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的機遇和挑戰!浙江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赴浙大城市學院講課

2021-01-13 大學文摘

浙江大學吳漢明院士在浙大城市學院召開講座

1月12日,據浙大城市學院官網消息,近日浙江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漢明應邀為浙大城市學院召開學術講座。

吳漢明院士在浙大城市學院召開的學術講座主題為「『中國芯』製造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浙江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漢明

在浙大城市學院的「『中國芯』製造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講座上,吳漢明院士主要從以下3點分享了自己對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專業看法。

從微電子學科的三大特點出發,吳漢明院士指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技術創新背景的兩大壁壘——戰略性壁壘和產業性壁壘。

吳漢明院士表示,在後摩爾時代,集成電路產業面臨材料限制、器件物理限制、光刻限制等三大瓶頸。對此,吳院士院士在講座上強調成套工藝對於晶片製造行業的重要性,並對此進行了重點闡述。

針對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吳漢明院士根據本世紀晶片代工技術節點的發展圖,表示:「摩爾定律因趨於緩和而給了追趕者機會,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有望在未來幾年內縮小和外國先進水平之間的差距。」

在去年舉辦的中國計算機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計算機學會名譽理事長李國傑談到,要形成產業技術為導向的科技文化。講座中,吳漢明院士對此觀點表示贊同。

吳漢明院士強調:「產業技術不是科研機構轉化後的應用開發,而是引導科研的原始動力;目標導向的研究,不看什麼新成果,而是看產業技術有什麼需求;實驗室技術是單點突破,一俊遮百醜,而產業技術不能有明顯短板。」

吳漢明院士表示,商業成功才是檢驗技術創新的唯一標準,研究是手段,產業是目的,要從關注自我的輸贏升華到關注整個產業生態的發展,理念上要做重大調整,提倡企業創新命運共同體。

在講座最後,吳漢明院士勉勵浙大城市學院的同學:奮發學習,投身集成電路行業,為民分憂,為國解難,為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貢獻。

浙江大學吳漢明院士在浙大城市學院召開講座

相關焦點

  •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學院依託浙江大學「立交橋」政策,每年在一年級學生中選拔1%的優秀學生於二年級進入浙江大學試讀,試讀期限一年,達到浙江大學修讀課程要求的學生獲得浙江大學正式學籍。與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浙江大學微電子學院合作開辦創新實驗班(微電子),共享優質師資和條件一流的工程創新與訓練中心;通過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的創新實驗班學生,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在同等條件下予以優先錄取。
  • 浙大城市學院(原浙江大學城市學院),2019年錄取分數!
    近些年獨立學院陸續轉設,脫離母體,獨立出去,大部分轉設民辦大學,轉為公辦高校,並且還沿用母體校名簡稱,全國唯一!這就是浙大城市學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這是一所由杭州市舉辦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為創建於1999年的浙江大學城市學院。
  • 浙大城市學院超常規建設全國百強
    浙江在線7月20日訊 今年6月19日,杭州市人民政府與浙江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全面支持浙大城市學院建設全國百強大學。一流城市孕育一流大學,一流大學成就一流城市。這是浙江高等教育強省建設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杭州城市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 浙大城市學院將建設全國百強大學!
    1999年7月,杭州市政府與浙江大學、省電信實業集團公司合作創辦了浙江大學城市學院。20年後,這所排名全國第一的「獨立學院」迎來一個全新起點——今天下午,浙大城市學院召開動員會,力爭10年建成全國百強大學!
  • 浙大城市學院發布2019年招生簡章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去年開始全面實施公費招生,其美譽度與口碑直觀地反映在招生數據上,招生質量緊隨省重點建設高校。日前,該校公布2019年招生簡章。    學校的王牌專業有這些  浙大城市學院所有專業都是根據現代科學技術發展趨勢和社會需求設置的,每個專業都有特色,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省市建設專業及一流學科支撐的專業等。
  • 浙大城市學院,轉設的公辦大學,20招生計劃分數公布!
    作為中國的第一所獨立學院轉設為公辦院校的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是浙大城市學院的前身,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作為中國第一所獨立學院得以創辦,使得中國開啟了獨立學院創辦的先河,也讓很多獨立學院的發展和舉行都找到了依據所在,所以說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一直起著獨立學醫院的領頭作用,在國家和教育部前面取消獨立學院這一建制的時候
  • 浙大城市學院建設全國百強大學動員會召開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講話。省市領導成嶽衝、劉忻、吳朝暉、於躍敏、潘家瑋、張仲燦、戚哮虎、許明、羅衛紅、陳國妹、周智林、滕勇出席。會上發布了浙大城市學院建設全國百強大學行動方案,市政府與浙江大學籤訂了市校合作協議,浙大城市學院、拱墅區、市委人才辦負責人及教師、學生代表作交流發言。
  • 牽手劍橋大學!浙大國際聯合商學院在海寧正式籌建
    浙江在線-嘉興頻道11月16日訊(浙江在線 記者
  • 浙江大學成立藝術與考古學院
    學校領導與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許江,全國文聯副主席、浙江大學中國書畫文物鑑定研究中心主任陳振濂,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鮑賢倫,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長曹鴻,以及新成立學院院長白謙慎共同為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揭牌,見證一個新學院的誕生。儀式上,白謙慎、北京大學人文社科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渠敬東、許江、曹鴻分别致辭。
  • 獨立學院轉設如何確定新校名?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賺了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轉設這個事情了,因為這個學校轉設後的新校名是「浙大城市學院」。學校不僅轉設為公辦了,而且還保留了「浙大」這個招牌,真是賺到了。因為在前幾個月就出臺了轉設方案,當時並沒有現在規定這麼嚴格。這意味著,其他還沒有轉設的學校,轉設難度增加了。
  • 電子信息學院-微電子學院組織教師赴無錫研究所參觀交流
    西工大新聞網4月4日電(汪瑛 張雙喜)3月29日至3月30日,西北工業大學電子信息學院院長兼微電子學院院長周德雲率電子信息學院青年教師周世鋼、張雙喜、田大湧、李永康,微電子學院魏廷存、馬彥昭、汪瑛一行,前往江蘇無錫中科芯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航工業無錫607所參觀交流。
  • 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院長張興:建設示範性微電子學院的六個思路
    11月16日,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開園暨第二屆「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活動以「興人才,芯未來」為主題,深入探討新形勢下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趨勢、人才培育與自主創新、產業趨勢與資本融合。在下午的「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分論壇上,北京大學軟體與微電子學院院長張興作題為《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建設的一些思路》。
  • 浙大城市學院挖來院士當專家,曾獲杭州市百億資金支持
    近日,浙大城市學院官宣中國科學院院士、教育部腦與腦機融合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浙江大學醫藥學部主任、浙江大學腦科學與腦醫學學院院長段樹民教授加盟該校,並將領銜籌建浙大城市學院腦與認知研究院。據浙大城市學院稱這是該校人才匯聚計劃的裡程碑,也為發揮浙江大學優勢加強城市學院人才隊伍和學科建設探索了新路。據高校數據哥調查發現這是民辦院校首次聘請院士作為學校學科領頭人,可以說是開創了民辦院校人師資引進的新高度。浙大城市學院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 MIT理學院迎來首位女院長,浙大教授被指性騷擾致學生自殺
    這是作為麻省理工學院六大學院之一的理學院自1932年成立以來第一位女院長。1968年出生於巴基斯坦,馬瓦瓦拉是引力波探測的開拓者之一,是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領導者之一。LIGO於2015年史上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這一成果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獎。
  • 浙大城市學院(原浙江大學城市學院)2020年本科一批在河南招生計劃
    浙大城市學院(原浙江大學城市學院)2020年本科一批在河南招生計劃  專業名稱 科類名稱 計劃人數
  • 浙大城市學院獲100億支持,院士加盟,博士引進,分數越來越高?
    從去年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轉設成公辦浙大城市學院後,好消息一直不斷,先是杭州市10年100億的資金支持,和浙江大學聯合建成一所綜合 型全國百強大學和全國前十強一流應用型大學,這是獨立學院轉設發展最好之一了;而後又是段樹民院士加盟
  • 浙大城市學院:一所與你印象中不一樣的大學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在你印象中它是不是獨立學院?告訴你,原來它是獨立學院,但是在2018年就已經完成轉設,由我們所謂的三本院校升級為公辦一批次錄取的院校,可以說是一下子連升兩級。浙大城院的實力一直是不容小覷,即使是獨立學院的時候,它就被譽為中國獨立學院的辦學典範。更何況現在升級呢?那麼現在它的實力與綜合性價比到底如何呢?我們一起去看一下吧。
  •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二級學院院長的公告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二級學院院長的公告 時間:2020年11月17日    編輯:人事處    來源:     瀏覽次數:次 浙大寧波理工學院座落於「書藏古今、港通天下」的浙江省寧波市。
  • 天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傅利平教授一行赴華盛頓參加美國公共...
    本站訊 (通訊員 宇文慧) 2019年3月8日至12日,天津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傅利平教授帶領師生一行赴華盛頓參加美國公共行政學會年會(ASPA Annual Conference)。美國公共行政學會年會是全美最重要的學術會議之一,呈現了全球公共管理研究的熱點,堪稱學界密切關注的風向標。
  • 吳飛將卸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
    吳飛將卸任浙江大學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院長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實習生 王敏琴 2017-07-17 14:55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