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吳漢明院士在浙大城市學院召開講座
1月12日,據浙大城市學院官網消息,近日浙江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漢明應邀為浙大城市學院召開學術講座。
吳漢明院士在浙大城市學院召開的學術講座主題為「『中國芯』製造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浙江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漢明
在浙大城市學院的「『中國芯』製造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講座上,吳漢明院士主要從以下3點分享了自己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專業看法。
從微電子學科的三大特點出發,吳漢明院士指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創新背景的兩大壁壘——戰略性壁壘和產業性壁壘。
吳漢明院士表示,在後摩爾時代,集成電路產業面臨材料限制、器件物理限制、光刻限制等三大瓶頸。對此,吳院士院士在講座上強調成套工藝對於晶片製造行業的重要性,並對此進行了重點闡述。
針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吳漢明院士根據本世紀晶片代工技術節點的發展圖,表示:「摩爾定律因趨於緩和而給了追趕者機會,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縮小和外國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
在去年舉辦的中國計算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長李國傑談到,要形成產業技術為導向的科技文化。講座中,吳漢明院士對此觀點表示贊同。
吳漢明院士強調:「產業技術不是科研機構轉化後的應用開發,而是引導科研的原始動力;目標導向的研究,不看什麼新成果,而是看產業技術有什麼需求;實驗室技術是單點突破,一俊遮百醜,而產業技術不能有明顯短板。」
吳漢明院士表示,商業成功才是檢驗技術創新的唯一標準,研究是手段,產業是目的,要從關注自我的輸贏升華到關注整個產業生態的發展,理念上要做重大調整,提倡企業創新命運共同體。
在講座最後,吳漢明院士勉勵浙大城市學院的同學:奮發學習,投身集成電路行業,為民分憂,為國解難,為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貢獻。
浙江大學吳漢明院士在浙大城市學院召開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