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不了學校,門口拍張照也好!淳安這所鄉村小學變網紅後,孩子們咋樣了

2020-12-05 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沈蒙和

兩個月前,誰都不會想到,如今國內最火的學校,居然是一所鄉村小學——杭州市淳安縣富文鄉中心小學。

聽名字,你或許會覺得陌生,可只要看一眼學校照片,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是它!

學校位於距淳安縣城25公裡的青山翠谷間,在當地政府投入1000萬元全面改建後,2018年嶄新亮相。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也是在那個時候頭一回知道有這樣美麗的鄉村小學。

但這所最美鄉村小學真正火起來,是在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因為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的熱映。電影有5個獨立單元,其中徐崢導演的《最後一課》取景自千島湖,富文鄉中心小學就出現在故事的尾聲,一度讓許多觀眾誤以為是特效做出來的——

事後,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和校長姜蔚穎聊起此事,她表示:「真要說『特效』,其實就是當晚燈光師在教學樓頂多打了幾盞燈,所以夜空下的學校看起來分外璀璨。」據她回憶,當初徐崢導演是在網上偶然看到富文鄉中心小學的照片和故事,和學校聯繫溝通之後,才醞釀出《最後一課》的故事大綱。

但姜校長萬萬沒想到,電影上映後,學校會因此成為網紅,每天來打卡的遊客絡繹不絕,有外地家長跟她了解轉學事宜,甚至還有人打聽學校周邊的房價,似乎要把這裡當學區房了……

紅遍全國後,這所鄉村小學的孩子們學習和生活有變化嗎?記者去實地看了看——

記者在學校待了兩個多小時,校門口一直人影綽綽——都是專程來打卡的,有寧波、湖州來的本省遊客,也有不少安徽等外省市來的,因為學校上課時間謝絕訪客,不能進校參觀,大家覺得在門口拍幾張照片也好。

當初記者被這所最美鄉村小學驚豔,單純是因為「顏控」,這次走進校園,才發現它的「內在美」。

一輛小貨車剛在門口停穩,是送新校服來的。淺紫色新校服,和眼前童話般的小屋很搭調。

踏足教學樓前,要經過操場,一群孩子正跟著網紅歌《咖喱咖喱》蹦躂,看著都很歡樂,據說這是在上體育課。

此時,他們的教室裡坐著一位男老師,邊批作業邊等孩子們歸來。「這是班主任。我們學校老師的辦公桌都在教室。」姜校長介紹說。

因為兩面採光,教室寬敞而明亮,陽光透過那一整面的落地窗灑進來,感覺暖暖的。除了教師辦公桌,這裡還有一件普通學校沒有的家具——長沙發,是給孩子們課餘小憩的地方。

走廊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畫,多數出自淳安縣各中小學美術老師的手筆。「作為一種美育薰陶吧。」姜校長說。耳濡目染兩年的結果是,上回全校做調查,一半孩子將來想當設計師。今年剛畢業的幾位同學,還給母校留下了自己的作品——

在校生們畫筆下的學校,比起電影裡的畫面也毫不遜色——

教學樓裡處處都隱藏著供孩子們撒歡的角落。比如,上下樓可以不走樓梯,不僅有攀援網,每層樓之間都有滑梯——

樓梯轉角還有象棋桌和圍棋桌。據說,學校裡很多會下棋的孩子,都不是在課外培訓班跟老師學的,而是下課圍觀學長們下棋,看著看著學會的。更難得的是,棋子平時就大剌剌放在桌上,孩子們玩了一年多,一顆子都沒有少。

姜校長說,其他學校老師聽聞此事,覺得對現在丟三落四的孩子來說,簡直是奇蹟。但在她看來,學校還是要放手,相信孩子們,給他們機會鍛鍊自律能力。

在校園裡逛了一圈,記者發現,用「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來形容這所小學,再合適不過了:木工房、攀巖牆、陶藝間、手工坊,甚至小菜園,所有能為孩子們創造的成長天地,應有盡有。

木工房裡,兩間給流浪狗做的小木屋,格外引人注目。儘管木屋搭得有點歪歪扭扭,姜校長對孩子們的作品仍倍感驕傲,這體現的不僅是動手能力,還蘊藏著對小動物的愛心。

校園裡的每一處角落都是教育的陣地,每一種布置都是教育者內心的表達,潤物無聲,卻能激起最純真的漣漪。

採訪過程中,每個孩子從記者和姜校長身邊經過時,都會主動問好。神奇的是,姜校長叫得出每個孩子的名字,還能說出他們的優點和待改進的地方。「學生人數少,老師能關注到每個孩子,是像我們這樣的小規模學校的優勢之一。」姜校長說。

目前,這所最美鄉村小學的在校生有129人,比去年多了。一是因為近一年陸續有轉學生,杭州地區就有5人;二是今年一年級新生較多,有27人,成為全校人數最多的年級,人數最少的是四年級,只有17人,是在學校改建前入學的。

一樓走廊上有張地圖,標註了全校129名學生的老家,鹿姐姐留意到,除了杭州市區、富陽區等附近區縣,有部分學生甚至來自甘肅、湖北、江蘇和福建等外省市。有9戶人家為了送娃到這所學校就讀,搬到附近陪讀。

他們為何而來?記者找到的答案是:治癒。這裡讓許多孩子和家長日益焦躁的心,安靜下來。

「我本來想送孩子去縣城讀書的,但又擔心那裡的學校課業壓力大。我兒子7月出生的,在一年級新生當中年齡偏小,唯恐他跟不上節奏。後來,親戚建議我就近來這裡讀,可以慢慢來。」臨近放學時間,一位在校門外等候的媽媽告訴鹿姐姐。

她還沒看過《我和我的家鄉》,不過已經接到許多親戚朋友的電話,羨慕她家娃在網紅學校上學。她回覆說:「啥紅不紅的,學校一直長這樣啊。我就覺得,現在孩子每天上學都挺開心,挺好的。」

和她有同感的家長有不少——

兩個媽媽的故事

從前常常生病的孩子,請假次數越來越少

小學一年級新生涵涵,今年9月同媽媽一道,從寧夏銀川跨越大半個中國,入讀富文鄉中心小學。

涵涵媽坦言,去年女兒曾在銀川當地的小學讀過一個學期。但因為孩子體質偏弱,生病請假次數多,時間久了,老師開始有意見,認為涵涵經常缺課會影響班級成績。

孩子性格比較內向敏感,在學校受挫後產生了厭學情緒。她不願寫作業,也不想上學,爸媽把她送到校門口,她就站在那裡嚎啕大哭。

一開始父母沒在意,直到有天晚上,原本熟睡的涵涵猛然驚醒,哭喊著「老師我不笨,老師不要說我……」媽媽才意識到孩子出了狀況。

「我同學是心理諮詢師,告訴我一定要重視這種情況,孩子心理健康已經受影響了。」涵涵媽心有餘悸,「我和爸爸商量後,決定轉學。我的設想是找一所小學,把孩子心理健康放首位,學習壓力輕一些,能讓孩子快快樂樂長大。」

但是一番尋找下來,這樣的學校實在少見。後來她也是通過朋友輾轉打聽到,遠在浙江的淳安縣,有一所小而美的鄉村小學,正在進行一場特別的教育實驗,以兒童為中心。於是,第一時間趕去淳安考察新學校。

「來到新學校,第一印象就是環境真好。」涵涵媽笑著說,「而且雖說是鄉村學校,配套設施一點不差,老師們也很有愛。我們和校長聊了聊,理念一拍即合,當即決定把孩子送到這裡讀書。」

身邊長輩剛開始都很反對,畢竟新城市人生地不熟,孩子年幼體弱,涵涵媽決定陪著孩子一起來淳安,從一年級重新讀起。

開學兩個多月,孩子轉變巨大——「以前她放學回家,都不願意說話,現在活潑起來了,每天回來分享自己學了什麼,還要教給我。」這是涵涵媽最欣慰的一點,「學校下午會安排各種興趣課,書法、扎染、園藝、少兒瑜伽等等,孩子專注力、動手能力也提高了。」

「感覺課程設置和其他小學都差不多,但作業不多,孩子們有很多興趣活動。師生之間交流溝通也很多,孩子每次回家,都會講起老師,跟以前上學完全不同。」涵涵媽說。

涵涵還主動跟媽媽說起,以前她上學很緊張,學不進去,現在玩夠了再去學,就有精神了。而且小姑娘還懂事了許多,會心疼媽媽,主動幫忙做家務,讓媽媽很感動。

「在這裡讀書還有一個顯見的好處,孩子可以充分親近大自然。」來這之前,媽媽還擔心涵涵會不適應,結果發現小朋友的適應能力比大人還強,「而且這裡環境好,鄉村裡吃的玩的也多。以前孩子不愛和同齡人打交道,現在天性都釋放了,經常跟小朋友一起去戶外玩,交了一堆朋友。」

每個周末,涵涵媽都會帶著女兒早起,一起在鄉間散步。空氣清新,戶外鍛鍊多,孩子的體質也好了些,請假天數明顯比去年少了。「把步子慢下來,心態也好了很多。」涵涵媽說,「真希望這樣的學校可以更多些,童年很寶貴,孩子的健康比成績更重要。」

三年不長個的孩子,長高了

富文鄉中心小學六年級學生小雨,在新校舍就讀了一年多的時間,是最早從杭州主城區轉學就讀的學生。

「一開始是女兒自己要求轉學來富文鄉念書的。」小雨的媽媽說,「去年朋友來千島湖旅遊,到富文來打卡,照片裡學校建的像城堡一樣,我們就帶著女兒一起去看。孩子首先被顏值吸引了,嚷著要來這裡上學。在學校參觀時還遇到了校長,聊起了孩子學習上的問題,校長的觀念我們也很認可,當時就有些心動了。」

小雨原來就讀於一所民辦學校,競爭激烈,從三年級開始成績下降,孩子慢慢就不愛笑了,還有點厭學的表現。大概因為學習壓力很大,孩子的身高兩年多一動不動。

「所以我們想讓她換個學校,試試能否可行。」最開始,小雨媽媽帶孩子轉學,母女倆一起住了一周,媽媽就放心地讓孩子住校了。「校長跟孩子們一起吃住,作為家長我覺得很靠譜安心。」

以前家長在身邊監督,小雨都不願意寫作業,現在相反,孩子會自覺寫作業,完成情況很優秀,生活自理能力也飛速進步。「入學的第一講讓我印象深刻,老師首先教孩子們學習獨立,教育他們尊老愛幼等傳統美德。」小雨媽媽說,「普通小學都是忙著先給學生教知識點,這所學校的第一課很特別。」

老師們也很善於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對每個閃光點都不吝於誇獎,家校聯繫本上,上課專心、打掃整潔、吃飯不挑食,每條都會列出來,積極鼓勵孩子。小雨在這種環境下陽光起來,以前一天到晚愁眉苦臉,到新學校一兩個月就蹦蹦跳跳,回家嘰嘰呱呱話也很多,變得自信開朗了。

《我和我的家鄉》國慶期間在影院熱映,小雨曾看到過電影的拍攝現場。電影上映後,小雨一家第一時間去影院貢獻票房,當自家學校出鏡的那一刻,小朋友激動得手舞足蹈。

作為一所試點學校,富文鄉中心小學五年內不用參加統考,學習內容雖然沒有少,可學習壓力小了許多。加上學校夥食不錯,在老師教育下逐漸改掉挑食的毛病,三年不長個的小雨,身高開始蹭蹭往上躥。

兩位媽媽口中的試點,其實是2016年,富文鄉中心小學被選定為農村小規模學校整體提升樣板學校。

截止目前,淳安百人以下的小規模學校還有近30所,雖然在校生人數少,但當地對這些學校的關注度並沒有因此降低。2018年,富文鄉中心小學完成改建後,淳安縣教育局與21世紀教育研究院籤訂委託管理的協議。在託管協議中,淳安縣教育局下放富文鄉中心小學的自主設計辦學路徑權、自主安排工作時間權、自主分配辦學資源權等。21世紀教育研究院將組建專家團隊,深入研究並實踐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治理機制,助力學校教職工積極主動地推進綜合改革,將富文鄉中心小學的辦學品質提高到新水平,總結提煉推進農村小規模學校建設的「淳安樣本」。

富文鄉中心小學近五年的辦學目標是:學生綜合素質明顯優於同類型其他學校,綜合評價家長滿意度達90%以上,增加10%以上本地生源;學生愛學習會學習能學習,學習能力有明顯提高;學生能認識自己的情緒、會比較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喜歡與家長、老師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思想,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同學關係有明顯的改善。

這所小學漂亮校舍的背後,正在推動著一項實現鄉村教育「換道超車」的教育改革。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鄉村教師方平爾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裡一所流光溢彩的小學,驚豔了人們。這所讓人感動的學校,不是特效做出來的,它真的存在,就在淳安縣富文鄉中心小學。影片中的獨立單元《最後一課》,講述了曾在大山裡支教的鄉村教師老範,晚年因患阿爾茨海默病,記憶混亂,甚至「認不出兒子」,但他依舊清楚記得支教時候,給孩子們上的「最後一課」。這個傳遞著師生間濃厚情感的故事,也給我們帶來了滿滿的愛與力量。
  • 芙蓉區大同古漢城小學:一所「求真尚美、礪志篤行」的學校
    原標題:芙蓉區大同古漢城小學:一所「求真尚美、礪志篤行」的學校 從2015年8月起,省教育廳組織開展了「身邊的好學校」「身邊的好老師」主題徵文活動。「身邊的好學校」指辦學質量好、群眾口碑好、社會聲譽好,特色突出、示範性強、注重教育公平、擇校控制較好,且辦學經驗具有可複製、可推廣的學校。 活動開展後,得到全省中小學廣大師生以及社會各界的熱烈響應,共收到應徵作品近1500篇。共選出「好學校徵文」入圍作品150篇,通過湖南教育政務網、湖南教育新聞網進行展示,寒假過後將開通網絡投票通道。湖南教育新聞網微信也分期展示,歡迎關注、投票。
  • 音樂背包客:遇見鄉村老師求知的目光和孩子們爽朗的笑聲
    有這樣一群人,TA們選擇走進鄉村學校,為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上音樂課,為鄉村合唱團做排練指導,遇見鄉村老師求知的目光和孩子們爽朗的笑聲,也遇見和自己相似的靈魂。TA們的名字叫快樂合唱3+1音樂背包客。自2016年以來,已有來自匈牙利和國內10省(含臺灣)34位音樂背包客為湖南、湖北的70所鄉村學校進行服務,受惠師生達3000餘人。上好音樂課,讓更多孩子們受惠音樂課是鄉村孩子們接受音樂啟蒙教育的第一陣地,幫助音樂老師們更好地上好每一節音樂課是音樂背包客們的主要目標之一。
  • 元旦一起頭腦風暴,淳安這場鄉村振興青年論壇有乾貨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楊一凡 通訊員 嚴一衝 陸璐元旦這一天,杭州淳安裡商鄉舉辦千島湖豆腐素食文化節暨第三屆生態人年會,不僅有好吃的豆腐,好玩的集市,好看的表演,更有一場大咖雲集、探討發展的鄉村振興青年論壇。
  • 杭州的這所小學有個「魔術師」,變著戲法兒讓孩子們愛上數學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 通訊員 趙遠利學校裡有老師不稀奇,但如果有「魔術師」,是不是有點羨慕?如果你去杭州市採荷一小錢江苑校區,孩子們會很驕傲地說:「我們學校有魔術師哦!」這要從沈益強做的一個調查說起。沈益強做了13年的數學老師,他發現,到了小學中高年級,有不少孩子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就減弱了。上學期,他對學校二到六年級的學生做了個調查,內容是數學學習興趣情況。
  • 面對面:山西鬼步舞網紅校長——張鵬飛
    當問起當網紅的感覺如何,他話鋒一轉,冷靜並理智的說:「我還是我,我活的還是我自己,還是一名普通的鄉村小學校長。但是我比以前更注意自己的形象,不但代表西關小學的形象,甚至我感到代表了運城、山西或者更大的範圍的人民教師。責任重大。」
  • 這所海拔1800米的學校 寒假時間由天氣決定
    57歲的鄉村教師姚禺礽開始發這學期的期末考卷。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張試卷。這所學校的全部學生到齊了,埋頭安靜答題,偶爾咬咬筆尖略作思考。甚至能聽到教室外大片雪花飄落到窗臺上的聲音,還有冰凌從房簷上掉下來,「啪」一下跌碎的聲音。室外白雪皚皚,零下4攝氏度,教室裡並不感覺到冷,兩臺油汀努力散發著熱量。考試結束後,他們的假期就開始了。
  • 廈門這所小學防範「憤怒的小鳥」有秘訣 提早幹預是關鍵
    前埔南區小學副校長胡震宇介紹,提早幹預是關鍵。  【講述】  「記仇」的鳥兒走了,留下許多「傳說」  近日,記者來到前埔南區小學,保安林先生帶記者看了位於學校中庭及後方的幾棵樹。「這就是之前紅嘴藍鵲最愛築巢的幾棵樹。」林先生說,他2012年就來到學校工作了,大約從2014年起,每年都會見到紅嘴藍鵲,但今年它們沒有再來。
  • 臨沂市多所學校一二年級學生迎來開學季 小學「配齊」 新學期整裝...
    繼初高中、小學3-6年級學生相繼返校複課後,6月2日,臨沂多所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也迎來了返校複課的激動時刻。為了迎接這個特別的時刻,臨沂各個學校別出心裁,以各種方式迎接萌娃回歸。快樂翻倍老師扮成卡通人物學長備好節日「大餐」6月2日,臨沂銀河小學校內五彩的風車海翻動著童趣的浪花,迎接低年級學生返校複課。為了讓快樂美好翻倍,該校別有新意迎萌娃,讓孩子們共度難忘開學時光。
  • 「暖冬行動」走進武山縣馬力鎮暖水小學 為山區孩子送上暖心大禮包
    11月30日,甘肅省工業交通投資有限公司、蘭州中林賓館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暖冬行動」,將溫暖送進天水市武山縣馬力鎮暖水小學,為孩子們送上書包、文具、棉服、圍巾等過冬物資,為學校老師、村幹部和幫扶工作隊送去棉衣等生活用品,並為村委會捐贈11臺電腦。
  • 「非牛頓流體」成小學科技節「網紅」 這又是什麼潮詞?有家長慌了
    輕輕裝進杯子,就像每天都在喝的牛奶…   什麼東西這麼神奇?「非牛頓流體!」杭州市學軍小學六年二班的幾名女同學歡快介紹道。   在學軍小學的校園裡,如果你手裡沒有握著這杯神奇的「非牛頓流體」,或念叨過它的稍顯拗口的名字,那可就妥妥的out了!
  • 網紅扮醫學生溜進解剖室擺拍?高校回應:律師函警告!
    近日,有網友曝料稱,在大連醫科大學封校期間,一男網紅溜進解剖館,偷拍捐獻人體等場景並上傳網絡。該網紅因近日連發多條含「醫學生」話題的短片,引發網友關注。網紅扮醫學生進大學解剖室拍攝大體標本行為惹眾怒作為某短視頻平臺粉絲數超過104萬的網紅,博主澤一鋒自今年9月起便多次發布含「醫學生」話題的短片,每條視頻的點讚數均已過萬。
  • 進校先過「安檢門」!徐州這所學校用金屬探測器「查手機」,你怎麼看?
    近日 「禁止中小學生將智慧型手機帶入校園」 成為熱點話題 在徐州 有一所學校為了防止學生帶手機進校園
  • 撒下的種子 待發芽的樹——在鄉村,他們這樣教孩子讀書
    12點下課後,江水瓊從食堂把午飯打好,提到班級門口,一份份盛好,分發給低年級的孩子們。正南小學實施託管制,學生的早飯、午飯都在學校解決。安排孩子們吃飯完畢,她才能趁午休時間,看會兒手機。微信裡有個班級家長群,她經常要在裡面和家長交流,比如孩子沒有帶水瓶、生病了,等等。有孩子感冒,她會把藥衝好,盯著對方全部喝完才放心。學生有時丟了書,她要帶著學生一起找。
  • 昌都市芒康縣小學教師曲海超獲馬雲鄉村教師獎
    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僅僅五年的馬雲鄉村教師頒獎,已經具有了堪比全球頂級公益論壇的影響力。   李芳是雲南地西北邊境小學的一名教師,這所學校位於中越邊境線上,距離最近的鄉鎮也有1個半小時車程。   高中時,由於家境困難,李芳在高中物理老師等很多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才得以完成學業。大學畢業後,李芳毫不猶豫地回到了家鄉,成了一名鄉村教師。
  • 沒想到,淳安的大山裡有這麼多稀罕「寶貝」!
    這隻鳥背部褐灰色,胸口羽毛「V」字型黑白相間,臉部和腳爪是紅色的,看上去挺漂亮。經專家鑑定,這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鷳。白鷳性機警,一般不輕易起飛,這一點和家雞很相似,通常在天亮後從夜棲樹上飛到地面活動,每日活動路線、範圍、地點都較固定,多數時間都用於覓食,食飽後通常原地站立休息或理羽,偶爾也會飛到樹上休息。
  • 姊妹學校牽手共進 教育幫扶共譜新篇
    11月18日銀海學校文豔雲校長、洪獻珍書記帶領一行7人來到茶陵列寧學校開展校際交流活動。牽手共進結對儀式上,首先列寧學校譚彈力校長致歡迎詞,他在會上表示歡迎、感謝和希望。尤其感謝銀海學校輸送優秀教師到列寧學校支教,感謝贈送的書籍,感謝帶來的優質課堂。希望這樣的交流活動能更多,列寧學校更受益,讓農村孩子也能享受到城市的優質資源。
  • 阿卡索「雙師課堂」進偏遠山區學校 讓孩子也能跟著外教學英語
    這不是阿卡索第一次到訪上溪小學。根據此前央廣網的報導,在2020年1月,阿卡索就曾與深創投攜手前往上溪小學進行走訪考察,了解當地學校的英語學習情況。在經過充分的調研後,阿卡索把上溪小學作為其公益項目「雙師課堂」的試點學校之一,希望可以通過將優質的外教資源輸入到這裡,讓這些孩子有機會跟著外教面對面學習,激發他們對英語的熱情和興趣,整體提升他們的英語能力和水平。
  • 羅田縣希望小學90後校長方榮
    方榮:傳遞「希望」的「90後」校長。視頻剪輯:劉喆從湖北黃岡到大別山區羅田縣勝利鎮,車程要3個多小時。在這個小鎮的北部,更靠近大別山深處的地方,坐落著全國第四所、湖北省第一所希望小學:羅田縣希望小學。今年29歲的方榮,是這所小學的校長,也是這所小學曾經的學生。
  • 在線支教給孩子們帶來音樂啟蒙
    截至目前,他們共計承接了全國各地26所學校63個班級、3898名學生的授課任務。  線上教學彌補當地師資不足  宋昭陽是80後,從小熱愛並學習彈鋼琴,畢業後成立了一家在線音樂教育機構。談起在線支教的緣由,宋昭陽說自己的初衷很簡單,「就是因為看到很多鄉村小學沒有師資給孩子上音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