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家朋友圈中石猴的照片
核心提示
市民裴小姐向「微商」購買一隻石猴。可石猴沒收到,賣家竟還要她繼續打款,裴小姐這才驚覺上當了,於1月27日向警方報案。然而,在網絡上買賣石猴及個人飼養石猴是否合法?記者就此諮詢了市林業局的相關專家。
市民上當
微信上買石猴被騙2500元
1月中旬,裴小姐上網時看見了一則廣告,廣告圖片上是一隻可愛的小猴子,穿著衣服依偎在主人的懷裡。裴小姐立刻被這隻小猴子「萌化」了,隨即萌生了想要養一隻的衝動。而圖片下方也附上了賣家的微信號,裴小姐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就添加了對方的微信。
過了兩天,對方才答應了裴小姐的好友請求。賣家自稱是海南陵水人,賣的是袖珍石猴,自己在陵水有一個專門的石猴養殖場。價格上也比較優惠,還會贈送幾套石猴穿的衣服。隨後,賣家又將他們的營業執照及國家重點野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以照片的形式發了過來,基本打消了裴小姐的顧慮。
賣家稱,之前給別人都是3000元/只,給裴小姐優惠一點,2500元/只,另外還贈送一個籠子。在賣家的鼓動說服下,裴小姐禁不住誘惑,給對方銀行卡上轉去了2500元。
此後兩天,裴小姐突然又收到了賣家給她發的微信,稱石猴已經到達機場,但空運需要租賃氧氣箱,要裴小姐再匯給他1500元。裴小姐納悶,為什麼之前沒有提到還有這筆費用?而賣家一直催促她匯款,更讓她心生疑慮,便提出石猴不買了,要求賣家退還之前的2500元。賣家一開始滿口答應,隨即在微信上就把裴小姐拉黑了。裴小姐懊惱的同時,也立即向警方報了案。
記者調查
對方朋友圈不少交易記錄截圖
隨後,記者根據裴小姐提供的線索,搜到了買賣石猴的微信帳號,並成功加上了對方。在其朋友圈中,記者發現了不少袖珍石猴的照片,看似是不少買家買到石猴後的「買家秀」,其中不乏有些買家真人抱著石猴拍的照片。而照片裡的石猴體態各異,其中大部分都穿著衣服,有的抱著奶瓶,有的裹在襁褓中,就像剛出生的嬰兒一般可愛,裴女士就是被這石猴的「呆萌」樣給吸引住的。
而在朋友圈中,記者還發現了不少買賣交易的截圖,上面均顯示的是買家匯錢給賣家的匯款記錄,交易金額在2000元至3500元不等,幾乎每天都有更新。而朋友圈裡的日期顯示,賣家從去年9月份就開始在微信上公開買賣石猴了。
記者隨後以想要購買石猴為由聯繫賣家,但是微信發出去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得到對方的回應。
專家
飼養猴類必須取得《馴養繁殖許可證》
隨後,記者在網上查詢得知,網上買賣的石猴其實是獼猴的一種,屬於靈長類動物,國家二級以上保護動物。此行為是否合法?記者諮詢了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一位郝姓工作人員。據其介紹,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飼養猴類必須取得省級林業部門的《馴養繁殖許可證》,私自飼養即屬違法。申請《馴養繁殖許可證》必須要有相應的固定場所、設施、資金、技術人員以及飼料來源的證明,且申請此證大多用於科學研究、馴養繁殖、展覽,所以個人申請很難通過,賣家很有可能提供的是假《馴養繁殖許可證》。
同時,郝姓工作人員還提出,猴類並不適合放在家裡養,猴子性格活潑,小的時候會比較乖巧,但長大一點就會很調皮,還會帶有很強的攻擊性。「猴子很聰明,會與人爭寵,所以妒忌心很強,容易產生報復心理,兇猛起來不僅會咬人還會抓人,飼養在家可能會給老人和小孩帶來危險。」
還有猴子身上能攜帶和人互相傳染的病菌,比如狂犬病菌。有的獼猴還攜帶一種特有的B病毒(又稱猴皰疹病毒),若感染到人,將是致命的,所以並不建議家養。
警方提示,在微信上購買物品時,務必要求賣家通過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交易。對於發現的不良信息及涉嫌詐騙的網站,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記者 支羽
(責任編輯: HN666)