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阿密生存著能「魚釣人」的大海鰱,為何巨大的海鰱都棲息在此?

2020-12-04 hello海釣

邁阿密生存著能「魚釣人」的大海鰱,為何如此巨大的海鰱都棲息在此?

邁阿密一個海釣愛好者都嚮往的城市,位於美國的佛羅裡達州,在這裡有無窮無盡的魚資源,踏入這個城市就會感受到這裡的釣魚文化,似乎整個城市一半以上的行業都是與海釣文化有關,在邁阿密海域,棲息著很多海釣人夢寐以求的大體型魚類

比如說巨人石斑(龍躉),大體型狗牙金槍魚,黃鰭金槍魚,馬蘇金槍魚,目旗魚,大海鰱,大馬林,還有各個品種的鯊魚的陪伴,短尾鯊,公牛鯊,檸檬鯊更是多的數不勝數,然而在這其中以巨人石斑魚和邁阿密獨有的海鰱釣場最為出名,今天就聊一聊在邁阿密生存著的能「魚釣人」的大海鰱

海鰱是梭魚的一種,與北梭魚有著很近的關係,因此也有很多地區稱海鰱為梭魚或者是爛肉縮,這種大型魚種不僅生活在美國,在全世界每個海域都有分布,是種熱帶海產魚,且在淡水和鹹水中都能生存,生命力頑強,性格兇猛,優速極快,身體細長,身披銀色「鎧甲」,牙小而鋒利無比,是種食肉性海洋魚類

此魚還有一大優勢就是力氣很強,爆發力驚人,尤其是在邁阿密海鰱釣場生活的野生海鰱更是力大無窮,為什麼說此處的海鰱能「魚釣人」就是這裡的海鰱個頭比一般的海域都要大上很多,體型均在一米之上,有個別的大海鰱能突破兩米,曾把來到此地要「手拿海鰱」的海釣人拖到水中,因此在海釣圈中,流傳這邁阿密的海鰱能「魚釣人的說法」

邁阿密著名的海鰱釣場,生存著能「魚釣人」的大海鰱:

這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海鰱釣場,在這裡坐釣海鰱不能用魚竿,不能依靠任何漁具,來此遊玩的旅客都是手拿魚餌,爬在橋上,用魚餌勾引水下的大海鰱吃餌,從而用自己的手或者手臂把水中的海鰱「拿」上來

然而有一些體型瘦小的釣友或者是女釣友,在這裡手拿海鰱時,碰到大海鰱咬餌時會難以招架的住,此地的海鰱不僅個頭大,而且力量和爆發力都很驚人,有些薄弱的釣友在與之搏鬥的時候,很容易會被此地的大海鰱拉下水中,基本上在邁阿密的海鰱釣場中,每個月都會有一個或者幾個這樣的幸運觀眾在手拿海鰱的時候被拉下手,這也是此地海鰱能「魚釣人」的由來

那麼為何如此眾多而又巨大的海鰱都喜歡棲息在此呢?

其實很簡單,這裡有無窮無盡的新鮮食物,來此聚集的海鰱都是野生大海鰱,而且與大海相連來去自由,但它們已經習慣了這裡無憂無慮的生活,也沒有它們的天敵在此活動,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海釣人拿著新鮮的食物來餵它們,導致這裡的海鰱越來越多,越餵越大,也就是這樣此地的海鰱要比一般海域的海鰱大出許多

然而以前此地並沒有那麼多的海鰱,也不是什麼著名的海鰱釣點,只是慢慢的擴散開來的,個人認為以前只有極少數的人在此餵海鰱,然而日積月累,它們又與大海相連,海鰱白天在此獵食,晚上回到大海中,告訴了更多的同類此地是個好地方,於是就有越來越多的海鰱棲息在此,當然來此地手拿海釣的遊客們也是越來越多,就形成了當地獨特的風景線,也造就了今天聞名於世界的手拿海鰱釣場

不僅如此,來邁阿密手拿海鰱是第一項要玩的項目,也是必玩的項目之一,還有釣鯊魚,釣金槍,更值得一去的還有邁阿密一號公裡橋墩下坐釣巨人石斑的項目,到處隨處可見的海洋主題餐館,主題酒店,更有各種大型的海釣文化俱樂部和海釣發燒友們一起玩轉邁阿密

以上僅為作者個人觀點,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邁阿密手釣大海鰱,海釣人手中拽餌,用手當竿釣起身長過米的海鰱
    >相信大家在網上都看過這樣一個段子,一位外國女子手拿小魚在水中用手挑逗水下的大魚,沒想到一個不經意之間大海鰱一躍而上把女子撲倒在地上,為什麼要說此事呢,很多朋友可能都已經想到了,沒錯視頻中的場地,正是美國邁阿密的手拿海鰱釣場可以看出這裡面的海鰱之大,而且這裡面的海鰱全是野生狀態,沒有被個人所飼養,盤踞在此的大海鰱出入自由,與大海相連,但它們都不舍的離去
  • 「人鯊大戰」:男子為保護大海鰱,與長約4米的錘頭鯊「拔河」
    大白鯊神出鬼沒,聞到血腥則來;猛地從水面浮出一張血盆大口,直接把人吃掉……憑藉著緊張刺激和驚悚的情節設計,「人鯊大戰」系列電影贏得了許多觀眾們的讚賞,他們對此也好評如潮。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鯊大戰」一般是不存在的,人在大白鯊面前毫無戰鬥能力,又何來「大戰」呢?如果遇到大白鯊,躲都來不及了。近日在國外,卻真實發生了一出「人鯊大戰」的情節。不過這隻鯊不是大白鯊,而是只錘頭鯊。
  • 一米多長的白條魚?深圳釣魚人河道釣起「白條魚王」
    白條魚,又稱餐條魚,是釣魚愛好者都非常熟悉的一種淡水小型魚類,經常垂釣的朋友,可以說每次都能碰到。然而,「一米長的白條魚」估計就沒幾個人見過了.....近日,廣東深圳一位釣魚愛好者在河裡垂釣時,就釣起這樣一條令人目瞪口呆的「米級餐條魚」。以個頭小著稱的白條魚,竟能長到這麼大?魚身細長、鱗片細密,魚鰭呈青黃色,這是典型的餐條魚特徵,然而一條白條魚要長到一米長,豈不是要活幾十年?
  • 方舟生存進化:白堊紀的大海鰱劍射魚,一條1000斤夠你吃幾頓?
    不知道小夥伴們喜不喜歡吃魚,有沒有聽說過海鰱(梭魚),現在的海鰱大的也就20來斤,可是你知道白堊紀有一種長著獠牙的大海鰱嗎?這些傢伙足足有5米長,1000斤重!這要是能整上一條,不知道夠小編吃多少頓了!
  • 淺解泰龐海鰱
  • 大青鯊一種能威脅到人類的魚種,傳說中能「魚釣人」的就是此鯊
    大青鯊一種能威脅到人類的魚種,傳說中能「魚釣人」的就是此鯊在浩瀚的海洋中,有無數未知且兇猛的魚種,其中已知的鯊魚為海洋食物鏈頂端的魚類,鯊魚給人類的印象,通常都是體型龐大且兇猛無比,是一種很危險的海洋動物,它們不僅僅欺負比它們小的魚種
  • 曝奧拉迪波若離開步行者最想去邁阿密 但熱火想釣更大的魚
    北京時間10月28日,據《邁阿密先驅報》報導,一位聯盟消息人士透露,維克託-奧拉迪波很樂意與步行者續約,但是如果他不得不離開印第安納,那麼他最想去的地方是邁阿密。
  • 珠海「泥猛」魚太多了!釣魚友:到處都是,一天能釣上百斤!
    最近,釣友們發生一件事,就是在很多靠近岸邊的位置,有一種叫做「泥猛」的魚成群結隊地聚集在此,可以用泛濫成災來形容了。、捕上百斤的魚獲,能賣出2000多元。,葷素皆宜且什麼都吃,所以泥猛魚也非常好釣。
  • 釣魚要學會找魚的規律,找對了冬季也能釣到魚
    適魚情,循溫尋魚蹤跡釣豐收寒冬鯽魚的生活特點是喜集群棲息,形成魚窩,找到魚窩,釣獲豐收就有了保證。針對魚兒趨溫、趨餌、趨氧和自身安全的習性,突出注重趨暖避寒、群集棲息這一特點去尋找,定能找到理想的釣位。1 陰釣深「春釣灘,冬釣潭。」潭即深水區域。冬天的深水域與夏季相反,夏天氣溫高、深水涼冬天氣溫低、深水暖。
  • 檸檬鯊一個好聽而可怕的名字,曾在大型旗魚釣場讓海釣人膽戰心驚
    由於旗魚在水中的速度賊快,富有很強的機動性和靈敏性,對釣魚人是一種很大的挑戰,這也成了海釣人喜歡釣旗魚的原因之一,另外成年旗魚體型龐大,體重可達200至300斤左右,有個別的大型旗魚體重可突破500斤,當然隨著體型的巨大,身體長度也不可忽視,大多說成年旗魚身體都可達到3米,綜合旗魚的體重,體長,以及速度等,這些一系列的先天條件就成為了眾多海釣人一生所要不斷挑戰的巨物
  • 海釣卻意外釣獲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種,連湄公河巨鯰都甘拜下風
    海釣卻意外釣獲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種,身長几米的它,連湄公河巨鯰都甘拜下風海釣能釣到淡水魚就已經是奇聞了,能釣到淡水魚種中的最大魚類怕就是奇聞中的奇聞了吧,當然淡水魚在海水中是無法存活的,那是怎麼回事呢,海釣怎麼會釣到最大的淡水魚種呢?
  • 不同魚種,在不同的水層棲息,那麼不同水層都有哪些魚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野外水域,魚情之複雜,遠遠不是我們普通釣魚人所能理解的,比如最長說的麥穗、白條,這是最經常聽見的,還有馬口、翹嘴等,鯰魚、黑魚,等等,那麼是我們平時釣不上,還是不知道魚躲在那裡了呢?其實是不同的魚都生活在不同的魚層,覓食習慣、生理習慣多有不同,釣法不同,魚生活的水層不同,我們自然釣不上了。
  • 冬季釣魚,釣深還是釣淺?魚窩這樣找,深淺都上魚!
    冬季釣魚在選擇釣點上有兩個說法,一個是冬釣陽,一個是冬釣深,各有理論支撐,好像都正確。冬季在選擇釣點上到底是釣深還是釣淺,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看釣點的特點以及天氣情況,這樣才能更好的找到魚窩。
  • 南通長江段,多人釣獲「無眼怪魚」,似魚似蟲
    近期頻繁有人釣獲,有人認為是外來物種「我就釣到一條,但是聽說很多人都釣到了,以前是從來沒人見過的...」南通網友周師傅(化名)介紹說,這個「怪魚」看起來就像一片樹葉,也不知道是什麼習性——有人用路亞假餌釣起來過,也有人使用蚯蚓、商品餌釣起來過....
  • 都是大傢伙啊!60條,29個品種大型魚超級混養,看傻眼了!
    在網上看見一位生活在紐約的吳先生分享的一個混養魚缸,看見的第一眼就驚呆了啊,都是大傢伙啊,不說混養,對小編來說單養都是困難戶,無法養活啊,(加上也是沒錢。。。)下面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60條,29個品種大型魚!!
  • 冬季水庫好釣,還是野河好釣?淺析冬釣水庫、野河的技巧
    原因是深水區的水溫相對高一些,並且水底沉積的淤泥,對水也有一定保溫作用,同時深水能為魚類提供更安全的生存環境!其次:冬季水庫近岸食物相對較少夏季水庫因雨水上漲,雨水衝涮的天然食物及岸邊被淹沒的草地、農田,都能為魚類提供豐富的食物,所以這時大部分魚類會在近岸覓食!
  • 怪魚?四川樂山河道「傻子魚」半天釣一盆,釣友:能吃嗎?
    魚,是我們常吃的一道菜餚,生長在自然水域裡的魚種類區分非常多,不僅顏色上有差異,就連長相也是千奇百怪。這其中也包括了生活在海水,以及淡水的自然水域裡。在釣魚時,我們經常也能釣到一些不常見的魚類。但實際上這種魚卻是傻乎乎的,因為它非常的貪吃,只要窩裡有這種魚,將魚鉤丟下去就能釣到,所以叫它「傻子魚」。(這種魚長得真肥)據釣友說,樂山這條河裡這種魚還挺多,半天的功夫就釣了一盆,但不知道能不能吃?
  • 釣不同水層魚,它們生活在上、中、底層是有原因的
    翹嘴鮊、鰷魚的耐氧力更差,所以在氧氣相對比較豐富的水上層生活。釣魚人都知道,釣了條鮊鰷魚,不一會就會死,而鯽魚可以帶回家,即使是夏天,回家後有的鯽魚還活著,這說明鯽魚的耐氧力最強。 了解魚在各水層生活的特徵,釣魚人才能有針對性地施釣。釣鯽魚,應當把鉤沉到水底;釣鮊魚,鉤下在水的上層。由於魚生活在不同的水層,所以才產生了底釣、懸釣、浮釣的不同釣法,也使釣具各具特色。
  • 南通長江段,多人釣獲「無眼怪魚」,外來物種?
    近期頻繁有人釣獲,有人認為是外來物種「我就釣到一條,但是聽說很多人都釣到了,以前是從來沒人見過的……」南通網友周師傅(化名)介紹說,這個「怪魚」看起來就像一片樹葉,也不知道是什麼習性——有人用路亞假餌釣起來過,也有人使用蚯蚓、商品餌釣起來過……有釣魚人認為這罕見「怪魚」是外來物種江裡釣到奇怪的魚,一些認為是外來物種——畢竟這種魚跟長江裡常見的鯽魚鯉魚
  • 傳說緬甸海山生存長達幾米的馬林魚,馬林為何讓釣魚人如此痴迷?
    傳說緬甸海山生存著長達幾米的馬林魚,馬林為何讓釣魚人如此痴迷?有這麼一群海釣人,從美國佛羅裡達州到安達曼海域再到巴布亞一路走來,所釣獲的大體型魚數不勝數,這些海釣人不斷的刷新著自己的紀錄,從十幾斤的小金槍,到幾十斤的GT,再到上百斤的石斑,以至於後來幾百斤的馬林,挑戰上千斤的鯊魚等等,等等……在緬甸的西南有一片神秘的海域,名為安達曼海域,在此之中以緬甸海山釣場最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