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必備知識點:工業相機的幀率與曝光的關係

2021-01-07 騰訊網

工業相機是機器視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機器視覺系統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工業相機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工業生產線在線檢測、智能交通,機器視覺,科研,軍事科學,航天航空等眾多領域。

工業相機的主要參數包括:解析度、幀率、像素、像元尺寸、光譜響應特性等。下面我們來對工業相機幀率的相關知識進行講解:

幀率(Frame rate)是用於測量顯示幀數的量度。所謂的測量單位為每秒顯示幀數(Frames per Second),簡稱:FPS或「赫茲」(Hz)。

由於人類眼睛的特殊生理結構,如果所看畫面之幀率高於16fps的時候,就會認為是連貫的,此現象稱之為視覺暫留。這也就是為什麼電影膠片是一格一格拍攝出來,然後快速播放的。

每秒的幀數(fps)或者說幀率表示圖形處理器處理場時每秒鐘能夠更新的次數。高的幀率可以得到更流暢、更逼真的動畫。一般來說30fps就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將性能提升至60fps則可以明顯提升交互感和逼真感,但是一般來說超過75fps一般就不容易察覺到有明顯的流暢度提升了。如果幀率超過屏幕刷新率只會浪費圖形處理的能力,因為監視器不能以這麼快的速度更新,這樣超過刷新率的幀率就浪費掉了。

最大幀率(Frame Rate)/行頻(Line Rate):即相機採集傳輸圖像的速率,對於面陣相機一般為每秒採集的幀數(Frames/Sec.),對於線陣相機為每秒採集的行數(Hz)。

相機幀率和曝光時間的關係:

有人問,為什麼我們在使用工業相機的時候,將相機的曝光時間增加以後,相機的幀率就下降,而且下降得很厲害,相機的幀率和曝光的關係是怎樣,如果想要獲得固定的幀率,相機的曝光時間應該怎麼設置?因此寫下本文,解答了朋友的問題,也使用Sentech相機來做過相關的測試,幀率和曝光時間跟本文中所述一致。詳細原理見下文所示:

相機上的圖像採集過程包括兩個截然不同的部分。第一部分是曝光。曝光完成後,進行第二部分Readout過程即從傳感器的寄存器中讀出數據並傳送出去(Readout過程)。

關於圖像採集過程中,相機操作有兩種常見的方法:「non-overlapped」的曝光和「overlapped」的曝光。在非重疊(「non-overlapped」)模式中,每個圖像採集的周期中,相機在下一個圖像採集開始前,均要完成曝光/讀出整個過程。如圖1所示。

Fig.1 Non-overlapped Exposure

雖然非重疊(「non-overlapped」)的模式,可適合於許多情況下,但它並不是最有效的方式。為了提高相機的幀率,允許在下一幀圖像開始曝光時候,將前一幀獲得的圖像數據讀出並傳送出去。相機「重疊」(「overlapped」)曝光的方式見圖2所示。

從圖2中我們可以看到,相機讀出數據和下一幀曝光開始出現重疊的情況,在同一個時刻內,相機執行兩個操作,導致在同樣的單位時間內,在「overlapped」曝光模式下,可以採集到更多的圖片,即相機的幀率更高。

Fig.2 overlapped Exposure

從上邊兩個圖中,我們可以知道在「non-overlapped」的曝光和「overlapped」的曝光模式底下,一幀圖像的周期存在著這樣的關係: 「overlapped」的曝光模式下: FramePeriod ≤Exposure Time + ReadoutTime

「non-overlapped」的曝光模式下:FramePeriod > Exposure Time + Readout Time

以STC-A202A為例:

圖1 Spec

從Spec中可知,其Pixel Frequency為:36.8181MHz,所以1Clock的時間為1/36.8181Mhz =27.3836ns,接下來我們看相機的Timing chart,首先先看HorizontalTiming,見圖2所示:

相機幀率和曝光時間的關係 - L

從圖2中,我們從中可讀到的信息為,1 CLK=27.1605 nseconds,和我們從spec上得到的Pixel Frequency算出來的時間差不多。掃描1Horizontal需要1920CLK,即1H =27.1605*1920 =52148.16ns=52.14816us

接下來看相機Vertical Timing 見圖3所示:

圖3 Vertical Timing

從圖3中,我們可讀出的信息為,1H=52.1482useconds,和我們通過圖2計算出來horizontal Scanning的時間一致,而在一幀圖像中,需要掃描1252H,其中Effective Pixels為1220H,即1幀圖像中,Effective Pixels Read out的時間為1220*52.1482 =63620.804us =63.620804ms,一個VD信號,所用的時間為:1252*52.1482=67793.5464us =67.7935464ms。按照我們前邊的理論,一個cycletime內,一幀圖像的時間為:Frame Period = Exposure Time +Readout Time

而我們知道STC-A202A的幀率為:15fps,即1 Frame Period =1/15 =66.7ms。

所以在「non-overlapped」exposure 模式下,ExposureTime = Frame Period – Readout Time =66.7ms -63.6ms =3.1ms,在此模式下,若是超過3.1ms的曝光時間,其幀率就會比標準幀率15fps低。

假如1顆相機Readout Time為:66.7ms,即數據傳輸時間為A,A=66.7ms,曝光時間為B,B=5ms,則一幀圖像的時間為C,則C=A+B=66.7ms + 5ms =71.7ms,則這顆相機的幀率為:1000/71.7 =13.94FPS,則這顆相機的幀率為13.94.

注意:一般情況下,若我們的相機的幀率為15fps,則表示相機ReadOut數據的時間為1000ms/15 =66.7ms

相關焦點

  • 工業相機的定義及其穩定性分析
    首先,機器視覺的(MV)指的是「針對所有硬體和軟體相結合的工業和非工業應用,為基於圖像採集和處理功能的設備提供操作引導」。而工業相機指的是「一種用於機器視覺系統的成像裝置,該成像系統包括成像傳感器晶片和各種基於電子的功能,它們將物體的視覺圖像一起轉換為電子脈衝」。對不起,翻譯水平就這樣,先將就著看吧。
  • 仿照人眼機制等效20萬幀率,NTU終身教授要從源頭挑戰機器視覺
    運動模糊指在拍攝運動速度非常快的物體時出現拖影現象,其原因在於傳統相機按下一個快門即需要經過重置電荷累計、曝光、讀出、空閒四個流程,但它真正在記錄影像的過程有且僅有曝光階段,只佔總流程的 1/4。   正是由於傳統傳感器數據採集存在間隔,攝像頭僅在曝光階段觀察世界,不曝光時便不記錄,造成對物體的追蹤存在盲區,丟失了大量物體運動信息,為後端圖像處理算法帶來難題。
  • 小編嘔心整理:國內外主流GigE(千兆乙太網)工業相機大全
    圖片來源:CEChina作者 | 劉亞東「GigE工業相機憑藉其採用低廉的標準電纜就可以實現長距離高速高帶寬傳輸的優勢,在機器視覺領域大行其道,那麼您真的了解GigE嗎?目前有哪些GigE相機呢?請看小編的嘔心整理!
  • 工業相機八問,機器視覺工程師必知
    打開APP 工業相機八問,機器視覺工程師必知 發表於 2019-01-11 18:03:05 工業相機八問,機器視覺工程師必知
  • 工業機器人堆垛視覺系統詳解
    學習就必須依靠自身的器官,除腦以外,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眼睛了,(工業)機器人也不例外,要完成正常的生產任務,沒有一套完善的,先進的視覺系統是很難完成指定工作的。本文以工業機器人手部視覺系統為例,詳細講解了視覺系統實現的原理。
  • 2D相機與3D相機的機器視覺
    1.前言無論2D相機還是3D相機,提到相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機器視覺。機器視覺與計算機視覺並沒有一個明顯的定義去劃分。但在實際應用中,應用於工業檢測的時候更多地被稱為機器視覺而非計算機視覺。這時候,機器視覺更多地偏向或者專指以圖像傳感器為採集軟體,輔助以光源,PLC甚至機器人等外部設備,以實現特定的檢測或定位等特定目的。如果你從事的是機器視覺行業則避免不了PCL,機器人,編碼器,光柵尺,光源,鏡頭等這些圖像之外的硬體設備打交道。
  • 雷射三角測量法在工業視覺檢測上的應用
    雷射三角測量法,是工業視覺領域較為常用也是比較容易理解的一種
  • INDEMIND雙目視覺慣性模組助力立體視覺應用升級
    INDMEIND雙目視覺慣性模組是目前業界首款可連續輸出200幀圖像及IMU數據的雙目慣性相機,用戶可自行調節1280*800解析度下25/50/100FPS、640*400解析度下25/50/100/200FPS不同圖像輸出,可為三維重建、深度解算、視覺SLAM等應用研發提供更精準、豐富的環境圖像信息。
  • 【科普篇】3D掃描儀:工業相機與鏡頭的關係
    其工作原理是由結構光發生器發出的光線投射到被測物體上,然後工業相機將所獲取的數字影像通過計算機運算處理,得到被測物體的實際3D外觀模型。在獲取外觀模型的數據同時,還能夠檢測到物體的紋理信息,從而得到逼真的物體外形,對於製造行業有很大的幫助。今天我們主要來聊一下3D掃描儀的相機與鏡頭的關係。
  • 機器視覺在工業檢測領域大有可為
    此外,通過對機器視覺的產業鏈情況進行分析,對行業進行梳理,有助於關注該領域的業內人士對機器視覺的未來趨勢作出預判。機器視覺在工業檢測中的應用歷史與發展機器視覺在工業上應用領域廣闊,核心功能包括:測量、檢測、識別、定位等。
  • 立體視覺技術讓無人機有了動態智慧眼
    【深圳商報訊】(記者 王海榮)立體視覺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其目的在於重構場景的三維幾何信息。目前火遍全球的虛擬實境技術,也屬於立體視覺領域的研究範疇。 項目主要完成人之一的王好謙昨日下午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動態立體視覺是運動物體對象的三維信息的感知與重構,其核心共性技術是動態物體對象的高精度立體建模、高效感知和自適應重構,是國際上新一代機器視覺技術的研究熱點與難點,該技術給無人機一雙動態智慧眼。 「我們這個項目實現三大主要技術創新。」
  • 康耐視推出3D和多相機視覺系統
    全球領先的機器視覺公司康耐視公司今日宣布推出一個全套的機器視覺解決方案,使 3D 和多相機 2D 應用的開發、部署和維護比以往更加簡單。另外,簡單易用的 Cognex Designer?軟體、強大的 VC5 視覺控制器、3D 雷射位移傳感器和全新康耐視工業相機 (CIC) 模式能夠滿足最苛刻的 3D 輪廓和高性能多相機應用的需求。  VC5 視覺控制器預安裝了 Cognex Designer 軟體,這是處理視覺任務配置、工廠通信和運行時用戶界面設計的全套環境開發。拖放連結圖形界面有助於輕鬆配置康耐視業界領先的 2D 和 3D 視覺工具庫。
  • 通信行業:工業機器視覺,5G+AI 加持,國產化替代進程加速
    工業相機:圖像採集的核心部件,國內自主化起步較晚相機將通過鏡頭的光線聚集於像平面,生成圖像,是機器視覺中的圖像採集單元,相當於人眼的視網膜。相機採集圖像後輸出模擬或數位訊號。這些信號會在視覺控制系統中重建為灰度或者彩色矩陣圖像。因此,相機最本質的功能就是將光信號轉變成有序的電信號。工業相機對拍攝速度、圖像穩定性、傳輸能力和抗幹擾能力有較高要求 。
  • 工業視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打開APP 工業視覺控制器的工作原理 發表於 2019-06-10 17:15:23 其原因是越來越名的信息需要從相機中提取,而不是從一個專用傳感器中提取。相機可以用於提取溫度信息,測量尺寸,並檢直對象存在與否,同時也提供了許多其它有用的信息。這使共廣泛應用於質量檢測,機械控制和機器人引導等應用中,所有這些應用在選擇控制硬體和軟體時都有獨特的需求和挑戰. 每個系統的功能各不相同,使之更適合於某些使用場景。
  • 人的視覺與相機的圖像處理有什麼關係嗎
    我們人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那麼人眼形成這樣一個視覺的原理和數位相機是非常接近的。因為我們的視網膜上面有感光細胞。一個眼睛的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有多少呢?大概兩種類型的感光細胞,一種叫視杆細胞,一種叫視錐細胞。視杆細胞大概有1億到1億2000萬個,視錐細胞大概有600萬到800萬個。
  • 用相機定量檢測燈光的頻閃
    正好手頭有逐行掃描的相機,可以幹這事。可以看到頻率是2倍關係。圖:正弦波及其平方的波形所以,對於50Hz的市電,白熾燈的頻閃就是100Hz。實驗上,我們可以用普通的30幀率的相機,按幀取樣做測試,看有沒有低頻波動。採樣頻率和曝光時間前文說過,我使用的相機是行掃描的相機,行採樣頻率是28.57KHz。
  • 相機的曝光直方圖到底怎麼看?
    (圖、文/夏雪) 直方圖是數位相機非常實用的功能之一相機的曝光直方圖到底怎麼看?下面我們分幾個步驟來理解。 什麼是直方圖?
  • 英特爾酷睿i9-11900K跑分再曝光 奇點灰燼1080P幀率64.7FPS
    酷睿i9-11900K處理器提供了8核16線程設計,而今天曝光的跑分表明英特爾已經和合作夥伴在部分遊戲中進行 CPU 基準測試。根據跑分情況,這款 CPU 的基礎時鐘頻率為 3.5GHz,比昨天在 GeekBench 曝光的要更高。但同樣具備8個內核,16個線程,16 MB的L3緩存和4 MB的L2緩存,主要區別在於時鐘速度。
  • CCD與CMOS哪個更能推動工業相機市場的發展
    工業相機是機器視覺系統的核心部件,其本質功能完成是將光信號轉變成電信號的過程,相比於普通相機來說,具有更高的傳輸力、抗幹擾力以及穩定的成像能力。
  • 光子產品:科學CMOS相機:sCMOS相機達到了新的能力水平
    sCMOS相機現在廣泛用於各種前沿顯微鏡技術,以及天文學和其他領域。 當CMOS相機首次上市時,它們的成像能力對於科學和工業中的許多精確應用來說太過基礎。 然而,多年來,CMOS成像技術在效率,動態範圍,幀率和信噪比方面都有所提高,形成了科學CMOS (sCMOS)傳感器 - 而sCMOS技術仍在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