排名進入全國前十。
從高度仿真的法律職業實訓基地走出的浙江檢察人才令人驚嘆,出徵第六屆全國檢察機關優秀公訴人業務競賽的浙檢公訴三將中有兩位是城院精英,「全國十佳最美檢察官」「全國優秀公訴人」先後花落城院;畢業生已覆蓋省內TOP10律所,並有60多位已成為合伙人,更有「入夥」全球前三甲的國際頂尖律所。
擁抱熾熱夢想,未來不設限
「為什麼你從一個雙非院校(非985、非211)出來,也能堅持走到現在?」
「因為我在城市學院時期,有幸見證了學長學姐們完成類似飛躍。頂尖藤校博士錄取的背後,是有很多優秀城院師生共同的影響。」這是電子科學與技術2014屆校友黃博文,被耶魯大學計算機全獎博士錄取後,在某次分享會上的一段對話。
被世界一流頂尖高校錄取,黃博文不是城院第一人,但作為一個本科畢業生參與橫跨華為多個部門的合作研究項目,且成果助推了下一代手機處理器晶片和伺服器處理器晶片的技術指標進步,這樣的成績令人大寫的服氣。
近三年,畢業生海外深造率約10%,畢業生深受史丹福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世界名校青睞;今年繼續深造的同學中,QS百強大學錄取率超過70%,居全省高校前列。
憑藉「變不可能為可能」的精神,紐西蘭UW學院誕生了,這家非獨立法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實現了杭州市高等教育領域第一,紐西蘭首個在華本科層次合作辦學機構。
學校乘勢而上,以開放合作共贏的姿態,結合「生命健康+」學科群打造,謀劃更深一步的國際合作。與美國羅馬琳達大學、浙大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共建國際健康科學中心,旨在引進新興學科,以提高國內醫療衛生系統的質量和效率,助力「健康杭州」的打造,在臨床醫學和護理學人才培養上增加了更多的國際化元素。
辦學20載,城市學院從未停止對夢想的追求,大目標大資源大力度,重磅打造全國百強。在不久的將來,這所學校的含金量以及給學生創造的價值,將超乎你想像。
「我們的本科教育必須為學生的最後一份職業打好基礎,而不是第一份工作!」校長羅衛東說。
選擇什麼樣的大學,就是選擇什麼樣的未來。
今天的浙大城市學院將與國家和省市發展戰略深度對接,進一步延伸好浙江大學高水平辦學資源,在學科布局、專業建設上全力彰顯「數字」「城市」「應用」等特色,與杭州城市高度融合、共同成長,建設成為綜合實力位居全國高校百強的一流應用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