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鏡的應用
照相機能成倒立的、縮小的實像。
投影片上的圖案通過凸透鏡形成一個放大的、倒立的實像.
放大鏡就是凸透鏡,能成放大的、正立的虛像。
現象:同一個凸透鏡能成不同的像。
問題:凸透鏡成的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跟物距 有什麼關係?
實驗
實驗目的: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
實驗器材:蠟燭、凸透鏡、光屏、光具座等
1.物距(u): 物體 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
2.像距(v): 像 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
1、將蠟燭放在2 f之外的地方,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像,觀察像的大小與倒正。
2、把物體放在2倍焦距上,觀察像的大小、倒正、虛實。
3、將蠟燭移到2f和f 之間,重複以上的操作,進行觀察和測量。
4、把物體放在焦點上,觀察能否成像。
不成像
凸透鏡成像規律及應用:
記憶口訣
一倍焦距分虛實;二倍焦距分大小。
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
分析歸納:
1、u=f是實像和虛像的分界點。
2、u=2f是像大小的分界點。
3、凸透鏡成實像都是倒立的,虛像都是正立的。
4、物體離焦點越近,像離焦點越遠,且像越大。
1. 為了防盜,在門上裝一個「貓眼」,使屋內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個縮小的像),而屋外的人卻看不清屋內的人,則「貓眼」應該是( )
A.三稜鏡
B.玻璃磚
C.凹透鏡
D.凸透鏡
(1)貓眼實際上是一個光學系統,它是由兩個透鏡組成的,物鏡即門外面的透鏡是凹透鏡,目鏡即門裡面的透鏡是凸透鏡.
(2)門外的物體首先經過凹透鏡成一個正立縮小的虛像;
(3)凹透鏡成的像作為物體再經過凸透鏡成像.
【解析】(1)凹透鏡的焦距極短,它將室外的人或物成一縮小的正立虛像,此像正好落在目鏡(凸透鏡)焦點之內,此時的目鏡起著放大鏡的作用,最後得到一個較為放大的正立虛像.
(2)人從外向內看時,此時的門鏡相當於一個凹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的作用,所以看不到屋內成像情況物鏡.
綜上分析故選:C.2. 按照題目的要求作圖:
(1)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
(2)一束光線從水中射向空氣,試畫出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圖;
(3)如圖所示,SA、SB是光源S發射的兩條光線,其中SA平行於主光軸,SB過左焦點,畫出這兩條光線通過凸透鏡後的出射光線.
(1)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左右互換,即像物關於平面鏡對稱,利用這一對稱性作出AB的像.
(2)先過入射點作出法線,然後根據入射光線、反射光線以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並且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畫出反射光線;根據入射光線、折射光線以及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角大於入射角,確定折射光線的方向.
(3)關於凸透鏡有三條特殊的入射光線:①平行於主光軸的;②過焦點的;③過光心的;此題中給出的是前面的兩條特殊光線.
【解析】
(1)分別作出物體AB端點A、B關於平面鏡的對稱點A′、B′,用虛線連接A′、B′即為AB在平面鏡中的像.如圖:
(2)過入射點O作垂直於水面的法線,根據反射角等於入射角畫出反射光線;根據折射角大於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3)SA這條入射光線平行於主光軸,其經凸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過焦點;SB這條入射光線過焦點,過焦點的入射光線經過凸透鏡折射後,平行於主光軸,如圖所示:
編輯:木梓
標籤:凸透鏡
內容整理自網絡
更多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平臺:中考物理 ID:zkwl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